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意义说课稿(2)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0870962 上传时间:2023-03-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比例的意义说课稿(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比例的意义说课稿(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比例的意义说课稿(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比例的意义说课稿(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比例的意义说课稿(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比例的意义说课稿(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例的意义说课稿(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比例的意义说课稿一、说教材1、说课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下册比例的意义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比例是传统算术的重要内容之一,很多问题都是用比例来解的。比例的意义是一节概念课,是在比的基础上 进行教学的,因为这节课是在整个比例单元教学中的第一节,是解比例的基础,是进行正、反比例教学的关键,是利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 问题的先决条件。3、教学目标的确定:依据小学“课标”的要求,遵循小学生的认识规律,以及教材的 特点?我制定出教学目标?:(1) 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中各部分名称,能指出内项和外 项。(2) 掌握组成比例的必要条件和方法。(3) 会运用比例的意义组成比例,检验组成的比例是否正确,能 用两种

2、形式写比例。培养观察、比较、推理、概括、归纳能力。(5 )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4、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教学重点是理解比例;教学难点是掌握组成比例的条件,能正确 组成比例;教学关键是会运用比例的意义检验两个是否能组成比例。5、教具准备:教学课件二、教法与学法根据本教材内容和编排的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 点、抓住关键,按照学生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训练为主线,思维中心,能力为目标的指导思想,我选择了“引导发 现法”与“和谐教学法”为主,并根据学法指导自主性和差异性原则 , 让学生在观察一 讨论一归纳 一猜想的过程中,自主参与知识的发 现、发展、形成 的过程,使教法与

3、学法融为一体。心理学家皮亚杰 曾说过:“一切真理都要让学生自己去获得,由他重新去发现,而不 是草率的传递给学生”。学生通过观察比较 ,发现规律,从特殊到 一般抽象概括出意义和性质,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和概括知识的 能力。三、教学程序设计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教法、学法的选择,我的教学过程 如下。(一)准备阶段1、激情导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用激趣法引入新课,用学生感兴趣的 人体上许多有趣的比和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联系起来组成比例,用形象直观的例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渗透学习目的教育。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比”,你们知道在我们人体上许多有 趣的比,例如:将拳头翻滚一周,他的长度与脚的长

4、度的比也是1:1,身高与胸围长度的比大约是2: 1,脚长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 7 知道这些有趣的比有什么用呢?比如: 你到商店里去买袜子,只要将袜子底在拳头上绕一周,就会知道这双袜子是否合穿;如果你是一个 侦探,只要发现了罪犯的脚印,就可以估计出罪犯身高。这里,实际 上是用这些比组成一个个有趣的比例去计算的。你想知道什么是比例吗?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这样引出课题,让学生在 跃跃试试的情况下进入新课的学习,使学生带着问题主动参与本课知 识的学习。2、知识准备引入新课后,一口答的形式,求出四个比的比值,引导学生发现, 两个比值相等的比可以用等号连接。(1)求比值的口算训练2: 3=

5、 0.5: 0.1 = 4: 20 = 0.4: 0.6 =(2)观察以上几个比中有没有比值相等的比?如果有请找出来。(3)说出一个和18: 9比值它相等的比。通过这样设计,让学生初步感知到比例与比有关, 渗透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还可以找出知识的连接点,降低学生学习难度,为理解比 例的意义做好铺垫,同时进行了发散思维的训练。3、教学比例的意义出示例1后,学生读题,教师提问:同学们看图看表,想一想:第一组运输量和运输次数的比是:():(),比值是()第二组运输量和运输次数的比是:():(),比值是();象16: 2=32: 4, 2: 16= 4: 32等,这样的式子都叫做比例同学们观察,到底什

6、么是比例?小组讨论,将比例的意义归纳出 来。教学比例的意义是本课的一个重要的内容, 这里我采用了从特殊 到一般的推理方式的启发式教学,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引导学生 发现它们之间的共性,从而抽象概括出比例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思维 能力,也渗透了学法的指导。由于本节课知识块多,因此我采用了讲练结合的形式,使本课知 识条理清晰,便于学生接受。讲完比例意义后,设计了基本练习,发 散性练习和一道比与比例概念的对比练习。这四道题都紧扣比例意 义,面向全体,使学生在思考、讨论中进一步加强对比例意义的理解。(1) 比例特征练习a. 比例由几个比组成?b. 任意两个比都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c. 能否组成比例的

7、关键是什么?(2) 根据比例的意义做几个练习a. 下面每组中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1: 5 和 3: 12 10: 20 和 30: 60b. 判断下面每个式子是不是比例,为什么?10: 11 () 8: 10= 0.8 ()7: 14 28: 14 ()(3) 写出两个比值是3的比,并组成比例。(4) 练习四第一题,说一说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4教学比例的各部分名称这部分的教学,我采用了阅读自学法。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由 “学会”变“会学”,这里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师生的双边 关系亦实现从扶到放的转变。在学生自学课本时,老师写出比例的两 种形式,引导学生注意内项和外项的位置。5看书质疑为了让学生挖掘挖偷书本,让学生提出问题,因此设计了看书质疑的 环节。因为让学生提问是二十一世纪课堂教学最显著的特征之一。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培养学 生大胆提问的好习惯。6、应用评价阶段从小学生心理角度考虑,学生持续较长时间后,他们的注意力有 集中到分散,因此我设计了猜数游戏,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集中了注意力,又让学生初步知道性质的作用,为下一节课学习解比 例做一些渗透,后面两道题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思维, 开 发了学生的智力。7课堂小结,回归目标(1)这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2)什么叫比例?它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