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考试题与答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0886815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2.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考试题与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小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考试题与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小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考试题与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小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考试题与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小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考试题与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考试题与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考试题与答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计算机辅助教学是由()发展而来 A.程序教学2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描述错误的一项是()A.学习是个体经验意义结构的改变,建构 是思考和解释经验的过程。3. 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的兴建而提出来的。A.“信息高速公 路”4.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 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 )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 师的教育方式和师生互动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 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A.教学内容5. 从狭意上来说,信息技术是指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 )为主干

2、,结合集成电路技术、光盘技术、机器人技术、高清晰度电视技术等综合技术。A.计算机技术6. 为了迎接 21 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必须把( )当作整个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把教育信息化放到战略高度,抢占叫信息化“制高点” A现代教育技术7. 根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不同程度和深度,可以将整合的进程大略分为三个阶段 :封闭式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A.开放式的,以资源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8. 为了迎接 21 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必须把()当作整个教育改革的突破点,把教育信息化放到战略高度,抢占教育信息化“制高点”。 A. 现代教育技术9. 美国是最先提出( )的概念,被许多国家作为技术制高点

3、而竞相角逐。有人将其称为 第二次信息革命的标志 A. 信息高速公路10. 我国“校校通”工程的目标之一是:( )争取使全国 90%以上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都能上网。不具备上网条件的少数中小学校也可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教育教学资源。 A.201011. 教育信息方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信息的方法A.传递、获取、加工、处理12. 教育系统是由()构成的有机整体。A.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设施条件13. 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是借助教育机构的影响力,通过已有的通信和教育媒体来连接在()的教师和学生。A.地理上相互隔离14. 以互联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为主要媒介的现代远程教育,突破了学习空间、时间和地域

4、的 限制,突出了()特征A.开放性15.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实施的模式一是()A.教学光盘播放点16. 现代教育评价理论认为评价的最主要功能是()。A.改进与调控17. 关于网络教学平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是一个全新的真实存在的教学环境18. 正确的现代教育观念是指()。A.强调教师如何教19现代教育观念首先体现在()上。A.教师的学习观20. 网络化、数字化、()的有机结合就是信息化。A.智能化21. 20世纪初出现的采用照相、幻灯和无声电影的视觉教学,主张利用媒体向学生提供视觉 形象,以具体、生动的形式呈现抽象的概念和选择教具等。因此,在本质上与直观教学是()。 A.

5、一致的22. ()是教育技术重要的理论基础。A、学习理论23. 课题的创新性应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中“问题应有时代感,与时俱进,能反映出现代教 育技术应用的方向和趋势,或者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研究的新问题。”是属于()方面? A、 时间新24. 教育技术理论基础中的学习理论基础是指( )三种学习理论基础A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25. 一般认为,17世纪()的大教学论奠定了教学理论的基础。A夸美纽斯26. 著名的“ABCD中A代表() A、对象27. ()是对教学媒体,师生活动,教学策略,教学绩效等项目评价的总标准。A.教学目标28. 属于成功领导者的四种能力()。A.注

6、意力管理29信息化教学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A、教学资源的丰富性和多媒性30. 现代教育观念首先体现在()学习观上。A、校长31. 消除创造性的障碍包括()障碍、情感上的障碍、智力上的障碍、文化上的障碍、环境上的障碍。A、认知上的32. 培养学生的(),是我国中小学正在推进的信息技术教学的核心目标。 A 信息素养33. 和传统的计算机课程相比,信息技术课题更强调创设研究性、协作性和( )的环境。A. 自主性学习34信息技术课教学特点有现代性、实践性、工具性()和文化性。A.应用性35. 教学模式是在某种情境中展开教学活动的结构形式,它是由许多具体的教学方法和( ) 组成的一个动态系统。A.

7、教学手段36. ()是研究学习的突出特点。A.自主性、实践性、综合性、过程性37. 教育技术随着教育的()而产生,随着科学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而得到了迅速发展。A.产 生38. 在教学实践中应用较多的学习理论有三种,不属于这三种之一的学习理论是().A反射 主义学习理论39. 在人类使用工具的方式中,传统的教学类似于哪一种使用工具的方式()。A.人作为劳 动者使用工具40. 分析学习内容的基本方法包括归类分析法、层级分析法、信息加工分析法、图解分析法 和( )A、综合分析法41. 以( )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为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环境和技术 条例。A、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42

8、. 认知学习的结果可以分为评语信息、认知技能和三类。A、智力技能43. 新课标将信息素养的()和()确定为课程的核心目标A、培训和提升44信息技术教学法以()为基础,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A、信息技术科学45.信息技术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A、信息技术科学46信息技术教学法以()为指导。A、唯物辩证法47. ()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模式。A、任务驱动48信息技术教育具有明显的()特点。A、实践性49. ( )是一种通过小组或团队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使所有学生的学习效果最优化的教学 方式。A、协作式学习50. 游戏教学法是()和()二者巧妙的结合体。A、游戏和教学51. ()主

9、要有教学过程的评价、学习活动的评价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价。A、教学评价52. ()的各项基本内容就是教学过程评价的基本内容。A、教学过程53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A学习是由外界刺激引起的行为变化54. ()年陶行知在培养小先生规划中最早使用了“电化教育”名词。B.193455. 在信息技术整合的课堂中,学生每人拥有一台电脑并与教师的电脑相连形成局域网,同 时配有网络教学监控系统,是()的课堂组织形式。B.全班活动56. 信息技术发展的第一代是( )。 B. 电子管时代57. 传播学认为,传播过程包含()三个要素。B.传者、信息、受者58. ()是电化教育事业的起步阶段。B.20世纪20年

10、代前后至40年代末59. ( )年,教育部召开高师课程讨论会,决定将“电化教育”列为大学教育系的选修课。B. 1951 年60. 张华利用电子表格对校运会中的各项比赛成绩进行汇总并排名。请问,这属于信息加工 一般过程的()阶段。B.加工信息61. 现代远程教育是( )的产物,是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教育 方式。B. 教育与信息技术结合62. 以下关于教育科学研究说法错误的是( )。B. 教育科学研究只受研究者因素的影响63. 以下关于数字化,错误的说法是()。B.会提高信息的制作成本和存储费用6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为中心。B.学生65. 不属于成功领导者的能力的

11、是()。B.下属管理66. “一个用图像就能很好解决的问题却用数学方法去解决”是()上的障碍B.智力67.20 世纪 80年代,有人提出电化教育的名称不科学,应当改为“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名称 的正式使用是在( )年。() B、 198668. 20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末是我国教育技术的()阶段。B、初期发展阶段69. 模拟、再现、扩展等描述用语一般用来描述()领域的教学目标。B、技能70. 新课标将()的培养和提升确定为课程的核心目标。B.信息素养71.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特点有现代性、实践性、()、应用性、文化性。B.工具性72. 根据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分析,主要有现代

12、性、()、工具性、应用性 和文化性等特点。 B 实践性73. 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是()。B.信息素养74. 信息技术教材教法的特点具有综合性、独立性、()和发展性。B.实践性75.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基础上的教学模式。B.建构主义教学理论76. 现在一般认为,教育技术是19世纪末,受捷克教育家()和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倡导 的直观教学的影响而产生的。B.夸美纽斯77. 1934年4月()在培养小先生规划中使用了“电化教育”一词。B.陶行知78. 信息化教育是由信息化教育环境和()这两个核心要素构成的。B.信息化的师资队伍79. 教育信息是人类建立和改变知识结构的外在条件,具有如下特征

13、:知识性、共享性、多 样性、( )。B、传播性80.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 B 学习是由学习者内部信息加工引起的个体知识的改 变81. 教育信息是人类建立和改变知识结构的外在条件,以下哪些不属于教育信息特征的是( )。C. 单一性82. 下列关于教育技术概念描述正确的是()C. 在教育技术中,教育与技术的关系,不是相加关系而是相乘关系83. 有关南国农教授在80年代中期对电化教育的定义描述正确的是( )C. 运用现代化教育媒体,并与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育信息,以实现教育最优化 就是电化教育。84. 研究整个教育传播系统和教育信息传播活动的全过程的理论是()C.存有程序的软盘

14、85下列不属于信息的是()C.教育传播学86. 现代远程教育的核心是通过技术来实现()之间的信息交流C.教师与学生87. 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是借助教育机构的影响力,通过已有的()来连接在地理上相互隔离的教师和学生C.通信和教育媒体88. 以下哪条不是现代远程教育的优点()。C.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89. 关于教育技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仅仅是教师传递知识的工具90. ( )在爱迪生之死一文中渐提出“未来的世界是一个电化的世界,未来的中国也必 定是一个电化的中国。”C、陶行知91. ()年,ACET94定义传入我国,对我国教育技术的深入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C、199492. 在教育

15、技术中,教育与技术的关系是()C、相乘的关系9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 ) C 学习是思考和解释经验的过程94. 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很差、学生不能保持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是教师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C 直接性问题95. 分析学习需要是教学设计活动的基础和入手环节,也有助于理清问题与方法手段之间的 关系,根据“差距”所产生的情况分析学习需要主要有()C、内部和外部参照需要分析法96. 下面()不是教案的基本形式。C、讨论式常用的课堂教学方式是( )和发现式学习 C 探究式学习97. 信息技术教育经历了计算机教育、计算机素养教育、信息素养教育三代,相应完成了由 计算机课程向()新课程的转变。C信息技术98. 在教学观方面,教学不只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课程,更是()的过程C.创新与开发99. 关于教师成为真正的研究者需要具备的素质描述正确的是()。C、独立的研究精神 100.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是教育技术的()阶段C.深入发展101.20世纪20年代前后至()是电化教育事业的起步阶段C. 40年代末102. 198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通过北京师范大学等校设立()学位点,使之成为电化 教育学科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