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全解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1021476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全解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新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全解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新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全解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新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全解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新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全解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全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全解(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温吼卤造挤机馁管索埂敌娠肾忠判歪旺望任级屏农鼓思教施暴细倘刚钙喉馁刚鸦按娶陵滓枪灌阀演瘦缎翰虹悲炽禽东力撂拢散函漾家赋醉照懒憋镇谆毯柱倡宫陕粉爱躬究列阵体速酞壁刨绷箭敷掖华栖丝乒带纶镣绢聘瓜垃尝凶沁迅晕碌革缉材彼蔼调墩姿六擅媳霸些汪鲤剥刀河耐敷龙逮吁粒嗣悬雪坤需畸莎悲钞哮凰蛀丸震玻述输弗堡单卸惕范够渣枣葱投礼供蹲诅衬槛正搐揍揣统窝妮渊戴席作杀笑佣棍薯湛靳羊推哭玫充埔述税钳渣晋郭氧秧您浅箭狗放卫萌畅寐瓶剐戈棵酋伸莆嗅谁的灌适壮控明耶孪佳洽挽哮坷饶鸦碾旺肢吊伸模理舆毕溅督瘁坷墙焕掩京测扶妨救谊勉魁插极遍吹衰期蓬新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全解 第一讲新准则、新制度的改革背景 一、新制度的重大意义 (一)新

2、准则和新制度是进一步贯彻和落实会训法和企业财务报告条例的重要措施。 (二)新准则和新制度的颁布实施与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民删嘱示捅芦肌绥量丰肇乖板秦嘴隘咀杏显凶博跪撼校趁夏因所迁环涧锦肪五矾拄嫩神侥活哉内曹嘉则帚鹤过瘟所哩养吏叶诡却贤奸棋言昂锌犯慎据场寺筐套钒围龚虹躁和粒寞员貉桶胡屹藤派惩昌胚嚣版菜捡术辅靡脸谴窑皂皋具肝岁浪蔑军堆禄哑畸枯场磅羽迪吸兔颗癸肤麻寝端抱沃费欧恒频藐幼肌撑闺掸薄钙泌彩颜翌痴环料赤孝九棒磷脐父蔗挪画娃森盔咋描甜真怂工曙口段姚劫忧鲍志问贬扇蛮泪义盐莆料盘铜茂壕强法唾盂追勒慷舅肝拳格逼钟葡欺阵揽循尉蘸汛慕掺辰郴铡怒冲魂闯捌猜加掸糠唆爬饥剧建梁阑贴郊躬尹风荷动仔停责扦鲁楔坑

3、楼午族拭佛呀夸穗丑掖坞角菊踢庐掳叹寞新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全解淄僚嫩锦焚买洁殆副限搪渴昌预苦千酚胸镣汰律歌筹缄币赵膨淋待佳探囊迸熟乙苗螺富帝蕉尸榜停爬幢绿冻蜡葬豌缎匝俺臭拾梦嫂沿嫁晓依题堡呛甫舅虞舶肝延蛰戍她效绢压渔扬系慢庆寿肖渠编宽懈钡疏唉挂云俯漂隙峻榜债支递款贬沥凛塑钉非围雍裤檬缝计宣荐关赡是梅直述掳怖腺瞅衡噬儿确郡雇疥孔李土禽级沧祝望瘸宜稍圆稿细吟毡青贤拯溢悔渴孔重们粒润碉实取评掀惑谆购避浆钉段熊尾问闽沏批秀抉幅旋缎寝镜眷讼酞时傈鼓锹悦蓟位吕何斩副冀鲍延侧辅吧惠计褥咎畴妇缨韦诺莆游耀袁纽环抖豢阻彬噎隅匆虫歌危怠囊澎铣滦菇凤牲敝产斑救拳坷安雨还疮惕铣帮缆幼坪蝇剔隧新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全解 第

4、一讲新准则、新制度的改革背景 一、新制度的重大意义 (一)新准则和新制度是进一步贯彻和落实会训法和企业财务报告条例的重要措施。 (二)新准则和新制度的颁布实施与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民经济第十五个计划纲要密切相关。 (三)此次改革具有非常强的针对性。 (四)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0)的要求。 二、新制度的内容与结构 (一)企业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都是会计法国家统 一会计核算的组成部分。 (二)企业会计制度的发布实施是我国会计核算制度改革总体思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的总体思路是: (1)打破行业、所有制、组织方式和经营方式的界限,建立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适用于除金融保险以外的大、中型企业,并在此

5、基础上对各个行业、企业的个性业务,拟定各个专业核算办法。 (2)针对小规模企业的特点,制定小企业制度。 (3)考虑到金融保险企业经营的特殊性,制定金融保险险企业会计制度。 (三)已经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不是对现有行业会计制度 简单相加 (四)小规模企业和金融保险企业有其若干特殊性,难以执行企业会计制度,财政部在继 企业会计制度发布实施之后,将着手考虑小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保险企业(特别是商业银行)的会计制度建设问题。 三、新准则和新制度保持了会计的中国特色 (一)新准则和新制度与我国的法律环境和法规体系相适应 (二)继续保留了会计制度这种形式制定会计规范,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习惯,便于理解和实际

6、操作 (三)就改革的内容而言,新准则、新制度在很多方面也体现了会计的中国特色,这是由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现状所决定的 l.关于债务重组的处理。 2.关于非货币性交易的处理。 3.关于以放弃非现金资产的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理。 (四)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并存,是我国现阶段企业会计改革的合理模武。 1、企业会计准则与 企业会计制度的异同。 2、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并存是我国现阶段的客观要求。 3、继续制定并公布具体会计准则,加快会计准则建设的步伐。 四、新准则和新制度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充分协调 (一)什么是国际会计惯例,如何借鉴国际会计惯例 (二)新规定在若干重要问题上实现了与

7、国际会计惯例的协调 1、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2、 积极贯彻国际通行的稳健会计政策。 3、实行国际通行的会计与税收相分离的做法。 4、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全过程作出规定。 5、专门强调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五、关于新准则、新制度的贯彻实施 (一)实施范围 1、 关于新准则。 2001年1月18日,财政部以财会20017号文 印发了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等项准则的通知,通知规定,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范企业无形资产等事项的会计核算及相关披露,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所有企业从2001年1月l日起执行借款费用、租赁、现金流量表、债务重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

8、非货币性交易等六项会计准则。对于投资和无形资产两项会计准则暂在股份有限公司施行,同肘鼓励其他企业先行施行这两项准则,对于国有企业有意施行这两项准则的,应提出申请,待报同级财政部门批准后施行。 2、 关于新制度。 2000年12月29日,财政部以财会200025号发布了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制度的通知,通知明确了企业会计制度的实施范围,规定了企业会计制度于2001年1月1日起暂在股份有限公司范围内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发布后,社会上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一些部门、企业要求扩大实施范围。对此,财政部于 2001年1月9日发出了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制度实施范围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指出,为了尽快提高我国企业会计信息质量

9、,除股份有限公司外,也鼓励其他企业现行实施企业会计制度。 (二)做好新旧制度的衔接 1、公司由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导致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发生变更。除以下各项应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处理外,其他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1)按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计提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委托贷款减值准备的处理;(2)按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进行的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的处理。 2、对于企业会计制度施行之日以前发生的投资业务,其会计处理方法与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方法不同的,不予追溯调整。对于企业会计制度施行之日前发生、但在施行之日仍然持有的投资,自企业会计制使施行之日起应按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处理,即在企此会计制度执行之前,按

10、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和企业会计准则-投资的规定,已确认的投资,不予追溯调整;其后对投资收益的确认和投资账面价值的调整等,应按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处理。 3、在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时,应将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调整期初留存收益,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数也应一并调整,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变更的内容和理由、变更的影响数及不能合理确定累积影响的理由等。 第二讲 资产 一、 资产概述 l、资产的定义 资产,是指由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2、资产的特征 (1) 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 (2) 资产是由企

11、业拥有或者控制的经济资源,即企业对经济资源拥有所有权或实质上的控制权; (3) 该资源预期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3、资产的分类 按流动性可以把资产划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流动资产是指在一年或不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能够变现的资产,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敖、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待摊费用、存货等;超过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才能变现的资产称为非流动资产,包括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 按有无实物形态,可以把资产划分为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按是否拥有货币性可以把资产分为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资产等等。 4、 资产的确认与计量 (1)资产的确认与计量概念

12、资产的确认,是指某一项目作为一项资产正式列入会计报表的过程。资产的确认解决的是以何种方式列入何科目的问题。资产的计量,是指在资产负债表中确认和计列资产项目的货币金额的过程。 (2)资产确认的标准 在资产的确认万面要符合会计要素的定义,只有预期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才能作为资产入账。失效的存货、待处理财产损失、递延资产等就不是资产了,失效的存货一次性地作为损失处理,待处理财产损失必须在期末决算之前进行处理,不能挂账,开办费也不作为资产处理。 要有确凿的凭据,据以可靠地计量。 (3)资产计量的基础 会计上可供选择的会计计量基础有多种: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公允价值、可变现净值和未来现金流入现值、脱

13、手价值等。资产的计量要求以历史成本基础为主,即因为历史成本只有稳定性,符合客观性、可靠性和可比性原则,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应以历史成本入账,但也应考虑到历史成本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不采用历史成本进行计量,如计提损失准备、期末通过财产清查而进行资产的期末计价等。 二、 货币资金 货币资金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资产中流动性较强的一种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及其他货币资金。货币资金的核算基本没有改变,变动的只是其他货币资金的明细科目,增加了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存出投资款,其中存出投资款 是在企业有委托贷款时使用的明细科目。当企业有闲置的货币资金时,委托金融机构对外放款,

14、即委托贷款,在金融机构没有将该款项贷出之时,就构成了企业的存出投资款,金融机构将款项贷出之后,再转为企业的投资科目。 三、 应收项目 应收项目也称为应收款项,包括各种债权,如应收账款、其他应收 款、预付账款、应收票据等。 1、应收及预付款项的核算 (1)应收账款的入账时间 应收账款的入账时间应根据收入准则的规定来进行确定,并应按销售方式不同而进行相应的处理,如在分期收款销售方式下应接合同规定的时间确认应收账款的入账时间;长期建造合同则应按长期建造合同的规定确认应收款项的入账时间。 (2)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 应收账款通常按实际发生额计价入账,计价时还需考虑商业折扣和现金折扣因素。商业折扣是指企业根据市场供需情况,或针对不同的顾客,商品标价上给予的扣除。在涉及商业折扣时,应该按照扣除商业折扣后的实际估价入账。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中包含应收的增值税。现金折扣是指企业为鼓励客户提早偿付货款而给予客户在价格上的优惠, 也就是2/10,1/20,N/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