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强化的途径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0871499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8.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属材料强化的途径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金属材料强化的途径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金属材料强化的途径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金属材料强化的途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属材料强化的途径(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属材料强化的途径金属材料进行合金化、塑性变形和热处理等的目的是提高金属材 料的强度。强度的种类有很多,比如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抗压强度、 抗弯强度、疲劳强度、持久强度等。每一种强度都有其特殊的物理属 性,因此,金属的强化不是笼统的概念,而是具体地反映在某个强度 指标上。一种方法对提高某一强度指标可能是有效的,而用于提高另 一种强度指标未必有效。影响强度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材料的成分、 组织结构和表面状态等,因此,金属的强化机制和方法与这些因素有 着必然的联系,在生产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具体的强化方法。1固溶强化合金元素固溶到基体金属中形成固溶体,进而使金属强度和硬度 提高的现象称为固溶强化。

2、固溶强化的原理为:向基体中溶入溶质合 金化元素,溶质原子的溶入会导致固溶体的晶格发生畸变,进而增大 位错运动的阻力,塑性变形的抗力随之增大,最终提高合金的强度和 硬度。2细晶强化细晶强化主要是指通过人工干预,比如人工形核和电磁振动等方 法细化晶粒,从而提高材料的强度、塑性和韧性。细晶强化的原理为: 多晶体金属晶界处晶格畸变严重,当位错运动到晶界附近时,易受到 晶界的阻碍,使塑性变形抗力增大。晶粒越细化,晶界数量越多,变 形抗力越大,金属的强度越高。3沉淀强化和弥散强化沉淀强化是指金属材料中的过饱和固溶体因温度的下降或长时 间处于保温过程而分解,析出一些细小的沉淀物分散于基体之中,进 而阻碍位错

3、运动而产生强化作用的现象;弥散强化是指在金属材料中 人为地加入或产生一些坚硬的细质点并弥散于基体中,进而阻碍位错 运动而产生强化作用的现象。从利用基体相之外第二相弥散质点引起 强化这一机理看,沉淀强化与弥散强化并没有较大的区别,因此,其 可统称为第二相强化。在时效前期,沉淀相与基体之间往往保持共格或半格关系,在每 个细小沉淀物附近存在一个范围较大的应力场,与位错发生交互作用, 进而产生十分明星的强化作用。而在基体中散布的第二相质点会对位 错产生阻碍作用,进而增大变形抗力,使材料的强度得以提高。4形变强化形变强化是指通过压力加工,使材料发生塑性变形,从而提高其 强度和硬度,又称为加工硬化。形变强

4、化的原理为:在塑变过程中产 生大量的新位错,造成晶格严重畸变,位错密度增大,位错间的交互 作用增强,位错运动阻力增大,增强塑性变形抗力增强,加之亚晶界 数量的增多,最终提高材料强度。5相变强化相变强化是指通过一定的工艺使金属材料中的相或组织发生转 变,进而产生强化效应的现象。金属材料中的相主要分为固溶体和金 属化合物两种类型,重要的机械零件在生产过程中都要进行热处理, 这是因为其在热处理过程中会发生很多变化:固溶体时的固溶强化 效应;不同金属化合物沉淀时的沉淀强化效应;细小相或组织的 细晶强化效应;不同位错密度相或组织的位错强化效应。因此,相 变不仅能产生强化效应,还能综合多种强化效应。钢的淬

5、火热处理就 是相变强化的典型应用。淬火形成的马氏体是一种过饱和的固溶体, 可产生强烈的固溶强化效应。马氏体中的位错密度较高,会产生位错 强化效应,比如低碳马氏体的位错密度与经过大量冷加工变形的位错 密度相似,因此,其屈服强度较高。此外,形成的马氏体束取向不同, 且较为细小,因此,起着细晶强化的作用,比如高碳马氏体具有明显 的细晶强化效应。将淬火马氏体再回火,可析出大量细小弥散分布的 碳化物,产生第二相强化。因此,淬火与回火是钢最经济、最有效的 综合强化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重要机械零件和工具的强化中。6结束语本文论述了金属材料多种强化途径。在实际中,金属材料可根据 不同的条件和要求采用不同的强化方法,也可采用综合多种强化方法 的方式。比如,不可进行热处理强化的低碳钢、不锈钢和有色金属可 采用固溶强化和形变强化,无法形变强化的铸铁可采用细晶强化和相 变强化,性能要求较高的钢和有色金属合金一般采用热处理相变强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