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的审题(答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1020018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材料作文的审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材料作文的审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材料作文的审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材料作文的审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材料作文的审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材料作文的审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作文的审题(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材料作文的审题技巧一、 找出关键字词材料:一天,前美国海军总司令麦肯锡将军去探望他的军校同学马歇尔将军,马歇尔此时已是陆军总司令。 麦肯锡说,“你知道我的海军一直被公认为是全世界最勇敢的部队。我希望你的陆军也一样。”马歇尔当然表示他的部队也是全世界最勇敢的。麦肯锡就问他有没有办法证实一下。 “有,”马歇尔满怀信心地回答。 他随便喊住一个路过的士兵,指着不远处一辆开动的坦克命令道:“你给我过去,用身体拦住那辆坦克!” “你疯了吗?”士兵大叫,“我才不那么傻呢。”说完撒腿跑开了。 马歇尔满意地对他的老同学说:“看见了吧,只有最勇敢的士兵才会这样同将军说话。” 你对这个故事有何看法,自选角度,自拟题

2、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中心:勇敢不是血气方刚的代名词,它需要我们有独立的思考和判断,面对强权和权威有质疑的勇气,是对真理的绝对坚持。分论点:1、具有独立的思考,质疑的勇气,才能探寻到真正的真理。2、在探索真理的道路上人人平等,对真理的坚持能让你拥有与真理一样伟大和不朽的灵魂3、联系实际:青年人的成长需要这样的勇气练习:那是临近高考的一个晚上,儿子正在家里复习功课,可突然停电了,儿子坐在书桌前不停地抱怨。父亲听见了,走进书房,对儿子说:“孩子,现在你要做的,是去点亮一支蜡烛。”注意:直接将“蜡烛”象征为“希望”“光明”“信念”“平和的心态”不妥当。必须紧扣材料: 停电(儿子)抱怨:(父

3、亲)让孩子去点蜡烛:中心:在困境面前,抱怨毫无意义,我们应当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困难,用积极的行动解决问题,用行动去点亮一支支充满光明和希望的蜡烛。分论点:当困难降临,既成事实,所有的懊悔和抱怨都无济于事,只有积极地去面对,成功才会在另一个路口等着你。积极地面对困难,寻找解决之道,亦是一种对人生不服输的坚定态度。(项)积极地面对困境,更是一个国家不断取得进步的精神力量。二、 还原比喻义材料:阅读下面这首短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散步的时候/我走直路/儿子却故意/把路走弯/ 我说/把路走直/就是捷径/ 儿子说/把路走弯/路就延长直路,弯路都象征人生路 直路:笔直,捷径,好走 弯路:曲折,路长,

4、难行 直路: 锐意进取的人生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快地获得成长 有前人经验教训的积累 人生苦短,珍惜光阴,实现价值 一往无前,心无旁骛 以人为鉴,以史为鉴,少走弯路,才能更好地走向文明。弯路: 让人生路丰富美丽捕捉更多的风景精彩的人生 收获个性的旅程独特的人生 获取更多的阅历练达的人生 积累更多的经验教训睿智的人生练习:一把坚实的锁挂在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他瘦小的身于钻进锁孔,“啪”地一声锁开了。铁棒好奇地问:“为什么我费那么大的力气也打不开,你却轻而易举就把他弄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请你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

5、0字的文章。 “锁”事物的关键、问题的症结、思想的实质; 铁棒:只会蛮干,采取粗暴的手段。不抓关键或症结,不讲科学、不讲技巧的工作手段或工作方法; 钥匙:最了解锁的心巧妙的计策、科学的方法;安抚人心的力量立意的角度: 1、要解决问题,必须要看实质,抓关键,理规律; 2、人只有主动去发现、顺应规律,才能利用规律解决问题;违背规律,就会遭到规律的惩罚; 3、善解人意,才是打开对方心灵之锁的钥匙三、 重新排列组合材料:过去使用传统相机,一个胶卷只能拍30多张,而效果要等到整卷拍完冲印之后才能看清,拍坏了就不易弥补;不过,这样也使人在按动快门时格外谨慎小心。现在人们普遍使用数码相机,简单方便,随看随拍

6、,稍不满意就可删掉重拍,轻轻松松便留下百千幅画面;但有时拍的多了,中意的照片反而少了。 分析: 用传统相机,只能拍30多张,冲印后才能看清效果,拍坏了就不易弥补在按动快门时格外谨慎小心。用数码相机,稍不满意就可删掉重拍,拍的多了,中意的照片反而少了随看随拍,简单方便,随意性增大中心:即使拥有便利快捷的外在条件,也应该用认真、仔细、谨慎、珍惜的态度去面对生活,面对生命。练习:一次洪水之后,有个小孩在被水淹没的田里抓到一条叫不出名字的鱼,拿回家,很开心。他的母亲说,这是一条很贵的鱼,都是结对出来玩的,肯定还有一条在附近,小孩不信,回头再去找找,果然又找到一条差不多的鱼,它正在焦急的游着。小孩子这下

7、高兴得跳了起来:“妈妈,真的还有一条!”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儿子:抓到鱼,不知鱼问妈妈不信,再找找到了,高兴妈妈: 告诉儿子(陪同)中心:质疑精神,好奇心的可贵;实践检验真知,实践获得真知 教会孩子寻找知识的能力远比教授知识更重要,也更快乐。四、 比较对照,精确制导材料:比较以下两个作文材料,指出其异同:1、在课堂上,老师拿了一个玻璃杯,里面放了一个大石头,差不多和杯子一样大,老师问大家:杯子满了吗?一个学生回答:没满,还可以放沙子。待学生放完沙子,老师又问:满了吗?全班同学回答满了,有一个男孩却回答没有满,还可以放水。老师笑了,接着把沙子和石头倒出来

8、,杯子是空的。这回老师是往杯子里放沙子和水,然后问大家,杯子满了吗?如果要放石头进去,该怎么放?男孩就把杯子里的沙子和水倒出来,先把石头放进去。2、课堂上,老师说:“今天我们来做个小实验。”随后,他拿出一个装满石块的玻璃广口瓶,放在讲台上,问道:“瓶子满了吗?”所有的学生答:“满了。”“真的?”老师从桌下拿出一桶沙子,慢慢倒进去,填满石块的间隙,“满了吗?”学生们若有所思。老师又拿过一桶水倒了进去,直到水面与瓶口持平。“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老师问道。课堂活跃起来。一个学生说:“看起来到了极限,其实还有很大空间” 一个学生说:“顺序很重要。先放这桶沙子,有些石块肯定就放不进去了。”一个学生说:

9、“对,得先放石块。有些分量重的东就得优先安排。”一个学生说:“也不一定,先放沙子和水就一定不行么?”材料1 对人生轻重缓急的正确判断;只有“放空”,才能放下生命最重要的东西材料2 生命的极限的拓展;人生轻重缓急的选择练习:指出下列两个材料侧重点的不同:1、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 也有人化用这句名言,认为“既要贴在地面上步行,又要在云端跳舞。”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2、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这句名言表达形象,寓意深刻,它会引发我们不同的联想或感悟。结合这句名言,自选角度,自定立意,

10、自拟题目,文体自选(除诗歌外),写一篇不少于00字的文章。材料1肯定脚踏实地,否定不切实际;肯定脚踏实地和立志高远相辅相成的关系材料2 肯定哲学家,肯定脚踏实地;否定他,肯定立志高远;否定它,两者相辅相成五、 多种角度,择优选用材料: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新春,小爬山虎要长大了。妈妈告诉他屋顶上有更美丽的风景,但要观赏到它却只能靠自己的努力。于是小爬山虎便沿着墙壁往上攀缘了。墙角的竹笋嘲笑他柔弱才疏、动作迟钝;路边的小草讽刺他胸怀野心、趋炎附势;低矮的牵牛花则羡慕他坚毅有力、能爬高墙。在太阳伯伯和风姑娘的鼓励下,小爬山虎终于爬上了屋顶。他举目四望,虽然视野开阔了,可风景似乎不如想象的那样美

11、丽,小爬山虎不免有点失望和怅惘。突然,楼里一个孩子推开窗,看到葱郁的绿叶,高兴地对爷爷说:“多好的爬山虎啊,夏天我们有阴凉了。”小爬山虎听了心里甜甜的,一时百感交集,陷入了沉思请根据上述材料的寓意,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1、小爬山虎的角度:在长大的过程中,遇到了来自不同方面的声音,也产生了各种情绪,爬上屋顶的过程,也是心理成长的过程。可写成夹叙夹议的复杂的记叙文或规范的议论文。“成长别烦恼”,“在批评中学会成长”“只有不断攀登,才能见到峰顶的风景”, “要学会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2、小爬山虎妈妈:告诉孩子屋顶上有更美丽的风景,但要观赏到它却

12、只能靠自己的努力。在成功者的家庭教育中,父母不是孩子的主宰者,而是孩子成长中的引路者。3、墙角的竹笋、路边的小草:反对者。自身不努力,对努力之人讽刺挖苦,终难成器。4、牵牛花、太阳伯伯、风姑娘:赞扬者鼓励者支持者。“为他人鼓掌” “成功的背后”5、孩子:发现爬山虎的美。以乐观的态度来看待生活中的人或事,发现我们忽视的美丽。 “要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练习:安徒生有一篇跳高者的童话。故事的梗概是跳蚤、蚱蜢和跳鹅(注:这是丹麦的一种旧式玩具,它是用一根鹅的胸骨做成的;加上一根木栓和一根线,再擦上一点蜡油,就可以使它跳跃)在一起比赛谁跳得最高。国王说:“谁跳得最高,我就把女儿嫁给谁!”跳蚤第一个出场,虽

13、然它跳得非常高,但是谁也看不见它,因此大家就说它完全没有跳。蚱蜢跳得没有跳蚤一半高,不过它是向国王的脸上跳过来,因此国王就说它简直是可恶之至。跳鹅站着沉思了好一会儿,然后笨拙地一跳,竟跳到了正坐在一个矮矮的金凳子上的公主的膝上。国王说:“谁跳到了我女儿的身上,谁就算是跳得最高的了,因为这正是跳高的目的。”最终跳鹅得到了公主。 这是一则风趣的小故事,发表于1845年,里面包含着一些似是而非的“真理”。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角度、一个侧面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但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要联系生活实际,不要就事论事作文。分析:1、 肯定“跳蚤”的做法,否定“跳鹅”的做法提倡真才实学,反对投机取巧2、 肯定“跳鹅”的做法,否定“跳蚤”和“蚱蜢”的做法人生应该有明确的目标3、 分析“跳蚤”“蚱蜢”失利原因的角度善于展示自己4、 国王选拔人才的公正、公平,不埋没人才;选拔人才,合适就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