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成长的足迹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0870248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30.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单元成长的足迹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七单元成长的足迹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七单元成长的足迹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七单元成长的足迹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七单元成长的足迹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单元成长的足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单元成长的足迹(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单元成长中的足迹写在前面的话 孩子们,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们一天天长大。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有过获得成功的喜悦,有过遭受挫折的烦恼,也遇到过困惑不解的问题。让我们来认真聆听小玲讲故事,并联系生活实际,在成长的故事中体验成长的乐趣,思考成长中的问题,留下成长的足迹。勇于和强者过招的男孩1994年1月8日,朝鲜元山招待所内气氛异常热烈,一个特殊家庭的亲朋好友正在为一个12岁男孩举办生曰宴会。 宴会结束后,男孩意犹未尽,主动对父亲说:“爸爸,我非常喜欢打篮球,您看看我的球技练得怎样了?”父亲高兴地对下属说:“去找一批孩子们来打打球,给大家助助兴。” 男孩为什么这么说呢?他是不是太没自信了? 10个

2、孩子凑齐后,比赛正式开始了。小男孩异常活跃,表现十分抢眼,父亲看得心花怒放。比赛结束后,裁判公布结果,小男孩所在的一方获胜。 听到胜利的消息,其他队友已经开始击掌相庆,唯独小男孩一脸郁闷地看着裁判。 等亲朋好友走后,男孩凄然地对父亲说:“比赛不公平,对方的核心根本没有100%发力。”父亲听了,俯下身子问男孩:“为什么说对方在让球呢?”其实,父亲心里明白,这肯定是下属的安排,意在给男孩自信,并不让男孩很难堪。男孩坚定地说:“我和对方的核心一起偷偷打过球,他的球技要远远超过我。” 因为男孩的身份特殊,他享受着类似中国的“私塾教育”。为了练好球,男孩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执意要把对方核心请到家里来打球

3、。父亲问,这是为什么呢?小男孩刚毅地说:“我知道他打球漂亮,我请他来不是吹捧我的,而是来给我泼冷水的。” 原来,对方核心是篮球圈里有名的坏蛋,总是爱搅乱别人的技术。起初,男孩刚刚练就了一个过人技术,就被他破解了。这时,小男孩就找他进行交流,找寻问题所在,以便在下一次中解决。他一次次地破解,男孩一次次地琢磨,研究新方法。如此反复,直到有一天,他再也想不出办法来破解男孩的技术了。 一年后,父亲在一次聚会上,要求再次观看儿子打篮球,没想到男孩突飞猛进,当初那个对方核心俨然已不是男孩的对手。父亲微笑着点点头。事后,他问儿子:“你是如何做到迅速成长的?”没想到13岁的男孩语出惊人:“我也没有什么妙招,只

4、有同强手进行较量,你才能成为强者。”父亲摸着孩子的头说:“孩子,你长大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不是别人,正是你的对手。对手在给你挑战的同时,也给了你成就自我的契机。” 1996年,这个男孩远赴瑞士伯尔尼国际学院留学,开阔视野,最终学有所成。这个男孩,就是近日屡被媒体曝光的,朝鲜第三代领导人金正恩。当年17岁的他就受父亲金正日的重托,开始认真思考朝鲜国家的现状与前途了。 读完这个故事我很想谈谈我的收获和感受: 在三个兄弟中,金正恩这种永不服输、外柔内刚的性格,或许正是金正日选他做接班人的重要原因。 幸福就像寻找某种光马天宇,这个1986年出生的大男孩,2006年通过“莱卡加油,好男儿”出道,200

5、9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如今是影视歌星三栖艺人。他俊美的面容,儒雅的气质,让人实在不忍联想到他曾经的坎坷。 他觉得自己是一个挺有韧性的人,而且“特别的韧”。他外表柔弱,内心却十分强大。看他的故事,就像在看“苦儿流浪记”,让人忍不住一肚子心酸。 他是在山东德州农村长大的,家里世代务农。5岁那年,母亲病逝,父亲因负债而抛弃儿女远走他乡。他和两个姐姐由年迈的爷爷奶奶拉扯大。小时候他吃不饱穿不暖,后来还因为交不起3块钱的学费而辍学。家里面两个老人,一亩七分地,没有劳动力,夏天还能有些吃的,冬天就完全没有了。这样的经历,都市人会觉得不可思议,但对马天宇来说,却是刻骨铭心。 上学的时候都是穿着奶奶的鞋,下

6、课也不和同学们玩。他一个人站在墙脚,右脚踩着左脚,为的是不想让同学看到自己穿老太太的鞋。他只能用这种方式来维护自己少得可怜的自尊。去同学家,看到别人都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吃饭有肉有蛋,他就觉得特别温馨,也特别想吃。那个时候,他心里很疼,很疼。因为他吃的是玉米饼,由于家里太穷,奶奶都是晚上把饼放在枕头底下焐热了,隔天拿给他们三姐弟吃。 有一次,学校里打防病疫苗两块钱一支,他打了,回去后就被奶奶拿藤条抽了一顿因为这针疫苗意味着好几天的饭钱都没了。他的课本什么的,都是拿同村高年级孩子的,一张写字的纸都要两面反复用。那时候,他最大的梦想是长大以后做一个厨师,因为听到厨师最高工资有6000块钱,他可以赚

7、钱盖房子娶媳妇。 当有人问他,那段经历会不会太过悲惨时,马天宇笑了笑:“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台阶吧!人生就和波浪一样,如果没有那段经历,也就没有我的今天了。所以我只会觉得那个时候我比其他80后的孩子苦,但我不会把它当成负担,反而是一笔财富。但这个财富,我也不会拿出来炫耀!” 我知道他生命里的光之的是什么。说没有自卑过,那是假话。那时他常常会被别人嘲笑说是“没妈的孩子”或者“有爹生没爹养”之类的但奶奶不许他打人,连理论一下都不行。也许,正是这种态度,才让他没有变成生活的奴仆,而是主人。爷爷很正派,从来不占别人便宜,欠了别人的钱很难受,一有钱就一定要马上还。这些,就是他生命里的光。 马天宇红了以后,从

8、没尽过责任的父亲回来了,带着一个后妈。但他不会再恨,因为“再恨也不能改变以前的生活了,他已经老了,动不了了,杀了他也解决不了问题”,而且他还把父亲和后妈都安置在自己家里,只为不想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也许,每个人生命的冬天都曾有过肃杀,但就像马天宇的歌月光晴朗里唱得,幸福就好像寻找某种光,有些光芒,即使微亮,绝不退让。爱你是我的信仰,我找的是种方向而不是风向,我在宁静的等待里被幸福绽放。 阅读感动不已。我一定要说说我的收获,比如说:什么叫“” “子欲养而亲不待呢?”戴西雷加的“失手” 2010年的感恩节这天,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友人一起打篮球。本来是一场普通的活动,却因为戴西雷加的“失手

9、”,让它成了全国关注的事件。 在打球的过程中,戴西雷加因为不慎“失手”,让奥巴马嘴唇受伤。3个小时后,美国白宫对媒体发出了一份声明。白宫媒体负责人罗伯特吉布斯在这份声明中表示,26日感恩节假期期间,奥巴马和友人相约在华盛顿麦克耐尔堡军事基地内打篮球放松。结果在对抗中,奥巴马的嘴唇遭到肘击,并流出了不少血。根据吉布斯的声明,奥巴马返回白宫后在医疗室里接受了治疗。在被麻醉后,医生们用更细的缝合线将奥巴马嘴唇上的伤口缝合。 奥巴马经过简单治疗,走出军事基地,当时他身穿健身裤和T恤衫,用纱布按住嘴唇,在保镖护卫下钻进了汽车,离开了。 戴西雷加是谁,作为“肇事者”,他会如何对待自己的过失呢?这引起了不少

10、人的兴趣。经过媒体的调查,原来,袭击者是国会“西班牙裔党团研究中心”主任雷伊戴西雷加。白宫称,篮球赛进行到第五局时,戴西雷加转身准备投篮,他的肘部撞上了正在防守的奥巴马。 然而,事件并没按照大家期待的发展,作为“肇事者”的戴西雷加,在事情发生后,居然保持了十分的平静,连一句歉意的话都没有。 直到后来不少人对他的行为表示质疑时,戴西雷加才发表了一份声明,在声明中,戴西雷加承认“失手”,并对奥巴马表达了赞扬和祝福。他说:“从和总统的比赛中,我知道他是一个很棒的运动好手。上午和他比赛我很享受,我相信他很快就会回到球场上。”这样的声明依然不能令人感到满意,因为在很多人看来,他至少应该表示忏悔,对自己的

11、过失表示歉意。 在后来的一次采访中,有记者再次问起了这个问题。戴西雷加真诚地说:“不知道你们是否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那就是奥巴马在受伤后去医院的路上,车队一直不乱方寸从打篮球的军事基地乘车返回白宫途中,奥巴马的座驾始终按照正常的交规行驶,每遇到红灯和路口都会停车。在奥巴马看来,这只是一件小事,在篮球运动中,出现一点受伤的事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奥巴马一直想低调处理,不想因为个人的事给大家造成影响,而我之所以保持低调,一是为了不让事情过分张扬,二是我不想让他(奥巴马)感到尴尬和难堪,因为他知道我是无意中失手的,我的自责只会加深奥巴马的尴尬。” 真相终于大白,戴西雷加不道歉的做法,迅速得到了大家的理解

12、和支持。其实,与人交往,时刻顾及对方的感受,为对方考虑, 哪怕是自己遭遇误解,这是一件多么值得推崇的事啊! 阅读理解 阅读链接奥巴马的成长故事 奥巴马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和首位非洲裔总统,他的母亲无疑是一个伟大的教育者。奥巴马的母亲突破种族偏见嫁给黑人,在于奥巴马的父亲离婚后依然胸怀宽阔,为其父亲树立良好形象,并让奥巴马从小接受精英而多元化的教育,这些非常难得。我记得在翻译我父亲的梦想奥巴马回忆录一书的过程中有些很难忘的细节。比如奥巴马六岁跟随母亲去印尼以后,由于母亲没有钱送他去国际学校,只好就送他去了普通当地的印尼学校,而这些学校使用当地语言教学。尽管如此,奥巴马母亲却深知早期教育的重

13、要性,她加倍努力自己亲自辅导奥巴马的教育。每周星期一到星期五,她都会在凌晨四点叫奥巴马起床,然后教他三个小时的英文,然后奥巴马再去学校接受当地教育,妈妈还要去上班。每天凌晨四点就起床教育自己的儿子三个小时,一周连续五天,这需要怎样的毅力和付出?并且他的母亲对他的寄望很高,从小教导奥巴马做人要诚恳、坦率、有主见。奥巴马的自信、魄力和拉近不同人群的能力,以及面对强势女性能处之泰然的特点,无一不反映了母亲的影响力。他们母子俩虽然长时间远隔重洋,但始终关系密切。奥巴马后来在写给自己两个女儿的信中提到母亲对他的教育:“这正是我在你们这年纪时,外婆想要教我的功课,她把独立宣言开头几行念给我听,告诉我有一些

14、男女为了争取平等挺身而出游行抗议,因为他们认为两个世纪前白纸黑字写下来的这些句子,不应只是空话。她让我了解到,美国所以伟大,不是因为它完美,而是因为我们可以不断让它变得更好,而让它更好的未竞任务,就落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奥巴马的母亲把独立宣言念给奥巴马听,从小对他进行自由、民主和美国精神的教育,并且从小给他灌输了“领导国家”的理念,她对奥巴马说:“你不能像那些只顾享乐的人一样,总是坐等着机会送上门来。”正因为懂得抓住机会,才使得奥巴马总是能在机会面前抢先一步。这种对高层次理想的培养更是极难见到,当然也就造就了非同寻常的未来总统。这种严格要求的教育方式也被奥巴马运用到教育自己的两个女儿,奥巴马

15、在给10岁的马莉娅和7岁的萨莎写的信中敦促女儿在看到错误事物要挺身而出矫正,并努力工作让其它人也能获得“你们所拥有的机会”,他希望她们能成为有同情心和有责任感的女性,以助建造一个充满梦想和希望的世界。奥巴马给她们设立以下家规:1。不准出现以下行为:抱怨、哭闹、争辩、纠缠和恶意嘲笑。2。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给自己冲麦片或倒牛奶,自己叠被子,自己上闹钟等等。3。如果干家务,每星期能从爸爸那里领得1美元零用钱。4。要求两个孩子安排充实课余生活:马莉娅跳舞、排戏、弹钢琴、打网球、玩橄榄球;萨莎练体操、弹钢琴、打网球、跳踢踏舞。成功的家庭教育应是,家长注重锻炼孩子独立的生活能力,可以宠爱,但不应溺爱。要有计划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要求一致,持之以恒。奥巴马要求孩子自己整理床铺,自设闹钟,自己起床穿衣服,干家务等,能锻炼和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制力、坚韧性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孩子也应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这样就能逐步形成劳动的习惯。除了很好的家教之外,奥巴马成长的过程中书籍对他的影响很大。他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读本科和研究生,这两所大学都是美国最顶尖的大学。学校的图书馆是奥巴马当年在哥伦比亚读书时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