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挖隧道深基坑开挖安全专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0883845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 页数:75 大小:9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挖隧道深基坑开挖安全专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明挖隧道深基坑开挖安全专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明挖隧道深基坑开挖安全专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明挖隧道深基坑开挖安全专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明挖隧道深基坑开挖安全专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明挖隧道深基坑开挖安全专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挖隧道深基坑开挖安全专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0千伏紫藤输变电工程进线隧道项目二标段明挖段(K0+967.0 至 K1+540.0)明挖隧道深基坑开挖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中建投工程技术有限公司110千伏紫藤输变电工程进线隧道项目二标段项目部二零一七年一月1.工程概况1.1工程地理位置1.2工程设计概况设计概况1.3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情况工程地质水文地质7.其他7.1.4气候条件.7.1.编制依据、范围1.1编制依据.7.1.2编制范围3.风险分析3.1风险源3.2施工风险分析.8.3.3施工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施工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安全风险管理领导小组成员及组织机构各部门职责4.施工准备144.1技术准备144.2场地平

2、整144.3主要工程材料.12.5.施工安排165.1劳动组织及职责分工1.65.2机械设备165.3工期安排175.4施工场地布置.1.7.6.工程重、难点及相应的应对措施176.1工程重、难点.1.7.6.2应对措施177.施工方法和措施197.1总体施工方案1.9.5.7.2基坑开挖前准备工作2Q7.3 土方开挖施工2.0.隧道基底土方开挖20.7.4边坡防护及防排水施工247.5隧道垫层施工2.0.7.6卷材防水层施工207.7隧道结构施工2.7.7.8混凝土浇筑287.9混凝土养护307.10 土方回填7.11风井327.12集水井施工338.质量验收和标准338.1材料质量验收.3

3、.3.8.2关键工序质量控制措施34基坑开挖量控制措施34卷材防水量控制措施34模板工程量控制措施35.模板工程量控制措施35.混凝土工程量控制措施368.3质量验收标准.3.7.9.针对风险源的施工措施389.1针对地质风险的施工措施389.2针对深基坑风险的施工措施389.3针对钢支撑脱落风险的施工措施3909.4针对管线断裂或渗漏水风险的施工措施309.5针对防止高空坠落等意外事故的安全措施309.6保证基坑边房屋安全的施工措施4.0.9.7针对基坑防淹的施工措施41.10.监控量测方案4110.1监测目的.4.110.2监测、巡视项目4210.3监测点布置原则4410.4监测实施方法4

4、5监测水准控制网布置及监测频率45地质情况观察及描述45.地表沉降监测46建(构)筑物沉降监测47.4810.5监测分级管理体系10.6监测信息反馈程序4911.安全文明施工要求4011.1文明、环境保护措施4011.2现场安全保证措施5411.2.1安全制度及安全检查.5.4.11.2.2土方及支撑安全措施54.11.2.3碴土自卸车运输安全措施5511.2.4起重机机械安全措施56.11.2.5现场临时用电(焊接)安全措施5711.2.6消防安全585812.1冬季施工时间5912.2供水管路的冬季保温措施5912.3机械设备冬季防寒措施5912.4冬季施工安全措施60.12.5冬季混凝土

5、施工措施6.112.冬季施工方案4713.应急预案13.1应急救援责任制及组织机构 6213.2应急救援小组的主要职责 6213.3应急救援小组组长、副组长及成员的职责与分工 6313.4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流程 6413.5主要应急措施65基坑发生涌水、涌砂、地表沉降及坍塌等现象 65边坡失稳的风险 5.0.地面开裂、塌陷应急措施 5.0.5.0.建筑物变形过大应急措施13.5.5外界因素受阻应急措施50后附 场地平面布置图、施工进度横道图明挖隧道深基坑开挖安全专项施工方案1. 工程概况1.1工程地理位置本工程为110千伏电缆隧道工程进线隧道项目二标段明挖隧道 ,隧道长度573m,施工里程为K0

6、+967-K1+540。隧道位于郑州中原区中原西路南侧,须水河东侧。详见图1-1工程平面位置示意图点八、图1-1工程平面位置总示意图1.2工程设计概况设计概况明挖隧道基坑长度 664m ,隧道结构尺寸为3.1m (宽)X3.4m (高),隧道净空 尺寸为2.5m (宽)X2.8m (高)。基坑采用放坡开挖,开挖深度8-18m ,平均深度 12米,边坡坡度为1: 0.5,分为2-3级台阶进行放坡,每6m设置一级边坡,边坡平 台宽度为1.5m ,边坡采用80mm C20喷射混凝土 +锚杆+钢筋网进行边坡支护。边坡上设置排水沟,基坑底部每30m设置一个集水井。基坑截面详见图2-1 o对于K1+380

7、-K1+310 基坑处于柳沟安置区项目污水池内,该处自然地面距基坑底 为10m左右,采用12米长III型拉森钢板桩(宽400mm、高170mm、厚15.5mm ) 加二道内支撑进行基坑支护,钢板桩之间采用HW250*250*11*11围檩进行连接,围檩 与每根拉森钢板桩之间空隙需打入木楔抵紧,直径DN300*10的钢管进行内支撑,第 一道支撑距地面1.0m ,第二道支撑距明挖隧道结构顶面1.5m ,支撑水平间距为5.0m o基坑截面详见图2-2 o%Mi孑|50-uL95-=:.图2-1基坑开挖断面图(12m深)EN300rn兀:Cp:葺驴号 為啖图2-2钢板桩开挖断面图(10m深)1.3工程

8、地质、水文地质情况工程地质沿线主要地层为第四系土层覆盖,根据现场勘探及室内土工试验结果,按各岩土层特征将勘探深度范围内的地层自上而下描述大致如下:第1层:素填土,褐黄色、浅黄色,主要成份为粉土、粉砂,局部含碎砖块,为 修筑道路、填埋地下管道形成、密实度变化大,由于位于在修路面之下,大部分经数 年碾压后,较为密实,局部经过多次或近期开挖回填,比较疏松。第2层:粉土、褐黄色、稍湿、中密-密实,上部粘粒含量稍高,见大量灰色条纹 或灰绿色团块,俗称花斑土”;下部粘粒含量低,见大孔隙和白色钙质网纹,含蜗牛 壳、铁锰质斑点及零星小姜石。该层土干强度低,韧性低,无光泽反应,加水后摇振 反应中等。本层分布基本

9、稳定,层厚5.8-7.0mm,层底埋深6.4-9.2m。第3层:粉土,褐黄色、稍湿、中密、粘粒含量高,似粉质粘土,肉眼可见孔 隙,偶见黑色结核状斑点。该层土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光泽反应,加水后摇 振反应中等。本层分布基本稳定,层后2.9-4.1m ,层底埋深9.7-12.5m。第4层:黄褐色,湿,中密-密实,砂质含量高,见黄绿色条纹或环斑,含少量姜 石。层间夹粉砂薄层或透镜体,呈密实状态,其成份以长石和石英为主,为选性与磨 圆度均不好,见白色云母碎片。该层土干强度低,韧性低,无光泽反应,摇振反应中 等。本层分布稳定,层厚4.0-6.4m,层底埋深为14.0-17.8m。水文地质本场地地下水

10、水位埋深34.0m左右,地下水位高程为100.0m左右,属孔隙潜水类 型。根据区域资料,地下水位年变幅2.0-3.0m。场地近3-5年最高水位埋深30.0m,最 高水位高程102.0m。地基土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 具有微腐蚀性。其他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场地处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0.15g区, 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VII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土类型中软场地土,建筑场 地类别为III类。拟建场地为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拟建场地周围地形平坦,场地及其附近地表无不良地质作用 ,但地基内存在有因 挖填各种管线造成浅部有虚填土及老冲沟等不良因素,设

11、计及施工时应考虑其影响。拟建隧道区间沿线有人工填土层 ,为杂填土,土质不均,工程性质差,填土厚度较 大,高度为5.4-7.6m。1.4气候条件郑州市属于温带气候区,全年平均气温为14.3 C,年最高气温43 C,年最低气温 -17.9 C,平均气压:夏季992.3hpa、冬季1013.3hpa,全年平均降雨量632.4mm,一 日最大降雨量189.4mm,全年最大积雪深度23.0cm,最深冻土层270mm,本区主导 风向夏季以南风、东南风为主;冬季以东北风为主,全年主导风向夏季以南风、东南 风为主,冬季以东北风为主,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 NE,频率为10%,极大风速为 27.7m/s。1.编制

12、依据、范围1.1编制依据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婷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5、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6、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7、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9、 国家电网公司施工项目部标准化工作手册110(66)千伏线路工程分册(2010 版)。10、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 DL/T 5221-2005。11、电缆沟及电缆线路建设改造标准汇编 2004年4月。12、管线综合图纸和电缆隧道设计图纸。13、项目管理实施规划(施工组织设计)。1.2编制范围本方案适用于110千伏紫藤输变电工程进线隧道项目二标段深

13、基坑开挖施工。3. 风险分析 3.1风险源工作井基坑土方开挖过程中风险源包括自身风险和环境风险,具体情况见表3-1表3-1风险源工程统计表序号风险名称安全等级基本情况描述保护措施变形控制标准一一一自身风险二级深基坑1. 土方开挖做到快开挖,快支护”原 则。2. 施工时,做好边坡支护及基坑防排 水工作。3.收敛10mm二二二环境风险1基坑旁土堆二级K1+042-K0+967 基 坑南侧土堆,最小距 离基坑为10m,土 堆高度10m。1. 提前清理土堆,避免堆载过大造成基 坑变形甚至坍塌。2. 加强监控量测,做到信息化施工。沉降10mm2二级K1+380-K1+310 基 坑处于柳沟安置区项 目污水池内。1、提前降水及钢板桩+支撑支护,避免 开挖造成基坑变形甚至坍塌。2、加强监控量测,做到信息化施工。收敛10mm3.2施工风险分析根据以往明挖基坑施工经验,明挖基坑施工阶段主要存在以下风险表3-2施工中可能出现的施工安全风险统计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