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阑尾炎的术后护理专题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1020236 上传时间:2023-12-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阑尾炎的术后护理专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阑尾炎的术后护理专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阑尾炎的术后护理专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阑尾炎的术后护理专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阑尾炎的术后护理专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阑尾炎的术后护理专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阑尾炎的术后护理专题汇报 阑尾是人类的一个退化器官,长约7cm左右,直径约cm,在腹部的右下方,盲肠内侧,近端和盲肠相通,远端闭锁。因阑尾腔细小又是盲管,食物残渣和粪石等掉入腔内,堵塞的管腔轻易引发发炎。阑尾炎是一个常见病,由多个本身肠菌所致的阑尾化脓性感染。急性阑尾炎属于最常见的急腹症,好发于青壮年。临床上常有右下腹部疼痛、体温升高、呕吐和中性粒细胞增多等表现。现将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及术后护理工作的关键点汇报以下:一、临床症状1、腹痛:急性阑尾炎最早出现的症状是腹痛,因内脏疼痛定位不明,大部分阑尾炎患者起病常为阵发性脐周或上腹隐痛,常伴有恶心及呕吐、全身不适,然后逐步加重,数小时后疼痛

2、逐步转移至右下腹,局部并有显著触痛,临床常见麦克伯尼氏点表示触痛部位。呈连续性,约80%患者有转移性腹痛。若病情继续发展,数小时后阑尾肿胀和充血更为显著,全身症状较重,右下腹疼痛显著。粪块压迫坏死起病若无显著梗阻者,可能发病时就在右下腹痛。腹痛忽然减轻,可能是阑尾梗阻解除或阑尾穿孔。2、胃肠功效紊乱:因为阑尾受到炎症刺激而活动增强,常引发胃肠道反应。急性阑尾炎性反应胃肠经典表现为腹胀、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3、全身表现:单纯性阑尾炎发病早期,体温仅轻度升高。在炎症显著时,体温显著升高,炎症加重则体温更高。如患者发烧显著,则多为阑尾化脓、坏死。二、发病原因阑尾是一条细长的

3、盲管,管腔狭小,易潴留来自肠腔的粪便及细菌。急性阑尾炎的关键致病菌有兼性的大肠杆菌、肠球菌和链球菌等,细菌感染和阑尾腔的阻塞是阑尾炎发病的关键原因。除细菌感染引发的全身抵御力下降外,发病关键还和下列原因相关:1、胃肠功效障碍:阑尾壁内的肌肉发生反射性痉挛,从而造成阑尾腔狭窄,管壁血循环障碍,影响阑尾的排空,则促进阑尾炎的发生。2、阑尾梗阻:因为弯曲的盲管,开口细小,管腔又狭窄,且蠕动极慢,以致阑尾管腔极易堵塞,如有粪块、食物碎块、寄生虫或异物等堵塞时,其远端死腔内的寄生菌大量繁殖,成为发病的关键。3、粪石压迫:停滞于阑尾腔内的粪块,水分被吸收后成为了粪石,可使受压处的阑尾黏膜缺血坏死,阑尾壁的

4、血循环受到影响,黏膜的损害为细菌侵入造成条件,从而造成急性阑尾炎的发生。三、术后护理关键点单纯性急性阑尾炎采取非手术疗法,多数患者可治愈,但易复发,故急性阑尾炎一旦诊疗明确,仍应以手术将病变的阑尾切除1。1、心理护理:术后一定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耐心的向患者解释发病原因,帮助其分析病情,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引导她们正确的认识疾病,给患者更多的了解、关爱和体贴,使患者在精神上、心理上得到抚慰和激励,减轻思想压力,保持主动乐观的心态,争取早日康复。2、体位:术后的体位选择上必需要符合诊疗需要,并兼顾患者舒适,有利于器官功效恢复。患者全身麻醉未清醒时,应采取半俯卧位,以利于唾液流出,避免误吸引发窒

5、息。急性阑尾炎手术后六小时,只要患者无休克或昏迷,通常可采取半卧位,可有利于呼吸,减轻切口肿胀及疼痛,同时便于腹内液体引流。3、临床生命体征监测:术后,将患者平稳抬上病床,酌情接好氧气管、输液管及引流管,应注意合适调整室温。每隔30min2h测量统计一次呼吸、脉搏、血压,直至病情平稳。4、饮食: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术后第1天即可吃流食,第23天胃肠功效逐步恢复,方可少许进食,并逐步增加食量和次数,如不适,再次改为半流食。第4天可吃普食。5、活动:术后24h激励患者起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恢复,有利于全身血液循环、预防发生肠粘连、促进伤口愈合、预防并发症。患者术后第1次下床活动的整个过程,应以患者自主

6、活动为主,护士在身旁指导,必须时给予帮助。以后的下床活动视患者情况由护士或家眷帮助,以不感觉切口疼痛为宜。术后半个月内不宜做猛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6、预防术后感染:患者术后平卧造成肺容量变小,同时受术后切口疼痛及麻醉影响,极易引发切口或肺部感染。患者因麻醉而神志不清时,应有专员守护,并帮助患者翻身,同时要加强患者口腔护理及皮肤清洁工作,帮助其饮水、进食、排便等。术后预防性全身应用抗生素诊疗,因阑尾炎多为混合性细菌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中的大肠杆菌及厌氧菌为主,故首选氨基苷类或头孢类抗菌素+甲硝唑静滴,疗程35d。如发觉切口感染,应立即处理,早期以75%乙醇外敷,局部微波理疗。感染显著时,立即拆除缝线,清除异物,充足引流撰写人:任香娥高明中心卫生院X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