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修版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三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三节海水“制碱”教案2鲁教版五四制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0881697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修版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三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三节海水“制碱”教案2鲁教版五四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精修版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三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三节海水“制碱”教案2鲁教版五四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精修版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三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三节海水“制碱”教案2鲁教版五四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精修版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三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三节海水“制碱”教案2鲁教版五四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精修版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三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三节海水“制碱”教案2鲁教版五四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修版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三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三节海水“制碱”教案2鲁教版五四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修版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三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三节海水“制碱”教案2鲁教版五四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精品资料 海水中的化学单元教材地位本单元旨在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海洋中蕴藏的丰富资源及其利用,体验科学的研究方法,逐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本单元的设置,既通过海洋这个巨大的资源宝库,为学生开拓了一个新的广阔的化学背景,又使学生掌握了一些所必需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体现出“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单元目标本单元将探究海洋化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何使海水中的化学元素转化为对我们有用的物质(如Mg的制取);如何使海水淡化及海底矿物的开发和利用;明确海水晒盐的原理及利用海水制纯碱的原理;还将探究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定义及相互转化;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的概念及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

2、溶解度曲线表示的意义;根据溶解度曲线来判断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从而明确夏天晒盐,冬天捞碱的道理;同时本单元还将探究纯碱的化学性质及一些常见饱和溶液的配制与蒸发结晶;海水淡化和粗盐的提纯。重点:海水淡化;海水晒盐的原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及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粗盐的提纯;氨碱法制纯碱的原理;纯碱的化学性质;常见盐的水溶性应用。难点:海水淡化;海水晒盐的原理;溶解度的概念;氨碱法制纯碱的原理。学法建议1、 学习要与生产、生活密切联系。2、 善于提取、加工、整理信息。3、 设计制备物质的方案,评价方案优劣。单元教学计划节次课时主要知识点探究活动第1节1海洋中的资源;保护海洋环境;利用海洋资

3、源;海水的淡化海水的淡化;开发利用海底矿物。第2节3海水“晒盐”的过程;饱和溶液;结晶(蒸发结晶与降温结晶);溶解度;溶解度曲线;粗盐的提纯。饱和溶液的配制与蒸发结晶认识溶解度;绘制溶解度曲线;粗盐的提纯。第3节3氨碱法制纯碱的简单原理与主要流程;纯碱的性质;盐类。用食盐制纯碱;纯碱的性质。单元复习第三节 海水“制碱”学习目 标:1、 认识纯碱(碳酸钠)等盐类物质的重要性质;知道工业制取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了解纯碱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2、 通过对氨碱法制取纯碱的反应原理的分析,树立元素守恒观。3、 通过了解侯德榜的事迹,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人生价值观。重点:氨碱法制纯碱

4、的原理、纯碱的性质、常见盐的水溶性应用难点:氨碱法制纯碱的原理相关知识:1、 分解反应 2、 饱和溶液 3、 过滤 4、酸碱指示剂规律学生虽然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但是其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大多还停留在“质量守恒”的层面上,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元素守恒观,尚不能从元素守恒的角度考虑物质制取过程中的原料选择问题。对于盐的认识也仅限于几种具体的物质(如氯化钠、硝酸钾、硫酸铜等)的物理性质方面,而对于盐的化学性质知之甚少,更不能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推断其用途。教学应从引导学生分析由食盐制取纯碱时需要补充的元素入手,尽早地帮助学生树立元素守恒的观念。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认识氨碱法制碱的步骤和反应原理,尝

5、试从经济、技术、设备等多个角度考虑生产问题。关于纯碱性质的教学,要注意挖掘“实验探究”所包含的多重教育价值,既要让学生通过该实验认识盐的几种性质;又要引导学生将物质的化学性质与用途联系起来,进一步强化物质决定用途的化学基本观念,并归纳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同时还要通过碳酸钠与氢氧化钙的反应,使学生认识到通过化学转化的方法可以提高物质的应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教学过程知识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 氨碱法制纯碱原料:原理:生产流程:2、纯碱的用途3、纯碱的性质(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原料:食盐、石灰水、水媒介:氨原理: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制成饱和氨盐水,然后在加压条件下向氨盐水中通入足量的CO

6、2生成NaHCO3,由于NaHCO3在该状态下溶解度很小,呈晶体析出,同时NaHCO3不稳定,受热后生成纯碱、水和二氧化碳。相关反应化学方程式:NaClNH3CO2H2ONaHCO3NH4ClNaHCO3Na2CO3H2OCO2产物:纯碱、氯化铵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改进了制碱技术,创立了更先进的联合制碱法。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人造纤维、石油精炼、粗盐精制、1、 硬水软化、玻璃生产的原料2、 应用于冶金、造纸、纺织印染、洗涤剂生产等领域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水溶液显碱性,俗称纯碱(1) 与指示剂作用(2) 与氢氧化钙反应现象:产生白色沉淀方程式:Na2CO3Ca(OH)22NaOHCaCO3自学

7、氨碱法制纯碱的方法,理解反应原理思考P19交流共享阅读教材P20了解纯碱的用途阅读完成教材P21实验探究思考练习相关方程式的写法、盐1、判断依据:、水溶性、性质:总结: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根据溶解性表可总结为:酸类易溶除硅酸,溶碱钾、钠、钡和氨;钾、钠、铵、硝溶,盐酸除银和亚汞;硫酸难溶钡和铅,碳酸溶钠、钾和铵() 盐跟酸反应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酸() 盐跟碱反应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碱师生共同总结本节内容自学教材P22教后记:单元备课下 第六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单元总结:一、识网络归纳:海水中的化学二、专题综合讲解:1、溶质质量分数和溶解度的关系比较项目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概念受外界条件

8、(温度等影响)不受外界条件影响温度一定不一定溶剂量100g不定量溶液状态达到饱和饱和或不饱和单位克是比值(无)相互转化某温度时,某物质任一质量的饱和溶液中,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2、过滤与结晶分离提纯方法过滤结晶概念把不溶于液体的固态物质跟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从溶液中析出一定几何形状的固体的过程原理根据物质的溶解性:固体颗粒大,不能通过滤纸或过滤层,而滤液可通过滤纸或过滤层利用固体物质溶解性不同,以及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不同,使一种物质先结晶而达到分离目的选用范围适用于除去液体中混有的不溶性固体杂质。如粗盐提纯适用于分离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如NaCl和KNO3的

9、分离主要仪器名称铁架台、烧杯、漏斗、玻璃棒、滤纸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烧杯主要操作溶解、制作过滤器、过滤溶解、蒸发、冷却、结晶(重结晶)操作要领一贴、二低、三靠蒸发液不能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不断搅拌;发现较多固体时应改用小火或停止加热3、离子的检验CO32、Cl、SO42的检验,所用试剂及现象离子所用试剂现象结论举例CO32用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某物质滴入稀盐酸立即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定含有CO32离子NaCl和Na2CO3的鉴别Cl用AgNO3溶液和稀HNO3某溶液滴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入稀HNO3,沉淀不消失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l离子海水和淡水及淡水和自来水的鉴别SO42用Ba(NO3)2溶液和稀HNO3某溶液滴入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入稀HNO3,沉淀不消失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离子Na2CO3和Na2SO4的鉴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