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导学案-老师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0879832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窦娥冤导学案-老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窦娥冤导学案-老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窦娥冤导学案-老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窦娥冤导学案-老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窦娥冤导学案-老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窦娥冤导学案-老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窦娥冤导学案-老师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窦娥冤导学案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关汉卿及元杂剧的特点 2、诵读感知,把握本文的故事情节。3、初步感知窦娥悲剧的一生。课时重点1、阅读课文,正音释词。2、诵读感知,把握本文的故事情节。3、初步感知窦娥悲剧的一生。课时难点:1、体味本色语言的特色风格。2、分析主人公窦娥的形象,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通过窦娥冤这一历史冤案,认识元代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认识当时阶级矛盾的尖锐。 学法指导: 诵读讨论探究点拨知识链接1、元杂剧作家关汉卿: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一同被称为“元曲四大

2、家”,并居“元曲四大家”之首。元曲四大家及代表作 关汉卿窦娥冤 马致远汉宫秋 郑光祖倩女离魂 白朴墙头马上元杂剧的四大悲剧窦娥冤关汉卿,汉宫秋马致远,梧桐雨白朴,赵氏孤儿纪君祥 元代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关汉卿不满社会现实,不仅写作剧本,有时还登台演唱,借杂剧来揭露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他一生创作杂剧有60多部,但大都散失,现仅存15部。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流传很广。其中的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关汉卿一生创作的杂剧有六十多种,他是我国戏剧的创始人,数量超过了英国的戏剧家“戏剧之父”莎士比亚,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关汉卿的戏剧语言,被称为本色派之首。所谓本色派:指关

3、汉卿不以仕途功名为念,保持生活与性格的真实,作品与生活性格的一致。2、元曲和元杂剧的知识: 元曲:一般包括杂剧和散曲。杂剧是元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标志。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小令是独立的支曲,相当于一首单调的词,主要是从民间的小曲和词调变化来的。如我们熟悉的马致远的越调天净沙秋思。套数是由两支以上同宫调的曲子联缀而成的组曲,各套曲子的联缀多有一定的顺序,末曲多以尾声结束。元杂剧是用北曲(北方的曲调)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是在金院本基础上以及诸宫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1)结构: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完整的故事,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

4、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有的杂剧还有“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在折与折之间的椅子,则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相当于过场戏。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授课:XXX(2)角色: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

5、、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如张飞、李逵。丑: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此外,还有孛(b)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徕儿(小厮)。(3)剧本的构成: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唱是元杂剧的主要部分。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定。一出元杂剧四折一般由一个主角主唱到底,由正末主唱的称为末本,由正旦主唱的称为旦本。一出元杂剧的三个构成中古有“唱为主,白为宾”的说法。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宾白又分以下四种:对白:人

6、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里话;带白:唱词中的插话。宾白是元杂剧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所谓“曲白相生,方尽剧情之妙”,正说明这一点。3、窦娥冤情节简介楔子部分的情节:书生窦天章因连本带利欠蔡婆四十两银子被迫把七岁的女儿抵给她做童养媳,然后进京赶考去了。(序幕)第一折的情节:庸医赛卢医欠蔡婆十两银子,心生歹意要勒死蔡婆却被张驴儿父子俩撞破,张驴儿乘机逼蔡婆婆媳俩分别嫁给他们父子俩,蔡婆无奈之下答应了,回家后遭到生性刚烈的窦娥的责骂与反对,只好先让张驴儿父子在家中住下。(开端)第二折的情节:张驴儿为达目的心生恶意,找赛卢医讨了毒药欲毒死蔡婆,阴差阳错被他父亲喝了,张驴儿顺势栽

7、赃窦娥,逼她私了,嫁与自己为妻,被刚烈的窦娥断然拒绝,于是,两人对簿公堂,却不料碰上桃杌这个昏官,偏听张驴儿一面之词,窦娥为保蔡婆被屈打成招判了死刑。(发展)第三折的情节:在被押往法场的路上,窦娥激愤之下指天骂地,并在行刑前许下三桩誓愿血飞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以示冤屈,窦娥死后誓愿一一应验。(高潮)第四折的情节:窦天章京试高中,出任朝廷廉使,得女儿托梦,知窦娥冤死,决心铲除贪官,为女儿昭雪。一、预习导引1、给加点字注音注字音。楔子(xi) 盗跖(zh) 嗟怨(ji) 前合后偃(yn) 亲眷(jun) 斟酌(zhn) 罪愆(qin) 衔冤(xin) 湛湛青天(zhn) 杳(yo)无音信浣纱

8、(hun) 错勘(kn) 亢旱(kn) 鳏寡孤独(un) 甘霖(ln) 田畴(chu) 埋怨(mn) 尸骸(hi) 哥哥行(hn) 古陌(m)荒阡(qin)2、解释加粗字词语。 怎不将天地也生(甚、深)埋怨 不提防遭刑宪(刑法,刑律) 错勘(分辨、判断)贤愚枉(徒然)作天 待我嘱咐他几句话咱(“咱”相当于“吧”) 我窦娥向哥哥行(这里、那里)有句言 你去那受刑法尸骸上烈(烧)些纸钱 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荐”意为“祭,超度亡灵”) 官吏每(“每”同“们”)无心正法 授课:XXX断送(“断送”意为“发送,指殡葬”)出古陌荒阡 兀的(这)不是我媳妇儿二、合作探究1、对照落实前面讲的元杂剧知识。找

9、出本文的戏剧语言(唱、科、白)、宫调、曲牌、角色的表现样式。明确:括号里面的小字是科介,括号外的小字是宾白,不带括号的大字是唱词。【正宫】是宫调,如【端正好】、【滚绣球】等是曲牌名。本文第三折共出现10个曲牌,都属于正宫调。本文出现的角色有卜儿(蔡婆)、冲末(窦天章)、正旦(窦娥)、净(赛卢医)、副净(张驴儿)、孛老(张父)、外末(监斩官)2、理清本文戏剧情节: 第一部分:(开头“哎,只落得两泪涟涟”)写窦娥指斥天地鬼神,揭露世道不公。 第二部分:(“(刽子云)快行动些”“不明不暗,负屈衔冤”)写窦娥告别婆婆。 第三部分:(“(刽子喝科,云)兀那婆子靠后”)结束)写窦娥发下三大誓愿。3、鲁迅:

10、“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那么,窦娥身上有哪些美好的东西呢?窦娥的基本性格特征是善良,孝顺,有主见,刚强,有反抗精神。4、窦娥之“冤”表现在哪几个方面?(或“窦娥与现实生活有哪些矛盾冲突?)流氓恶棍张驴儿误把父亲毒死,却诬陷清白的窦娥。窦娥本想依靠衙门洗清自己的冤屈,却反而被判以死罪。窦娥渴望清清白白地活着,却怕连累婆婆,自己心甘情愿担当死罪。5、从窦娥的遭遇看出元代是怎样的社会状况。放高利贷的现象。流氓恶霸的横行。官吏的贪赃枉法。下层知识分子的穷困潦倒。被压迫的妇女们得不到生命安全、财产保障。人民的愤怒和怨恨成为时代的情绪。三、练习巩固(1)填空题 元杂剧是用北曲演唱的一种 形式。

11、 产生于中国北方。是在金院本基础上以及诸宫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答案:戏曲,金末元初。在结构上,一本杂剧通常由 组成。一折相当于现代剧的一幕或一场,是故事情节发展的一个较大的自然段落,四折一般分别是故事的 、 、 和结局。四折之外可以加一二个 。它一般放在第一折之前,介绍剧情,类似现代剧中的序幕;也有放在两折之间,相当于后来的过场戏。 答案:四折,开端、发展、高潮,楔子。在音乐上,杂剧的每折用同一 的若干曲牌组成。 答案:宫调,小令杂剧角色分为 、 、 、 四大类。其中 为男主角, 为女主角。 答案:末、旦、净、丑,正末、正旦杂剧的舞台演出由 、 、 三部分组成。 是杂剧的主要部分。除楔子中可

12、由次要角色唱以外,一剧四折通常由 一人唱到底,其他角色有白无唱,正末主唱的称“ ”,正旦主唱的称“ ”。白,即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因有授课:XXX“ ”的说法,所以古曰宾白。有散白、韵白,又分为 、 、 、 等。答案:唱、白、科,唱,主角,末本、旦本。“唱为主,白为宾”,对白、独白、旁白、带白。剧本的“科”是 的总称,主要包括 、 和。 答案:戏剧动作,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 窦娥冤的全名是,作者 ,号 ,是 末 初大都人, 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 、 、 、 一同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居于四大家之首,当时杂剧界的领袖人物,是我国 奠基人。除窦娥冤外,还有 、 、 。 答案:感天动地窦娥冤,关

13、汉卿,金,元,元,白朴、马志远、郑光祖,戏曲,救风尘、拜月亭、单刀会,元曲四大家的代表作:关汉卿窦娥冤 、马致远汉宫秋、郑光祖倩女离魂、白朴墙头马上元杂剧的四大悲剧是窦娥冤关汉卿,汉宫秋马致远,梧桐雨白朴,赵氏孤儿纪君祥课后反思窦娥冤导学案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鉴赏第三折【滚绣球】,把握人物情感,体会语言特色。2、鉴赏剧作的超现实情节,把握其浪漫主义艺术特色。 课时重点 理清本剧中主要的戏剧冲突;分析窦娥的形象,理解窦娥形象的社会意义。课时难点通过窦娥冤这一历史冤案,认识元代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认识当时阶级矛盾的尖锐。 窦娥对天地既斥又依赖的矛盾中透露出作者思想的复杂性。学法指导 朗读讨论点拨相关积累1、中国古典悲剧窦娥冤(元)关汉卿 赵氏孤儿(元)纪君祥 桃花扇(清)孔尚任 汉宫秋(元)马致远 长生殿(清)洪升 2、中国古典喜剧救风尘(元)关汉卿 西厢记(元)王实甫 墙头马上(元)白朴 一、合作探究授课:XXX1、从窦娥悲剧形成的原因探究本剧主旨,分小组合作探究窦娥的悲剧是什么造成的?谁应该为窦娥的悲剧承担责任?文章中哪一句话可作为主旨句?2、分析【滚绣球】的主要内容 A、在【滚绣球】一曲中,窦娥因蒙冤赴刑而发出对天地的怨恨。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