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育中生活在生活中德育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1019042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0.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德育中生活在生活中德育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在德育中生活在生活中德育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德育中生活在生活中德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德育中生活在生活中德育(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德育中生活,在生活中德育为什么父母事事包办代替,这也不放心,那也不舍得,最后在一片疼爱声中培养出上大学了 回家带回的都是整箱脏衣服,不知道自己的职责,不懂得关心父母的孩子?究其原因,生活 的过程就是道德学习的过程,家庭生活是学生重要的体验场所。德育的本质是实践的,缺少 实践环节的德育不是完整的德育。在对孩子普遍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今天,特 别应注重让孩子在生活中体验。父母要给孩子实践的机会,而不能剥夺孩子“长大”的权利。 从小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和帮父母做事。要引导学生把家庭生活作为“岗位”,或承担父 母在家的具体事务,体验父母的辛苦,获得家庭生活服务的真实感受,养成热爱劳动、勤

2、俭 节约的美好品质,懂得孝敬父母、关爱他人的道理,学会为父母分忧、生活自理的本领。这 既是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好习惯的养成和道德学习的过程。一、小鬼当家在生活中让孩子学会表达爱。让德育回归生活,在某种意义上是在现实生活中作出实际的情感表达和行动付出。我们设计 组织的活动,应注重综合运用各种教育手段,从而发挥教育的整体效益,寓教于乐,在轻松 愉快的活动气氛中,懂得道理,受到熏陶,达到教育过程的最优化。如三八妇女节到了,学 生在主题教育我爱妈妈中,已经能从语言、绘画、制作等方式来表达对妈妈的爱。但是 “学会独立,学会生存”才是送给妈妈最好的礼物。根据小学德育的要求(即养成性教育), 要让学生学会

3、生活,学会做人。因此组织小学生参加“小鬼当家”活动,让学生自己盛饭、收 拾房间、整理书包、带足带齐学习用品;让孩子学习独立购物(选择20 元以内的妈妈喜欢 的商品,并自己付钱,领回找钱),给妈妈送礼物。在活动中小学生割舍了自己的“最爱”, 撇去自己对零食的渴望,一心为妈妈选礼物,表达了对妈妈的爱,也体现了孩子的一份孝心。 这个活动很好的体现了结合生活中熟悉的节日进行孝敬教育的优势,并且通过活动使孩子学 会了更多一一撇去自己的欲望,撇去往日的被动接受,迎来自己的尝试、思考、应对.这是 孩子生活中的道德教育。如小学低年级二、给妈妈洗脚在生活中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生活化教育的目的,往往是为了在学习内

4、容与小学生体验间建立联系,使新学内容能较快地 纳入小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达到真正理解,这是优化学习过程的有效途径。生活化的德育 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 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做人,学会更好地生活, 从而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在小学生的生活世界里,也许存在着收获的多,付出的少的现实。 在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受关注的氛围中,学生似乎不能主动地理解大人的辛苦。为此,选择公 益广告给妈妈洗脚作为教育的切入口,把它设计成一节德育课。在活动中,孩子受到良 好的启示,那就是要关爱生命,关爱他人,同时也传递给学生一种理念

5、,那就是要“把爱传递 下去。”从小培养孩子的爱心。这是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方式之一,小学生良好的道德情 感在本次活动中被点燃,他们在无形中就懂得了要爱身边的人,这是教育的初衷。活动结束 后,教师引导学生回家后为妈妈洗脚,这是回归生活的表现。爱妈妈、爱家人如果不付诸于 行动,情感就没有被验证的可能。孩子们将一份份“妈妈的感受”反馈回来时,我们知道教育 成功了,我们的教育有利于孩子的生活了。三、小手拉大手在生活中学习文明礼仪。文明礼仪体验教育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知礼明礼,感悟文明礼仪的重要性。以班会为主要 形式,由班主任自主设计安排班会内容以生动活泼、现身说法的形式实践着文明礼仪规范, 引导同学

6、自我教育,在学中做,从做中学。开展“相约文明进万家”活动,积极倡导文明、科 学、卫生、健康的生活习惯,组织学生与家长签订“让文明常驻我家”自律协议书。学生和家 长相互提醒,相互监督,认真落实自律协议书的条款和内容。举办了“让文明常驻我家”征文 比赛,征文以家庭文明建设、养成良好习惯为主题,学生和家长同写一文,共建一个家。小 手拉大手,文明礼仪教育延伸社会。组织学生走向社会,通过“我心目中的文明市民”调查问 卷形式,提高对文明礼仪教育的认识,促进不文明行为习惯的改正。定期组织学生参加义务 劳动;争做社会文明的小使者,成立“文明劝导队”,身披绶带,除在校内劝阻不文明行为外 还要利用节假日走上街头开展卫生清扫和劝导陋习活动,当好“改陋习、树新风”活动的宣传 员、监督员。通过集中劝导,提升了广大市民自觉遵守公众场所文明礼仪的意识,使更多市 民做到珍爱环境、行为得体、举止文雅、文明礼让,共同维护公众利益,树立良好的公众形 象和教育形象。生活是教育的源泉,社会是德育的资源。生活是一种实践、一种参与,也是一种体验。小学 生处于处于性格、品质成型的关键期,应该树立生活本身才是真正能促进小学生健康发展的 观念。努力建构一种新型的德育生活,把德育过程还原为生活过程。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 论全新诠释,小学的德育应该走“在生活中德育,在德育中生活”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