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青贮技术规程》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1017713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苜蓿青贮技术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苜蓿青贮技术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苜蓿青贮技术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苜蓿青贮技术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苜蓿青贮技术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苜蓿青贮技术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苜蓿青贮技术规程》(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苜蓿青贮技术规程河南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2015、2016、2017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要深入推进农业 结构调整,加快发展草牧业,支持青贮玉米和苜蓿等饲草料种植, 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试点,促进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 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扩大粮改饲试点,加快建设现 代饲草料产业体系。”这是中央首次连续3年以文件形式强化饲 草尤其是青贮玉米和苜蓿在畜牧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也是我国 首次提出将以“粮食为主”的农业向“粮草兼顾型”农业转型和 将秸秆畜牧业向草牧业逐渐转型,为在畜牧业生产中发展牧草进 行牧草产业化和草畜一体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长期以来,制约我国草食畜牧

2、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 优质饲草料有效供给不足。畜牧业生产发达国家,牧草属于作物 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据统计,世 界畜产品由青草转化的平均为55%,其中美国约占74%,德国、 法国占60%,澳大利亚占90%,新西兰占100%。在美国,苜蓿是 仅次于玉米、大豆、小麦的第四大农作物。从2007至2012年, 美国饲草出口贸易份额占全球的41%-52%,且以每年0.5-1亿美 元递增,至2015年其饲草出口贸易额已增至11.36亿美元,出 口贸易量347.1万吨。近年来,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为草食畜牧业的传统饲 养方式敲响了警钟,养殖业者和决策部门已经认识到牧草对于

3、草 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极端重要性。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之 后,苜蓿作为高蛋白粗饲料在奶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突显,商品 苜蓿进口量急剧增加。我国牧草品质虽然近年来有比较大的改 善,但比国外相比仍比较低,缺乏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等问 题突出。据中国草业统计(2016)显示,2016年我国商品苜蓿生 产面积670万余亩,产量380万吨,但优质饲草总量严重不足, 缺口高达40%-60%以上。从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看,中国的人均消 费能力还会有巨大的提高,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饲草进口国, 中国在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方面仍存在很大的挑战,大力发展国产 饲草产业是解决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必由之路。河南省政府高

4、度重视饲草产业发展,相继出台了关于支持 肉牛奶业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优质草畜转型升级行动方 案,对我省苜蓿等饲草种植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当前我省牧草产 业已具备相当规模,并在提升产业效益、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维 护国家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草食畜牧业快速发展对 青贮饲料的需求旺盛,许多大型企业纷纷投资青贮产业。据不完 全统计,2015年全省新购置裹包青贮机械、大型一体化青贮机械 等秸秆处理高效机械150余台套,全省裹包青贮30万吨左右, 极大加快了青贮进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保障了青贮质量。全省 目前秸草专业公司30余家,年生产加工能力达100万吨,实际 生产裹包青贮饲料、裹包微贮饲料、秸

5、草捆等草产品60万吨。近年来,虽然苜蓿青贮品质有比较大的改善,但总体来说, 和美国、加拿大等先进国家仍有不小的差距,这种差距更多表现 在管理水平和技术方面。我省还没有关于苜蓿青贮方面的标准, 为保质保量完成饲草生产任务,夯实我省畜牧业发展物质基础, 保障畜产品质量,必须完善行业标准。本标准的制定,可使苜蓿 青贮生产的各个环节有章可循,从而提高我省青贮苜蓿的质量和 供应率。二、任务来源及编制原则和依据1、任务来源苜蓿青贮技术规程由河南农业大学提出立项申请,根据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印发的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 2018年第一批河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豫质监标发 2018 ) 236

6、),立项编号20181210044,由河南农业大学组织编 写,河南省饲草饲料站参加起草。2、编制原则和依据饲草料是畜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可以从源头上为畜产品质 量和食物安全提供重要保障,对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 标准编制遵循“科学、适度、可行”原则,既考虑前瞻性又顾及 可行性,以实现苜蓿青贮优质、安全和高效的目标,同时,充分 听取各方的意见,确保标准可以作为指导生产的依据,能够获得 高质量的苜蓿青贮料,与国际市场接轨。本标准根据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 准的结构和编写进行起草。同时,根据河南农业大学草业科学 团队二十多年的科研研究数据、调研资料和企业推广应用情

7、况, 确定标准的指标设置和各项指标要求,更加保障了标准的科学性 和实用性。三、编制过程1、前期基础工作标准起草单位河南农业大学为科研院校,河南农业大学草业 科学团队1995年开始从美国引进5个紫花苜蓿品种进行牧草栽 培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近20年来,除了担任国家牧草体系岗位 专家外,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农业部公益性行业专项、 国家科技部星火重点项目、国家“ 948”计划、河南省畜牧局种 养结合等紫花苜蓿相关的项目,紧密围绕我国草牧业生产实际进 行研究、示范和推广,长期积累了大量苜蓿栽培管理、干草调制、 苜蓿青贮加工和利用等相关数据和应用资料,在国内享有较高的 知名度,熟悉并能够准确掌握全

8、省乃至全国苜蓿生产情况;标准 参与起草单位河南省饲草饲料站为全省饲草饲料技术推广单位, 熟悉并能够准确掌握全省苜蓿生产情况,在日常工作中有意识地 长期关注苜蓿种植、加工、利用等生产实际,注重收集总结相关生产数据。为做好苜蓿青贮技术规程的编制工作,河南农业大学 组织召开了专家研讨会,收集了国内外苜蓿青贮技术的相关资 料,做了大量生产调研工作。2、成立工作小组,周密部署标准任务下达以后,为统筹部署安排标准的编制工作,河南 农业大学成立了以朱晓艳、王成章、史莹华、王彦华、郑爱荣、 李德锋等为主要负责人组成的标准起草工作小组,确定了总的工 作方案,制定了起草计划。工作小组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 对我

9、省苜蓿青贮技术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总结和梳理,并查阅了 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资料,确定了标准基本框架和思路,明确了责 任分工和时间安排。3、形成征求意见稿经河南农业大学和河南省饲草饲料站科技人员组成的标准 起草工作小组多次讨论形成苜蓿青贮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下一步,河南农业大学将通过发函和网上征集等方式,广泛 征求国内专家教授以及生产企业意见和建议,为完成送审稿做好 基础工作。四、主要内容的确定本标准的制订主要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河南省地方标 准管理办法、相关文献、科研数据、生产实践及经验。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L.)的青贮方式、 贮前准备、添加剂使用、青贮过程

10、、贮后管理、利用等技术规程。 本标准适用于河南地区的紫花苜蓿青贮饲料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给出规程中所引用的各种标准,并对所引标准的时效性做出 规定。3术语和定义参考了国内有关文献资料,对本标准中涉及的关键性词汇苜 蓿青贮、苜蓿半干青贮、青贮饲料、青贮设施等进行了定义性描 述。3.1 苜蓿青贮 alfalfa ensiling将苜蓿青绿饲草置于密封的青贮设施设备中,在厌氧环境下 进行的以乳酸菌为主导的发酵过程,导致酸度下降抑制微生物的 存活,使苜蓿青绿饲料得以长期保存的饲草加工方法。3.2 苜蓿半干青贮 alfalfa semi dry silage将苜蓿刈割、晾晒至含水量50%60%、切碎、

11、加菌后置于密 闭容器中,经发酵调制成的青贮饲料。3.3青贮饲料silage经青贮加工后的饲草产品。3.4 青贮设施 silage facilities饲草青贮时,为形成密封环境,有利于乳酸菌发酵,使用的 各种设施设备。4青贮方式根据饲养规模和设施条件选择青贮容量和青贮方式,主要可 采用如下青贮方式:4.1半干窖贮将苜蓿刈割、晾晒、切短后,在青贮窖中装填、压实、密封 进行青贮的方式。4.2拉伸膜裹包青贮将苜蓿刈割、晾晒、切短、捡拾打捆后,使用具有拉伸和黏 着性能的薄膜将其缠绕裹包后形成密封厌氧环境进行青贮的方 式。5技术内容5.1贮前准备(1) 清理青贮窖内杂物,检修各类青贮用机械设备,使其 运

12、行良好,如有损坏及时修复。(2) 准备青贮加工必需的材料。5.2原料(1) 苜蓿最佳刈割期为现蕾期至初花期,留茬高度46cm。(2) 刈割后晾晒,叶柄易折断,叶色由鲜绿变成深绿、萎 焉,茎秆颜色基本未变,含水量为50%60%。(3) 青贮原料要干净,切忌带入泥土、油垢或金属等污染物。5.3切碎窖贮原料切碎长度不超过5cm,裹包青贮原料切碎长度不超 过 7cm。5.4添加剂使用(1) 可选择性加入促进乳酸菌发酵、保证青贮成功的各种 添加剂,常用的添加剂有甲酸、乳酸、酶制剂,宜在捡拾切碎时 喷洒。(2) 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GB/T 22141、GB/T 22142、GB/T 22143、NY/T

13、1444、GB/T 23181 的规定。5.5装窖或打捆(1) 装窖:原料随运随切随装,装填要迅速、均一,与压 实作业交替进行。由内到外呈楔形分层装填,每装填1520cm, 压实一次,注意窖边或四角要特别踩实。原料压实后,体积缩小 50%以上,密度可达650kg/m3以上,发酵完成后饲料下沉不超过 深度的10%。(2) 打捆:使用青贮打捆机对苜蓿原料进行切碎打捆,草 捆密度达到550 kg/m3以上。5.6密封或裹包(1)窖贮压实后,原料高出窖口 3040cm,用无毒无害的 塑料薄膜立即密封覆盖,外面放置废旧轮胎等重物镇压。从原料 装填至密封,小型窖应在1天内完成,中、大型窖不应超过3天。(2

14、)苜蓿原料在打捆6h内,迅速用6层以上的拉伸膜缠绕, 完成裹包青贮。6贮后管理(1)窖贮应经常检查青贮设施密封性,及时补漏。顶部出 现积水及时排除。(2)裹包青贮应放在地面平整、排水良好、靠近畜舍、没 有杂物和其他尖利物的地方,经常检查裹包膜或塑料薄膜,如有 破损及时修补。7取饲(1)青饲料封窖30-40天、塑料膜密封3-6周即可完成发 酵过程,才能开启取用。(2)根据饲喂量取用,每天取用厚度不少于20cm,饲喂期 间不能中断,保持取用面平整。(3)取后立即用塑料膜压紧盖严,防止暴晒、雨淋、挂霜 或冰冻,以免窖内青贮料霉烂变质。如冰冻要等开冻后饲喂。(4)青贮料不宜单喂,一般应拌干草或精料饲喂。妊娠家 畜应慎用,防止过量饲喂。五、与国家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本标准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符合河南省标准 化管理办法、农业标准化管理办法的规定,与国家现有产 业政策和强制性标准不冲突。六、标准实施的建议1、本标准可以在河南省范围内推广应用;2、建议苜蓿青贮技术规程标准通过审定后尽快发布实 施,以促进苜蓿青贮加工规范化、标准化,提高我省苜蓿青贮生 产水平和质量。3、建议在实施苜蓿青贮技术规程过程中,对所发现的 问题及时反馈,以利于规程的修订和完善。苜蓿青贮技术规程标准起草小组二0八年十二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