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药学》教学大纲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1026075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药学》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生药学》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生药学》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生药学》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药学》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药学》教学大纲(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药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生药学是根据药学专业的特点和需要,在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应用近代科学知识和方法,介绍生药学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掌握生药学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具有对中药真伪优劣的独力分析、鉴定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生药的来源、采收加工、性状特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功效以及相关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教学中,对代表性的生药要着讲解,其他生药则比较地进行讲解,使学生能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在教学中适当结合课堂讨论,自学,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科学地观察问题、分析总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共68学时,其

2、中课堂教学48学时,实验20学时。三、教学内容第一篇 总 论第一章 绪论(2学时)(一)生药学的研究对象(二)品种对生药品质的影响(三)生药学的起源和发展第二章 生药的分类与生药的记载(1学时)(一)生药的分类 (二)生药的记载项目与拉丁名 (1)记载项目 (2)生药的拉丁名 第三章 生药化学成分(3学时)(一)生物的初生代谢与次生代谢产物 (二)生药的化学成分:糖类及苷类、皂苷类、强心苷类、生物碱类、醌类、香豆素类、黄酮类、萜类和挥发油类、其他成分 (三)植物化学成分的生源与生物合成(自学)第四章 生药的鉴定(4学时)(一)生药鉴定的目的和意义(二)生药鉴定的依据及中国药典收载生药的标准(三

3、)生药鉴定的一般程序、方法(四)中成药鉴定第五章 药用植物的组织培养(2学时)(一)植物组织培养 (二)植物细胞培养 (三) 毛状根培养 (四)药用植物的大规模快速无性繁殖 (五)利用组织和细胞培养技术生产药用成分第六章 生药的采收、加工与贮存 (2学时)(一)生药的采收与产地加工 (二)生药的贮存。第七章 我国的生药资源及其开发利用(2学时)了解我国生药资源概况;生药资源开发的层次与途径;中药和天然药物、天然保健食品、中药化妆品、海洋生药资源与其他方面的开发利用;生药资源的综合利用;生药活性成分的高通量筛选。了解我国生药资源保护现状;与生物资源保护有关的国际公约、政策和法规;生药资源保护的对

4、策与措施。 第二篇 各论第八章 根与根茎类生药(5学时)大黄、何首乌、黄连、当归、党参、半夏、人参、川贝母、三七、丹参、天麻、黄芪板蓝、根柴胡、白芍、桔梗、川乌、甘草的来源、产地、采收加工、化学成分、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含量测定和药理作用。第九章 茎木类生药(1学时)(一)沉香的来源,采收加工、理化鉴别、含量测定及功效。第十章 皮类生药(2学时)(一)肉桂的来源,采收加工、理化鉴别、含量测定及功效。附桂枝(二)黄柏的来源、采收加工、化学成分、显微特征、含量测定、药理作用。(三)香加皮的来源及药理作用。第十一章 叶类生药(1学时)(一)番泻叶和侧柏叶的基原、产地、性状、显微、理化鉴定、主要

5、化学成份、药理作用及功效等。(二)银杏叶主要化学成份、药理作用及功效等。第十二章 花类生药(3学时)(一)槐米的来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二)丁香的来源、采收加工、显微特征、附母丁香(三)金银花的来源、采收加工、化学成分、显微特征,含量测定、药理作用、功效及用途。(四)红花的来源、功效,附:番红花的来源、产地、性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功效,附野菊花的来源、性状及功效。第十三章 果实与种子类生药(2学时)(一)五味子的来源、性状(北五味子与南五味子的异同)、含量测定、药理作用与功效。(二)苦杏仁的性状、药理作用与功效。(三)马钱子的来源、采收加工、产地、化学成分、性状、理化鉴别、功效,附注(

6、四)砂仁的来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功效。第十四章 全草类生药(1学时)(一)麻黄的来源、采收加工、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二)薄荷的化学成分、理化鉴别、含量测定。第十五章 藻类、菌类生药(3学时)(一)冬虫夏草的来源、采收加工、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二)茯苓和猪苓的来源、采收加工、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功效。第十六 树脂类生药(2学时)(一)血竭的来源、化学成分、含量测定及功效。(二)乳香的来源、药理作用及功效。(三)没药的来源、药理作用及功效。第三篇 动物类生药(6学时)(一)全蝎、阿胶、蛤蚧、蟾酥的来源、采收加工、化学成分、理化鉴别、含量测定。(二)麝香的来源、采收加工、化学成分、性状、显微

7、特征、理化鉴别、含量测定、药理作用。(三)牛黄的来源、化学成分、含量测定、功效、附注1人工牛黄,2培育牛黄(四)熟悉鹿茸的来源、采收加工、性状、功效,附注1鹿角,2鹿角胶3鹿角霜。第四篇 矿物类生药(3学时)(一)朱砂、雄黄的来源、化学成分、理化鉴别、药理作用。(二)石膏的来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功效。四、参考书1、蔡少青生药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5版 2007年2、郑汉臣、蔡少青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年3、李萍生药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5年4、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05版)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年五、说明1、大纲所列内容为生药学课程讲授的基本要求。任课老师在完成教学大纲要求的前提下,部分章节可结合讲授内容,向学生介绍生药学近几年所取得的成就,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2、任课教师使用本大纲时,应贯彻少而精原则,逐步提高学生的能力,尽量做到使大纲内容的要求有一部分可以由学生自学来完成。教师可以针对性地给学生以必要的指导。3、生药学实验见生药学实验教学大纲。4、每学期成绩评定由平时成绩和期末闭卷考试两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总分的30%,期末闭卷考试占总分的7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