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运维管理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V2.0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1023289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能运维管理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V2.0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智能运维管理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V2.0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智能运维管理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V2.0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智能运维管理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V2.0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智能运维管理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V2.0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智能运维管理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V2.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运维管理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V2.0(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智能运维管理系统V2.0需求规格说明书 文件状态: 草稿 正在修改 正式发布受控状态: 受控 非受控当前版本:文 件 名:作 者:审 核 人:批 准 人:保密等级:批准日期:修订日期版本号修订说明修订人目 录 1.文档介绍51.1.文档目的51.2.文档范围51.3.读者对象51.4.参考文档51.5.术语与缩写解释52.系统概述62.1.系统建设目标62.2.系统总体结构72.3.用户的特点72.4.设计和实现上的限制83.系统功能性需求83.1.双活中心工作运行状态监控模块83.1.1.场景描述83.1.2.用例分析83.1.3.参与者列表83.2.专用监控功能模块93.2.1.场景描述9

2、3.2.2.用例分析93.2.3.参与者列表103.3.故障告警模块103.3.1.场景描述103.3.2.用例分析113.3.3.参与者列表113.3.4.用例描述113.4.数据配置管理模块113.4.1.场景描述113.4.2.用例分析113.4.3.参与者列表123.5.故障切换管理模块123.5.1.场景描述123.5.2.用例分析123.5.3.参与者列表133.6.数据接口133.6.1.场景描述133.6.2.用例分析133.6.3.参与者列表133.7.故障处理133.7.1.场景描述133.7.2.用例分析133.7.3.参与者列表144.系统非功能性需求144.1.易用性

3、需求144.1.1.方便增加监测设备144.1.2.方便删除监测设备144.1.3.方便定位故障或者异常设备154.1.4.监测设备在启动与停止监测之间方便转换154.2.性能、并发性需求154.2.1.对性能及并发性的特殊要求164.3.扩展性需求164.3.1.采集和监控服务器的集群支持164.3.2.支持公司AFP平台的整合164.3.3.支持公司单点登录系统的整合174.3.4.支持对物联网智能设备的直接监测174.4.安全及保密性需求184.4.1.敏感数据加密184.4.2.敏感操作进行确认184.5.可靠性需求184.5.1.运行可靠性184.5.2.数据可靠性194.6.可维护

4、性需求194.6.1.监测设备配置优化194.7.软硬件环境约束204.8.系统备份与恢复要求214.9.系统日志214.10.其它需求215.外部接口说明215.1.短信发送接口215.2.应用软件服务监测接口211. 文档介绍1.1. 文档目的在智能运维管理系统V2.0立项建议书的基础上对各个功能模块做出详细的需求分析,为项目后续的设计和开发提供依据。1.2. 文档范围本文档包括服务器监测、数据库监测、交换机监测、21平台监测、物联网智能设备监测、应用软件服务监测、个性化主题展现、配置管理的需求规格说明,同时也包括整个系统平台的建设目标、总体结构、网络结构、系统接口描述、用户界面需求和软硬

5、件环境方面的需求规格说明。1.3. 读者对象1. -IOMS V2.0项目的系统设计人员、系统开发人员、系统测试人员以及配置管理人员;2. 公司内部-IOMS V2.0项目的其干系人、领导、专家等。1.4. 参考文档智能运维管理系统V1.0立项建议书,2013-09物联网智能数据采集和控制平台需求规格说明书,2012-03监控系统V2.0用户指南,2011-111.5. 术语与缩写解释缩写、术语解 释IOMS智能运维管理系统ICD物联网智能数据采集设备物联网智能设备连接到物联网智能数据采集设备上的智能设备,如传感器、智能空调、温湿度计等。测点系统采集的数据点,如温度、湿度都算一个测点。21平台

6、作为CTI中间件平台,是整个呼叫中心的一个基础软件平台,为整个系统提供底层服务核心支撑,主要包括消息通信服务、CTI服务、ACD服务、统一接入服务等。Modbus TCP协议Modbus TCP协议是简单的、中立厂商的用于管理和控制自动化设备的Modbus系列通讯协议的派生产品,是作为一种(实际的)自动化标准发行的。2. 系统概述2.1. 系统建设目标公司目前在监控系统方向有两个产品,都是基于B/S结构,一个是监控系统,另外一个是物联网智能设备监控系统。监控系统是公司提出的系统集成监控解决方案,其主要目标是监控IT系统中的各种信息节点(服务器、数据库、交换机、21平台)的运行状态,提供故障的显

7、示、告知,以及故障恢复功能。物联网智能设备监控系统是上海市的科研课题,由硬件(数据采集与控制终端简称ICD)和软件(嵌入式软件和智能设备监控系统)两部分组成。ICD设备提供和有线或者无线终端设备的接口,ICD设备内的嵌入式系统负责终端设备的数据采集和控制、数据处理和封装以及对通信协议的转换,与上层软件统一采用Modbus TCP协议进行通信。智能设备监控系统通过Modbus TCP协议收集终端设备测点的数据,监控ICD设备及终端设备的状态,个性化显示监测数据和状态,在监测数据和状态异常情况下通过声、光、短信告警,提供历史数据和历史事件查询,并可以通过配置的方式很方便的实现对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通

8、信协议终端设备的监控。监控系统搭配公司其它产品在湖北、江苏等几个省份部署,物联网智能设备监控系统通过课题组专家的验收,在监控系统使用的过程中以及物联网智能设备监控系统开发和验收的过程中,收到用户、领域专家、公司领导、公司专家和潜在用户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总结和分析这些意见和建议,得出本系统建设的目标如下:1. 基于B/S架构实现运维管理系统的整体框架;2. 实现对Windows操作系统的服务器进行监测;3. 实现对SQL Server和Oracle数据库进行监测;4. 实现对公司内部交换机进行监测;5. 实现对21平台进行监测(包括CTI服务器、通信服务器和坐席服务器);6. 实现异常事件监测;

9、7. 实现短信告警规则;8. 实现告警记录及查询;9. 实现操作记录及查询;10. 实现对物联网智能设备进行监测;11. 实现对物联网智能设备的配置管理;12. 实现主题的个性化配置;13. 封装个性化展现控件;14. 实现对公司三台合一接处警系统服务的监测;对公司内部的关键设备进行监控。2.2. 系统总体结构图中,AFP基础业务平台框架是整个智能运维管理系统的基础架构。 21平台、三台合一、警情分析、预案系统、PGIS系统和其他系统是本系统需要监测的应用软件,本系统提供应用软件服务监测接口,各需要监测的应用软件实现此应用软件服务监测接口。短信服务平台为本系统提供短信发布服务,本系统提供发送短

10、信所需要的发送人、接收人、发送内容等信息。服务器监测、数据库监测、交换机监测、21平台监测、智能设备监测、应用软件服务监测、配置管理、监测数据管理、告警规则管理、异常规则管理、主题管理和操作日志管理是本系统提供的主要功能。2.3. 用户的特点本系统的用户主要有:公司内部的系统运维管理员;购买本公司产品的客户运维管理员;人防领域的潜在用户。公司内部的系统运维管理员主要通过本系统了解本公司产品部署在全国各地客户方的运行状态,重点关注监测对象的危险和故障事件。公司内部的系统运维管理员对计算机知识比较熟悉,通过简单的培训即可很好的使用本系统,使用本系统的频度一般也比较高。购买本公司产品的客户一般是公安

11、和消防,这类客户的运维管理员对系统维护和计算机相关知识一般不是很熟悉,通常仅使用本系统的故障告警功能,使用频度一般也不会很高。人防领域的潜在用户和公安、消防的用户差不多,这类用户对系统维护和计算机相关知识一般不是很熟悉,因此通常也是仅使用故障告警功能,使用频度较低,一般情况是系统自动运行,等发现问题以后通过告警的方式通知用户来解决问题。2.4. 设计和实现上的限制约束于公司在JAVA平台上开发的技术选型。3. 系统功能性需求3.1. 双活中心工作运行状态监控模块3.1.1. 场景描述 市局、分局两级架构的系统监控。 双中心监控支持图形化结构、拓扑结构、列表结构等展示坐席当前登录区域,双中心话务

12、量统计等信息。 权限管理,对市局及分局的不同使用者的账号进行集中管理。3.1.2. 用例分析1. 支持两级架构的系统监控2. 市局通过公安网与分局进行连接,获取分局监控数据。3. 使用浏览器作为最终展现界面,支持多种方式信息查看4. 以图形方式、拓扑结构、列表结构等所有坐席当前登录区域,监控警情话务量统计数据、监控负荷分担情况等。5. 通过拓扑图方式,展现当前系统的节点及连接关系。并通过不同的图示、颜色等方式,标注异常情况的节点和连接。6. 展示系统的软件系统结构图。并通过不同的图示或颜色,标注其中的异常节点。7. 对于数值化的监控数据,通过图表的方式进行直观展示。8. 采集数据可以实时展现。

13、9. 权限管理10. 监控平台对市局及分局的不同使用者的账号进行集中管理,根据用户的不同管理权限,向不同用户开放的不同的控制权限。让不同职能的管理人员做到各行其职,提高监控管理的规范性及安全性。3.1.3. 参与者列表信息系统负责人、信息系统管理员、运维工程师、研发工程师3.2. 专用监控功能模块3.2.1. 场景描述 排队调度机、信令链路、2M通信链路、通信服务软件、CTI服务、坐席服务、复用设备、手机定位、短信报警、录音系统、WEB服务、处警分配服务、二级接入服务、报警用户信息服务、数据库同步监控 各分局、直属单位、联动单位监控3.2.2. 用例分析1. 软件监控主要是通过监控服务器对双中

14、心的各自运行软件的服务处理实时监控同步,提以及各类应用程序的检测。能够检测当前程序的运行状态。2. 提供通用接口供应用程序上传自身详细信息。可对上海应急联动双活中心的接入大屏系统、警情分析系统、录音系统、统一门户平台、值班排班系统、查询统计软件、科所队系统、分局二级接入服务器软件、二级分配服务器软件实时状态监控以及软件和应用程序的进程、服务、端口等的运行状况,对系统日志进行分类扫描查询。3. 排队调度机、信令链路、2M通信链路、通信服务软件、CTI服务、坐席服务、复用设备、手机定位、短信报警、录音系统、WEB服务监控。4. 坐席服务监控 对两个中心的坐席服务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 当坐席服务异常停止则进行告警,并监控切换状态。 监控双中心之间坐席服务消息同步状态。 对双中心坐席服务器的链路情况进行监控。5. 处警分配服务监控 对双中心处警分配服务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 如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