仁兴至加笼坪旅游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1029859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59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仁兴至加笼坪旅游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仁兴至加笼坪旅游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仁兴至加笼坪旅游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仁兴至加笼坪旅游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仁兴至加笼坪旅游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仁兴至加笼坪旅游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仁兴至加笼坪旅游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仁兴至加笼坪旅游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016 年1 月26日目 录第一章、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第二章、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第三章、工期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第四章、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第五章、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第六章、文明施工、文物保护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第七章、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第八章、项目风险预测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附表二: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横道图附表五: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附表六:施工平面布置图附表七:临时用地表第一章、总体施工组织布置设计及规划

2、一、编制说明根据仁兴至加笼坪旅游公路的工程特点、重点和难点,借鉴同行的施工经验,并结合我公司的技术力量、机械设备配套能力等实际情况,以满足合同文件的各项要求为前提,编制了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本施组对于各分部工程、关键工序间的相互协调和衔接等方面的问题,已制定了相应的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严格实施本施工组织设计一定能按期、安全、优质、高效的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务。二、编制依据1根据“仁兴至加笼坪旅游公路工程”的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工程量清单等。2、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3、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

3、1); 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6、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 D65-042007); 7、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 8、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9、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10、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G B02-2013); 11、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 1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13、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1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

4、02003); 1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16、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G 0342000); 17、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 18、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06); 19、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JTG D822009); 20、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 三、编制原则本工程按照“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科学组织、均衡生产”的原则进行编制,本着“多、快、好、省”的建设指导思想,合理编制工序流程,科学组织施工生产,严格的质量要求,一流的安全防护措施,发扬公司近年来在市政建设中连获双优工程的

5、建设精神。四、工程概况本工程为“仁兴至加笼坪旅游公路工程”位于海南省澄迈县境内,南北走向,北起文儒至仁兴公路(桩号K26+105.953处),于桩号K4+747.473与县道X269交叉、桩号K10+900与美合革命根据地纪念碑连接路相交,最后终点位于海南省澄迈县加笼坪热带季雨林生态旅游区连接路。路线全长14.241千米。项目位于丘陵地区,按双向两车道二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60km/h;本工程有三座桥梁,一座中大桥,两座小桥,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预应力空心板。建设内容:路基、路面、桥涵工程。总工期为510日历天;质量标准达到合格要求。五、施工总体布署(一)人员、设备动员周期为保证本标段

6、工程的顺利实施,本公司将调遣常年参加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的施工队伍作为主要力量承担本标段工程的施工。(二)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1)进场后项目经理部现场施工、质检及技术人员认真阅读施工设计图及相关资料,认真领会设计意图及工程要求和有关技术数据。(2)在各项工程施工前对工长及作业班组进行详细的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做到所有施工人员心中有数。(3)对各类技术人员进行施工前的质量安全教育,落实质量、工期、安全各项目标。(4)建立健全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保证工程在高标准、严要求的监督机制下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的优良。2施工条件准备(1)测控系统:为使整个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有一套准确持久的测控系统,开工前将根据

7、建设单位提供的控制点设置一个不因施工而破坏的测量控制网,并施工中经常进行校核。所设的水准点必须经过二次以上的复核,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使用。临时的水准点、保护桩、导线桩按要求埋设。(2)施工、生活用电、用水,在就近公司、居民点联系解决,自备两台120KW柴油发电机,防止停电时备用。(3)请业主协助解决施工过程中对平交口处行车等带来的不便,协商解决并处理好施工和正常行车及行人的关系,以确保工期。六、施工组织机构项目组织机构项目经理工程项目部综合办公室质量安全科计划财务科物资设备科试验室测量队交通工程队绿化工程队道路工程队桥涵工程队施工技术科项目副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排水工程队七、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根据

8、本标段的地理位置和工程的实际特点,根据施工要求合理选择施工点,科学配置施工机械,选取合适的粒料拌和场,具体设置如下:1、在K1+240左侧租用用民房作项目经理部、工地试验室,总计200M2。交通、通讯、电力都比较方便。2、水、电设施生产用水主要使用沿线的沟渠水及降水井的抽排地下水。生活用水采用当地城镇的自来水饮用水。本标段使用当地的用电,另备2台120KW的发电机供停电时使用。第二章、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一、道路工程一、施工准备施工前,清理施工现场的地下、地面及空中障碍物,以利安全施工。路堤施工前,地表应采取排水措施,在路基外侧开挖排水沟等,在整个施工期间,保证排水畅通。按规

9、定对原地面进行清理、掘除,压实后,重测地面标高,绘制填方断面图,经监理工程现场验收后,才能进行下步施工。路基填筑施工前,应进行试验段施工。试验结果报监理工程师。现场试验应进行到能有效地使该种填料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止。试验时应记录:压实设备的类型、最佳组合方式;碾压遍数及碾压速度、工序;每层材料的松铺厚度等,试验结果报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即可作为该种填料施工控制的依据。试验结束时,试验段若达到质量检验标准,可作为路基的一部分,否则,应予挖除,重新进行试验。二、施工工艺(一)路床填石(1)施工方法采用水平分层填筑的施工方法,按照路基设计横断面全宽水平分层,自下而上逐层填筑,填石厚度为按设计规定。1

10、)填料选择石料强度不小于15Mpa,最大粒径不超过层厚的2/3。路床顶面下50cm范围内,填料最大粒径10cm。2)测量放样根据测量控制点及现场水准高程,沿路线方向每20m 放出施工边桩,并做好明显标识。放线时每侧加宽3050cm。3)分层上料专人指挥,按水平分层,先低后高、先两侧后中央卸料。4)摊铺平整按试验段确定的填层厚度,用推土机摊平,个别不平处配合人工用细石块、石屑填平。根据松铺厚度计算卸料密度,用石灰划定方格,专人指挥卸料。5)检测松铺厚度松铺厚度控制在设计规定范围内。6)碾压按试验段确定的机械组合、压实方法及压实遍数进行碾压。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或夯锤压实。振动压路机碾压行驶速度开始

11、时慢速,最大速度不超过4Km/h;碾压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小半径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纵向进退式进行;横向接头重叠0.40.5m。夯锤碾压路线成弧形,夯实密实度达到要求后,再向后移一夯锤位置,行与行之间重叠4050cm,前后相邻区段重叠100150cm。7)检测每层压实后,及时进行压实度、宽度等指标的检测,压实度采用沉降法检测。压实度、宽度检测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后,再进行下一层填筑。8)路基修整路基填到顶面,精确测量每10m 断面左、中、右三点位置,人工整平路床(基床)面,再经碾压后交附或进行下道工序。(二)工艺措施1、质量措施(1)准确放样,采用全站仪测量放线。(2)建立健全的检测体系,

12、严把填料关,杜绝不合格填料进场。(3)及时检测密实度,使路床(基床)沉降量控制在允许范围内。(4)路床顶面下50cm 范围内,采用符合规范要求的土进行分层填筑,填料最大粒径10cm。2、安全措施(1)班前进行机械检查,杜绝一切安全隐患。(2)在施工现场的危险区域设立危险警示标志。已施工完的路床(基床),禁止履带车上路行驶。(3)所有施工人员及机械操作手均持证上岗,杜绝无证上岗现象。(4)加强现场指挥,防止机械、车辆施工相互碰撞或倾覆。(5)夜间施工,设置能保证施工安全要求的夜间照明。三、沥青面层施工(1)设备1)本工程的沥青砼采用商品砼,沥青砼由沥青砼搅拌站供应。沥青砼搅拌站必须配备足够试验设

13、备的实验室,并能及时提供必须的试验资料。2)拌和机应能按重量分批配料,并有装有温度计及保温的成品贮料仓和二次除尘设置。拌和设备的产量应和生产进度相匹配,在安装完成后应按批准的配合比进行试拌调试直到符合要求。3)摊铺设备应装配有电子或机械调平系统及可调振幅的振动夯具和振动整平板,能保证达到理想的平整度。4)压实设备应配有钢轮式、轮胎式及振动压路机,能够按合理的压实工艺进行组合压实 。5)在该项工程开工之前,承包人应将准备用于本项工程的所有设备的型号列单报监理工程师批准,监理工程师如随时提出要求,承包人应及时无偿增加或更换。(2)混合料的运送1)应采用干净的自卸槽斗车辆运送混合料,车槽内不得沾有有

14、机物质。为防止尘埃污染和热量过分损失,运输车辆应备有覆盖设备,在槽四角应密封坚固。2)已经离析或结成不能压碎的硬壳、团块或在运料车辆卸料时留于车上的混合料,以及低于规定铺筑温度或被雨水淋湿的混合料都应废弃,不得用于本工程。3)除非运来的材料可以在白天铺完并能压实,或者在铺筑现场备有足够和可靠的照明设施,当天或当班不能完成压实的混合料不得运往现场。否则,多余的混合料不得用于本工程。(3)混合料的摊铺1)在铺筑混合料之前,应检查确认下层的质量,当下层质量不符合要求时,不准摊铺。在摊铺前应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2)面层和粘层应连续施工。否则,对表面的所有松散材料都应清扫,直到表面无污物为止。铺筑面层前

15、,应洒粘层沥青并取得监理工程师批准。对清扫过及洒过粘层沥青的表面,不许车辆行驶。3)立缘石、平缘石及其它结构物应在铺筑前完成,摊铺前应在所有接触面上均匀地刷上一薄层乳化沥青或热沥青结合料。4)运料应尽快地不间断地卸进摊铺机,并立刻进行摊铺,不得延误。向摊铺机输送材料的速率应与摊铺机连续不断工作的吞吐能力相一致,并应尽一切可能使摊铺机连续作业。5)摊铺应沿着钢丝绳或钢导梁向前推进,以控制高程。或采用自动找平基准装置(滑靴)控制高程。6)摊铺机的行驶速度和操作方法应及时调整,以保证混合料平整而均匀地铺在整个摊铺宽度上,不产生拖痕、断层和离析。7)应尽量采用全幅路面摊铺,以避免纵向施工接缝。如单机摊铺宽度不够而采用两台以上摊铺时,应以梯形交错排列方式连续进行摊铺,前后两台摊铺机的轨道应重叠35cm。8)在相邻车道铺筑中,两个单车道的进度不得相差太远,以使两车道间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