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教案集2023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1022511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 页数:77 大小:3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教案集2023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教案集2023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教案集2023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教案集2023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教案集2023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教案集202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教案集2023(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科学入门课 题1.1 科学并不神秘日 期教学目标1、知道科学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的学问,知道科学的发现可以从观察身边的事物入手。2、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向往,培养和形成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3、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及科学研究所需具备的科学知识和发展重点难点分析1、通过“观察”各种自然现象,让学生对科学产成一定的兴趣。这节的关键是让学生意识到“观察”在生活中学习科学的重要性,及如何通过观察去得出实验答案。2、从自然现象到最新科技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并且在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里就要引用大量的例子来说明了。课程资源的准备与开发收集相应的视频、图片、文字等信息做成

2、课件,并对实验做相应的改进,比如把夹气球的橡皮筋用软夹子代替,同时可以适时的提出潜水艇的概念,说明此原理从小到大都可以利用到。教 、学 预 设调 控 对 策一、引入:科学入门 提问:什么是科学?科学与和技术的区别? 科技又叫科学技术,包括科学和技术二、科学在我们身边: 1、观察各种各样变化着的自然现象(通过课件对P2,3页出现的自然现象进行生动的展示) 火山爆发,地震等用视频呈现 不明飞行物(UFO)、含羞草、间蜂猴、雨后彩虹等等用图片呈现 弯曲的铅笔、人造彩虹等用实验呈现PS:突出变化的 2、提问:你最感兴趣的自然现象是什么?你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种自然现象吗?(同学间可以互相问答) 3、科学

3、就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相应的答案的学问。如果你在研究你感兴趣的自然现象,那你就是一个小科学家在从事科学研究。 4、我们无时无刻都在观察生活,但观察的同时也要动脑筋,不然只能称为发呆。P4思考,然后用下面的实验来证明。请两个同学上来做实验,下面的同学观察并思考这个实验和金鱼能在水中浮沉的联系,从而小结出他们的原理。P5实验,再请两位同学做,同样下面的同学观察,描述实验现象,并对此做出假设(注意看清楚实验条件)。 5、在不断的观察,不断的发现,不断的探索中,我们的社会不断的进步着。不怕问题多,就怕没有问题,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老师欢迎大家的提问,来推动彼此教学的共同发展。三、科学技术改变

4、了世界: 1、介绍先进的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1交通工具的变化 2通讯方式、工具的变化 3家用电器给生活带来的便捷 4登月,探索海底、地球内部 讨论:科学技术还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 2、先进的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1给人类带来的好处:火箭使人类认识了地球以为的世界。 2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与火箭相同原理的导弹等却摧毁着我们的问明。(还有书上的几个例子) 3、我国科技与其他发达国家的距离(有时间介绍) 四、课堂练习:P7 课堂里做,如果来不及让学生回家去做。五、课后作业:1、作业本第1节第三题的实验做简单的说明:没有铁块可以用橡皮代替,假设是在做实验之前提出的。轶事记录课后反思课 题1.2走

5、进科学实验室日 期教学目标1、熟悉科学实验室里的常用仪器2、了解实验观察的方法,学会记录和描述简单的实验现象3、知道人直观判断的局限性,要通过实验科学的判断,实事求是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学会观察记录实验现象2、难点:正确的使用仪器,如何记录课程资源的准备与开发1、教具:P6 图1-13 、P7图1-14 、P8 图1-15 、放大镜12个、课件用到的2、2、一些 可从新浪网的科技频道里找到3、用到的课件,主要是判断,下载地址 教 、学 预 设调 控 对 策一、常用仪器介绍引入:科学研究的最重要的一步是什么?(可叫学生回答),就是如何去解决问题,在实验的基础上找到资料和证据

6、。科学课和其他课较明显的区别就是要动手做实验,所以先要熟悉一下实验室的仪器。 1、试管架、试管、试管夹和试管刷 (可先让学生上来演示如何使用,指出错误试管夹如何套试管,为什么?试管的拿法,试管刷顶部毛的用途等)2、停表3、天平和砝码 (简单介绍,在以后的质量测量里再详细介绍)4、电流表电压表 (问学生是否可以在家里用这两个测,注意量程等)5、显微镜 (放手指放大的挂图,发现很多细菌,教育学生要注意卫生)6、酒精灯 (叫学生上来点,然后怎么盖灭,可以用手捏灭,由此说明三层火焰的温度)二、实验的操作和观察1、鸡蛋上浮实验1仪器介绍:可以先让学生回答要用到的一起的用途和名称,要注意哪些情况。2思考:

7、放入盐后鸡蛋会怎么样(一般学生都知道),那么我们放糖呢,会怎么样,如果放熟鸡蛋呢,又会怎么样)3做实验:叫两位同学上来做,一男一女,男的用玻璃棒搅拌,女的放盐,一般要放比较多的盐,期间可以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鸡蛋浮起来的原因。(等鸡蛋浮起来的时候,拿着瓶子在班级里逛一圈,让学生记录现象)。4然后用另一个烧杯里加糖,自己示范,故意说糖不够,这样蛋就没浮起来。然后让学生回去自己做,然后下节课告诉老师答案。5让学生回答上浮的原因。(盐水有浮力,水有浮力吗?为什么木头能浮在水面上,而鸡蛋则不能呢?最后说明原因,盐水的浮力比水大)6把鸡蛋放入白醋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同时演示闻白醋的方法)三

8、、判断课件演示,去掉背景前后,让学生知道,不能光凭直觉去判断一个物体。而应该通过实验,比如用尺量书上的线是否直,通过简单的科学实验来证实。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四、指纹实验2个人一组,观察自己的指纹,实现可让学生回答大家的指纹是不是都一样。最后有印泥,让学生把指纹映在上面,然后用实物投影仪让大家一起比较,讨论最后得出结论,每个人的指纹都是不一样的利用这一点,现代科技中有哪些应用,可以先让学生举例回答。(007的指纹锁,银行用指纹确定身份,超市保管钱物的箱子,还可以利用指纹破案等)五、其他测量工具显微镜,已经提到过,再强调卫生,并引出微生物的概念。天文望远镜,哈勃,观察星体等等雷达,红外线遥感

9、,侦察卫星(可以从网上收集相关资料,做简单的介绍)六、课后练习 作业本第2节 第四题实验一定要去做轶事记录课后反思这节课考虑到学生刚进中学,没有过化学实验的经验,所以,先通过老师的师范和个别学生的动手示范来学习一些简单的实验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里。让学生知道通过实验去验证一些生活中的问题。这节课时间比较紧,因为学生的操作有快有慢,所以,用放大镜看指纹这点,可以在以后的实验中去穿插。课 题1.3 长度和体积的测量日 期教学目标1、了解长度的概念,单位,米,m2、了解长度的测量工具3、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正确的实验习惯4、知道体积和液体体积的常用单位5、熟悉量筒和量筒上的刻度6、学会用量筒测量

10、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体积重点难点分析难点:1、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及读书的时候的估算 2、液体体积的测量和读数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要改变平时使用刻度尺时的一些错误的习惯,从课件规范的看从而掌握读数的方法,然后慢慢的渗透测量一些特殊物体的方法。 这里面,一些测量的技巧是重点,可让学生在规范的基础上进行发挥。课程资源的准备与开发一个正确使用刻度尺的课件,避免了老师在讲堂上师范学生看不清楚的问题。找了一些特殊物体的特殊的测量方法,开拓学生的思维。为了让学生学以致用,给学生提供测量工具,让他们课后进行教室的测量,包括教室的门窗,课桌椅,甚至电视等等课前准备好各种尺和做测量体积实验所需要的仪器和物品

11、教 、学 预 设调 控 对 策一、测量的重要性: 提问: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经常需要测量,那我们具体什么时候需要测量呢?(学生回答) 小结:各行各业都需要,已经渗透到了生活中 提问:如果不借助工具,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去测量呢? 学生:桌子有几个手长;用脚步量教室长度,有几步;甚至到家里乘车有10分钟的路,用时间表示。 上节课我们知道,用我们的感官对长度判断可靠吗?(个人有差异,上面两个例子因人不同得到的结果不同)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所以,测量需要一个标准二、长度单位: 以前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长度标准,中国市尺,英国英尺,不统一,引出国际单位制米(m)。量课桌

12、,用米表示但对于大点的距离,我们用千米(km)(公里)表示,小点的距离用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和纳米(nm)表示。103千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06微米109纳米科学计数法(当长度非常长或者非常短时,就可以用到,如地球周长4万千米4107米)让学生估测一些长度(教室的长,学校跑道的长度,校园楼高等)纳米技术:纳米衣服,纳米洗衣机等等三、长度的测量(正确使用刻度尺) 1、先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有的尺,注意:测量范围,起始点,大格小格的单位,零刻度线等等) 2、正确示范(课件演示) 1测量时,先要将刻度尺与物体待测部分并齐(没并齐的后果) 2读数时要注意

13、视线垂直尺面对准待测物体(叫学生上来左右读 3如果刻度尺零刻度磨损或刻度不清怎么办?(可以以某一刻度线为测量起点来进行读数) 3、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科学书,手(讨论并回答)四、测量工具的选择和测量方法: 1、测量工具的选择: 不同的长度要用不同的尺,不同的精度【精度由尺的最小刻度值决定】也要用不同的尺。(演示各种尺),除了尺,还有其他的测量工具:声纳、电磁波、激光等等P12 2、测量方法:(P12讨论) 1测厚度,可以先测量n张纸的厚度,然后测得的值L再除以n,从而得到一张纸的厚度为L/n(n50,越厚越准确);测钢笔杆的直径,可以看课件的演示,方法有两种。(注意多测几组,因为直径不规则) 2

14、课后思考讨论,有合理方案的下节实验课去做五、现实生活中体积的印象: 让学生回答生活中常见事物的体积,小的用(ml)表示:如洗发水、可乐、牛奶等,大的用(L)表示:如集装箱、饮水机的水桶等。 比较买洗发水的时候,买大点的合算还是小点的合算。六、体积的常用单位: 一般液态商品都用mL做单位,大点的用L来表示。 对于固体,体积单位用立方米(m3)表示,1立方米一个边长为1米的立方体的体积;小的用立方厘米表示;1立方米?立方厘米(两者比较是什么概念) 我们规定1立方米1000升 1升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七、体积的测量(液体、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 1、对于规则的固体,我们可以用前面学的知识,量出它的长宽高,然后算出它的体积,如长方体,圆柱体。 2、但液体和不规则物体,如果不标明刻度,我们就不能简单的用尺量出,这时候就要借助另一个常用的工具量筒。 (1)量筒的使用,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