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常见问题及对策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0866027 上传时间:2024-02-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学中常见问题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常见问题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常见问题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学中常见问题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学中常见问题及对策(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教学中常见问题及对策问题1:太在篇章上做文章,过多过细地分析文本而忽略重点语句的教学。对策:教师应加强对文本的理解,吃透文本的重难点,结合文本所在单元,备课时较系统地归纳出单元训练重点,有指向性地对学生进行训练。在实践性环节上设计可以更充分一些,可以让学生通过课文,联系生活中看到的人、事、物,来做一定的迁移,还可以和写作指导结合得更紧密一些,这样就使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更加充分。 比方教学六年级下册?夹竹桃?这篇文章,有两个出彩的地方。如课文第四自然段中,有几个句子是概括地写:“在温暖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写夹竹桃在春、夏、秋三季的形象,老师让学生通过概括的语句调动想

2、象,让学生自己来描绘想象得到的画面,并且反复朗读,加强感受和体验的过程。又如梦想的一段,让学生用模仿的句式来造句,如果能多花点力气,多花点时间,如果老师不给学生点明,从平凡中发现不平凡,从普通事物中发现其美妙的意趣,也是可以的。 问题2:问题的提出有的过于繁琐,有的偏离语文。 对策:一篇文章问题不易过多,过细。应设计围绕一个大问题逐步深入,引领学生层层深入地与文本对话,递进似地悟出教师所要到达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善于提出好的、到位的问题。什么样的问题好,那要看问题解决的实质是什么?语文的问题不能是单纯的追求“非语文的如科学常识、道德伦理、历史地理等,如果产生了“非语文的问题,允许学生从这个角度来

3、理解,但最终的落脚点还是为语言的内容和形式效劳。在问题中,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相互渗透的关系,相互依托。有时我们提出一些问题,学生无法解决。冲着这一点,就可以说明备课不够充分,学生的学习内幕摸得不够清楚,或许从另个方面说明教师的文化底蕴不够深厚。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已迫在眉睫。 课堂是动态生成的,所以学生可能会出现许多意外的问题,也就是说与本课的教学无关,教师要注意掌握分寸,实在不需要解决的,教师要艺术性避开,但不要伤害学生的积极性。需要解决,又无关紧要的问题,教师要掌握火候,不要占据大量的时间。语文课决不是什么问题都需要解决的教学。 问题3:教学目标不清晰,导致学生阅读的盲目性。 教师应该思考,语

4、文有没有引领性的问题?应该是有。其理由,语文是课程,语文教学的阅读与我们平时自由阅读不一样,尽管有人呼吁阅读的自由化,但在教育领域实现不了,教育的功能是培育人和教育人,它是有一定政治色彩的,有一定目的性的,否那么我们不能称为教育。这样来看,语文有引领性的问题,那么什么是引领性问题?大的方面说是课程标准强调的,小的方面说是教材编排的意图,那么教师建构的问题首先挖掘教材的意图生成问题的目标是三维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这些都是统领性问题,但在具体的课文中各有侧重。 对策:不管哪一节语文课,我们都应该抓住关键的问题,围绕一个中心,定准一个基调,升华一种情感把

5、“语文的东西交给学生。这应该才是语文教学的“根。因此教师应该加深专业知识领域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问题4:课内所学与课外积累开展非常不平衡,课外积累几乎成为一个空白。 对策:我们知道,学生良好的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是课内课外二者的有机结合。一个好的语文老师一定要在学生的心中渗透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多读书,多积累。厚积才能薄发,有了阅读的广度,才会有阅读的深度,也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深入思维,创造性思维。因此每位语文教师应有目的,有方案地、分步骤、分层次地引领学生大量阅读。 问题5:课堂教学偏离了语文学科教育的特点 如有些教师在教学?乌鸦喝水?、?司马光?、?称象?、?亡羊补牢?等

6、课文时,往往在初读课文认认生字后,就抓住文中的创新思维训练点,让学生离开课文漫无边际地想象,寻找乌鸦喝水、司马光救人、曹冲称象及亡羊人补墙的新奇方法,把对课文文字、重点词句、整体内容、思想意义、思考与感悟轻易放过,这样既使创新能力的培养缺乏创新知识根底,又窄化了课程目标,难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 对策: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组织教学活动时,要心中装着教学目标,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效劳,否那么教学是失败的。为此教师一定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为主要目标,突出重点,提高效率,在40分钟里要做对提高学生素养最有价

7、值的事,要加强根本训练,不能把朗读、背诵、写字、听写、稳固、练习都放到课外,教学活动应紧紧围绕识字、阅读根本任务展开。 问题6:学习方法的形式化,降低了教学效率和质量 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中,新课程倡导自己、合作、探究。具体在教学中,教师应协调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关系,针对不同的内容、要求和具体情况,利用适宜的学习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但在听课时发现,一些教师为了表达学习方式的改变,无论什么情况都在课堂上摆“小饭桌,盲目地进行泛泛的合作探究,结果既使学生在课堂上转来转去,相互影响,不利于学生自主深入地学习和思考,又浪费了教学时间,弱化了学生自我认识根本教学内容和培养学生根本能力的训练过程,影响了课程

8、主要目标的达成。 对策:课堂教学中,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式,要因具体内容而定,对凡要求感知积累的简单内容,宜采取自由默读、背诵等自我感受的学习方式学习;对具有多元思维趋向、利于结合不同生活体验形成独特感受,培养思维个性的内容,宜让学生分别独立体验、思考、再当众展示不同的思维结果,引发多向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学习方式;对疑难的重点内容,那么宜借助一些辅助手段或采用合作探究方式共同学习交流,以相互启发,加深理解形成共识,突破疑难,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问题7:课堂教学中拓展的随意性 有效的课后拓展不仅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所学习的知识、技能、能力得到开展,而且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9、,但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局部教师把拓展变成课堂教学的点缀,出现了拓展的随意性、形式化。如一教师在教?军神?一课时,学习感悟课文后,让学生说说“刘伯承在手术台上忍受着巨大的痛苦,用手紧紧抓住身子底下的白垫单,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殊不知,什么语言能表达这位将军的坚强意志?一位教师在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说邱少云壮烈牺牲了,但赢得了胜利,在当今“见义智为的时代,学完课文后,你有什么话要说呢?这样的拓展严重的脱离了教学目标,是失败的。 对策:有效的课堂教学拓展要结合教学目标,符合学生实际,要选择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拓展模式。如果选择问题思考模式,那么,重点设计在课后思考方面采用哪些手段和方法;如果

10、选择问题作业模式,那么重点设计在作业设计安排方面应采用哪种方式和方法;如果选择问题探究模式,那么重点考虑在问题探究活动设计与安排方面采用哪些方式与方法,究竟选择什么样的拓展模式,由教师依据学科特点、教学内容,结合学生需求创新性地选择和确定。 问题8:多媒体手段的滥用取代学生对文本的解读 对策:认清多媒体手段使用的意义:它能扩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多媒体具有信息量大,传输快,清晰度高的特点,用它来扩展知识、开阔视野,有着无可比较的优势。但只能是辅助,不能取代。 问题9:重阅读教学轻识字教学对策: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注重学生识字写字的训练,从低年级的握笔姿势、坐姿、好的书写习惯的培养入手。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进书写知识,加强写字训练。 问题10:教师专业素养的缺失 教学中有些教师发生专业知识传授的错误或对语文常识性知识模糊不清。 对策:语文教师要多读书,多读专业书籍,不断学习,加强对所教学科知识的了解,提高专业素养。 问题11:对新课标准解读过于绝对化 例如新课标中对中年级阶段教学不再提“分段、归纳段意,有的教师就绝对地服从,不加以自已的理解,无论什么样的课文,一律不采用分段的讲解方法。其实,有些文章学生在初读时的分段是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及梳理的。 对策:课程标准是实施教学的行动准那么,但理论应是效劳于实践,教师就根据学生的学情,课文的特点合理地使用教学方法,到达教学的最优化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