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启示教学过程 [关于《钓鱼的启示》教学随笔]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1021257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3.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钓鱼的启示教学过程 [关于《钓鱼的启示》教学随笔]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钓鱼的启示教学过程 [关于《钓鱼的启示》教学随笔]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钓鱼的启示教学过程 [关于《钓鱼的启示》教学随笔]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钓鱼的启示教学过程 [关于《钓鱼的启示》教学随笔]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钓鱼的启示教学过程 [关于《钓鱼的启示》教学随笔]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钓鱼的启示教学过程 [关于《钓鱼的启示》教学随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钓鱼的启示教学过程 [关于《钓鱼的启示》教学随笔](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钓鱼的启示教学过程 关于钓鱼的启示教学随笔 钓鱼的启示一课是一篇说理性文章,蕴含着很深的人文道德,而且很深奥。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先学习一则故事,再学习从故事中受到启示,是比较难学的。跟着小编一起看看钓鱼的启示教学随笔吧,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钓鱼的启示教学随笔【第一篇:钓鱼的启示教学随笔】一、生疑导入,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兴趣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巧妙地导入新课,不仅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唤起学生学习新课的浓厚兴趣,把学生引入到最佳的学习状态中去;还能起到情感传导作用,架起教师、学生思路之间的桥梁,开拓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上好新课创造一种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

2、因此,我教钓鱼的启示时,是这样导入的:出示课题后,我让学生从题目中找探究点,问:课题中哪个词最能引起你的注意?学生们几乎异口同声:启示!我顺水推舟,引导学生直奔重点:请打开书,仔细读课文,哪一个自然段直接告诉你,钓鱼给作者留下启示?孩子们兴趣盎然,纷纷打开书读起来,想尽快找到答案。这样,在以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然高涨。二、以读为本,引导学生主动质疑、释疑语文课程标准在讲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这个基本理念时,讲了这样一句话: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实践包括听、说、读、写的实践,在阅读教学中,主要是读的实践。在

3、钓鱼的启示教学中,我充分体现了以读为本的原则,注意了读的目的性、层次性和指导性:第一是每次读都有明确的目的和具体的要求;第二是每次读都比前一次有较高的要求;第三是加强了教师的示范、指点、激励以及对读书兴趣的激发和读书方法的点拨。钓鱼的启示教学随笔【第二篇:钓鱼的启示教学随笔】钓鱼的启示一课是一篇说理性文章,蕴含着很深的人文道德,而且很深奥。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先学习一则故事,再学习从故事中受到启示,是比较难学的。而对于我,这样的文章既要达到目标,又不能上成思品课,也是一大难点。本文的重点和难点都是启示,而不是单纯的钓鱼和放鱼。把钓鱼和放鱼过程中我的心情变化的语句作为教学的重点,既要求感受体验,

4、也要求读出情感,把启示作为教学的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以小詹姆斯的心理活动、情感线索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对关键词句地学习、理解、品味,深刻感受詹姆斯钓到大鱼时的兴奋、被迫放掉大鱼的痛苦、悲哀和无奈,以及三十四年后,詹姆斯为之骄傲的情感变化。我的做法是:让学生换位思考,说说自己如果遇到这种情况的真实想法,从而感受人物的内心活动,利用学生的观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钓鱼的启示一课时,我采用倒叙的手法,先让学生通读课文,找到钓鱼这件事给我的启示。接着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文中的是与非具体指什么。此时我借机反问:如果钓鱼的人是你,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钓到这么大的鲈

5、鱼,你愿意放吗?让学生带着自己的观点在书中找理由,并展开激烈的辩论。在辩论声中学生热情高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积极的思维状态下体验着学习的快乐,同时也为下一个环节的顺利开展做了良好的铺垫。我希望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能体会我得到的启示,从而能把这个启示运用到自己的实践中,懂得要用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言行。钓鱼的启示教学随笔【第三篇:钓鱼的启示教学随笔】通过本文的设计、教学,我更深刻的明白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明确读的目的,以读为本,运用多种形式、手段,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注意读思结合,激发兴趣,以情促读,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提高教学效率。一、以体验促阅读在引导学生体会我的心

6、理活动时,我鼓励学生在有关的句子想一下如果自己就是作者的体会,进而在师生的交流、讨论中完善体验。例如对&;可是再也不能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竟然哭出了声这句话的理解,学生体会到了难受、伤心、委屈等,这些都是很有见解的体验。再如引导学生就我和父亲还会说什么进行想象续说时,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进行争论。二、抓重点词句,感悟情境语言文字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凭借,是思想感情的载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文章的重点语句,让学生品读,使学生领会到语言文字的美妙,体会到作者的感受,从而使他们对语言文字产生兴趣,萌发朗读的情感。所以,阅读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对语言文字理解的程度,提出相应的不同层次

7、的朗读要求,不能让读停留在同一层次,也不能提出过高的要求,要由浅及深,逐步提高。三、联系实际,感悟文章在课文中,学生理解起来最难的是什么是诱惑人的&;鱼;。同学通过讨论找生活中的实例,比较形象的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四、不足及改进措施在教学中,也存在不足。一是引导学生朗读的问题。当学生找出了有关的句子,用怎样的方式使学生的朗读质量得以提高?怎样激发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如何实现有感情地朗读这一目标?如何评价朗读的结果?我对这些问题的认识还很粗浅,有待思考、探索。二是课文中难点的处理问题。三是学生情感的激发问题。这是一篇能提升人的品格修养的文章,如何让学生受到一次道德的洗礼,受到一次熏陶和感染,情感上

8、产生一种震撼,这在课堂上显得薄弱。钓鱼的启示教学随笔【第四篇:钓鱼的启示教学随笔】这是四年级语文上册中的一篇课文。没有预料到会有人来听课,但备到这一课时,在预留教学随笔这一栏时,我多留了一页纸,总觉得这一课与众不同,也许我能从中获取些有用的东西。我敬佩文中那位父亲。这是我的内心感触。如果非给他以现实形象示人的话,我不由得想起了我的父亲。父亲的一生是平淡的,没有什么财富可得,到老来得到的也许只有我这个作女儿的对他的深深的崇敬之情。在他执法办案的几十年里,在外人眼里的他恐怕是胆小,怕事,懦弱,无能的人,可在我眼里的他正直,诚实,勇敢,伟大。他不会贪图那些世俗所敬仰的金钱、财物而动用手中的权力,灭了

9、自己的良心,他用很高尚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也许正因如此,我们的生活才会平平淡淡,坦荡自在。他的胆小给了我安定、平稳的生活,他的懦弱让我寝食均安,自立自尊。基因遗传,耳濡目染,我无时无刻不在受父亲的影响,慢慢地拿他的行为准则来衡量自己,我不会在无人看管的信号灯前违规,不会随手丢掉任一张纸屑,不会把多找回的零钱据为己有小时我绝对是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学生,希望将来我的孩子也一样。这不是傻,只是和他人眼中的聪明相对立。父亲散步时拾到一块雷达表,为此他一连几天都去那里等失主。他的可爱有点迂,可我还是爱他。钓鱼的启示总让我感觉文中那个34年后的我就是自己,不同之处在于我不一定能成就一番事业,而相同之处在于我

10、对父亲那浓浓的敬意和深深的感激。钓鱼的启示教学随笔【第五篇:钓鱼的启示教学随笔】钓鱼的启示是一篇比较深奥的课文,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因为五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力已基本形成,语言发展也初步规范,内部的心理机制也开始成熟,因此,在教学目标的确立上,我将教学重点放到以默读,朗读感悟为主要方式的语段训练上,同时进行言语表达和语感训练。在文本的重、难点确立上,我把钓鱼过程中作者的心情变化的语句作为教学重点,既要求感受体验,也要要求熟读积累;把启示作为教学的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在教法的选择上,我优先组合浅教的教学方法。首先,降低起点,层层突破。刚开始唱歌时,调子起高了,就难以唱下去。教学也是这样

11、,开始,把起点定得很高,随着教学难度的提升会使教学难以进行下去。深奥的课文,起点定得低些,然后逐步提高要求,学生的学习才能比较顺利,因在学习新课时,我引导学生首先关注的是钓鱼,而不是启示,从钓鱼中择会放鱼之难和父亲教育之严肃,再来感悟得到的启示,遵循从感性到理性的教学,符合学生的认和规律。此外,我主要是利用以读为主、读中体验、引导思维、质疑的方式带领学生走进文章,进而与文本产生共鸣。最后,我还进行了课外拓展,即主题学习, 效果还可以.然而,在进行教学实践时,首很多的不尽人意和遗憾。因为诸多原因,以至拖堂,我再次感叹:公开课不能备满,只能备35分钟左右。因为担心影响活动继续进行,所以在引导学生理中感悟启示时,我总在赶,俗话说得好,欲速真的不能达。因为我在赶导致引导学生读得不够,心致悟得不深。其次,在教学评价中,感觉自己做得不是很够,教师本身没有养成适时激励评价的习惯,也未能引导学生养成正确适当评价的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