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弃土场方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1025153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速公路弃土场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速公路弃土场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速公路弃土场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速公路弃土场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速公路弃土场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速公路弃土场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公路弃土场方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高速LJX合同段(KX+XXXKX+XXX)编制:审核:审批:XX高速LJX合同段XXXX项目部2012年12月1日目录1.1 第1章综合说明-1-编制依据-1-编制原则-1-编制范围-2-2.2.1 第2章工程概况-3-工程简介-3-自然条件-4-工程地质-4-水文地质-4-3.2.1 第3章弃土场施工方法-5-弃土场便道-5-弃土施工-5-地表处理-5-分层弃渣-5-坡脚加固-5-弃土场复耕-7-第4章防护及排水措施-8-防护措施-8-排水措施-8-第5章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10-安全保证措施-10-文明施工保证措施-11-第6章弃土场环保水保控制措施-12-第1章综合说明1.1 编

2、制依据(1) XX高速LJX合同段两阶段设计施工图(2) XX高速LJX合同段周边环境调查情况(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6)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8) 现行国家、行业及山西省有关公路工程的标准规范、法规和规程等。(9) 我公司类似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经验及相关管理办法。1.2 编制原则(1) 弃土场地应选择在路基下方的山谷、荒地,条件许可时应远离村庄。(2) 弃坡体层间软弱面是导致坡体失稳的内因,处理好地下水是坡体稳定的关键。要采取处理好地表、科学堆土的综合措施,避免弃土体与地面形

3、成软弱面并使两层面间形成顺畅的地下水排水通道。(3) 在取、弃土过程中,应尊重当地政府、村委及群众意见,妥善安排好取、弃土,运输及取、弃土完毕后的复耕工作,保护好自然环境。(4) 弃土场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地理位置、当地政府和群众的意见及建成后农田的整体规划。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原则,将弃土场施工引起的对环境的干扰、破坏降低到最低限度。(5) 全面规划,合理布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管理。把弃土场环保水保工作的好坏作为工程是否创优的重要标准,严格贯彻执行“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1.3 编制范本方案编制范围为XX高速公路LJX合同段范围内的KX+036右250米

4、、KX+500右700米、KX+720右650米、KX+000右800米四个弃土场。第2章工程概况2.1 工程简介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本着保护环境、减少对自然的破坏、维护景观协调美观的原则,本合同段路基及隧道施工的大量弃方需要集中堆放,并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和绿化进行防护,以免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事故,本合同段共设置四个弃土场,位于沟谷及低洼地带,具体位置如表2-1-1所示。表2-1-1弃土场位置一览表序号桩号弃方位置弃方数量(m3)占地面积(亩)供应范围备注左m)右(m)1KX+XXXX30832124.1隧道出口弃渣2KX+XXXX11036116.

5、1KX+036KX+6003KX+XXXXXX25000028.9KX+014KX+0004KX+XXXXX34529643.2KX+014KX+4602.2.1 自然条件工程地质项目地层结构较复杂,围岩由第四系上更新统风积(Q3eol)湿陷性黄土(粉质粘土)第四系中更新统冲洪积(Q2al+pl)黄土(粉质粘土)土质围岩及三叠系下统和尚沟组(Tlh)泥岩、砂岩石质围岩构成。土质围岩岩性主要为Q3eol湿陷性黄土,具III级自重湿陷性;Q2al+pl黄土为II级普通土,洞室开挖容易,但围岩自稳能力差,成洞困难。石质围岩的岩性主要由Tlh泥岩及砂岩组成,泥岩,强-中风化,节理裂隙发育较发育,围岩稳

6、定性差;砂岩,强-中风化,节理裂隙发育较发育,围岩稳定性较差。2.2.2 水文地质项目区内河流受地质构造和地层的制约,特别是新构造运动所形成的地貌条件所控制,均属黄河流域,以吕梁山余脉姑射山为分水岭,可分为两个水系,一为直接注入黄河的,如鄂河,称黄河水系;另一个汇入汾河的称为汾河水系。项目区北部及中部群山叠嶂,沟壑纵横,地形复杂,高差变化较大,使得气候特征各具代表性;南端进入盆地区,气候特征较为均衡。区内总体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具有四季分明,冬长夏短,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雨量集中;秋季凉爽湿润,秋雨多于春雨;冬季寒冷干燥,雨雪偏少的特点。第3章弃土场施工方法3.1 弃土场便道弃土场

7、便道路基宽度4.5m,路面宽3.5m,每隔200300m设置一处错车道。错车道长度不小于20m,宽不小于6.5m并设5m过渡段。便道路面结构为20cm片石承重层+10cm泥节碎石。施工便道跨越沟渠时采用钢筋混凝土圆管涵通过,圆管涵的直径为0.5m或1m。3.2 弃土施工自卸汽车从路基开挖处将剩余土石方(包括清淤或路床不适合土)、隧道弃渣从便道运送至弃土场倒土点,自行卸载。当弃土达到计划填土高度以后,用推土机或装载机将土向前推进,用压路机反复辗压,直至弃土场止点,完成弃土工作。3.2.1 地表处理弃土前应进行场地排水清表,弃渣前将表层50cm表土剥离统一堆放安全地带,并采取临时防护措施进行防护,

8、以备植被恢复时使用。平整场地,保证弃渣的顺利进行。为防止水土流失,在弃渣场周围设置排水沟,并引入天然沟渠。若地面横坡较陡,应适当开挖宽度不小于2m的台阶。3.2.2 分层弃渣弃渣时应从下往上弃渣,并采用18吨或以上压路机压实,压实度要求达到85%。分层弃渣的同时,做好临时排水工作,确保排水畅通。合理调整路基开挖、弃土调运的施工顺序,将大粒径、透水性好的弃渣(如石方)置于弃土场底部。3.2.3 坡脚加固弃土场边坡坡率不应陡于1:2,在弃土场坡脚设置挡土墙护脚,挡土墙采用M7.5水泥砂浆砌MU30片石。(1) 基坑开挖精确放样以后,用挖掘机按设计要求开挖出坡脚挡土墙的基坑,再用人工清除表面松散物质

9、,并在基抗的底部按挡土墙的横坡捡平夯实,满足基底承载力要求,用M15砂浆抹面。若基坑为软弱土层、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地基承载力时,应及时向监理工程师请示采取变更措施;若基底有渗透水,可采用集水坑法予以排除,并尽快在无水状态下基砌筑。(2) 砌体砌筑墙体应根据伸缩缝与沉降缝的设置分段施砌,泄水孔、砂砾反滤层与墙体同步进行,沉降缝和泄水孔按设计位置布设。浆砌片石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及设计有关要求施工。挡土墙身超出原地面以上部分,安装两排泄水孔。泄水孔采用100Pvc泄水管,按梅花型布置,间距23m,进水口周围用反滤土工布包裹,遇到渗水区,要适当加密。每隔1015m设置一道沉降缝,宽度为23cm,采用沥青

10、麻筋沿墙内、外、顶三边填塞,深度不得小于15cm。干砌时将较大石块置于基底,石块要交错咬搭,空隙用碎石填实。石块外露面选用较平的一面,并作适当修长。干砌片石反滤层采用碎石、卵石、角砾或粗砂等渗水性材料,不得采用非渗水性土代替,当使用有层理的石料时,层理要与受力方向垂直。砌筑片石时,可不按同一厚度分层,但每砌筑70120cm高度后应找平一次。两层之间的错缝不得小于8cm。(3) 墙背回填墙背回填采用透水性良好的石渣分层回填,墙身和基底铺设防渗土工布,回填过程中采用小型机具碾实,辗实度不小于85%。3.2.4 弃土场复耕当弃土工作完成以后,弃土场的坡面及表面用清除地表的种植土、表土进行全面覆盖,覆

11、盖厚度不小于50cm,复耕或播撒草种、乔冠结合绿化。第4章防护及排水措施4.1 防护措施(1) 设置边坡,边坡坡率不陡于1:2,设截水排水沟。(2) 为保证边坡的稳定,以防土体滑坡和水土流失,在坡脚位置设置片石砌筑的挡土墙,挡土墙有墙高为2m、厚为0.6m和墙高为4m、厚为1.2m两种类型,具体根据需要设置。弃土场防护措施见图4-1-1。严跻图4-1-1弃土场防护立面示意图4.2 排水措施弃土场应分层回填压实,压实度不小于85%,弃土完毕后应设置顺地表横坡的排水沟,将水引出弃土场外,每层弃土石面应保持和原地面横坡一致,以利于迅速排除地表水。沿弃土场周围设置干砌片石排水沟,沿垂直与平行沟口方向设

12、置横纵向间距为50m的明挖排水沟。根据地形情况可在坡脚设置急流槽,急流槽形式与路基排水设计一致。弃土场排水系统平面布置见图4-2-1。图4-2-2弃土场排水系统平面布置示意图第5章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5.1 安全保证措施(1)汽车弃土作业时,需由专人指挥。非作业人员不应进入弃土作业区,作业区内的工作人员、车辆、工程机械,应服从指挥人员的指挥。(2)弃土卸载平台边缘,有固定的挡车设施,其高度不小于轮胎直径的25,车挡顶宽和底宽分别不小于轮胎直径的1/3和1.3倍。设置移动车挡设施的,对不同类型移动车挡制定相应的安全作业要求,并按要求作业。(3) 按规定顺序弃土在同一地段进行卸车和推土作业时,设备

13、之间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卸土时,汽车垂直于弃土工作线。汽车倒车速度小于5km/h,不应高速倒车,以免冲撞安全车挡。在弃土场边缘,推土机不应沿平行坡顶线方向推土。弃土安全车挡或反坡不符合规定、坡顶线内侧30m范围内有大面积裂缝(缝宽0.1m0.25m)或不正常下沉(0.1m0.2m)时,汽车不应进入该危险作业区,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方可恢复弃土作业。(4) 弃土场作业区内烟雾、粉尘、照明等因素导致驾驶员视距小于30m,或遇暴雨、大雪、大风等恶劣天气时,停止弃土作业。(5) 汽车进入弃土场内应限速行驶,距弃土工作面50200m时速度低于15km/h,50m范围内低于5km/h。弃土作业区设置一定数

14、量的限速牌等安全标志牌。(6) 弃土作业区照明系统完好,照明角度符合要求,夜间无照明不应弃土。灯塔与弃土车挡距离d按以下公式计算:dn车辆视觉盲区距离+10m。(7) 弃土作业区配备质量合格、适合相应载重汽车突发事故救援使用的钢丝绳(多于4根)、大卸扣(多于4个)等应急工具。(8) 弃土作业区,应配备指挥工作间和通讯工具。(9) 弃土场最终境界20m内,应弃大块岩石。(10) 弃土场进行弃土作业时,应圈定危险范围,并设立警戒标志,无关人员不应进入危险范围内。5.2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1)运输车辆在运输过程中要求车厢闭合,严禁超载,避免渣土抛洒。(2)运输道路安排专职环保队伍,在施工期间进行道路的洒水降尘,控制尘土污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