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促进幼儿良好品格教育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0931532 上传时间:2022-09-1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园共育促进幼儿良好品格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家园共育促进幼儿良好品格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家园共育促进幼儿良好品格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家园共育促进幼儿良好品格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园共育促进幼儿良好品格教育(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园共育促进幼儿良好品格教育作者:常彤彤来源:新课程2021年第 27期摘 要: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提出幼儿教育应以幼儿后续学习和终身发 展奠定良好素养为基础目标,在发展的过程中尊重幼儿发展的规律,注重良好品格的教育和培 养工作。教师在教育指导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家园共育对幼儿良好品格教育的作用,积极做好 家园共育的实施。关键词:家园共育;幼儿品格;教育策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了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培养幼儿良 好品格的教学目标,并根据34、45、56岁幼儿规律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并提出应 注重家庭教育与幼儿教育的整合。因此幼儿教师在幼儿良好品格教育指导过程中应注

2、重家园共 育,积极做好家庭教育与幼儿教育的整合,为幼兒良好品格教育的培养提供稳定的教育环境 1。一、家园共育,注重统一德育环境构建德育环境的构建对幼儿良好品格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幼儿园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应从 幼儿良好品格角度出发,积极构建家校共育的环境。家庭教育对幼儿开展德育的意识较为薄 弱,在德育环境构建方面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幼儿教育要突出自身的引导性作用,积极与 幼儿家长建立沟通联络机制,围绕幼儿良好品格内容进行统一环境构建,确保幼儿的良好品格 始终处于统一德育环境下,加深幼儿对良好品格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接受幼儿良好品格教育和 指导工作。幼儿的良好品格必须依靠家庭教育、幼儿教育统一的环

3、境。因此幼儿园教师应发挥自身 的引导作用,积极与家长建立联系,在幼儿良好品格培养方面达成共识2。一方面,幼儿在 入园时,普遍存在入园焦虑等心理,如果放任不管或单纯依靠幼儿园教育很难真正缓解幼儿的 焦虑情况,部分家长甚至会出现情绪激动与幼儿园产生矛盾。因此幼儿园教师应做好幼儿入园 焦虑的指导工作,帮助家长正确对待幼儿入园焦虑并与幼儿园一起做好幼儿入园焦虑环节,初 步形成培养幼儿良好品格的共识;另一方面,幼儿入园以后接受了德、智、体、美、劳各方面 的培训,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应积极与家长建立沟通渠道,针对幼儿良好品格培养形成共识,积 极争取家长的支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多组织亲子活动,通过亲子活动让家

4、长配合幼儿园做 好培养工作,而幼儿居家时幼儿园教师可以针对幼儿居家学习、生活等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建 议,包括幼儿生活作息表等内容,实现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统一,确保幼儿良好品格培养 的整体环境不会出现大的变化。二、家园共育,注重养成教育实施方案幼儿良好品格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不断养成的过程。因此幼儿园教师在培养 幼儿良好品格过程中应积极做好家庭教育的协调,共同制定幼儿良好品格教育的实施方案,从 养成角度出发不断为幼儿良好品格的培养提供良好的条件,让幼儿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逐渐形 成良好品格。幼儿良好品格的培养必须实现家园共育,在实施过程中要考虑幼儿的实际特征和 学习发展的规律,切实做好幼

5、儿良好品格的培养。幼儿良好品格的养成教育实施方案必须结合幼儿实际开展,以幼儿日常行为规范和生活 与卫生习惯为例,在教育实施过程中,幼儿园一般都会做好幼儿园生活规律的培养,包括按时 睡觉起床、不用脏手揉眼睛、每天早晚刷牙、饭前便后洗手等规律,这些习惯在幼儿园教育中 非常常见,幼儿在幼儿园遵守的纪律普遍比较强,但在家庭生活中,部分幼儿家长出于溺爱心 理对幼儿的日常行为规范并不认可,导致“25”情况的出现,即幼儿在家休息两天后幼儿园的 生活和学习规律被打乱,需要幼儿教师在此进行培养。因此在幼儿良好品格的培养过程中应积 极做好家园共育,注重养成教育的实施,幼儿园教师应积极与幼儿家长建立沟通联络机制,在

6、 幼儿生活与卫生习惯方面共同制定养成教育方案,确保幼儿的生活环境和规律在家庭和幼儿园 中始终保持一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幼儿获得稳定的发展。三、家园共育,渗透感恩等教育思想幼儿良好品格培养过程中必须渗透感恩等教育,其目的是从思想上转变幼儿的意识,真 正培养幼儿良好的品格。在实施过程中,幼儿家长对幼儿感恩等教育思想的认识直接决定了幼 儿良好品格培养的成败,在指导过程中部分幼儿家长认为感恩等教育就是在幼儿园内实施即 可,不愿意让幼儿在家庭中展示德育内容,由此造成幼儿感恩等内容形同虚设,无法落实到 位。因此应进一步做好家园共育工作,渗透感恩等思想。以感恩教育为例,幼儿园在幼儿良好品格培养过程中进行感

7、恩教育是常见的教育策略, 也是培养幼儿良好品格的重要一步。在感恩教育实施过程中,感恩父母是重要的教育内容,常 见的活动是“在家中为父母做一件事”,幼儿园也会组织以感恩为主题的活动。从实际表现来 看,大部分幼儿家长对于幼儿园中的感恩教育活动参与积极性比较高,但在家中让幼儿“为父 母做一件事”的活动中参与度低,甚至有的幼儿家长用借口为幼儿遮掩,其目的是不让幼儿劳 动,这种思想下幼儿很难真正在家庭生活中认识到感恩父母的重要性。因此在幼儿良好品格培 养过程中,感恩教育必须取得家长的支持,要积极做好与幼儿家长的沟通工作,在家庭实施感 恩父母主题活动时必须让幼儿真正参与其中,让幼儿在家庭活动、幼儿园活动中真实感受到感 恩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幼儿的良好品格。参考文献:1 陈凤梅家园携手,让“小豆芽”大变身:家园共育工作案例J.小学教学参考,20206): 95-96.2 王晴怡浅谈生活教育思想对家园共育中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指导J.才智,20204): 1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