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复习备考经典试题——河流补给类型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1028733 上传时间:2023-08-3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复习备考经典试题——河流补给类型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地理复习备考经典试题——河流补给类型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地理复习备考经典试题——河流补给类型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地理复习备考经典试题——河流补给类型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地理复习备考经典试题——河流补给类型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复习备考经典试题——河流补给类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复习备考经典试题——河流补给类型(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下图,回答910题9该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A湖泊水 B雨水 C冰川融水 D地下水10这种河流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地区是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东北地区 D西北地区下图表示重庆附近长江某水文站的气温、降况及该江段补给类型,读图回答1112题。11图中所示的补给类型为 A地下水补给 B降雨补给 c冰雪融水补给 D湖水补给12导致类型补给春多夏少的主要因素是 A春季增温快,冬季积雪多 B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 C春季多风,流域内多地形雨D夏季单一暖气流控制,少锋面雨二、综合题13、下图是我国某河流的综合补给示意图 , 读后回答 :(l) 图中 A 、B、 C 分别是这条河流水源补给形式 , 该判断:A

2、是_ _ _补给B 是_ _补给 C 是_ _补给根据是_ 。(2) 该判断图中两条曲线 , 哪一条是在修坝后测到的 为什么 。(3) 这条河流位于我国的_地区。(4) 从图中看出河流径流量与地下水补给关系是_ ,原因是_ _。 14、(全国高考题)读我国某河流水文站的气候直方图 (图 (a)及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图 (b)回答。 (1)7、8两月该地降水量约为_mm。(2)7、8两月降水约占全年降水总量的(将正确选项的代码填人题后的括号内) A33 B43 C53 D63(3)4月份的峰值流量为_m3/s。造成此峰值流量的主要补给是 _,它对农业生产的益处是 _。 读“某河流量过程曲线图”(

3、该河以降水补给为主)回答1516题。15该河流所在位置大致位于 A北纬400-600之间的大陆西岸 B北纬300400之间的大陆东岸C.南纬300-400之间的大陆西岸 D北纬300-400之间的大陆西岸16该河流6-8月流量减少是由于该地区 A.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 B受极地高气压控制 C受东北信风带控制 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如图为我国某地区地下潜水位年内变化柱状图,据此回答1718题。17该地区最有可能是 A云贵高原 B松嫩平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 D黄土高原18当该地区地下潜水位达到一年中最低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黄河河套地区出现凌汛现象B江淮地区进入伏旱C东北平原小麦开始收割D温带气旋

4、频繁影响南欧地区读下面某区域河流主要补给类型分布图,回答1920题。19图中、代表的补给类型依次是A积雪融水、冰川融水、雨水、地下水B雨水、冰川融水、地下水、积雪融水C雨水、地下水、积雪融水、冰川融水D地下水、雨水、冰川融水、积雪融水20图中以补给为主的区域内,有关该河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南部河流汛期在夏季,含沙量小 B北部河流水位变化小,冰期长C南部河流水位变化小,落差大,富水能D北部河流水流平缓,利航运下图为我国某外流区域及近海剖面图,完成2122题。21.M处一电镀厂形成污染后A.被污染而且治理难度最大的是河流 B.最后被污染而且最容易治理的是C.污染持续时间最长的是 D.污染持续的时

5、间比河、湖要长22.N井因过度抽取地下水形成巨大的漏斗区,下列关于其可能造成危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海水入侵,地下水水质恶化B.引起构造地震C.入海的地下径流减少D.引起地面沉降23.(04 湖北)2003年秋季,泉城济南市许多干涸多年的泉群重新涌水。图 3- 8表示济南市附近地貌类型,据此回答(1)(3)题。(1)这些泉群的主要补给区为 A. B. C. D.(2)这些泉群的水源主要为A.土壤水B.潜水C.承压水D.地表径流(3)这次泉水由枯变丰的最主要原因是A.实施地下水回灌取得成效 B.2003年黄河中下游地区雨量大增C.退耕还林发挥了良好生态效益 D.南水北调东线将长江的水调入黄河答

6、案一、1、C 2、C 3、C 4、C 5、C 6、D 7、B 8、D 9、C 10、D 11、B 12、A二、13、解析: 本图把河流的补给同流量融合在一起 , 比较全面地考查河流知识 , 重点要抓住河流的补给形式 , 再结合 我国东部某地区 这一前提予以分析。 由于我国东部河流无冰川融水补给 , 主要有大气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湖泊 水和地下水四种补给。大气降水和季节性积雪融水均具有季节性 , 前者集中于 511 月 ( 我国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 ), 后者则是在春暖 ( 春季 ) 以后 , 所以从 水情上看 ,A 属大气降水 ,B 为冰雪融水补给。地下水和湖泊水有全年补给、 径流稳定的特点。

7、但两者仍有区别 , 湖泊水对河流径流量有调节作用 , 地下水 与河流水有互补关系 , 特别是洪水期河水水位高于潜水面 , 河水向两岸潜水含 水层渗透 , 成为潜水的补给来源。图中典线所示的两次高水位期 ,C 的补给量 减少 , 就反映了河水与地下水的互补关系 , 因此 C 是地下水不是湖泊水。由于 水库的作用是调节径流量 , 故径流量变化较小的曲线是修筑大坝以后测知的。答案: (1) 大气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地下水我国东部受夏季风的影 响 , 降水量集中在夏季 , 在春分日以后 , 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北移 , 积雪融化出 现在春季 , 地下水补给是一种比较稳定的补给形式 , 且洪水期地下水补给量小

8、 于枯水期 , 所以 A 为雨水、 B 为冰雪融水、 C 是地下水 (2) 曲线因为全 年流量比较平稳 , 已受到水库调节(3) 东北 (4) 径流量越大 , 地下水补给越少因径流量大到一定程度 , 河水水位超过或接近地下水面14、解析:(1)在气候图中读出7,8月的降水量并相加即可,约为400mm(380420mm之间均可);(2)常规方法同(1)。简便方法可用圆规选量出7,8月的柱长后一起读出数值,同理得出全年的降水量。最后计算出结果为C。(3)第小问做法同上。得出答案为130(120140之间均可)。第小问根据降水量集中在7,8月,以及一年有两次汛期,可判读该水文站位于北方 (华北或东北

9、)地区。4月份这里降水少,其主要补给方式为积雪融水,但此时正值春季农业用水季节,故它对农业生产的益处是缓解了春旱。答案:(1)(1)400(380420mm之间均可) (2)C (3)130 (120140之间均可) 冰雪(积雪)融水 缓解春旱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的读图计算能力。它是以辽河流域气候直方图及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为材料,要求考生进行数据获取,由“数”说“理”。15、 D 16、D 17、C 18、 B 19、C 20、 D 21、D 22、B23.分析本题考查地下水补给及读图分析能力。解答(1)泉水(承压地下水)补给区应在图中侵蚀平原和喀斯特低山区,故正确选项为 A。(2)泉水是地下水(

10、承压水)的天然露头,其承受静水压力,自然涌出,故其水源为承压水,即 C项正确。(3)此次泉水由枯变丰发生时间为秋季,此区为季风区,夏秋季节多雨,2003年黄河中下游地区雨量增多,补给地下水是其主要原因。故 B 项正确。注意地下水及其补给。高考河流水文特征专题练习1、(2007年北京文综)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描述图示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状况。(2)说明图中河流特征及其成因。2、(2009年福建文综)37.(37分)结合材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9中的主要国家是拉丁美洲经济一体化集团的重要成员国。甲国为拉丁每周人均GDP较高的国家,与中国有良好的贸易关系,2006年8月双方签订了农田灌溉系统建

11、设、矿产品开采、机电生产等多项协议。(1)分别说出A、B两地所在地形区的主要地形类型。(4分)(2)描述H河中下游的水文特征。(10分)(3)说明甲国建设农田灌溉系统的自然原因。(11分)(4)分析甲国吸引中国投资工业的有利条件。(12分)3、(2009年安徽文综)34.(30分)根据材料和图10,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10中A地年平均降水量734.5毫米,其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61.4%;1月平均气温-12,7月平均气温24.6。(1)简述流经A地河流的水文特征。(8分) (2)分析图示区域干旱、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自然原因。(10分)4、(09年上海地理第十二 题)阅读日本河流的图

12、文资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日本河流众多,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位于太平洋沿岸的山区年 降水量多迭3000毫米,而面临日本海的地区与濑户内海沿岸地区年降水量较少。材料二 日本专门设有河流水资源开发机构。该机构负责河流管理与流域综合开发,主要工作是:用水权的管理与水权费的征收等;河流设备设施的维护;(1)从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水流速度、流量季节变化等方面,归纳日本河流 的主要特征。(2)说明日本河流在航运、水能利用方面的价值。(3)一般而言,夏季日本太平洋沿岸河流径流量大于日本海沿岸河流,其原因是什么?而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的水资源却显得较为紧张,原因又是什么?(4)濑户内海沿岸地区河流在冬、夏季节

13、的降水补给均比较少,解释其原因。5、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判断G河自N点至M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2)说明G 河水量丰富的原因。(3)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6、.读甲、乙两河流水系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从18世纪开始,沿乙河各国都十分重视以防治洪涝灾害为目的的河道整治,纷纷采取了建造堤防、修筑堰坝和船闸、开挖人工运河、疏浚河床淤泥等众多的工程措施治理河道、改造河道。乙河流域各国十分重视水电的梯级开发。它们采取自主建造或者联合修建的方式,在干流上兴建了几十座各级梯级水电站,并已基本实现成龙配套。乙河是一条国际性河流,其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涉及到沿岸各国的利益,各国按照在建投入的比例来合理地分配电能。六七十年代是乙河流域各国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产业的高速发展使得废弃物排放量急剧增加。严重的环境污染及群众逐渐增强的环保意识迫使政府制订了严格的排污标准及环保法案,并加强了监督和治理的执法力度,废水、废气和废物未经处理达标,不得排入河流和大气。(1)简述A工程对甲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2)乙河航运发达,是所在大洲的“黄金水道”,该河航运发达的原因是( )该河水流流速快,行船速度快 无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