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歌的风格和特点探究 —以《编花篮》为例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0884156 上传时间:2023-10-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9.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民歌的风格和特点探究 —以《编花篮》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河南民歌的风格和特点探究 —以《编花篮》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河南民歌的风格和特点探究 —以《编花篮》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河南民歌的风格和特点探究 —以《编花篮》为例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河南民歌的风格和特点探究 —以《编花篮》为例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民歌的风格和特点探究 —以《编花篮》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民歌的风格和特点探究 —以《编花篮》为例(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民歌的风格和特点探究 以编花篮为例摘 要:河南人民群众在不断的探索和生活的总结中创作出的河南民歌歌曲, 在歌曲中展现了河南人 民在生活各个方面, 是河南人民在不断积累的艺术成果 , 在河南有着丰富的音乐资源和丰富的文化背 景, 让河南民歌有着源源不断的题材和创意。因此本人通过对河南民歌编花篮为例的唱腔特点研究, 从而加深对河南语言和豫剧特征的研究;通过歌曲编花篮中运用了音的断与连的结合,来 加深对河南语言中艮劲的研究;通过歌曲编花篮运用的的演唱方式来加深对河南豫剧唱腔及研 究。关键词:河南民歌;编花篮;演唱特征;引言(前言)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歌是一个有利的传承、发扬的载体,其本身就具有丰富的

2、地域风格 和民族文化特色,因此要大力发展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各个地区的民歌都有自身地域的 民歌特点,河南传统文化研究中,人们对历史文化的研究较多,而对音乐文化的研究相对 滞后。河南民歌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是最具代表性的民族传统文化。河南民歌体现 了河南地区的文化环境、河南地区的民族性格和河南语言的特点。在我国传统的民族声乐 研究中,外省民歌出现的频率较高,河南民歌的传播也很少发生。因此,本文以极具河南 民歌特点的歌曲编花篮着手,通过研究编花篮的演唱特点来进行研究,从而分析 河南方言的特点及河南豫剧的唱腔让更多人了解河南民歌,提高河南民歌在人们视野的关 注度。1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1.1 河

3、南民歌的音乐特征从目前掌握的河南民歌资料来看,河南民歌大多是以五音六调音阶为基础建立起来 的,偶尔也会出现四音的旋律特征,少数儿歌是以三音系列为基础的。从调式上看,主要 是五声调式,其次是羽调式、商调式、宫调式和角调式。传统的五声调是使用最多的,其 他的调子很少使用,偶尔在信阳的一些民歌。羽毛调音主要用于少数山区的民歌,前后交 替,有时转调和移调终止。我们国家素来是礼乐之邦, 古代的时候天子与百姓都很重视民歌。 而在周代,帝王 就有让大臣采集民歌的制度, 人们把这一举动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采风”。他的目的主 要是通过民歌,让统治者“望风捉影,知己知彼,自省” “寒暑益文治”。据史料记载, 周天

4、子从政期间,有要求青年志士、烈士、民众献诗、乐师献歌等政策,其主要目的是传 递民情,考察皇帝政绩的成败。治理采风的官员叫“太史”。诗经在先秦时期被称为 “诗”,或被称为“诗三百”。在西汉,它被视为儒家经典。它最初被称为“诗经”。据 说是孔子写的,至今仍在使用。直到现在,我们仍然可以在教科书中看到诗经。经过 筛选和加工,诗经共有305部精选歌曲集。这是我国最早的诗集。诗经分为“风”、 “雅”、“赋”三部分。其中,“风”是诗经的精髓,它来源于各地民歌,是诗经 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首诗内在贫乏的内容往往只是几个词的不同,这就显示出民歌的鲜明 特征。它丰富的内容反映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风”包括河南、河

5、北等15个地方的民歌, 其中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歌。经过打磨的民歌多被称为五子歌,共有160篇,是诗 经的核心内容“风”是指当地的风和谣言。它记录了周初至春秋中期近500年的作品。 根据这些地域环境的不同,该地区的民俗体裁也可分为:号子、山歌、小调、田歌、风俗 歌、儿歌、吆喝歌。尤其是号角、山歌和小调流传最广。河南民歌的音阶也非常丰富和饱满。例如,许多民歌都有曲调,如五声音阶、六声音 阶和七声音阶。在五声音阶的基础上,加#4或b7。但加b7,七个音阶很少见,通常用于 晋陕一带的民歌中。类似于加入#4的第七音阶到目前为止非常流行,因为类似于目前河南 民歌的第七音阶,这样的七音阶也凸显了中原民歌的

6、特色。河南民歌的旋律线都呈现出高 低起伏的趋势,更多的跨度和优美的装饰声加入了这一进程。这也与河南方言有关,反映 了河南人真实而奔放的性格。河南民歌的节奏具有强弱对比、结构规整、曲调流畅的特点。 河南民歌以2/4的节奏为主,偶尔会出现一些4/4 3/4的节奏。河南民歌中山歌和小号主 要采用松散混合的节奏。使用民歌和小号是非常罕见的。在河南民歌中,旋律中有许多八、 十六音,词尾是两点音符。中间经常有第八个音符的停顿。正是因为这种创作特点,河南 民歌的风格更加灵活灵动,朗诵的旋律突出,代表性突出。而且,这种体裁也反映了河南 人善良、勇敢、真实的人格特征。1.2 河南民歌的语言特色.河南在以前属于中

7、原地区,地处中国北方,因此其语言形成了独特的特点,河南话在 河南民歌中也占有重要部分。在传统文化传承中民歌作为一个重要的媒介,尤其对传统文 化的继承和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每个时代都能真真实实的地反映着劳动人民生活, 展现了人民的性格,吐露了民众的心声,地区方言有着不可缺少的重要存在。因此不管在 演绎哪个地区的作品,地区方言的处理是演绎作品完整的重要步骤。河南话是人们以前所 知道的中州话。也叫普通话。主要分布在淮河北部、河南周边和河北南部地区。河南方言 体现了河南人性格的率直和真实。河南民歌的演唱也受各地方言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 口音,比如编花篮中编娘等字,还有个别字的韵母变化,比如歌曲中

8、的别 是白的音,还有一个重要的河南方言特点就是儿话音居多,比如摇篮曲中的娃 要换为娃儿。河南民歌除了正词以外,有一些语气词和形容词常用来为表达情感作辅 助。再根据使用字数的数量,常可以被称为衬字、衬词和衬句,在演唱中这些都会使歌词 的表现力大大加强,让歌曲更加有趣味,扩充了歌曲结构,使得河南民歌更加具有独特性 和代表性。虚词和衬词在河南民歌的演唱中有大量的出现,这与河南人的语言特色和长期 形成对于事物的独特看有着法密不可分的关系。衬词的使用也有很多种方式,比如在一句 话中想要起到引字和加重语气的作用,会用一个字或者两个字来修饰。一个字的像这 啊等,两个字的像我这那个等。衬词还可以有语气或者语尾

9、的,比如哎 呦呀等字,作为语气或者语尾拖腔的作用。衬词在河南民歌中的的使用还有另外 一种特点,它是由排练和旋律的结合在一起的,然后组成一种全新的长段,作为民歌的开 始和衔接。在整个歌曲中增强了歌曲的气氛,强化了舞曲特点,使歌曲更加充满活力,结 合歌曲又充分表达了作者想让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景。2 河南民歌的音乐特点以编花篮为例2.1 歌曲编花篮的豫剧文化在河南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戏曲是豫剧,在我国北方是影响很大的。在以前豫剧称为 “河南梆子”。经过时间和几代作家的不断创新和改革中才成为了现在的“豫剧”。朴实、实在、通俗是豫剧的主要特点,他刻画出了善良、淳朴的河南人民的形象。豫 剧中有很多让人们记忆深

10、刻的作品,比如花木兰从军、穆桂英挂帅清风亭, 西厢记等等作品,作品的表演艺术形式和表演技术在不断地创新和完善到现在已经是 炉火纯青。慢板、散板、二八板、流水板是豫剧演唱的基本音乐结构,其中二八板是最具 有表现力。除了基本的二八板外,二八板式在演唱中还常出现的有中、慢、快、中、紧、 紧打慢唱等。豫剧的魅力在于“中和”,兼容古今文化。2.2 歌曲编花篮的作品分析2.2.1 河南方言在语言上的特点歌曲编花篮中多运用河南话,河南话曾是官方话,与普通话非常靠近。因此,河 南很多的戏曲作品、民歌很容易被全国人民所接受。因为河南人几乎可以用河南方言代替 普通话直接与外地人交流,甚至没有语言障碍。河南话以前是

11、古代官方用语运用的基础, 根据河南话来制定并传播的。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中不断地完善和积累中慢慢形成我们现 在听到的河南话。每次出门,我都在其他地方有着深刻的体会。就算我不说普通话,但我 说话的语气慢点,我的外地朋友也可以理解我在说什么。这样让我想到原因肯定是因为河 南方言的声调和今天的普通话非常相似。所以我说河南话他们能听懂,河南话的美妙之处 就是很多人虽然没有接触过河南话,但是却能听得懂。因为河南话的声母和韵母都是很相 似的,除了声调不同几乎是一样的。但是也有一些字的韵母和普通话的韵母又是不一样的 比如药普通话yao河南话yuo又比如笔普通话bi河南话bei多多少少会有 一些变化。而声母也有

12、些许字较普通话也有些不同比如水好深普通话shen河南话chen 这些个别的变化。河南话中有很多的儿化音,在河南话中这些儿化音起到语气助词的作用, 比如普通话我歇会河南话的我歇会儿等等类似的儿化音。河南话具有词汇简练、 通俗、多用语气词的特点。如;“这是个啥哩”或者“今晚吃啥哩”这里的“哩”是在河 南话中用的最为广泛和通见得,在河南话中“啊”“呢”的语气词是最不常用的。在河南 话里有一个字代表着愿意的意思并附有代表性就是“中”字,每当听见这个字河南人就有 一种亲切感。在编花篮中多次出现“哪呼咿呀嘿”这句话,体现了河南话的朴素和实 在,以河南话唱出来极具河南民歌的特色。语气词和感叹词在各地区的名歌

13、中都用的较多, 以体现歌曲的情感表达,在河南民歌中更是如此。根据字数的多少可以分为衬词、衬字、 衬段和衬句。人们以衬腔的形式把歌词表现出来使歌曲更加突显民族的情感、更好的渲染 了气氛,也大大加强了歌词的表达力,让歌曲的语言更加生动灵现,扩充了歌曲的构架, 很大程度上使歌曲的味道酝酿的更加浓厚,最大程度的突出了区域民歌的特点。在歌曲中 不同位置的衬词有不同的作用,比如在编花篮中“哎咳哎咳 哟哟哟哟”的“哎咳” 在这句话中是作为首衬,“银格牡丹哎银社丹”中的“格”是作为间衬的作用来的。还有 一种表现的形式是衬词段,深化了歌曲的表达情感,加强了地区特色,让歌曲更加具有河 南地方的特点。编花篮这首歌曲

14、中运用了衬词中伴随着衬腔的特点让歌曲的声音更加 清澈,有一种从高空中抛出去的那种流畅的感觉,高音有种向上抛物的走势,而低音有一 种向下“蹦极”的感觉。歌曲整体旋律的走势中有一些跨度较大的音程,让歌曲的整体会 更加热情、活泼,前后会对比强烈。2.2.2 编花篮的作品分析九莲灯的代表曲目之一的编花篮,这首民歌被广泛的传唱,充满着河南民歌的味 道。这是一首非常快乐的极具积极向上的一首小调歌曲。歌曲通过唱词的连贯性和流畅性 给人们带来一种非常好的一种音乐感知。歌曲中还采用了中国乐器唢呐这种具有地方特色 的乐器,通过这种高亢的乐器与这首民歌相搭配,让歌曲的整体艺术更上一层。同时这首 歌展现了河南民歌曲调

15、中有一部分在清角上的运用,这首作品充分的运用了歌曲小调的特 征:平稳,紧致和巧变,使得节奏均匀,充分表达了歌曲想要表达的意思,人们对于美好 生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追求。这些都让编花篮这首民歌更具有河南当地特色风格, 这种风格特点也是河南民歌走向世界大舞台的重要基础。编花篮的乐曲结构是二段式,而二段体乐曲结构是河南歌曲的主要乐曲结构。第 一段主要是由 4个乐句组成的主歌部分。歌曲旋律流畅、活泼。河南戏曲的音调唱腔特色 由主歌里的六度大跳及副歌部分中的九度大跳完美体现,使得河南歌曲编花篮具有浓 郁的地方特色。全曲节奏明快,与上下跳跃的旋律线条结合,整个歌曲给人带来了舒畅、 愉悦的情绪。诗第二段为副歌形式,基本上是由衬词段组成。如在歌曲编花篮中的副 歌部分里,那村词段的运用更是体现了人们对美好工作生活的赞美。O兰4 痫捕之做丁;M 5卢粕 I 22 17 1蓝.丹编花篮-t朵2311121?1| 5花篮丄南两 朵摘 一山篮1山丹5*南牡2 17 17丹.艳,取1 蛊(5 17&-羅姑 5程齐 2艳.欢T丹 纷花 儿 见 r1 0 b 1 5 652321 H 0丹,艳,1亍亍2那那32丹雜?明羽2專1-喑哈5-,那那3.6.咸(55323 25* 1 44447 0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