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仁县四联乡丫桥村养殖项目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1022257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兴仁县四联乡丫桥村养殖项目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兴仁县四联乡丫桥村养殖项目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兴仁县四联乡丫桥村养殖项目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兴仁县四联乡丫桥村养殖项目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兴仁县四联乡丫桥村养殖项目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兴仁县四联乡丫桥村养殖项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兴仁县四联乡丫桥村养殖项目(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兴仁县四联乡丫桥村综合养殖场项目可行性报告项目名称:四联系丫桥综合养殖场项目地址:贵州省兴仁县四联乡丫桥村联系电话:0859-6215339 13096890006项目负责人:令狐昌波兴仁县四联乡丫桥村综合养殖场项目可行性报告一、基本信息名称:四联乡丫桥综合养殖场地址:贵州省兴仁县四联乡丫桥村负责人:令狐昌波电话:0859-6215339 13096890006邮箱:主要成员:令狐昌波(负责全面工作) 胡荣洪(常务管理) 魏国强(养殖技师、防疫人员) 梁君凯(养殖技师、防疫人员) 江文连(养殖技师、防疫人员)王文忠(养殖技师、防疫人员) 陈 龙(财务、会计) 江永会(普通工作员) 陶莉芬(普通

2、工作员)令狐智祥(普通工作员)后附负责人相关资料及部分主要成员有效证件复印件。养殖场总占地面积2500亩,建筑面积及基础设施10亩,位于丫桥村陈家凹林场,现有少量林木、杂木、林地、山地、水田等。村民原在当地喂养过牛、羊、免等牲口,适应饲养多种牲畜,另还适应种植花草树木,经过改造现已路通、水通、电通,养有牲畜:(鹅、鸭、鸡大小共计:1000只,牛、猪共15头)。当地有5000余人口,居住较稀散,部分村民生活贫困,以农业为主,没有多少经济来源,收入极少;在养殖业方面均是家庭喂养,周边几个村寨没有中、大型养殖户。现申报的丫桥综合养殖场在当地规模是较大的。二、投入资金及运转情况(一)目前已投入资金22

3、万元(1)(林地、山地、水田)租金0.9万元;(2)修建住房、牲畜圈舍13.5万元;(3)修路、安装水电4万元;(4)常用设备、生产工具2.1万元;(5)其它经费投入1.5万元; 现养殖场正常运转,有工作人员10余人,养有家禽1000只,牛、猪15头;种有少量农作物,目前正耕地种草、种猪菜等,以便供大量牲畜食用;自己配制、加工饲料,实行自给自足一条龙式养殖办法。 (二)后期预计投入资金30万元 (1)扩建工人住房、办公场所、牲畜圈舍等6.5万元; (2)购买牲畜(牛、羊、猪)等种子6万元; (3)增添科技化养殖设备2.5万元; (4)养殖生产工具及交通工具4.5万元; (5)改善水、电设施及其

4、它1.5万元;(6)修补道路5万元; (7)流动资金4万元;后期资金投入请求上级部门帮助,如能解决资金投入难题,下一步将扩大整体规模,采用科技化养殖。改善工人住房及办公场所,增加设备,多建圈舍,多引进牲畜新品种子;参考成功的大型养殖企业,购买科技化设备,采用科技化养殖,实现规范化养殖。三、可行性和必要性(一)可行性丫桥村综合养殖场位于兴仁县四联乡丫桥村,该村在养殖产业方面均是家庭饲养,收入低下,养殖水平薄弱。据国家有关政策及扶贫政策,在农村发展大规模养殖业对农村地方经济发展起带动作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要之一,是大力可行的。农村养殖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大规模综合经营农业商品生产基地,

5、尤其是落后地区要经过大型养殖场的带动,丫桥村养殖场具备了大规模的发展养殖业的优越条件:(1)养殖资源优势。土地宽广,空气环境良好,水源丰富,畜牧品种繁多,适合养殖多类牲畜。(2)科技优势。农村科技水平一般,技术推广体系比较健全,新技术推广快、易到位,便于现代饲料营养技术、疫病防治技术、产品营销和加工技术、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技术等进行组装配套,综合应用。(3)组织优势。农村人才济济,管理优势明显,在人员组织、养殖、操作、管理、疫病防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农村养殖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供重要保证,丫桥村养殖场下一步准备与当地村民联合经营,共建大型养殖场。(4)丫桥村剩余劳动力多,外出打工谋

6、生更多,在养殖方面,农村养殖户占总体村民的70%以上。有一定的养殖经验,但没有形成规模,经营体制和机制不和,产品结构不合理,科技含量少,服务体系跟不上,信息化体系没有形成,缺乏市场营销网络,最主要的是没有引进,没有大型养殖户的带动,因此制约了农民在养殖业方面的发展;当地如有一成型规模的养殖户带动发展,小的养殖将会受到影响,转变思想,观念,且有积极性把养殖范围扩大,做好。 (5)丫桥村及小石桥村现已两村合并。现有人口5000余人,交通方便,水电充足,环境、气温良好,适宜多种牲畜生长;现当地就只有我处现申报一个较为规范成型的养殖场,养殖场条件优势多,有大片良地、荒地、水田,可供开发利用,可种植农作

7、物,加工饲料,降低养殖成本。此养殖场发展、壮大,对当地老百姓在养殖业的发展上起到示范作用,带头作用,对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经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二)必要性(1)养殖业的发展是农民加快致富的一大捷径。最近几年来,村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仍有一部分农民没能摆脱贫困,现申报的丫桥村养殖场若规模扩大,稳步发展,能引导、带动当地村民多饲养牲畜,起示范作用,能提供合理的饲养、管理方法;使得农户在养殖业方面的大力发展,帮助村民从发展经济的角度提高生活水平、脱贫致富,进而促进整个村子整体发展。(2)养殖业的发展是当地村民的需要。通过大型养殖户的示范、带动,推进农民大力发展、积极发展养殖产业;另外还可以带

8、动周边乡镇,如:相关养殖饲养可行方法、肉食品加工、生产服务、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形成区域性的支柱产业,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有利于老百姓。由此促使农户加大种植,多种植牲畜、家禽可食用的农作物,多方面合理调配,这样一来就有很多新的事情做,产业做,有更多的收入。能实现农村百姓养殖、就业、增加经济收入致富的目标。(3)支持丫桥村养殖场发展,在该村起作示范、带头作用的需要。因养殖方面的需求,可以更合理有效地配置农业资源,大量地转化农产品、副食品;同时启动种植牲畜草种、猪菜等,饲料加工、屠宰加工等,提高整体效益。通过丫桥村养殖场一条龙式发展,经营,可以带动其它村民提高思想、认识,必然多数人会利

9、用土地资源、投入少量资金、培训技术等,向养殖产业的转移,重点发展养殖,稳定、综合性发展。四、发展思路、目标和原则(一)发展思路(1)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安全、优质为目标,创新体制和机制,发挥现有的资源、技术和组织优势,发展当地以龙头企业为中心的产业化经营,实行区域化布局和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加强良种、防疫、服务和科技等基础建设,实现快速发展,更好地发挥老百姓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使当地村民共同走上致富之路。(2)本着村民先富,个人后富的思想,让大家共同致富的目标实现。因丫桥村总体经济收入较少,生活贫困;为了使大家能过上好日子,本人在丫桥村做过些公益事情,如:领头向上

10、级申请修补乡村主路,加入兴仁县农村发展协会,担保为20余户村民小额贷款发展养殖业,得到村民的支持和认同,其目的是全体共发展、共同致富。(二)发展目标(1)以发展养殖为主,种植为铺的思路,以上级部门扶持的羊、猪养殖为主,以特色养殖的山鸡、火鸡、香猪、野生鱼等打造市场。今后养殖及种植发展稳定后,还可扩展产业、如绿色食品、辅食品、饲料加工、手工加工活等。(2)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形成比较完善的种畜禽苗生产体系,形成一批大的优良种畜禽苗繁育基地。通过引进和选育优良新品种,扩大良种,形成系统的优质的牲畜繁殖基地。(3)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动物疫病防治体系,使动物疫病的综合防治技术水平提高,形成完善、保障有力

11、的保护体系等前期工作落实,基础养殖顺利进行,资金正常运转、回收后,可以增加些特种养殖,引起外地的重视,引进大力推广,大力发展;使本养殖场成为当规模化,科技化的养殖产业。(三)基本原则(1)以市场导向为原则。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立足本地市场,面向外地打开市场,加速发展有市场需求、适销对路的养殖业产品,培育和创造养殖业产品的品牌优势。同时,要研究和洞察市场发展趋势,积极开发新的市场,以产品抢占大市场,最大限度地满足地区、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形成能大力饲养、繁殖,而不愁销售的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养殖产业。(2)因地制宜、突出优势原则。要根据大型养殖的条件,发挥资源、技术和生态等优势,分类指导,合理

12、布局,积极发展特色的优势养殖产品,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养殖产业场。在农村养殖业发展重点项目的确定上,既要坚持科学态度,一切从实际情况出发;又要解放思想,大胆开拓,敢于打破常规,加快我养殖场发展速度。(3)质量与安全原则。要坚持牲畜质量和环保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通过适用科技的推广和高新技术的应用,实现规范化养殖、生产,建立可追溯责任制,向市场提供高质量的有安全保证的肉食品,嬴得消费者的信任。(4)协调发展原则。要从经济发展的全局出发,注重每个环节的工作,包括养殖业内部各产品之间、养殖业与种植业之间、养殖业与加工业之间,努力走出一条有特色的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子。五、主要保障措施(一)实施当地龙头型

13、战略,提高产业化水平培育和壮大规模,充分发挥牵动作用,与当地村民联合,实行种养、加工、产供销一体化,形成牵动力强、运行良好的现代产业链。优化的资本结构和组织结构,做大、做强,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等多样化形式。严格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采取多元投资主体的股份制或私营公司等企业形式,实现体制和机制的创新。要树立和强化品牌意识,在原基础上增加投入、加强管理、培养员工,提高整体效益。从农村的实际出发,采取“企业农户”、集体或股份制养殖场、私有规模化养殖场等多种不同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搞好养殖基地建设,实现农村养殖业的规模化经营和现代化生产。(二)建设高效安全的饲料生产体系向市场提供安全的

14、动物性食品是养殖业必须坚持的目标,而饲料安全又是养殖业产品安全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树立产品质量信誉的重要保证。因此,要把建设高效安全的饲料生产,作为加快发展养殖场的重要工作抓紧抓好。一是要根据养殖场实际发展情况,加快饲料加,做好草地资源管理与开发,并采取综合措施改良草场,举草兴牧,满足多类牲畜的需要。二是严格执行国家出台的畜禽生产、畜禽饲养、环境保护等标准,杜绝滥制、乱用饲料添加剂现象,消除饲料生产中的安全隐患,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三)加强动物疫病防治体系建设实施动物保护体系,控制疫病传播,降低畜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加强动物疫病防治体系建设。畜牧兽医人员的建设和完善,理顺管理体制,充实技

15、术骨干,提高动物疫病的检验和诊断水平。此外,牲畜分为四大块管理:牲畜常住区、病疫牲口隔离区、集粪区、污水处理区,每个区要严格区分,不准互相窜栏,防止交叉感染。工作人中在工作前应做好一切消毒工作。(四)实行科技兴畜,提高养殖场科技水平科技进步是养殖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参照其它成功的科技化养殖企业,充分发挥养殖场已有的科技优势,把“科技兴畜”作为重要指导方针贯彻始终,持续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解决科技资源配置,培育技术创新主体,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和完善科技示范推广体系,重点抓好新品种培育、胚胎移植、饲料加工、规模经营、标准化养殖、畜禽疫病综合防治等技术;时刻关注养殖业最新科技动态,引进、消化、吸收养殖业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力争创办一个科技化的养殖场。六、加强环境、生态建设根据国家相关环境保护法、森林法、草原法及关于加强、林地、山地保护和建设的若干意见,认真落实本项目。在工作中严格按照有关环保要求操作,切实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搞好生态建设,为养殖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具体实施工作有:(一)围栏封育、改良部分草场、加大空地种植树木,建设小型饲料草种、菜类培育加工基地,人工草场,种植俱有特色的花草。(二)加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