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会诊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0870828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远程会诊建设的实践与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远程会诊建设的实践与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远程会诊建设的实践与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远程会诊建设的实践与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远程会诊建设的实践与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远程会诊建设的实践与思考(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远程会诊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摘要: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加快、亚健康人群和慢性病人群的增加,传统 的医疗服务模式面临新的挑战。而同时我国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信息技 术得到快速发展,我国的远程医疗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医疗 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让医疗实力较弱的基层医院单位通过远程医疗服务平台, 享受有实力的大型医院提供的先进医疗技术支撑。本文通过介绍笔者所在单位实 践的远程会诊建设方式,探讨远程会诊的成效意义。关键词:公立医院、远程会诊、医疗服务1、实践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医疗资源的需求逐 步增大,而同时也伴随着各地区、城乡间经济发展差距的逐渐拉大

2、,在医疗资源 总量不足、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的情况下,优质医疗资源较集中在发达地区和较 大城市,导致小城市小乡村的群众看病难问题依然较为突出。而公立医院作为我 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主体,在维护全民健康方面担任着最重要的责任。远程会 诊,指的是通过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利用现代化的通讯工具, 为患者完成病历分析、病情诊断,并进一步确定患者的治疗方案的一种新型治疗 方式,是一种方便、诊断极其可靠的新型就诊方式,可以突破医疗时空的限制, 降低医疗开支、节省就医时间,让患者享受到高水平、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因此, 推进公立医院的远程会诊建设,提升基层医护人员的医疗服务水平,促使公立医 院更好地

3、履行公共服务职能,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廉价的医疗卫生服 务,对公立医院的发展有深远影响。2、实践情况笔者所在单位S医院作为当地最大的综合性公立医院,在省内外享有一定的 知名度和良好的声誉。然而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要求日益提升,在 某些疑难急重症上,S院无法为就诊患者提供更为精准的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影 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就诊体验。自2018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政策文件,明确 了远程医疗的服务内容和覆盖范围。在此情况下,S院决定加快进行远程会诊建 设,通过实现跨地域的医疗诊治与医学专业交流业务,跨平台采集数据,以促进 区域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和医疗服务均等化,加强基层医院医疗服务能力

4、,提高疑 难重症救治水平,为居民提供优质、便捷、高效、公平的医疗健康服务。目前、 医院在远程会诊方面已实现以下功能:2.1远程会议、手术转播S医院远程医学中心的建成,使S医院实现与外院学者之间的学术会议、手 术转播、手术研讨、远程示教等一系列医学交流学习功能。通过远程医学中心, S医院临床工作人员可以与外院的医务人员通过远程视频会议进行隔空学术会议 及培训工作,对于参会的学者可摆脱以往距离的限制,节省参会出行的时间,提 高工作效率;同时亦可节约大量的出行成本及时间成本。另一方面可进行手术转 播及研讨,上级医院专家通过远程医疗中心的整合技术,实现远程手术直播,通 过手术室摄像机和话筒采集视频和声

5、音信号,经矩阵主机处理后接入远程医学信 息网,可实时将手术室内的全部场景,包括医生做手术时候的实时动态都清晰展 现在远程医疗中心的大屏幕上,通过手术示教系统,手术室内的主刀医生可以边 做手术边为观摩者们详细介绍手术的难点、重点等,让观摩者学习到真正的技术, 同时观摩者可与手术室内的医生进行双向语音交流,观摩学习的医生就能收获不 少的医疗技能。这种远程学术、培训会议相较于以往传统的现场培训、现场会议 而言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通过这种远程直播模式,可让更多的医务人员学习和 观摩手术全过程,从而有效摆脱传统示教模式在时间、空间和人数上的限制,采 用创新、现代化的手术示教模式,一方面可以与上级医院的优

6、秀临床工作者进行 远程沟通学习,借此提高S医院医务工作人员的医疗服务能力;另一方面,以S 医院为医联体主体单位的其他医联体医院的临床工作者也可通过同样的方式,提 高下属各医院的服务能力,帮扶基层医院提升诊疗水平,为健康扶贫工作助力加 油,有利于促进X院甚至区域内的其他医院医疗业务及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2.2 远程会诊目前,S医院通过对远程医学中心、远程检验中心、远程病理会诊、远程心 电图、远程影像等系统的开发建设,已实现了 S医院与其合作医院在病理、检验、 心电、影像等各方面的远程会诊合作,如远程病理会诊,通过当前最先进的病理 切片扫描仪,可以将已经制作完成的病理切片进行全信息、全切片的快速扫

7、描数 字化处理(1-3分钟/切片),形成一张数十亿,甚至上百亿像素的图片,即数字 化病理切片。通过局域网或互联网进行传输共享,并由远端的病理诊断医师,对 该图像按照20倍、40倍、100倍、200倍、400倍等倍数或无级放大,可在本地 和异地多位病理医师间同步网上观察,进行学术交流和研究。同时可实现远程病 理会诊,完成病理诊断;如远程检验中心,使用互联网技术,为医院医生、患者、 标本外送等区域医疗机构实验室提供报告查询功能。医疗机构实验室主要面向外 院的标本送到总院检验(下级检验机构送到上级检验机构)的报告管理,总院使 用检验系统将标本进行检验和审核报告后,外院可以在网上平台进行查询和打印 病

8、人的报告;而远程影像会诊则实现区域内多级医院之间的医疗影像信息共享, 完成区域内以患者为中心的影像互联互通,开展跨医疗单位的协同,实现区域内 影像的集中存储、三维影像的浏览和处理、检查信息、快速沟通和协调的语音视 频实时会议等功能。区域影像中心具有低带宽、即点即现、存储方式高效、访问 方式简单、随时随地、大数据分析等优势。通过云影像平台,患者可以实现基层 医院检查,享受到上级医院优质的医疗诊断服务,避免长途奔波,异地求医,节 约求医花费。同时患者在不同医院检查的影像数据可以实现共享,减少重复检查, 降低了医疗费用支出和时间的浪费,且患者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权威的诊断意见, 使患者及时得到优质的医

9、疗诊断服务的同时,且有效避免患者延误诊治的可能。3、建设意义结合S医院远程会诊建设实践历程,可发现,远程会诊建设作为突破时间、 空间的信息化技术手段,一方面可以让患者异地即可享受到较好地区、较高水平、 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节省了患者就诊治疗的费用、时间;另一方面,又可依托远 程医疗平台进行远程教学、学术交流等,进一步提升基层医护人员的学术水平, 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促使公立医院更好地履行公共服务职能,为群众提供更为 安全、有效、方便、廉价的医疗卫生服务,缓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为老 百姓看好病。总体而言,远程医疗可以克服时间与空间给求医问诊造成的障碍,也是调整医疗资源分布失衡的重要抓手,公立医院加快远程会诊建设步伐是推进 自身发展的不二选择。参考文献:1 束雅春,宁丽琴,陈列红,黄芳,吴文忠.公立中医院建设互联网医院实践与 思考J.中国医院,2021,25(04):28-30.2 戴林.医院远程医疗体系的建设与探索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21,32(03):351-353.作者简介:张仪聪(1991-),广东汕头人,汕头市中心医院质控信息科干 事,汕头大学公共管理学硕士研究生在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