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原油集输站隐患整改工程动设备安装方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1029160 上传时间:2023-12-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0.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原油集输站隐患整改工程动设备安装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某原油集输站隐患整改工程动设备安装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某原油集输站隐患整改工程动设备安装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某原油集输站隐患整改工程动设备安装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某原油集输站隐患整改工程动设备安装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原油集输站隐患整改工程动设备安装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原油集输站隐患整改工程动设备安装方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更多企业学院: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总经理、高层管理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中层管理学院46套讲座+6020份资料国学智慧、易经46套讲座人力资源学院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77套讲座+ 324份资料员工管理企业学院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工厂生产管理学院52套讲座+ 13920份资料财务管理学院53套讲座+ 17945份资料销售经理学院56套讲座+ 14350份资料销售人员培训学院72套讲座+ 4879份资料XX原油集输站隐患整改工程动设备安装方案编制:审核:审批:XXXX目部2011-XX-XX目录第一章 工程设备概况1.1 编制依据

2、1.1.1 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设备安装工程SY4201.1-20071.1.2 已接受的工艺图提供的设备明细1.2 设备分类明细表本工程共有动设备2台(套),主要是机泵设备2台(套)机泵24台(套)序号名称规格数量备注1MDEAf坏泉(水力透平)流量:128 m3/h ,扬程:750 m2台脱硫装置2酸水回流泵油:4 m3/h ,扬程:50 m2台脱硫装置第二章施工准备2.1 设备的验收及资料要求2.1.1 设备安装前,应具备下列技术资料(1)机械设备出厂合格证书,经试运的要有试运记录(2)有关重要零部件的制造、装配等质量检验证书。(3)机械设备与附件安装图、安装使用说明书。(

3、4)机械设备装箱清单。(5)有关设备安装规范技术要求。2.1.2 设备开箱检查,应在有关人员参加下,按照装箱清单进行。具内容包括: (1)核对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包装箱号、数量及检查包装状况。(2)检查随机技术资料及专用机具是否齐全;(3)对设备、零部件进行外观检查,并核实其品种、规格、数量。(4)办理验交手续,并对缺损件提出处理意见。2.1.3 设备验收后,应作妥善保管,防止风沙侵袭。2.2 基础交接2.2.1 对设备基础进行交接检验,按照设计对基础几何尺寸、位置、预留螺栓 孔尺寸进行复测。对预埋地脚螺栓的,要测量预埋地脚螺栓中心距与设备底座 地脚螺栓孔的中心距是否相符。其允许偏差见下表

4、:预埋地角螺栓允许偏差值序号项目名称允许偏差1基础座标位置士 20mm2基础各不同平面的标高0-20mm3几何外形尺寸士 20mm4基础平囿水平度5mm/m 全长 10mm5垂直度5mm/m 全长 10mm6预埋地脚螺栓顶端标高+20mm中心位直 2 mm,中心矩士 2mm7预留地脚螺栓孔中心位直士 10mm深度 +20mm /0mm孔壁铅垂度10mm2.2.2 对基础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裂纹、蜂窝、空洞、露筋等缺陷,移交时 应有测量记录,基础上应明显标有:标高基准线、基础纵横中心线。2.2.3 基础强度检查,用回弹仪检查基础是否达到规范允许的安装强度。2.3 就位找正2.3.1 就位前应将基

5、础表面铲出麻面,并将表面油污和疏松层铲掉,放置垫铁 处应铲平,螺栓孔内的泥土杂物和积水必须清除干净。2.3.2 就位设备起吊。吊点要正确,以免吊坏设备或翻转碰损。2.3.3 设备采取垫铁找正,垫铁根据GB50231-98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 收通用规范规定和设备重量选择合适的垫铁。2.3.4 设备就位找正采用三点找平法,在基础上测出轴线、标高,按设计图方 位、尺寸、定位,找平按SY/T0460-2000第3.2.4相关内容进行控制。具体控 制数据见下表:设备基础允许偏差数值表项目允许偏差不与机器联结与机器联结立式卧式立式卧式中心线位置Di 2000, 土 10 533标高 5 5相对坐标

6、3相对坐标 3水平度轴向径向一0.6L/1000Di/1000垂直度h/1000,且 w 30一H/1000一方位(沿底座环周围)Di 2000, 0 102000, 15注:Di设备内径;L卧式设备支座间距离;h立式设备两端的测定距离。2.3.5 垫铁设置在地脚螺栓的两侧各放一组。尽量靠近地脚螺栓,垫铁组距应 该不大于500mm垫铁层数不宜超过3块(两个斜垫铁算一块),找正后的平垫 铁伸出底座10-20mm斜垫铁比平垫铁至少长出10mm机泵安装,当地脚螺栓 间距小于300mm寸,可在螺栓的同一侧设一组垫铁,斜垫铁应配对使用,垫铁 组高度30-70mm为宜。找正后用0.25kg手锤敲击垫铁组,

7、松紧程度应无松动 现象。检查合格后,即用电焊在垫铁组的两侧进行层间点焊固定,垫铁与设备 底座之间不得焊接。2.3.6 设备的找正。找正的基准测量点一般选择机械设备加工精度较高的平面 上及连轴器端面和外圆周上,柱塞泵可选在十字头滑道和柱塞杆做为找平基准点,整体安装离心泵可以选出口法兰表面和连轴器为基准点,连轴器对中偏差间隙符合GB50231-98规定。2.4 二次灌浆2.4.1 地脚螺栓预留孔灌浆在设备找平,找正后进行,采用细石混凝土人工捣实,其标号比基础标号要高一级。2.4.2 二次灌浆层施工,在隐蔽内容检查合格,地脚螺栓灌浆强度达设计强度的 75%以上时,最终找平后进行。2.4.3 二次灌浆

8、的基础表面铲麻面,用水冲洗并浸湿。灌浆时不得有积水,灌浆工作必须连续进行,不能分次浇灌,采用细石砼人工捣实。标号同地脚螺栓孔灌浆砼相同。2.5 清洗与装配2.5.1 整体供货的机器,安装后。按规范要求进行更换润滑油、脂。在拆卸前,应测量拆卸体与有关零、 部件的相对位置或配合间隙, 并做出相应的标志和记录。2.5.2 拆卸的零、部件,经清洗、检查合格后,才允许进行装配。组装时必须达到技术文件的要求。2.5.3 离心泵的清洗和检查( 1)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当无规定时应拆下叶轮部件清洗洁净,叶轮应无损伤;冷却水管路应清洗洁净,并保持畅通。( 2 )高转速泵或大型解体泵安装时,应测量转子叶轮、

9、轴承、叶轮密封环、平衡盘、轴颈等主要部位的径向和端面跳动值,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3)转子部位与壳体之间的径向总间隙、叶轮在蜗室内的前轴向、后轴向间隙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2.6 工艺配管2.6.1 设备配管在找正稳固后、二次灌浆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以上方能进行。2.6.2 与设备连接管道特别是泵进口法兰与过滤器之间管段内部应清理干净。2.6.3 设备进出口法兰工艺管线连接时应呈自然状态,严禁强力组对,装配较长体重的管阀件,应先设好支架支墩,以保证设备体不受外加力。2.6.4 设备配管应检查进出口有无杂物存在,同时在配管时防止物体落入设备腔内,管路与设备连接

10、后,严禁在其上方进行气割和焊接,以免氧化铁渣落入设备内,下班时应设临时封头,工艺管线吹扫时,严禁介质进设备。2.6.5 配管宜从机器进、出口开始,且应及时安装、调整管道弹簧支吊架,使管道处于自然状态,管道的固定焊口应该远离机器。2.6.6 与机器配对的法兰,在自由状态下应与机器相应法兰平行同轴,当机器转速为30006000r/min时,其平行度小于或等于 0.15mm同轴度应小于或等于0.50mm;当机器转速大于或等于6000r/min时,其平行度应小于或等于0.10mm, 同轴度应小于或等于0.20mm; 法兰间隙以能顺利放入垫片的最小间距为宜。2.6.7 法兰连接应与管道同心,并应保证螺栓

11、自由穿入。法兰间应保持平行,其偏差不得大于法兰外径的15%且不彳马大于2mm不得用强紧螺栓的方法消除歪斜。2.6.8 管道与机泵最终连接后,必要时对联轴器两轴的对中偏差进行复测按规范进行调整。第三章 安装措施3.1 泵的安装3.1.1 泵的找正应符合下列要求:3.1.1.1 驱动机轴与泵轴、驱动机轴与变速器轴以联轴器连接时,两半联轴器的径向位移、端面间隙、轴线倾斜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当无规定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231的规定;检验方法 : 用塞尺、平尺、百分表等检查。3.1.1.2 驱动机与泵轴以皮带连接时,皮带轮两平面相对轴向偏移量:平皮带轮不应大于1.5 mm;三角皮带轮不

12、应大于1.0 mm,两轴平行度不应大于0.5mm/m 检验方法 : 用拉线和尺检查。3.1.2 泵的试运应符合下列要求:3.1.2.1 各固定连接部件牢固不应有松动,各结合面应无渗漏;转子及各部件运转应正常,不得有异常声响和摩擦现象。3.1.2.2 电机与泵传动装置的润滑应正常, 输油泵组滑动轴承温度不得超过70oC,滚动轴承温度不得超过 75C;离心泵滑动轴承白温度不应大于 70C,滚动轴承 的温度不应大于80C;注水泵滑动轴承的温度不应大于 60oC,滚动轴承的温度 不应大于70oC;螺杆泵轴承温升不应高于35c或不应比油温高20C;轴流泵滚 动轴承的温升不应大于35,其温度不应大于75;特殊轴承的温度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3.1.2.3 各润滑点的润滑油温度、温升,密封液和冷却水的温度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润滑油不得有渗漏和雾状喷油现象;安全阀、溢流阀、补油阀、放气阀等泵的安全保护和电控装置及各部分仪表均应正确、灵敏、可靠。3.1.2.4 泵在额定工况点连续试运转时间不小于 2h, 高速泵及特殊要求的泵的试运时间应符合设备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检查方法:测温仪及目测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