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军师刘伯温为何洞穿神机却看不透天意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0934365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明军师刘伯温为何洞穿神机却看不透天意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大明军师刘伯温为何洞穿神机却看不透天意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大明军师刘伯温为何洞穿神机却看不透天意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大明军师刘伯温为何洞穿神机却看不透天意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大明军师刘伯温为何洞穿神机却看不透天意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明军师刘伯温为何洞穿神机却看不透天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明军师刘伯温为何洞穿神机却看不透天意(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明军师刘伯温为何洞穿神机却看不透天意?标签: 明朝刘伯温 朱元璋 神机妙算天意 分类: 精品荟萃 010-0305 1:00大明军师刘伯温:为何洞穿神机却看不透天意?郑骁锋【载于本刊红版2010年第一期】 话说朱元璋一日坐于内殿,肚子有些饿,便抓了个烧饼来啃。刚咬一口,忽报刘伯温来了,朱元璋心血来潮,将烧饼扣在碗底,待刘伯温坐定后,问道:“先生深明数理,可知碗中是何物件?只见刘伯温不慌不忙,掐指一算,说:“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此食物也。 这便是著名预言书烧饼歌的开头。在民间,刘基早就被塑造成一个能与诸葛亮媲美,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未卜先知的传奇人物。但烧饼歌只是一本伪书,真正出现在

2、刘基眼前的碗,其中装的,并不是烧饼. 洪武八年的正月,当刘基接过那只御前太医恭恭敬敬送到面前的青瓷小碗时,一定会觉得有股霸道的寒流从指尖传来,转瞬间将全身凝成冰块. 碗口冒着热气,里面盛着乌黑稠厚的药汁。 派遣太医的是丞相胡惟庸。 刘基之死,一直以来就是个口水横飞的悬案,很多人都倾向于是胡惟庸下了黑手,正史也没有定论,只是暧昧地记了一笔:“基在京病时,惟庸以医来,饮其药,有物积腹中如拳石.”(明史)不必用烧饼歌里叙述的神通,谁都清楚刘、胡之间积怨极深刘基难道就不曾对胡惟庸送上门来的汤药起过疑心吗? 最简单的解释是,刘基从那只碗里,看到了胡惟庸背后还站着一个影影绰绰的人,藏在一团明黄色里无声地狞

3、笑. 不管有多少种解释,事实是,刘基老老实实地喝了那剂不怀好意的药。 将空碗递还给神情诡异的太医,65岁的刘基取过丝巾轻轻地擦了擦嘴角,长长叹了口气,紧紧地闭上了眼睛。吞咽着苦涩药水的那一刻,他会不会后悔自己15年前的选择呢?一那年三月,刘基结伴浦江宋濂、龙泉章溢、丽水叶琛,赫赫有名的“浙东四先生”一起应朱元璋的聘请北上应天. 总的来说,这是一次愉快的旅程。四人性格相合,一路指点江山,评论时局,饮酒赋诗,甚是惬意。只是他们的小船到了桐庐时,发生了一点小插曲. 宋濂日后在文章中详细提到了这件事:“忽有美丈夫戴黄冠,服白鹿皮裘,腰绾青丝绳,立于江滨,揖刘君而笑”到此为止一切正常,但接着却是:“且以

4、语侵之。”原来此人是特意来讥笑刘基的,他认为投靠朱元璋绝不是明智之举,还不如遁迹江湖逍遥余生。 这位造型奇特的“美丈夫”其实是刘基相交多年的朋友徐舫。听到老友皮里阳秋冷嘲热讽的话,刘基心头定然很不是滋味,但他并没有为之动摇,而是写了一首诗表明心志:“伯夷清节太公功,出处非邪岂必同?不是云台兴帝业,桐江无用一丝风。”意思是说,您做清高的伯夷我自然佩服,但我期待的是成就一番姜太公那样的功业。 稍作停留,竹篙一点,小舟接着北上。徐舫只是个别,无论是当时还是后世,都将辅佐朱元璋视作刘基“精象维之学”、善于识人的最好证明.同时代人为他写的行状中对此还有一段细致的描述。 文章说刘基年轻时,有次与朋友结伴游

5、西湖,忽然“有异云起西北,众人以为那就是传说中的祥云,纷纷作诗庆祝,只有刘基一人毫不理会,顾自喝酒,还声称:“此天子气也,应在金陵。十年后,有王者起其下,我当辅之。”其时元朝还能撑住局面,发此言论足以诛灭九族,吓得众人大惊失色转身就逃。 其实,这则轶事是后人编造的。真实情况是,投朱之前,刘基一直是元廷的忠臣,为之殚精竭虑,甚至还一度替元朝守将石抹宜孙出谋划策抵挡朱元璋部队。 刘基的处州同乡叶子奇写过一本草木子,其中提到一个词:“腊鸡”.腊鸡本是南方土产,带到北边是用来拉关系作人情的,可北方人却常常用腊鸡来辱骂南方人,以此来比喻那些一心一意替元廷出力,却热脸贴个冷屁股的尴尬角色.刘基就曾是这么一

6、只灰溜溜的腊鸡。 多年以来,他一直沉沦下僚,做些从八从七品的芝麻闲官,处处遭受排挤,有次腊鸡还差点成了死鸡:由于他一直不主张对造反的方国珍妥协,坚持捕斩他;而方国珍却用金银打通关节昂然受了招安,刘基反落个“伤朝廷好生之仁,擅做威福”的罪名被羁管起来,恼得他“发忿恸哭,呕血数升”,还闹着要自杀,虽说被人拦住了,却从此落下个痰疾的病根。即便如此他还是不死心,几落几起不甘退隐,直到最后那次,好不容易征剿山寇积了点苦劳升到从五品,朝廷叙功时却一闷棍将他打回原形,连理由都懒得明白给一个,他这才彻底心灰意冷,取出元世祖像供在案上,叩拜哭诉之后黯然逃回了老家。 但隐居还不到两年,刘基又出了山。 “为了天下苍

7、生,有劳四位先生了!”看着喜形于色的朱元璋迈着大步远远迎来,刘基心中一阵温暖。还礼之后,他仔细凝望着那张正当壮年的面孔,肤色黝黑,粗眉大眼,高颧骨、长下巴,说不出的古怪但又无比威严,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判断:这肯定就是那位自己苦苦寻找的真主了.他的血液顿时沸腾起来。随即,他向朱元璋献上了被后人比为诸葛亮隆中对的“时务十八策,提供了一整套平定群雄建国开基的详细方案。听着刘基在地图前侃侃而谈,朱元璋满面通红涔涔汗出,越来越难按捺极度的兴奋,终于忍耐不住起身向刘基深深作了个揖,颤声谢道:“老先生辛苦了!” 带着些许醉意,回到朱元璋特地为他们修建的礼贤馆,在华丽的银灯下回顾过往的大半生,刘基禁不住感慨万千:夫子说过五十而知天命跌跌撞撞二三十年,到了五十岁,总算找到了属于自己,也属于天下人的天命文中如有不足,请您指教!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