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课改实践中教学艺术初探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1023576 上传时间:2022-08-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品课改实践中教学艺术初探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思品课改实践中教学艺术初探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思品课改实践中教学艺术初探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思品课改实践中教学艺术初探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思品课改实践中教学艺术初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品课改实践中教学艺术初探(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思品课改实践中教学艺术初探凤山中学 邓支平课堂教学改革目的就是要提高教学艺术,教学艺术是指教师能用巧妙的构思、恰当的比喻、灵活的教法、生动的语言,把教学内容按照一定的知识体系和逻辑顺序进行精彩授课的方式。这里的“精”是指教师所讲的知识要“精而透”,即精辟而透彻,不是杂乱无章的面面俱到。这里的“彩”指的是语言要动听而幽默,语速和声音的适中,给人以美的享受,不能像和尚念经一样,乏味无趣。同时老师的板书布局合理,简明概括。老师的讲课不仅仅给学生以全新的知识,而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智慧和能力。要做到这样,就必须提高课堂教学艺术。下面结合思想品德课课改教学实践谈谈我粗浅的看法。1、预习导入,要引人入胜。常言

2、道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要像珠落玉盘,清新悦耳,引人入胜。在导学案编写过程中要用问题把学生的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这样起到开启新知,引人入胜的教学效果。2、展示交流,要选择方法。适当的教学方法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我在教学中尝试了不同的方法。如在教学“发现自己的潜能”时,使用了“材料分析法、启发式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为了使学生正确认识“潜能”,教学中我设计使用了“李阳从一个英语曾不及格发展成为一位风靡全国的英语的创始人”的材料,先让学生从故事的开头和结局入手,找出前后的反差,再分析形成这种反差的原因,让学生明白李阳虽

3、然英语成绩曾不及格,但他却有英语这方面的潜能的事实,并启迪学生懂得自己学习生活中困难的方面,就是自己的潜能所在,只要努力也会变成自己的特长的。并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像李阳一样都有自己发展的空间,人的潜能犹如一座尚待开发的巨大金矿,价值连城,从而激发学生用发展的眼光认识自己,努力开发自己的潜能,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为了帮助学生探究出发掘潜能的方法,教学中运用著名建筑师孩提时玩沙的故事进行情境教学。学生对这个情境内容很感兴趣。先把学生分成五个小组,讨论探究出情境中所体现的发掘潜能的方法著名建筑师孩提时用玩沙泥筑城堡,别人说他是在玩沙泥,他说在设计城堡,这表明这位建筑师从小就树立了一个理想和目标,

4、就是要当一位建筑师,并用实际行动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从而概括出情境所体现的发掘潜能的方法是“树立一个理想的目标,并为实现目标而不断努力”。教学中还要用“心”讲课,而不能仅仅用“口”,用心讲课,是指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忠诚教育事业的“实用”,和对学生无私的“爱心”,这三心融合一体,形成一颗赤诚的“红心”,进而排除各种私心杂念,以“教学就是一切,一切为了教学”的心态踏上讲台。首先以自身旺盛的精力,诚心的微笑给学生创造一个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然后以生动的讲解,灵活多变的教法,充分的调动起本人讲课的激情,用真诚的心去呼唤学生,用一颗闪光的红心引导学生,以全新的科学知识,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的求知

5、欲。用自身积极创新的火花点燃学生奋发向上的热情之火。特别是作为一名思想品德教师,更应该在一个愉快轻松的课堂氛围中,用恰当的比喻,深入浅出的说明深奥的哲理,给学生解开学习中迷团;也许教师所讲的一个简单的哲理,能成为学生今后奋斗的航标;也可能教师施用教育的一句普通话语,会改变某些学生的人生。这就是说教师的讲课应该会用激情,学会激励,让学生听课后,学有所得,得以能用。也可利用“现身法”去感染学生,还可以光辉的榜样去教育学生,鼓舞学生认真学习。在展示环节,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要带着问题去学习知识,学习过程中的疑问有两种,一种是对书上的内容尚不清楚而产生的问题,一种是对书中的道理仍有疑问,二者都对知识、技

6、能的培养有较大的帮助。孟子提出尽信书不如无书,就是提倡要有怀疑精神。学习中要问几个“为什么”。学生的疑问是其在学习中发挥了主体性的标志。因此,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不断地、大胆地质疑。这些灵活机动的教学方法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而定,不能生搬硬套,否则达不到教学目标,反而会影响教学效果。3、学习过程,重能力培养。教师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教师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要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学生在小组合作讨论中我教会学生简要概括学习内容。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概括性是思维最基本的特征,也是思维能力发展的基础。学

7、生的学习能力正是其在获得学科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概括化和内化而形成的。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引导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心中有数。教会学生把握知识线索。知识线索是学生知识、技用学习策略不断机构化、网络化、程序化的链条。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发现所学知识的线索,抓住线索,就抓住了所学知识的发展脉络。如果知识是珍珠,那么线索说是将珍珠连成项链的那根线。因此,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握学习线索,就会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会学生把握关键词,关键词是学习知识、技能和策略不断结构化、网络化、程序化的核心所在。抓住线索,使学生抓住了学习内容的“网”,关键词使学生抓住这张网中的“结点”,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就需要引导学生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抓住某些“闪光词”,即关键词,将知识高度压缩在知识结构中,在应用时依据线索,快速检索出关键词,因此牵引出自己所学的知识。在推进课改的一年来我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探究教学艺术,对课堂教学有巨大的指导作用,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讲课的教学方法,促使自己提高课堂教学技能,受益匪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