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资内控6个维度设计背景调查问题,让你的入职人选“高、保、真”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0883729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资内控6个维度设计背景调查问题,让你的入职人选“高、保、真”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资内控6个维度设计背景调查问题,让你的入职人选“高、保、真”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资内控6个维度设计背景调查问题,让你的入职人选“高、保、真”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资内控6个维度设计背景调查问题,让你的入职人选“高、保、真”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资内控6个维度设计背景调查问题,让你的入职人选“高、保、真”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资内控6个维度设计背景调查问题,让你的入职人选“高、保、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资内控6个维度设计背景调查问题,让你的入职人选“高、保、真”(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资内控 6 个维度设计背景调查问题,让你的入职人选 “高、保、真”背景调查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比如说 : 何时开始做背景调查?如何选择证明人?如何获得证明人 的联系方式?如何验证由候选人提供的证明人身份?如何 判断负面信息是否因为证明人本人的狭隘或是对候选人有 偏见甚至私怨而产生?如何避免候选人与证明人串穿一气 使 HR 获取虚假而夸大的证言?如何消除证明人顾虑取得真 实信息?如何向候选人反馈背景调查结果等。背景调查开始 前 HR 要做的准备并不少于正式面试。最近一段时间因背景 调查反馈不理想,我们否掉了两个总监级岗位的候选人。 背景调查和测试技术不同,后者是辅助工具,一定程度上影 响

2、决策,前者呢在得到负面反馈时只要可以判断信息真实几 乎可以一击致命、一票否决、停止录用。什么是背景调查? 通俗来讲,“背景调查”就是“调查背景” 。 什么是背景?就是候选人以往的经历(包括工作时间、岗位 名称、工作职责、教育经历、 薪资水平)、他人的评价等, 经历是指客观事实, 评价是指他人的主观感受, 总之都是“过 去式”或者对“过去”的评价。过去的成绩或失败不能代表 现在和将来, 但过去的事例使我们可以预知候选人将来的 表现,所谓习惯决定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的道理就是这样的,也正是背景调查的意义所在。本文我们只讨论问题的设计。1、职位:Eg.1 候选人 A 在简历中写到“ 2001 年 3

3、 月 2007 年 3 月 在 B 公司任总监” ,HR 背调后得知“ 2001 年 3月至 2006年 10月任经理,2006年 11月被任命于总监, 2007年 3月离职”, A 在 B 公司任总监“ 4 个月”而非“ 6 年”从真实性的角度 来看, A 的简历并不假,最多属于信息不周全,只记录了离 职时的职位,但“ 6 年”与“ 4 个月”的差距往往决定了是 否可以录用。建议: HR 在背调时要了解候选人离职时的职位、任命时间、 在任期间的最高职位,将一个问题拆成几个来问才可能问到 位。(思考题:如果离职时的职位低于在同一家公司期间的 最高职位,作为 HR 应该问哪些问题呢?,如果候选人

4、未记 录这段经历,你查得出吗?) 。2、下属: 下属人数的多少是否一定与管理能力、专业水准成正比? Eg.2“A 在 B 公司任行政人力总监,下属共 11 人”,背调后 得知“司机班 5 人,保洁 2 人,厨师 2 人,前台 1 人,行政 助理 1 人”另一候选人“ a在 b公司下属 7个人,其中 5人做 HR 各个 模块工作, 2人分管行政事务”试问为一家 300 人规模企业 的招 HRD 你会录用谁?建议:下属的人数及分工在面试环节就应该问及,背景调查 时应与所在公司的现任 HR 人员进一步确认。3、离职原因:公司迁址、倒闭、架构调整取消部门、股东 更替、老人身体不好孩子上学等家庭原因、出

5、国进修、有新 的发展机会(或原公司缺少发展空间) 、人际关系 复杂、工 作强度过大离职原因林林总总,我认为只要合理、真实 都可以接受,即便是由公司辞退也不能说明此人一定不可以 为我所用。Eg.3“A 离职原因是公司出售,原有人员被遣散,证明人是E,A 称 E 是她的直接上司”HR 调查后得知:公司目前仍正常运营, A 和 E 同时离开公 司,E未非 A 的上司而是其他部门平级同事。公司现任HR经理与 A 曾共事在同一部门, 不愿意正面回答 A离职的原因。 并在我们做完背调后主动来电提醒,应该在背景调查时更谨 慎些。而事后 A 来电、 发邮件频繁解释离职原因的行为也略 显异常。建议:如果要调查离

6、职原因,现任 HR、总部 HR 、候选人离 职时的直接上级最有发言权。曾经共事但离职时已然不是上 下级关系的“上级” ,我们就不必打扰人家喽。所以要主动 求证证明人的上级身份。问题是“请问您与候选人共事多 久?是从什么时间开始到什么时间?候选人离职时您是否 还是她的上级?”4、工作能力(或业绩) : 这部分的问题格外重要,建议大家多做准备、多设计一些有 验证关系的问题。而一般情况下, 证明人是不想得罪人、 落埋怨、 承担责任的, 背景调查中如果听到最多的回答是 “挺好、 还可以、 差不多” 时, HR 就要注意了!Eg.4 面试中 A 称每年都可以超额完成任务, 因此多次受到领A 的老板姓龙,

7、他在回答了一连串的“还可以”之后我问他 “和 A 平级的您的下属共有几个?”龙先生答“7、8 个吧,都是大区销售经理” ,再问“ A 在平级中的业绩排名如何?” 龙先生答“中等” ,再问“您给 A 涨过薪水吗,除了工龄工 资或者是公司全员普调之外?” ,龙先生想了想回答说“公 司里是有调薪制度的, 不过都要通过考核, 每个部门只有 1、 2 个名额,还轮不到他” 。再问“A 提出离职后您挽留了吗?” 龙先生回答“那个时候我很忙没顾上” ,再问“如果还 有合 作的机会,您会重新录用他吗?”龙先生答“哈,这要看什 么机会。” 建议:问题要使回答是定“量”而非定“性”的评价;询问 “事实”而非“感觉

8、” ;用逻辑关系来求证事实(干得好, 会加薪;干得好,会被重视;干得好,老板会一直惦记你。反过来讲,通常情况下,老板从未加薪、离职时未做访谈、 不想再合作的员工业绩未必是真的好,何况是个中层干部)5、沟通能力、影响力、说明力、人际关系、团队合作方面: 没有矛盾和冲突的情况下,大家都是一团和气,候选人较好 的沟通能力强、较强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是在极端状况下才 可以体现出来的。Eg.5 龙先生是 A 的直接上司。 我问他 “A 和您意见不一致时 他会怎么表达?”龙先生说“我是他领导,一般情况下他都 听我的,很少有意见不同的时 候”我问“ A 管理团队 过程中,您是否接到过他的下级直接向您进行投诉”

9、 ,龙先 生答“这些情况都难免的,谁能保证自己没有个错呀” ,再 问“投诉他是因为 什么原因呢?”龙先生答“那谁记得清 呀,好几次呢”6、薪资: 这个问题在很多公司的背调中会被提到,我倒认为可以不 问。一来是证明人未必真了解候选人薪资、 HR 部门也不会 轻易告知具体金额,二来候选人过去 的薪资水平受所在行 业、公司效益、工龄、公司薪资制度的影响,最多是个参考 值。招聘企业 HR 客观评价候选人能力,并与公司现行的薪 资制度匹配、用现有同一 级别员工的薪水做参考就 OK. 建议 还是要避免候选人要得多给得多、要得少给得少的情况发 生,同工同酬才是公平。 HR 要依据岗位不同、级别不同设 计不同的背景调查表,表中的问题要侧重点不同,中层高层 管理岗位要侧重于管理 (人员和财务管理) 能力、沟通能 力、 决策能力、创新能力方面的真实性识别,低端岗位侧重于了 解执行能力、学习能力、工作主动性和离职原因以及需改进 的方面。背景调查开始前,要将问题提前 罗列出来,问题 之间最好有逻辑关系,相互呼应。通用的规律是:向合适的人问合适的问题、多问数字少问感 觉,多问事例少问评价,做判断时以封闭式提问去求证。记 录要引用证明人原话而非自己的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