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中的名句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0868316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9.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庸》中的名句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庸》中的名句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庸》中的名句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庸》中的名句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庸》中的名句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庸》中的名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庸》中的名句(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庸中的名句1、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第一章纲要)2、子程子曰: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第一章纲要)3、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第一章纲要)4、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第一章纲要)5、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第一章纲要)6、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第一章纲要)7、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第一章纲要)8、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第一章纲要)9、朱

2、熹:首明道之本原出于天而不可易,其实体备于己而不可离,次言“存养省察”之要,终言“圣神功化”之极。(第一章纲要)10、朱熹:盖欲学者于此,反求诸身而自得之,以去夫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第一章纲要)11、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第二章知人)12、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第三章正心)13、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第四章正心)14、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

3、为舜乎!”(第六章审问)15、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第七章明道)16、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第八章正心)17、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第九章正心)18、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第十章明道)19、子曰:“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第十章明道)20、子

4、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第十一章正心)21、君子之道,费而隐。(第十二章知物)22、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第十二章知物)23、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第十二章知物)中庸名句赏析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译文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

5、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译文“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译文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君子中庸,小人反中

6、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译文君子一言一行所作所为都合乎中庸的道理,小人所作所为都违反中庸的道理,君子之所以能合乎中庸的道理,是因为君子能随时守住中道,无过与不及;小人之所以违反中道,是因为小人不明此理,无所顾忌无所不为。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译文天下国家可以治理,官爵俸禄可以放弃,雪白的刀刃可以践踏而过,中庸却不容易做到。中庸传世名句赏析2010-09-01 10:50:36 来源:齐鲁儒风 作者:浏览:1423次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注释】选自中庸第一章。天命:上天所赋予的。命:令。率:循。率性之谓

7、道:循着本性而行,便是道。道:规律。修:修明。教:教化。【译文】天所赋予的就叫做“性”,循其本性就叫做“道”,修行明道的就叫做“教”。【赏析】这段话放在全书首章,可见为全书的总纲,说明性、道、教的含义与关系。人的本性是上天赋予的,循着本性而行便是道。使道能不断的实现,即按照道的要求不断的修养便叫做教化。中庸之道便是各安其所,万物就得到化育。2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於民。【注释】选自中庸第六章。好问:不耻下问。迩言:浅近之言。隐:隐瞒,扬:宣扬。两端:即事情之理的正反两方面。用其中:在此之中,是指恰当的做法。【译文】喜欢请教别人,而且喜欢体察人们浅近的话语,隐瞒不好的地方,

8、而宣扬好的地方,善于把握事情的两个极端,采用中庸之道施行于人民。【赏析】此处以舜之行事来说明中庸之道。喜欢请教并能体察浅近之言,可见舜的大智、却不以为智,他懂得,其道无所不在,浅近之言仍不乏道的存在。儒家的道是指人生的正确途径,也即择善而行。惩恶扬善,足见舜的性情笃诚,在与人为善的心情底下,只见人的优点,而不觉人的不善。在分析掌握事理的正反两方面时,自然分辨过与不及,知道恰当的做法,然后施行于人民。这便是舜的大智。以此鼓励人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择善而行,走人生正途,明辨善恶,以诚坚持下去。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注释】选自中庸第二十章。审:详细。笃:踏实、忠实。【译文】广泛地

9、学习知识,详细地询问事物发展的原因,慎重地加以思考,明确地辨别是非,踏实地去实践。【赏析】在道德实践中,知与行有着紧密的关系,两者的目标都是相同的,即善,坚持知行相结合的原则,就能达到目的。为了能行,必须先知,儒家主张的博学,首先是学道、学礼,学文。学道便是追求真理,学礼即“六艺”,学文即古代文献,也是博学求知的快捷途径,掌握前人对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经验总结。有不懂的问题就要请教别人,并把学来的东西,经过认真的思考,深刻领会,消化变成自己的东西。只有对学到的知识进行分析,考察,才能了解事物的本质,不被现象所迷惑。人学习之后,就明白做人的道理,再把所学的知识去付诸行动,即运用到实践中,不断努力

10、,永无止境,在道德实践的征途上日益前进。4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注释】选自中庸第二十一章。诚:诚心,诚恳。明:明白。教:教育,教化。【译文】由于诚恳而明白事理,这叫做天性;由于明白事理而做到诚恳,这是教育的结果。真诚就会明白事理,能够明白事理也就能够做到真诚了。【赏析】论述诚与明的关系。人能够明白事理,就可以确定自己内心所向的目标,以至去指导自己的行为。由于人天生性善,也可反躬自省,自己的行为是否合于心中向善的本性,即真诚。如此看来,真诚与明白事理,互为促进,相辅相成。“自诚明”是说由真诚而明理。“自明诚”是说由明理而真诚。不论是出于天性或是教育的结果,一个人处

11、世立身的原则都应是为仁行善,自觉自愿,不为外在力量所促使,做到这样,人就能达到至真至纯,至善至美的境界。5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注释】选自中庸第二十二章。赞:助。参:与天地并立而为三。【译文】只有天下最为诚心的人,才能够完全发挥自己的本性;能够完全发挥自己的本性,就能够完全发扬别人的本性;能够完全发扬别人的本性,就能够完全发扬事物的本性;就可以帮助天地的演化和养育万物;可以帮助天地的演化和养育万物,就可以和天地配合成三了。【赏析】至诚尽性是中庸全篇主旨所在。只有至诚者能尽其本性,实现其本性,一切人都能实现其本性,为仁善行表现在社会各个方面,则万物的天性也可以得到实现了。人如果能发扬向善之心,由仁民爱民而爱万物,珍惜万物,就可以赞助天地的化育之功。人类为万物之灵,可以以其智慧及能力让大自然中的万物得到适当的生存机会。人可以与天地并地而为三。儒家这种致极,致美的思想境界值得每个人去追求,为之而不懈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