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之初探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1019481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之初探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之初探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之初探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之初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之初探(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之初探【摘要】所谓探究式学习就是指在语文教学阶段,学生在教师的情境创设中,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研读课文,并通过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等一系列活动,使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得到积极的开展,尤其是探究精神和理论才能开展的综合运用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实行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教师也能寻求到掌握学生年龄及心理特点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教学途径。我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就怎样引导学生进展探究学习方面的探究中,也略微总结了些许经历,以供各位同仁参考。【关键词】自主积极性兴趣一、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实行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语

2、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实不必把学习语文想像得有多么复杂,只要让“语文学习变成是一种生活就行。那么学生便是学习生活的主人,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而教师的作用就是让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让他们学会探究和研究过程,探究式学习,往简单了说就是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主动的探究,发现和体验,学会探究问题、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增进考虑才能与创造才能。教师的引导侧重于在包容儿童生活经历的同时,还要帮助他们把粗糙,零碎的生活经历改造成与语文学习相通融的经历,化语文课程的抽象,典型为接近于儿童生活的详细,丰富。语文教学活动长期以来

3、以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强调记忆性成为语文教学的一大特点,教学中较少有学生的探究性、分析性的思维过程。这种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长此以往严重制约了学生创新精神和理论才能的培养,极其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开展。例如本人在教学?称象?一课时,引导学生探究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用到曹冲的方法以外,还可以有哪些方法称出大象的重量?于是乎,个个学生兴致勃勃,想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学生都把自己想出的众多的方法与曹冲的方法相比拟、选择。虽然方法各异,但你可以感受到学生那正在被挖掘的潜能以及灵性飞扬的快乐。在教师的表扬声中,他们都把自己当作了那个聪明

4、得意的曹冲,都充满了自信,都认为自己有才能来解决各种刺手的问题。我想我用这样的教学确实有助于培养学生擅长考虑,通过将众多的假设集中而求出解决问题现实方案的才能。二、以趣为径引导质疑,开发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合作精神但凡作为教师都知道质疑的重要性,质疑是创新的起点,质疑是思维的火花,质疑是进步的阶梯,质疑是成功的关键。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学生质疑是至关重要的。为了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就得有的放矢,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将丰富的生活源泉缩微后以供学生观察和理解。不能拘泥于形式,更不能为了纯粹的课堂上的热闹而作的一种点缀。读书有疑源于思,这是思维的结晶,也是智慧的明灯。而在学生质疑的过

5、程中,我觉得教师不是武断的否认,强加干扰,一定要把学生的思路引到你的思路上来,那样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荡然无存了。应注重质疑解疑才能的培养,要给学生留足时间,不吝鼓励表扬,让学生由不敢问到大胆问再到擅长问。记得在上?自然之道?这篇课文课时,学生面对“自然之道提出了一系列疑问:大海龟都干吗去了,这什么要让小海龟出来当侦察兵呀,这不是太危险了吗?为什么向导明知放小海龟入海是危险的,为什么他还是在大家的一致恳求下做了这样一件事呢?甚至有的学生发出了更深层次的考虑:为什么有时候仁慈也是一种错误,一种愚蠢呢?在深化解答了这些问题后,我掩卷长思,一遍遍地叩问自己,虽然学生的理解有的尚停留在层面上,有的还有失偏

6、颇,但他能向人类的惯性思维挑战,向人类的伦理道德挑战,这就难能可贵了。有时我们大人也未必做得到的,想得到的但孩子们想到了,做到了,这是为什么?也许大人们的思维被太多的固定形式禁固了,难道我们还要让我们的孩子的思维继续僵化下去吗?传统的语文教学这些年来,遭到的非议不少,尤其形式主义现象严重,读书不给时,训练不落实,目的不现实,根底不扎实。造成教学走入误区,陷入低谷。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堂只是教师的“讲坛,学生习惯了做忠实的听众。在一问一答中,在听和讲的繁琐轮回中,学生渐渐地失去了说的欲望、学的兴致、动手的才能,合作的精神,形成了“死读书、读死书,“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可悲场面。更不

7、管学生的理论才能了。在当今这个“适者生存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光有理论知识是寸步难行的,我们应该明白,只有把“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结合起来,才能成为时代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三、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语文教学在诗意中栖居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学艺术的光亮是注意力。有了注意力,学习的人才能保持心里不跑马,才能理解放在眼前的一切事物。可见注意力是获得良好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前提。传统教学由于种种的局限,曾经长时间地使师生在单调的“黑白世界(即黑板和粉笔)里徜徉。久而久之,就算教师费尽心机的讲解也难免磨去孩子的兴致。变得难再有吸引他们的地方了。而现代教育技术在吸引学生注意力方面却

8、有着传统教学所不可比拟的优势。运用现代多媒体辅助教学时,显如今显示屏上的课件不仅将学生带入了绚丽的彩色世界,而且给学生以视觉、听觉等多角度的感官刺激,极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毕竟,课堂上的很多内容是需要想像的,而我们教师在这方面的作为当然不能与多媒体的教学同日而语,比方教学深奥的古诗词,怎样才能让孩子的思维穿越千年的时空隧道入情入境呢?只有合理的运用现代的教育技术,就能把你也许千言万语无法表达的情感诠注得一步到位。孩子们只有在图文声像并茂,直观动态的课堂上才更容易放飞自由的心灵,才更容易触动他们善感的心灵,才能真正拥有一双智慧的眼睛,一对灵性的耳朵,诱发他们原始的冲动,培养感悟生活和捕捉精彩的才能。参考文献:1刘正东.新课标下的语引导式教学J.考试教研,2022,(1):26.2黄善波.新课标下小学高年级学习有效途径初探J.考试教研,2022,(8):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