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做个小侦探》优秀教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1018312 上传时间:2022-08-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做个小侦探》优秀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做个小侦探》优秀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做个小侦探》优秀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做个小侦探》优秀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做个小侦探》优秀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做个小侦探》优秀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做个小侦探》优秀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小学科学第一册第三单元用大脑思考做个小侦探【教学资源开发】本单元在完成了前两个单元学习的基础上,以学生具备对科学最粗浅的认识和体会为前提,针对一年级新生的身心特点,选取了科学活动中最基本的两大环节;猜想和验证猜想。本单元和上一单元“用感官观察”一样,都是对“走进科学”单元的具体展开。科学作为一种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方法,既离不开客观的事实证据,也离不开基于事实的逻辑推理。如果说“用感官观察”重点在于让学生学会运用感官获取事实证据,那么本单元则重在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是思考的过程。本单元以“猜想”为主要载体的逻辑思维活动,其主要为感知事实、调用经验、建立联系、作出推论、证据分析、真伪判断。做个

2、小侦探一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是对眼前看到的事实进行猜想。本节课按照逐级渐进的原则,逐层展开四组教学活动。依次是:原因唯一的简单猜想活动、情况多样的猜想活动、在玩碰碰球中进行猜想、阅读资料。通过一系列从简单到相对复杂情形的猜想活动,让学生知道要根据看到的事实,像侦探一样进行猜想,并且学会猜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学情分析】从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发展水平来看,他们基本能做到区分对问题的猜想和客观的事实证据,并运用事实证据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本单元从学生身边熟悉的、有趣的现象出发,启发学生对现象进行猜想,同时认识到猜想不等于事实,猜想需要通过事实证据来验证。通过经历完

3、整的猜想、验证活动,学生可以获得对科学探究过程的体验。但是同时本单元的教学对象为刚进入小学不到三个月的一年级新生,他们既迫切需要学习如何动脑思考,也需要养成积极动脑的良好习惯。他们的创造性和想象力是无限的,但是需要有针对的进行方法指导。【教学目标】科学知识:通过读图,针对具体情境中的问题有依据地说出自己的猜想,体会到猜想与事实不是一回事。在学生的分析、归纳、判断、创造等思维活动中知道猜想的思考过程。科学探究:在玩碰碰球的科学游戏中,认识到猜想不一定正确;要想知道猜想是否正确,需要进行验证。科学态度:通过实践活动,知道猜想是科学研究中重要的思想活动,能尊重事实,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4、】重点:依据观察到的事实,作出猜想。难点:将观察到的事实与已有的生活经验建立合理联系。【教学准备】教师演示材料:动画视频、ppt课件、交互式电子白板、微课、ipad应用学生分组材料:15组五球碰碰球。(即牛顿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1.教师以“黑猫警长”引题师:小朋友,我发现每次玩破案游戏时,大家都要当侦探,为什么呀?师小结:侦探非常聪明,用自己的智慧破了不少案子,今天我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黑猫警长听说了小朋友个个都是高手,所以它任命我为探长,任命你们为小侦探。 2.(板书)同学们,你认为做个小侦探应该具备什么条件?3.(一张张出示图片,一张张去猜想原因)观察你看到了什么?为

5、什么会这样?你为什么这么想?评析:此环节可以及时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的猜想力。二、合作交流 探索新知1.(师以一个小故事引出被破坏了的蜘蛛网图片)提问:谁破坏了蜘蛛网?小朋友,请你来当一次小侦探家,想一想会是谁呢?你为什么这么想?(学生可能回答“蜘蛛”) 2.提示:除了它的小主人蜘蛛,还有可能是哪些顽皮的家伙呢? 3.你最认同谁的猜想? 4.师:雪地上又来了一些小家伙,让我们来猜一猜又发生了什么事情?(提示:脚印的大小、方向、间距、形状等方面观察)你这样猜想的理由是什么呢?5.(出示活动手册的图片继续猜想):森林里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会这样?谁能猜想一下,编一

6、个小故事?评析:让学生通过对已经发生的事进行猜想,对可能发生的多种原因进行猜想。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三、巩固新知 尝试应用师:同学们,科学家牛顿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今天我们也来试一试。讲清实验设备、如何使用、如何记录记录单(指导记录单的记录方法)。进行第一次实验:同学们,猜想一下,拉开一个球,松手后的结果是?(学生进行猜想)猜想对不对呢?用实验来验证吧。接下来,小组共同进行第二、第三次实验。要求先猜猜再试一试。同时做好记录。(提示:一定要让小球停止后再进行操作。)小组同学汇报交流,展示记录表,同时粘贴到黑板上。通过几次实验,同学们知道了什么?播放可暂停的碰碰球撞击的录像。师总结:猜想

7、不一定正确,猜想要去验证。评析:此活动分为三步,层层递进。发现猜想不一定正确,猜想需要经过验证才能知道是否正确。但是一年级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要求还需要老师给于孩子们有针对性的指导。通过小组内交流,体现了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锻炼了实践应用能力。四、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1.(出示恐龙灭绝图片)同学们,猜一猜曾经称霸一时的恐龙为什么会灭绝呢?你是怎么想的?科学家也有不同的看法。(有90多种假设)2.课下去搜索恐龙灭绝相关的资料。3.生活中处处有猜想的影子,只要你敢想敢去尝试,就会成为一名小侦探家。评析:恐龙是学生比较关注的动物,也比较好奇。通过阅读,知道其实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也会进

8、行猜想。同时 课堂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让学生把学习活动延伸到课外。【教学片断赏析】“活动一猜想图片事情发生的原因”教学片段赏析1:师:(播放黑猫警长破案片段)同学们,我发现每次玩破案游戏时,大家都要当侦探,为什么呀?生:因为侦探可以破解难题师:侦探非常聪明,用自己的智慧破了不少案子,今天我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黑猫警长听说了小朋友个个都是高手,所以它任命我为探长,任命你们为小侦探。 (板书课题)同学们,你认为做个小侦探应该具备什么条件?生:要多思考、多动脑师:那我们就来帮助黑猫警长解决问题吧!(一张张出示图片)看这张图片,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生:我想应该是风把蒲公英吹

9、走了吧。师:你为什么这么想呢?生回答自己的想法。师:来看看这张图片,青菜叶上的洞又是因为什么?生:小虫子咬的。师:你为什么这么想呢?生:可能没有喷农药师:小狗吐舌头呢?你为什么这么想?生:因为天气太热了。夏天的时候我看到了小狗常常把舌头伸出来师:你们都会根据图片的事实进行猜想,看来都有成为小侦探的潜质。评析:生硬的一问一答,对于一年级小学生来说,不能调动其积极性,通过动画引入,趣味激发,学生会更加积极地进行猜想。“活动三玩碰碰球实验”教学片段赏析:师:同学们,科学家牛顿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今天我们也来试一试。师:老师来介绍下实验设备、怎样使用、如何填写记录单。师:让我们进行第一次实验。同学们,猜

10、想一下,拉开一个球,松手后的结果是?生:可能其他小球都动了。师:猜想对不对呢?用实验来验证吧。谁来说说实验结果?生:最左边使一个球飞起来,打到另外几个,可以使最右边的飞起来。师:接下来,小组共同进行第二、第三次实验。拉开两个、三个球又会怎样?要求先猜猜再试一试。同时做好记录。(提示:一定要让小球停止后再进行操作。)生:我们的实验结果是师:通过几次实验,同学们知道了什么?我们来看看可暂停的碰碰球撞击的录像。师:同学们,猜想不一定正确,猜想要去验证。评析:一年级学生的实验、小组合作能力需要不断培养和指导,尤其是在一起进行猜想时,难免会你争我抢,意见发生分歧,就需要老师有针对性点拨和提醒。【教学板书】7. 做个小侦探观察-猜想-验证【教学后记】本单元侧重在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是思考的过程。我们一直在提倡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性。我想这种培养就在于从一年级开始,在课堂中给孩子渗透思考、猜想的重要性,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认识事物。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教师运用多媒体动画引入,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并用故事性语言激发了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更利于其思维的发展。通过精心安排的趣味实验,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动脑思考、大胆猜想、积极探究的习惯,有利于科学素养的形成。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