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高中地理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三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优化练习鲁教版必修3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0929284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高中地理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三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优化练习鲁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精编高中地理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三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优化练习鲁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精编高中地理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三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优化练习鲁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精编高中地理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三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优化练习鲁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精编高中地理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三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优化练习鲁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高中地理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三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优化练习鲁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高中地理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三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优化练习鲁教版必修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编地理教学资料 2019.4第三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读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回答12题。1京津冀所在的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土地和耕地面积大人口少水资源利用率高水资源总量少A BC D2要想缓解华北缺水的状况,其合理有效的措施是()引长江水进入华北引珠江水进入华北节约用水,减少水污染大量开采地下水开挖入海新河将华北地区的部分居民搬走A BC D解析:第(1)题,北方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其原因应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南水北调是引长江水缓解北方缺水问题;对于北方地区来说,节约用水、治理污染也是必要措施。

2、大量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面沉降等问题,开挖入海新河是为了防洪。答案:1.D2.A有关专家提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以把“调水”变“调电”,即把川、渝电网和西北电网相连,把川、渝电网丰富的电力引到西北,减少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从而变“水从地上流”为“水从空中走”。据此回答34题。3川、渝有丰富电力的主要原因是()A石油、天然气丰富B太阳能资源丰富C煤炭资源丰富D水能资源丰富4“调水变调电”的方案实施以后,可能出现的是()A调节黄河中下游的径流量B大幅减少黄河的泥沙含量C增加黄河上游蒸发量,减少冬春季节径流量D大大增加黄河流域的总水量解析:第3题,川、渝地区地势起伏大,处于长江上游,水能资源丰富。

3、第4题,“调水变调电”可减少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增加下游泄水量。答案:3.D4.A读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回答57题。5山东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与主体工程配套实施的首要工程是()A发电工程 B航运设施工程C灌溉工程 D治污工程6由于南北地势的原因,东线工程在黄河以南需建泵站逐级提水,但东线工程的建设有许多有利条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利用京杭运河,不用开挖新河道线路短,短于其他两条输水线路沿途众多湖泊既减少了工程量,又对调水起调节作用沿途水能丰富,为抽水提供充足的动力A BC D7南水北调东线能实现自流的是()AA、B段 BB、C段CA段 DA、B、C段解析:第5题,南水北调工程按照“先节水后调水

4、,先冶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把治污环保放到重要位置。第6题,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有京杭运河可利用,且沿途经过众多湖泊,减少了工程量,对调水起了调节作用。第7题,南水北调东线黄河以北水可自流,黄河以南需逐级抽水。答案:5.D6.B7.C读下图,回答89题。8图中西气东输管道没有直接在东南直出甘肃,而是绕道宁夏、陕西北部与山西,其主要原因是()A节约管道建设成本B带动宁夏、陕西等地的经济发展C补充气源D保护东部的生态环境9图中反映出我国油气分布、消费与进口方面的特征是()A天然气资源分布西多东少B石油进口渠道多,但主要从东南亚进口C油气消费西多东少D国内油气消费与分布基本平衡解析:第8题,图

5、中西气东输管道没有直接在东南直出甘肃,而是绕道宁夏、陕西北部与山西,其主要原因是补充气源;绕路增加管道建设成本;管道在地下,不能带动沿线的经济发展。第9题,图中反映出我国天然气资源分布西多东少的特征,石油进口渠道多,但主要从西亚进口,油气消费东多西少,国内油气消费与分布很不平衡。答案:8.C9.A(2017百校联盟)“无跨区电力输送”指区域发电量只满足本区域消费;“有跨区电力输送”指区域发电量以输出为主,满足其他区域的消费。预计到2020年,由于高强度超高压输电技术的发展,我国跨区域输电量将占到发电总量的6%。下图为我国2020年区域发电装机容量模拟构成图。读图,完成1012题。10据图可知,

6、预计到2020年()A风电将成为我国最主要的电力来源B东北地区水电比重较大,占比将仅小于华中地区C电力能源结构地区差异较大,但仍将以火电为主D华中地区电力消费将比华北地区多11据图可知,预计2020年,我国电力跨区域调配的主要输入区是()A华北、华东、华中B西北、东北、南方C东北、华北、南方D华北、华东、南方12电力的跨区域调配,对输出区环境的影响是()A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B增加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量,加剧环境污染C促进资源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D加快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解析:第10题,本题主要考查我国能源发展趋势。从整体发电装机容量构成看,预计到2020年

7、,电力能源结构地区差异较大,但仍将以火电为主,故A错,C正确;东北地区以火电为主,水电占比不大,B错;华北地区电力装机容量大于华中地区,故华北地区电力消费将更多,D错。第11题,比较有跨区电力输送和无跨区电力输送的装机容量数据可知,当有跨区电力输送装机容量大于无跨区电力输送装机容量时,该地区是电力输出区。反之,为电力的输入区。据此可知,华北、华东、南方是主要电力输入区,而西北、东北和华中是主要电力输出区。第12题,由于输出区电力装机构成仍然以火电为主,大量的电力输送,使得煤炭燃烧量增加,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量增加,加剧环境污染。故答案是B。答案:10.C11.D12.B二、非选择题1

8、3读南水北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近年来黄河下游断流现象未再发生,这主要是因为()A下游地区降水补给充足B跨流域调水,紧急补充C上游地区大力节水D加强全流域水资源利用的综合调度管理(2)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是 _。(3)南水北调有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A东线调水路线:长江至_河至 (城市)。B中线调水路线:长江至_水库至_(城市)。C西线调水路线:_江和_江至_河。(4)与南水北调工程中线和西线方案相比较,东线工程的优势和劣势条件有哪些?(5)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南水北调工程实施的意义。解析:第(1)题,黄河下游断流现象未再发生,主要是由于对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实行了综合调度管理。第(2

9、)题,从华北地区径流量、工农业生产用水、污染等方面分析。第(3)题,认真读图即可得出答案。第(4)题,从投资、工期、输水、水质等方面分析。第(5)题,南水北调可改善调入区的投资环境,缓解争水的矛盾,有利于社会安定。答案:(1)D(2)华北地区径流量季节、年际变化大且人均径流量少;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污染严重(3)京杭运天津丹江口北京金沙雅砻黄(4)优势:可利用京杭运河等原有河道作为输水渠道;投资少,建设周期短。劣势:黄河以南需建梯级提水设施,营运需要大量电能;沿岸工农业发达,排污量大,使北调水质差。(5)改善调入区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国内外资金,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同时可

10、以缓解城乡争水、地区争水、工农业争水的矛盾,有利于社会安定。14(2017山东部分重点中学第一次联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2017年1月,中俄原油管道累计检验监管俄罗斯进口原油145万吨。从2011年中俄原油管道启用至今,累计输油总量已达9 592万吨。下图为中俄原油管道示意图。(1)我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过去选择铁路运输,现在选用管道运输有哪些优点?(2)修建中俄输油管道,沿途需要克服哪些困难?(3)简要分析中俄原油管道投入运营对我国的重要意义。解析:本题以中俄原油管线分布图为载体,考查石油采用管道运输的优势、修建中俄输油管道中需要克服的困难、中俄原油管道投入运营对我国的重要意义,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第(1)题,应主要从连续性、运量、损耗、安全性和管理等方面分析。第(2)题,从该管道所处地理纬度、经过的地形区、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判断即可。第(3)题,应主要从能源供求、经济发展、贸易往来等角度分析。答案:(1)受时间和季节限制小,连续性强;运量大,损耗小;安全性好,管理方便。(2)冻土、低温、地形地质复杂、生态环境脆弱等困难。(3)增加我国石油进口的渠道,保证我国石油安全;缓解我国能源紧张状况,促进经济发展;促进中俄的经贸往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