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异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1014556 上传时间:2022-08-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离异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离异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离异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离异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离异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离异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离异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学校离异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当今社会,离婚现象日益普遍,有社会学专家统计:进入 2000年之后,中国的离婚率以每年二百万对的速度递增。 日益上升的离婚率带来了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离异子女的 教育问题便是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孩子是家庭与婚姻的产物。 家庭离异对子女心理的负面影响已日趋严峻,并对这些孩子 造成了一定的心理障碍,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思想、学习以及 身心健康的正常发展。如果引导不当,极有可能使他们未来 的人生滑向深渊。因此对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尤为显著。离 异家庭的孩子往往表现出孤傲、不合群、逆反、脆弱等心理 特征,教育的难度相对较大,那如何引导和教育好离异家庭 子女,

2、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二、父母离异对子女身心发展产生的影响离异对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有显著的消极影响:94%的 离异家庭子女知道父母离婚后自己感到愤怒、痛苦,极易产 生恐惧、羞愧和攻击性行为;96%的学生对父母离婚感到不 理解,认为父母自私。离婚子女一般都有情绪低落、烦躁、 冷漠、孤独、受压抑的特征。例如:一名班主任介绍,在开 感谢父母的主题班会课上,班里一名与爷爷奶奶一起生 活的离异家庭学生,整节课始终低着头,表情很冷漠和痛苦。 92%的离异家庭学生在父母离异后,在集体活动中胆怯、懦 弱、有自卑心理,生怕同学看不起自己。父母在离异过程中, 家庭气氛紧张,孩子受刺激,影响学习成绩的提高

3、;父母离 异后,孩子缺少父母一方的关怀照顾,深感压力大。父母再 婚后,有些学生不习惯新的家庭,背上包袱,学习精力分散; 98%离异家庭子女的学习成绩总体上低于完整家庭子女,且 差异显著;离异家庭子女不仅在学习上受到影响,而且会影 响品德的发展,98%离异家庭子女在品德方面表现差,与同 学关系紧张的人数,高出完整家庭子女的1/4。同时父母在 离异过程的消极因素,为孩子直接提供模仿榜样,使孩子形 成不良习惯。离婚父母对子女教育态度也是影响子女身心发展的另 因素。调查发现:30%的父母为了弥补离异对子女的心理 伤害,对子女百依百顺,百事包办。有的父母过分满足对孩 子的物质要求,这样,五花八门的物质刺

4、激使孩子迷失了正 确的学习目标。27%的离异父母则视孩子为累赘,对孩子的 教育失去信心,放任自流。32%的父母则表现对孩子过分限 制,为了给自己争口气就整天让孩子念书不停歇,考试成绩 不好便会大骂孩子,造成孩子倔强的性格。当然,在调查的 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少部分离异家庭的父母注意正确的教育 方法,孩子自强不息,健康成长。三、离异家庭子女产生的心理问题1. 抑郁孤独由于父母离异,有些孩子由一方抚养,因此家庭失去了 往日的欢笑,特别是重新组建家庭之后,某些孩子的孤独感、 不融洽感会进一步加剧。他们在校的表现为:不爱和同学接 触,不善言谈。2. 怯懦自卑由于这种家庭的不健全,造成了离异孩子心理上的欠

5、缺, 他们常常感到不如别人,感到让人瞧不起。在校表现为:对 学习失去信心,学习成绩普遍较低,各项活动不能积极主动 参加。3. 狭隘自私由于不健康的教育环境如:有些孩子是由祖父母(外祖 父母)带大的,他们对孩子过于溺爱,忽视了在思想品德上 对孩子的教育,使孩子的成长出现了片面性。在校表现为: 处处以我为中心,不能严格遵守学校以及班级的各项规章制 度。如:迟到、早退、旷课、打架等。4. 精神恍忽由于心理负担重,离异家庭的孩子思考的问题要比同龄 人想得多,所以他们大多数上课精力不集中,注意力涣散, 不能专心听讲,从而导致学习成绩大都在中等偏下的位置, 这也给教育增加了很大的难度。5. 成绩低下家庭作

6、业普遍完成较差,学习缺乏自觉性和刻苦钻研精 神,缺乏主动性、积极性;五是由于家庭没有称职监护人或 根本无监护人,学校、家庭无法沟通,学生厌学情绪日趋严重,直接造成学生成绩不断下降。四、离异家庭的学生中易出问题的主要原因1. 家的温暖缺乏。离异家庭的学生大多数在父母分开后, 或缺母爱或少父爱。昔日的温馨荡然不存,幸福变成了痛苦, 他们一下子很难适应,心理上自然会产生一种爱的严重失衡 状态,对社会、对家庭、对父母感到失望,从不理解变成怨 恨,一旦长期郁结在心,就会使他们心灵变态或反常、孤寂、 愁闷、愤懑纠结发酵,就会使他们问题重重,伤痕累累。2. 父母教育的缺位。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庭破各西 东”

7、。大多数家庭破裂后,父母都是:孔雀东南飞,各自 忙于去寻找自已的幸福,心羁重组之家而无暇过问原配的孩 子,教育的责任,成长的监护因情变易位,致使原来一心扑 在孩子身上的心分心分力,不再倾心关怀备致。更有甚者, 那些不负责任的父母,干脆将子女扔给爷爷奶奶和亲戚管, 从此对子女的教育和生活漠不关心,放任不管,养子不教导 致不少孩子步入歧途。3. 社会关爱的缺失。离异家庭的子女失去了父母之爱已 经很不幸,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足为怪,也很难避免。五、离异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尽管单亲家庭学生个性差异主要为家庭原因所致,但是, 在学校、家庭和社会这三方面的影响中,学校教育起着不 可忽视的作用。”现在本

8、人就自己多年的教育体会谈以下五 点看法,以便抛砖引玉:1. “爱心疗法,寻找需求点,予以满足离异家庭的孩子不但得不到一份完整的家庭温暖和爱 护,而且往往过早地受到世态炎凉的伤害。他们最害怕的就 是受到别人的冷落,最缺少的就是得到一份真情的关爱。 如果教师能够从感情上亲近他们,从生活上关心他们,从 学习上爱护他们,从思想上开导他们,从人格上平等善待 他们,他们就能从教师的爱中得到鼓励,获得前进的动力。 所以抓住了需求点也就抓住了学生心灵上的关键点。离异家 庭学生的需求点无外乎有三点:一:寻求家庭的温暖 二: 需求成功的喜悦 三:需求别人的理解和同情等。如127班 的黄磊同学,我利用多次休息时间到

9、他的祖父母家做思想工 作,尽量让孩子回到母亲的身边。通过多次的努力,我最终 获得了他母亲的电话号码,并与之取得了联系。在得知了孩 子的情况后,母亲也很着急,并希望能够与孩子共度过去的 时光。然而令我们出乎意料的是他却持反对意见,不难想象 一个自由了多年的孩子突然有了家庭的约束,再加上继父的 出现,会使他的生活发生质的变化。而这种质的变化是他难 以想象的。因此我经常利用中午休息和放学后值日的时间与 他进行单独的亲切的交谈。询问他现在的生活情况,起初他 也是一言不发,更不愿意把心里的话讲给我听,对我始终有 一种抵触情绪。但我相信作为班主任只要有一颗信心,有一 颗恒心,我终有一天会慢慢的走进他的内心

10、世界。经过将近 两个月的相处,他有了一点点的变化,从他的话语中我隐约 的感受到他对家庭的那种渴望,然而这种渴望的背后却带着 一种对未来生活的迷茫。俗话说解铃还需系铃人,作为班主 任一定要起到母子间的纽带作用。因此我让他的母亲在各种 考试前给他写一些信给予他鼓励。在感恩的主题班会上, 我请来了他的母亲,让他向每位同学一样在大家面前表达对 母亲的感谢,同时也使其他同学改变了对他及他母亲的看法, 有个别同学也愿意与他接触,慢慢的他对母亲的感情也有了 新的变化,在学习上也有了一点点兴趣。2. “发现疗法,寻找闪光点,予以助燃针对单亲家庭学生普遍自卑的心理特点,老师不但要关 心、爱护他们,同时还要重视树

11、立他们的自信心。要通过 细心观察,了解他们的活动能力、爱好和特长,发现他们身 上的长处和闪光点,并以此为契机激发他们的潜能,使之 发现自身存在的价值。闪光点即一个人的长处和优点。抓住 人的优点和长处来肯定、鼓励、表扬,哪怕是一点点,都能 有效地打消人的自卑感,唤起人的进取心。如我2006年所 教的一个叫龚甲飞的学生,虽然他的进步每次只有一点点, 但我深知对他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仅仅通过一次班会 是远远不够的,对这样的学生在各方面都要多一点鼓励,少 一点指责,多一点温情,少一点冷漠。作为班主任要善于发 现他身上的优点,并及时地予以夸奖,使其闪光点在大家的 助燃下,进一步光大。由于多年的疏忽管

12、教以及与社会上的 人的接触,他形成了一种事事不怕的性格,如果用正常的角度看这肯定是他身上的一大缺点,但换一个角度可能这种缺 点所起到的正面效果是我们事先都无法预料到的。因此在上 体育课之前,我都要与体育老师进行联系,对于课上的所谓 的高难动作,我都是让体育老师安排他做示范,对于值周检 查我总是把胆小的同学与他安排在一组,在一次次的尝试中 他终于发现自己还有很多优势是别人学不来的,同学也慢慢 的对他给予了肯定,体育老师的每一个鼓励也使他找到了一 些自信,他也更愿意在体育课上展示自己了!3. “理智疗法家庭离异学生往往情绪不稳彳艮容易感情用事,使行为 走向极端。教师除对他们动之以情夕卜,还要对他们

13、晓之以理, 教他们用理智控制自己。教师可建议他们通过写座右铭、写 日记等方式约束自己的行为,也可以借助某种责任和义务来 约束他们。如让他们当纪检委员或其他班干部等,以此时刻 提醒他们该怎么做或不该怎么做寻找兴趣点,予以迁移。众 所周知兴趣是做事情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 兴趣爱好。只有充分展示自己的兴趣、特长,才能培养和树 立自信心。然而离异家庭的孩子恰恰在展示自己兴趣特长方 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因为他们的兴趣决大多数在别人看来 都是缺点。因此,班主任必须善于发现并及时引导他们的兴 趣,并适时地把他们的这一兴趣迁移到有利于他身心发展的 其他学科上来。这样才能产生较好的教育效果。4.

14、“耐心疗法对离异家庭学生教育不能急于求成,要允许反复,在 反复中坚持教育。只有坚持,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离异家 庭的学生落下的东西太多了,要想一次性成功很难。因此他 们在努力的过程中会比别人经受更多的挫折点。在学习、生 活、交友等方面都有挫折,为此,班主任必须首先抓住这一 思想转变的关节点,及时地进行劝慰,开导。用真情去打动 学生,用实意去感化学生,使学生从老师身上获得爱的温暖, 树立起自强进取战胜困难的信心。因此在他们取得进步一段 时间以后,我对他们采取了冷战术。告诉他们人生在世不可 能一帆风顺,不可能没有挫折。对挫折如处理得好,就能够 成为你们不断进步的新起点、前进的新动力;处理得不好, 则会变为你们思想上的下滑点,倒退点。在明白道理之后他 们树立起了战胜困难的信心。通过挫折教育,他们也明白了 父母的离异对他也是一种极大的考验,而且这种考验对他们 的母亲来说也是一种挫折,从中他们更加理解了母亲,并减 少了对母亲的敌意!5. “家校疗法办好父母学校。父母学校开办后,许多家长认识到自己 离婚对子女心理的不良影响,在内疚的同时,都愿意配合校 方做好子女的教育工作,愿意经常与子女进行勾通,关心他 们的生活、学习和交友。以最少程度地减少对孩子们心灵上 的伤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