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三第一次考试(化学)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0884365 上传时间:2023-08-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三第一次考试(化学)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年高三第一次考试(化学)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年高三第一次考试(化学)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2年高三第一次考试(化学)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2年高三第一次考试(化学)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三第一次考试(化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三第一次考试(化学)(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22年高三第一次考试(化学)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Al27 Si28 S32 K39 Fe56 Cu64 Mn55 Ag108第I卷(选择题 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07年3月22日是第十五届“世界水日”。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 活动的宣传主题为“水利发展与和谐社会”。下列有关活动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加强工业用水系统的环保改造,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B加强城市生活污水

2、处理,坚持达标排放C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建立水资源节约型、环保型的国民经济体系D推广使用纯净水代替自来水作生活用水,以保障用水安全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含硅的钢具有良好的导磁性B水晶和玛瑙的主要成分都是SiO2C金刚砂的成分是Al2O3,可用作砂纸、砂轮的磨料D太阳能电池可用硅材料制作,其应用有利于环保、节能3下列各图所示的实验原理、方法、装置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4下列事实能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ASO2和Cl2都能用于漂白B苏打、小苏打水溶液的pH都大于7 C苯酚、乙烯都能跟溴水反应DI2、NH4Cl晶体受热都逐渐消失5水热法制备Fe3O4纳米颗粒的总反应为:( )3F

3、e2+2S2O+O2+xOHFe3O4+S4O+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硫元素被氧化,铁元素被还原 BFe2+、S2O都是还原剂Cx2 D每生成1mol Fe3O4,则转移电子数为3mol6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已知2H2(g)+O2(g)2H2O(l) H571.6 kJ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1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含20.0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则稀醋酸和稀NaOH 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CH3COOH(aq)CH3COONa(aq)+H2

4、O(l) H57.4 kJmol1D己知2C(s)+2O2(g)2CO2(g) H1;2C(s)+O2(g)2CO(g) H2,则H1H2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1molCl2与足量铁反应转移的电子数是3NAB1mol氧单质含有的原子数是1mol氖气含有的原子数的两倍C标准状况下,11.2 LSO3中含有的SO键的数目为1.5 NA D标准状况下,11.2L NO与11.2L O2混合后所含分子数小于NA 8下列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含有大量Al3+的溶液:Na+、NH、SO、ClBpH1的溶液:Na+、K+、SO、COC含有大量Fe3+的溶液:Na

5、+、Mg2+、NO、SCND含有大量NO的溶液:H+、Fe2+、SO、Cl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石灰石溶于盐酸:CO+ 2H+H2O + CO2B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足量的氯气:2Fe2+ + 4Br+ 3Cl22Fe3+ +2 Br2 + 6ClC在硫酸氢钾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pH7:Ba2+2OH+2H+SOBaSO4+2H2ODFe3O4溶于稀

6、HNO3中:Fe3O4 + 8H+ Fe2+ + 2Fe3+ + 4H2O10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按 (“”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ABCDaNaOHHNO3HClSbNa2CO3NOCl2SO3cNaClNO2HClOH2SO411粗盐中含有可溶性杂质CaCl2、MgCl2和Na2SO4,若要得到纯净的NaCl固体,有如下实验操作:加入过量Ba(OH)2溶液 加入过量NaOH溶液 加入过量BaCl2溶液 加入过量Na2CO3溶液 加入过量盐酸 过滤 蒸发结晶。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AB C D12过氧化氢(H2O2)熟称双氧水,它是一种液体,易分解为水和氧气,常用作氧化剂

7、、漂白剂和消毒剂。为了贮存、运输、使用的方便,工业上采用“醇析法”:将H2O2转化为固态的过碳酸钠晶体(其化学式为2Na2CO33H2O2),该晶体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下列物质不会使过碳酸钠失效的是( )AMnO2 BNa2SO3溶液 C稀盐酸 DCH3COONa溶液13有X、Y两种元素,原子序数20,X的原子半径小于Y,且X、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选项中m、n均为正整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X(OH)n为强碱,则Y(OH)n也一定为强碱B若HnXOm为强酸,则X的氢化物溶于水一定显酸性C若X元素形成的单质是X2,则Y元素形成的单质一定是Y2D若X的最高正价为m,

8、则Y的最高正价一定为m14在给定条件下,下列加点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能被完全消耗的是( )A用50 mL 8 molL1浓盐酸与10 g二氧化锰共热制氧气B标准状况下,1 g铝片投入20 mL 18.4 molL1的浓硫酸中C向100 mL 3 molL1的硝酸中加入5.6 g铁D在5107 Pa、500和铁触煤催化的条件下,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15已知酸性条件下有如下反应:2Cu+Cu2+Cu。由于反应温度不同,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可能产生Cu或Cu2O,两者都是红色固体。一同学对某次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所得的红色固体产物作了验证,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加入试剂稀硫酸浓硫酸、加热稀硝酸

9、浓硝酸实验现象红色固体和蓝色溶液无色气体无色气体和蓝色溶液红棕色气体和绿色溶液由此推出本次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的产物是ACuBCu2OC一定有Cu,可能有Cu2OD一定有Cu2O,可能有Cu16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编号实验内容实验目的A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证明SO2具有漂白性B将Cl2通入NaBr溶液中比较氯与溴的氧化性强弱C将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收集后用冰水混合物冷却降温研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D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确定该溶液为碱溶液第卷(非选择题 共72分)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17(10分)工业上制备氯化铜时,是将浓盐酸用水蒸汽加热至80左右,慢

10、慢加入粗制氧化铜粉(含杂质氧化亚铁),充分搅拌,使之溶解,反应如下: CuO + 2HCl CuCl2 + H2O ,FeO + 2HCl FeCl2 + H2O。 已知:物质开始沉淀时的pH完全沉淀时的pHFe(OH)31.93.2Fe(OH)27.09.0Cu(OH)24.76.7 (1)若提供的药品有:Cl2、浓H2SO4、NaOH溶液、CuO、Cu,试结合题给表格请参照,简述除去CuCl2溶液中Fe3+和Fe2+的实验步骤:_。 (2)将除去Fe2后所得溶液小心加热浓缩,再冷却结晶,即可得CuCl2xH2O。过滤操作中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经检测,CuCl2xH2O中含水28.6%,则C

11、uCl2xH2O中x的值为 。如果要将CuCl2xH2O处理为无水氯化铜,如何操作: 。18(10分)莫尔盐(NH4)2SO4FeSO46H2O在空气中比一般亚铁盐稳定,是化学分析中常用的还原剂。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制取莫尔盐,实验步骤如下:用30的NaOH溶液和废铁屑混合、煮沸、冷却、分离,将分离出的NaOH溶液装入F中;在E中用处理过的铁屑和稀H2SO4反应制取FeSO4;将制得的FeSO4溶液与(NH4)2SO4溶液混合,结晶得到莫尔盐。试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铁屑和稀硫酸反应产生的氢气赶走装置中的氧气及硫酸铵溶液中溶解的氧,其目的是_;铁屑和稀硫酸反应产生的氢气的

12、另外一个作用是_。 (2)如何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得到的产品中有Fe2?_ _。 (3)为了确定产品中亚铁离子的含量,研究小组用滴定法来测定。若取产品24.50g配成100mL溶液,取出10mL用0.10molL1KMnO4酸性溶液滴定,消耗KMnO4溶液10.00mL。试配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MnO+_Fe2+_H_Fe3+_Mn2+_H2O试求产品中莫尔盐的质量分数_ (NH4)2SO4FeSO46H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92)。四、(本题共有1小题,共10分)19(10分)大城市机动车带来的污染问题不容忽视。汽车排出尾气中含有CO、NOx和其他大气污染物,其成分与车速有关。下面是不同车速时排放的污染物质量(以平均行驶1km算);车速(km/h)CO/gNOx/g碳氢化合物/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