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期末综合测试题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0886188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期末综合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期末综合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期末综合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期末综合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期末综合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期末综合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期末综合测试题(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期末综合测试题摘要: 大家好,下面是为同学们准备的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期末综合测试题,供参考及练习,加油。 一15分,每题3分1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削减掂量瞥见 两靥y之愁B朱拓t蹙c缩关隘i穿凿附会C脊鳍q褶皱榫sn头万乘之国D石栈n惩罚n数罟g涸h泽而渔 2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寒喧天崩地坼烟霭毋庸质疑B烦琐甘之如饴煊赫鞠躬尽瘁C竹竿题纲挈领遏制满腹经纶D执拗龙盘虎踞嘹亮花拳秀腿3.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1为一个字好半天,穷年累月地去下修辞,我们不去过多地提倡。2修辞是选择的过程,就得有选择标准。3对于蒋干借访友人入营虚实的种

2、种愚蠢举动,周瑜明了于心,将计就计。A.捉摸以致工夫既窥测B.琢磨以至工夫既窥探C.琢磨以致功夫即窥测D.捉摸4以下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农历八月十八日,钱江潮如约而至。从昨天中午12时起,杨公路等通往七堡一号坝的条条小道上,观潮者川流不息,拿板凳的、提盒饭的、骑摩托与蹬三轮的,都朝着江边而去。B中国古籍中不乏烈女节妇的传记,传递的多是“从一而终的封建贞节观,缺乏为训。但也不能一概而论,有的篇章却反映了受辱妇女对男权的抗争,即使在今天,也有现实的警世意义。C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说,北京酝酿近一个月的圣诞气氛24日到达了高潮,位于繁华地段的商场、餐馆与酒吧挤满了呼朋唤友过圣诞的

3、年轻人,各大学校园里的圣诞舞会也如火如荼,一片歌舞升平的过节景象。D作家要善于从普通平凡的芸芸众生中,开掘其美好的品德与高尚的情操,赞颂从他们身上溢发出来的人情美与人性美。5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A证监会与深交所从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制定创业板相关规那么,这是以中国资本市场是一个新兴加转轨、散户投资者为主的市场为根据的。B杭州湾跨海大桥建立有利于主动接轨上海,扩大开放,推动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及交流,增强浙江省特别是宁波市与嘉兴市对内对外开放水平,提高综合实力与国际竞争力。C目前多所高水平大学自发联合起来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自主招生“联考,在考试内容形式如何突出

4、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考察、如何突出不同高校学科特色、建立多元评价标准等方面,进展了有益探索。D要加大对公共文化效劳的投入,通过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效劳网络,实施重大文化工程等多种手段,向全社会提供更多免费或优惠的公共文化产品与效劳。6. 以下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达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红楼梦是清代乾隆时期问世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的作者曹雪芹,名霑,字梦阮,雪芹是他的号。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 B祝福写于1924年,鲁迅选取了妇女题材,写了这篇小说,目的在于深刻揭露封建思想文化的流弊与余毒,反映劳

5、动妇女的悲惨命运。C海明威,美国现代作家,他所开创的言简意丰的对话式文体依然长久地影响着后代作家,而他所代表并塑造的硬汉形象也成为受人崇拜的男子汉英雄气概的象征。 D巴尔扎克是法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大师,他的人间喜剧包括九十多部小说,描写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79题。9分,每题3分“鲁迅的“现代价值节选钱理群我们讲鲁迅,就是讲他的思想,他的文学,他的实践。但读了韩国朋友的文章,我又有了新的思考:把“鲁迅仅仅看作是鲁迅周树人 是不够的,应该扩大我们的视野。20 世纪的思想及文学开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的世界性。其表

6、现形态有两种,一是相互影响性,一是平行性。所谓“平行性,就是说,由于面对着共同或相似的问题,就会有共同或相似的思考,“不约而同地提出某种具有内通性的思想,产生具有可比性的文学。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我们所说的“鲁迅,是指一批具有思想及文学相通性的20 世纪世界特别是东方国家的思想家、文学家,如柳中夏教授所说,他们是“相互照射的镜子,他们的文本是可以作“互文解读的。另外还有些20 世纪的思想家、文学家,特别是东亚国家的一些思想家、文学家,他们或者不同程度地受到鲁迅影响,但又以自己的独立创造丰富、开展了鲁迅的思想及文学,或者是鲁迅的研究者,却面对自己时代及民族的问题,阐释鲁迅,又接着鲁迅往下说,也

7、同样丰富及开展了鲁迅的思想及文学。日本的竹内好就是这方面的出色代表,他所创造的“竹内好鲁迅,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视为“从鲁迅出发的竹内好思想的,同时也理所当然地成为“鲁迅遗产的有机组成局部。因此,我们这里讨论的“鲁迅,是符号化的鲁迅,我们讲的“鲁迅遗产,主要是指鲁迅与同时代的东亚思想家及文学家共同创造的20 世纪东亚思想、文化、文学遗产,它是“二十世纪中国及东方经历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提出并突出“二十世纪中国及东亚经历是基于这样的现实:“最近二十年,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中国思想界与学术界盛行着两种思潮:或者认为中国的问题是在割裂了传统因而主张回归儒家;或者以为对西方经历,特别是美国经历

8、的拒绝,是中国问题的症结所在,因而主张走英美的路。把目光转向中国古代,或转向外国,而且限于西方世界,特别是美国,却恰恰忽略了现代二十世纪 与中国,即使是讨论现代中国学术与文学,也是偏重于亲近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那一局部学者及作家。这样,真正立足于中国外乡现实的变革,以解决现代中国问题为自己思考的出发点及归宿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反而被排斥在研究视野之外。这些年孙中山之受冷遇,毛泽东之被遗忘,鲁迅之一再受到攻击,绝不是偶然的。这样的情况,在21 世纪初仍在继续。因此,在当代中国,研究鲁迅,言说鲁迅,传播鲁迅思想及文学,就具有某种“文化对抗,文化坚守的意味。 “鲁迅的“现在价值问题,不仅是中

9、国的,也是东亚国家以至世界的思想、文化学术界的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这些年将主要的精力放在普及鲁迅思想、文学,传扬鲁迅精神这一方面。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第1期7下面对“相互照射的镜子理解最准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具有相互影响性与平行性的20 世纪的思想及文学的世界性。B由于面对着共同或相似的问题,因此思想家、文学家们就会有共同或相似的思考。C思想家、文学家们“不约而同地提出某种具有内通性的思想,产生具有可比性的文学。D一批具有思想及文学相通性的20 世纪世界特别是东方国家的思想家、文学家。8以下说法不属于文题中“鲁迅的一项为哪一项A不仅仅看作是鲁迅周树人,而且是我们所说的鲁迅的的思想、文学

10、与他的实践。B指20 世纪的一批具有思想及文学相通性的世界特别是东方国家的思想家与文学家。C不同程度地受到鲁迅影响的又以自己的独立创造丰富、开展了鲁迅的思想及文学的某些20 世纪的思想家、文学家。D面对自己时代及民族的问题,阐释鲁迅,又接着鲁迅往下说,也同样丰富及开展了鲁迅的思想及文学的研究者。9下面对文本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相互影响性与平行性是20 世纪的思想及文学开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即世界性的两种表现形态;作者侧重阐述了“平行性,以说明“鲁迅。B第三段提到日本的竹内,是为了证明他面对自己时代及民族的问题,既能阐释鲁迅,也能丰富及开展了鲁迅的思想及文学。C第四段指出的二十世纪九

11、十年代以来的两种思潮,是提出并突出“二十世纪中国及东亚经历的现实背景,同时引文也说明了“鲁迅的价值。D文章的结尾,作者又针对性地提出传播鲁迅思想及文学的问题,从一个大的的背景下来认识“鲁迅的“现在价值问题,并说明了自己的志向。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2题。廉耻清顾炎武五代史冯道传论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那么无所不取,不耻那么无所不为。人而如此,那么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那么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 然而四者之中,耻尤为要,故夫子之论士曰:“行己有耻。孟子曰:“人不可

12、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又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吾观三代以下,世衰道微,弃礼义,捐廉耻,非一朝一夕之故。然而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彼昏之日,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顷读颜氏家训有云:“ 齐朝一士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吾时俯而不答。异哉,此人之教子也!假设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嗟乎!之推不得已而仕于乱世,犹为此言,彼阉然媚于世者,能无愧哉!罗仲素曰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美节风俗者天下之大事。朝廷

13、有教化,那么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那么天下有风俗。古人治军之道,未有不本于廉耻者。吴子曰:“凡制国治军,必教之以礼,励之以义,使有耻也。夫人有耻,在大足以战,在小足以守矣。尉缭子言:“国必有慈孝廉耻之俗,那么可以死易生!后汉书:“张奂为安定属国都尉,羌豪帅感负恩德,上马二十匹,先零酋长又遗金鐻八枚,奂并受之,而召主簿于诸羌前,以酒酹地曰:使马如羊,不以入厩;使金如粟,不以入怀。悉以金马还之。羌性贪而贵吏清,前有八都尉率好财货,为所患苦,及奂正身洁己,威化大行。呜呼!自古以来,边事之败,有不始于贪求者哉?顾炎武日知录廉耻节选【注】五代史为欧阳修编著。10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弃礼义,捐廉耻捐:丢弃B假设由此业自致卿相致:导致C羌性贪而贵吏清贵:尊重、重视D前有八都尉率好财货率:一律、一概11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与用法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A国乃灭亡假设事之不济,此乃天也B礼义,治人之大法臣之壮也,犹不如人C国家其有不亡者乎其孰能讥之乎D人而如此,那么祸败乱亡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12以下用“给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文字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罗仲素曰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美节风俗者天下之大事A罗仲素曰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美节风俗者天下之大事B. 罗仲素曰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美节风俗者天下之大事C. 罗仲素曰教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