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0879912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考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考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考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考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考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考试题及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考试题及参考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考试题及参考答案1-20 单选题(每题 2 分)1、资源和环境是经济社会(B)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经济的 发展离不开资源和环境的支撑。A、全面B 、可持续C、又快又好D 、协调2、建立和完善环保立法和独立执法监察体制体系建设。加快环境保护立法、执法、监督的动态机制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环保独立执法监察体制体系建设,把人和自然关系纳入制度化、( C )轨道。A、民主化B 、规范化C、法制化D 有序化3循环经济的特征是(B )。A、能量梯次使用B 以上都是C、物质闭路循环D 以上都不是4 (B )的核心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A、低碳发展B 绿色发展C、循环发展

2、D 生态发展5 、 ( A ) 作为当代乃至我们长期追求的目标, 受到全世界不同制度国家的普遍关注,成为时代潮流。A、生态文明B 、生态文化C、生态和谐D 、生态精神6 、 “生态文明是自然、 人、 社会价值的生态定位和选择”是以下面哪个视角在对生态文明进行界定?( B )A、世界演化图景的视角B 、价值论视角C、社会文明的研究视角D 、文化形态的视角7 、 2008 年 1 月 29 日,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 C )次集体学习时间明确强调 “贯彻落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必须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

3、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协调 ” 。A、四B 、二C、三D 、五8、以下哪项不属于生态环境问题的特征?( B )A、艰巨性B 、人文性C、长期性D 、复杂性9 、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在哪个方面彻底转型?( B )A、两者都不是B 、两者都是C、经济结构D 、能源结构11、(A)是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强烈的精神信仰,是一种理性 的、具有生态智慧的信念。A、生态精神B 、生态文明C、生态和谐D 、生态文化12 、 “生态文明要求转变传统工业化生产方式,提倡清洁生产”属于A)A、生产方式层次B 、物质层次C、生活方式层次D 、以上都不是13 、通过认识和实践,形成( D )和

4、生态相结合的生态化理论。A、自然哲学B 、社会学C、伦理学D 、经济学14 、佛教认为,生命中的行是( B )A、一种思维活动B 、生物行为C 、生活的感觉D 、地、水、风、火15 、 “生态文明提倡适度消费,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属于下面哪个层次?( C )A、物质层面B 、生产方式层面C、生活方式层面D 、以上都不是16 、将( D )纳入政府的工作目标与政绩考核指标,各级政府和环保主管部门的环境决策行为、 经济环境行为和环境管理部门的监管工作,听取群众意见。A、治理环境B 、节约资源C、保护生态D 、保护环境17 、生态旅游业的根本性质是( A )A、经济型B 、

5、生态型C、文化性D 、以上都不对18 、( D ) 仍然是长期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之一。A、人口结构问题B 、人口分布问题C、人口素质问题D 、人口数量问题19 、系统的( C )动态均衡发展是宇宙发展演化的根本规律。A、规范化B 、辩证化C、机制化D 、开放化20、( A)报告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生态文明被提高到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并列的高度。A、十八大B 、十七大C、十七大四中全会D 、十八大四中全会判断题1 、工业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化解资源、环境瓶颈的需要。正确2 、 生态文明村是指通过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 促进经济政治和文 化的协调发

6、展的生态村。正确3 、 环境产品提供是政府的职责, 基本的环境质量是一种公共产品,是政府必须确保的公共服务。?正确46 、生态工业从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兼顾的目标出发。正确4 、绿色社区管理的核心是政府主导。错误5 、 人口数量问题仍然是长期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之一。正确6、生态服务业是以生态学为指导,其核心就在于产业链循环系统以循环经济的理念为导向。正确7 、我国最早开展文明生态村建设的省份是陕西。错误8 、 1999 年,海南率先获得国家批准建设生态省。正确多选题1 、在生产方式上,实行双资源优化组合,充分利用人力资源,节约利用物质资源, 形成在科技进步基础上的 ( B D )

7、并重的产业结构。A、环境友好性B 、资本密集型C、市场导向性D 、劳动密集型2、现有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和标准的相关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哪些项?( ABCD )A、认为政府所有的工作都是公共服务B 、认为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是同义的不同表达C、认为除经济调控、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之外的工作就是公共服务D 、认为除了有形的公共产品之外的政府为民众提供的无形的消费服务就是公共服务3 、以下哪些属于生态系统的特征?ABCDA、自组织性B 、整体性C、多样性D 、动态性4 、 “环境财政 ”重点支持矿山生态环境治理, 推动矿山生态恢复与土地整理相结合,实现( CD )开发的良性循环。A、矿山资源B 、生态保护C

8、、土地资源D 、生态治理5、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途径,从资源利用的技术层面来看,主要是从那个层面来展开?( ABC )A、废弃物的无害处理B 、资源高效利用C、资源的循环利用D 、以上都不是6、我国已建立的国内环境、灾害、气象信息共享的数据资源的基础主要有( ACD )。A、信息共享的软硬件环境和管理经验B 、信息技术发达C、环境、灾害方面的信息姿态或数据库D 、有利益信息共享的社会环境7、目前我国资源、环境上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体制与机制的不适应造成的,如政府职能的( ABD ),造成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不适应。A 、“越位”B 、“错位”C 、“到位”D 、 “不到位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