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培训教材之三)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1026074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培训教材之三)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培训教材之三)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培训教材之三)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培训教材之三)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培训教材之三)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培训教材之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培训教材之三)(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第一章南美白对虾的生物学特性第一节南美白对虾的分类地位第二节主要形态特征第三节生活习性第四节对水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第五节食性及摄食量第六节蜕皮与生长第七节繁殖期与繁殖特点第八节南美白对虾的交配第九节怀卵量和产卵第十节早期发育第十一节生长、成熟与寿命第二章南美白对虾的人工育苗第一节种虾的选择第二节种虾成熟培育第三节幼体培育第三章南美白对虾的养殖第一节主要养殖方式:第二节养殖场地的选择和改造第三节放苗前的准备工作第四节放苗第五节中间培育管理第六节养成期管理第七节防病防害第八节南美白对虾收获和活体运输第一章南美白对虾的生物学特性南美白对虾原产于秘鲁、墨西哥、厄瓜多尔等地,是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

2、优良虾种之一。其自然栖息地为泥质海底,水温2532,盐度2834,pH值7.78.3,形态与中国对虾相似。我国养殖斑节对虾和中国对虾的虾池基本上都适合养殖南美白对虾。南美白对虾具有适应力强、生长迅速和抗病力强三大特点,国外从70年代起将其选为重要养殖品种,先后完成了亲虾培育、交配、育苗和高密度养成的科研工作,形成了产业化生产。1988年,中科院海洋所首次从美国引进南美白对虾种苗。其后陆续完成了南美白对虾育苗和养殖的一系列技术工作。1994年首次成功地进行了生产性育苗和养成。亲虾来源困难、育苗工艺复杂、出苗量低一致制约着我国南美白对虾养殖生产的发展。近两年来,育苗规模逐渐扩大,一些海外厂商也在我

3、国的南方投资育苗,虾苗短缺得到了缓解。我国海南、广东的一些现代化养殖基地率先开展了南美白对虾的产业化养殖。他们采取高投入、高产出的方式,进行高密度精养,一般一年养殖二三茬,每茬亩产300-400kg,有的达800kg或更高,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南美白对虾作为世界性的养殖对象,具有下列显著优点:(1)适宜条件下繁殖时间长,全年皆可进行育苗生产;(2)抗病能力强,对白斑综合症病毒病等杆状病毒有较强的抵抗能力,潮差式养殖成活率不低于60%,半精养一般可达80%,工厂化养殖成活率可达95%;(3)离水存活的时间长,控温充氧可干运48小时,便于活虾销售;(3)对饵料的蛋白质含量要求较低,2035%即可满足

4、其正常生长;(4)生长快,养殖周期短,70天可养至商品规格12cm以上;(5)对环境因子变化的抗逆能力强,适温范围为1643.5,最适为2532,盐度允许范围为0.578,不仅适应海水及半咸水养殖,同时也适用于淡水养殖;(6)体大壳薄,肉质鲜美,出肉率高。第一节南美白对虾的分类地位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Boone,1931),在分类学上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甲壳纲(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游泳亚目(Natantia)、对虾科(Penaeidae)、对虾属(Penaeidae)、滨对虾亚属(Litopenaeus)。第二节主

5、要形态特征外形与中国对虾和墨吉对虾酷似。成体最大体长可达23厘米,甲壳较薄,正常体色白且透明,大触须为青蓝色,全身不具斑纹,但若仔细观察,会发现南美白对虾的外壳密布有许多细小斑点,尤其是在25厘米之幼虾身上更为明显,步足常呈白垩状,故有白腿对虾之称。额角尖端的长度不超过第1触角柄的第2节,其齿式为5-92-4;头胸甲较短,与腹部的比例为1:3;额角侧沟短,到胃上刺下方即消失;头胸甲具肝刺及鳃角刺;肝刺明显;第1触角具双鞭,内鞭较外鞭纤细,长度大致相等,但皆短小(约为第1触角柄长度的1/3);第l3对步足的上肢十分发达,第45对步足无上肢,第5对步足具雏形外肢,腹部第46节具背脊;尾节具中央沟,

6、但不具缘侧刺。第三节生活习性自然栖息区为泥质海底,水深070米,水温2533,盐度2834,pH值8.00.3。成虾多生活在离岸较近的沿岸水域,幼虾则喜欢在饵料丰富的河口区觅食生长。白天一般都静伏池底,晚上则活动频繁。蜕皮都在晚上(上半夜),两次蜕皮的时间间隔为20天左右。此虾性情温和,实验条件下很少见到个体间有互残现象发生。第四节对水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南美白对虾对环境突变的适应能力很强,可以较长时间离水而不死。体长27厘米的幼虾,在湿毛巾包裹下(气温27,室内相对湿度80%),24小时以后的存活率为100%;其对盐度的渐变范围为0.578,最适盐度范围为1030,在盐度40以下均可进行正常生

7、长,对于淡水最好要经过适当的矿化处理再进行南美白对虾的养殖。通常情况下,盐度越低生长越快,但盐度越高其虾体肌肉组织内的自由氨基酸(Freeaminoacid)含量越高,而自由氨基酸正是造成对虾口感香甜的主因,因此,在每季收获前的12周逐渐调高盐度,有助于提高对虾的品质。南美白对虾对高温的耐受极限为43.5(渐变温度),但对低温的适应能力稍差,最适生长温度为2532。由实验数据显示,1克左右的幼虾在30时生长速度最快,而1218克的大虾则在27时生长最快。水温低于18时,其摄食活动即受影响,9以下时侧倒;若温度长时间处于18以下或33以上时,则虾体处于胁迫状态(Stress),抗病力下降,食欲减

8、退或停止摄食,易引起疾病致死。水体中的溶解氧是维系水生生物的重要因子。南美白对虾不同体长的个体对耐受低氧的程度稍有差异,个体越大,耐受低氧的能力越差。通常情况下,南美白对虾对抗低氧能力也很突出,其最低溶氧阈值为1.21mg/L;当对虾蜕壳时,对溶解氧的要求更高,否则不能顺利蜕壳,甚至死亡。南美白对虾耐饥饿能力也很强,可以在完全停食的情况下存活30天左右。第五节食性及摄食量南美白对虾属杂食性品种。在自然海区,南美白对虾夜间活动频繁,白天则相对安静,甚至将身体腹部或全身潜藏在泥砂中,也不主动搜寻进食。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南美白对虾白天仍会摄食投喂的饲料,但其摄食行为受饲料的近距离刺激影响较大。研究也

9、发现,一日多餐的投喂方式在生长速度方面远比一日1-2餐的投喂方式要快的多。在营养需求方面,南美白对虾对动物性饵料的需求并不十分严格。只要饵料成分中蛋白质的比率占20%以上,对虾即可正常生长。黄豆粉是饲育该种对虾的适口性饵料成分,其用量可高达53%-75%。在用黄豆粉含量为53%与68%的比率饲养对虾时,其体重增加的速率要比含量只有30%的更好。南美白对虾对饵料的固化效率较高,正常生长情况下,投饵量只占其体重的5%(湿重);但是繁殖期间,特别是卵巢发育中、后期,摄食量会明显增大,通常为正常生长期的3-5倍。养殖南美白对虾,可以充分利用植物性原料来代替价格比较昂贵的动物性原料,从而大幅度节省饵料开

10、支。研究表明,过高蛋白质的食物对提高南美白对虾的生长速度及养殖产量非但没有帮助,反而有负面效果。因为对虾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有一定的限度,超出范围不仅会增加肌体负担,且没有吸收的部分随粪便排出,更容易污染池底。第六节蜕皮与生长就个体而言,甲壳类生物的生长成非连续性。南美白对虾的生长与变态发育总伴随着幼体或成体的蜕皮来进行的,同时蜕皮还可去除体表上的附着物和某些病变。因此,蜕皮不仅是南美白对虾发育变态的一个标志,也是个体生长的一个必要阶段。在南美白对虾的一生中,蜕皮贯穿于整个生命活动之中,对其生命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刚蜕皮的虾身体虚弱无力,不进食,此时最容易受到同类或敌害的攻击。通常,13克的幼虾大

11、约只需数小时新皮即会变硬,而大虾则可能需要12天。研究表明,对虾的蜕皮主要受体内内分泌激素调控。通过切除对虾的单侧眼柄,可以造成虾体内分泌平衡失调并诱发蜕皮。此外,对虾蜕皮也受环境因子及营养条件的影响,低盐度及高水温会增加蜕皮频率,养殖环境的突然变化或某些化学药物的使用也会刺激蜕皮。据报道,南美白对虾幼苗阶段于28水温时,约3040小时蜕皮一次,15克的幼虾约46天蜕皮一次,而15克以上的虾约两周蜕皮一次。蜕皮虽是对虾的个体行为。但就群体而言,蜕皮具有明显的月周期规律性,在蜕皮高峰来临前,对虾往往表现的异常活跃,并有池边巡游现象。第七节繁殖期与繁殖特点南美白对虾的繁殖期较长,怀卵亲虾在主要分布

12、区周年可见,但不同分布区的亲体其繁殖时期的先后并不完全一致。例如厄瓜多尔北部沿海的繁殖高峰一般在4-9月。每年3月开始,虾苗便在沿岸一带大量出现,延续时间可长达8个月左右,分布范围优势可延展到南部的圣?帕勃罗湾(SanPabloBay),这一时期是当地虾苗捕捞的黄金季节,而南方的秘鲁中部一带沿海,繁殖高峰一般在12月至翌年4月。人工培育环境,只要条件适宜,周年皆可繁育。精荚是对虾储存和传递精子的基本单位。交配时,雄性将精荚输送并粘附到雌性的纳精囊中,在雌性产卵的同时将精子放出使卵子受精。南美白对虾属于开放性精囊类型,其繁殖特点与闭锁性纳精囊类型(closedthelycum)者差别很大。开放性

13、的繁殖顺序是:蜕皮(雌体)成熟交配(受精)产卵孵化;而闭锁型,如中国对虾为:蜕皮(雌体)交配成熟产卵(受精)孵化。第八节南美白对虾的交配南美白对虾交配多在日落时分。通常发生在雌虾产卵前几个小时或者十几个小时(多数在产卵前2h内)。交配前的成熟雌虾并不需要蜕皮。交配过程中先出现求偶行为(雄虾靠近并追逐雌虾,然后居身于雌体下方作同步游泳),继而雄虾转身向上(两性个体腹面相对,头尾一致,但偶尔也见到头尾颠倒的),将雌虾抱住,释放精荚,并将它粘贴到雌体第3-5对步足间的位置上。如果交配不成,雄虾会立即转身,并重复上述动作。雄虾也可以追逐卵巢并未成熟的雌虾,但是只有成熟者才能接受交配行为。新鲜的精荚在海

14、水内具有较强的粘性,因此交配过程中很容易将它们粘贴在雌虾身上。第九节怀卵量和产卵南美白对虾成熟卵巢的颜色外观为橘红色,但产出的卵粒为豆绿色。头胸部卵巢的分叶呈簇状分布,仅头叶大而呈弯指状,其后叶自心脏为止的前方出发,紧贴胃壁,向前侧方向(眼区)延伸;腹部的卵巢一般较小,宽带状,充分成熟时也不会向身体两侧下垂。体长14cm左右的对虾,其怀卵量一般只有10-15万粒。南美白对虾与其他对虾一样,切除单侧眼柄可促使其成熟,一般切除眼柄后1-4周雌虾即可成熟,卵巢产空后也可再次发育成熟。每两次产卵间隔的时间为2-3天(繁殖初期仅50h左右),产卵次数高者可达十几次,但连续3-4次产卵后要伴随1次蜕皮。亲

15、虾产卵都在21:00至黎明3:00之间,每次从产卵开始到卵巢排空为止的时间仅需1-2m分钟。雄虾精荚也可以反复形成,但成熟期较长,据观察,从前1枚精荚排出到后1枚精荚完全成熟一般需要20天。但摘除单侧眼柄后精荚的发育速度会明显加快,取精荚后的24-48h即可重新形成一对新精荚,4-7天逐渐发育为成熟饱满的精荚。黑暗(50lx以内)和低温(20以下)能有效的抑制卵巢的发育,特别是卵巢的发育正处于第III期以前的更是如此。未经交配的雌虾,只要卵巢已经成熟,也可以正常产卵,但所产卵粒不能孵化。第十节早期发育南美白对虾受精卵的直径约0.28mm。在水温28-31、盐度29条件下,从受精开始到孵化为止只需12h。刚经孵出的幼虫第I期无节幼虫,经6次蜕皮后成为第I蚤状幼虫。蚤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