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文综地理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086591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文综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文综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2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文综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2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文综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2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文综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文综地理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文综地理试题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文综地理试题含答案 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点雨量指某一特定地点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到水平面上(无渗漏、蒸发、流失等)的降水量。下图为我国某年最大6小时点雨量等值线示意图(单位:mm)。据此完成12题。1影响图中等值线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夏季风 B冬季风 C海陆位置 D纬度位置2该年份容易形成内涝的城市最可能是 A.重庆 B南昌 C太原 D哈尔滨 入春后,地面净辐射(地面吸收与射出辐射的差额)为正值,地面温度升高,一定深度内能量从地面向地下传递;入秋后,地面净辐射为负值,地面温度下降,能量从地下向地面传递,不同季节

2、地温(地面以下不同深度土壤温度的统称)随深度变化情况不同。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形区一监测点(年平均气温为-5.3)监测3月和9月地温随深度的变化,据此完成34题。3该监测点冬季和夏季地温差值最大的深度出现在 A. 0m B2m C4m D6m4如果a、b表示3月或9月,该监测点 A. a月期间地表温度渐低 Bb月期间地表温度渐高 Ca月期间正午物影渐短 D. b月期间白昼时间渐长 干旱河谷上游地区的小叶灌丛与落叶阔叶林的混合交错带称为林树下线。某河流上游山地植被垂直带谱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一干旱河谷小叶灌丛一温带落叶阔叶林一针阔叶混交林一云杉、冷杉林一高山灌丛、草甸。左图是该河流上游河谷林树下线海拔

3、与坡向的关系示意图,右图是该河流上游河谷聚落区与非聚落区坡度与林树下线最大海拔关系图。据此完成56题。5关于该地山区林树下线与坡向的关系及其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A.北坡低于南坡北坡为阴坡,比南坡热量条件差 B西坡低于东坡西坡为向阳坡,比东坡热量条件好 C西北坡低于东南坡西北坡为阴坡,水分条件比东南坡好 D西南坡高于东北坡西南坡为迎风坡,水分条件比东北坡好6该地林树下线的海拔 A.聚落区较高 B非聚落区较高 C随坡度增加而降低 D随坡度增加而升高7中国曾受“独生子女政策”影响,人口增长得到控制。下图为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劳动 人口增长率演变预测示意图。据图可知 A.我国将在2021年开始出现劳动力

4、短缺现象 B我国人口数量预计在2036-2040年间达到最大值 C自独生政策实施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 D.建国以来劳动人口增长率与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一致 区位熵又称专门化率,其值越高,地区产业集聚水平就越高。一般来说,当区位熵大于1时,则该地区的某项经济指标在全国有优势;当区位熵小于1时,则处于劣势。下表为我国某地形区主要农产品产量的区位熵,据此完成89题。8该地形区是 A.太湖平原 B成都平原 C华北平原 D东北平原9与江汉平原相比,该地形区棉花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A.水源充足,灌溉条件好 B交通便利,距离市场近 C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 D秋季少雨,有利于采摘 xx年1月30日,中

5、缅石油管道全线贯通。缅甸西南临印度洋,东北靠中国,在中部甲地带种植小麦、棉花,南部及乙地区种植水稻和黄麻。右图为缅甸区域图,据此完成1011题。10.中缅石油管道全线贯通有利于 A.促进缅甸能源结构优化 B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能源供应不足 C拉动珠三角地区重化工业发展 D石油进口途径多元化,保障我国能源安全11.关于甲、乙两地农业发展差异的自然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处于夏季风的迎风坡 B乙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C甲降水相对少,日照较充足 D乙降水丰富,水源充足第卷(必考135分+ 选考25分,共1 6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2题第47题

6、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必考部分】 36.(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非国家突尼斯,xx年12月21日,首次迎来第一位民选总统贝吉凯德埃塞卜西。xx年4月10日,在首都蓝白小镇,中国驻突使馆应邀在突尼斯国际儿童文化节设立展台,展示儿童图书以及书法等中华传统文化。 材料二 突尼斯的大理石资源非常丰富,很久以前就用于柱子、栏杆扶手和塔尖的石材装饰。现代大理石行业主要加工大理岩作为装饰材料,产品在建筑、内外装饰和城市规划中广泛使用,被视为高档产品。突尼斯大理石最主要的出口国为意大利(约占56%),且主要为荒料(指矿山石料经加工,具有一定规格、可满足板材加工或其它用途的块

7、石),创造了出口总价的2/3。大理石是石灰岩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变质而成。材料三 突尼斯位置及大理石主要输出路线图 (1)叙述突尼斯大理石矿藏形成的地质过程。(8分) (2)简析突尼斯大理石出口中,荒料所占比重较大的原因。(5分) (3)中国已跻身为突尼斯的十大贸易伙伴国之一。试述中国企业投资突尼斯大理石行业的有利条件。(5分) (4)突尼斯拟对大理石矿藏实施大规模工业化开发,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6分) 37. (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湖南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是中部经济地带的重要省份。该省的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我国京广经济带、泛珠三角经济区、长江经济带的接合部。该城市群内

8、部结构紧凑,生态环境良好,历史文化特色鲜明,是我国不可多得的城市群资源。它具备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群、影响和辐射周边的潜在优势。 材料二湖南省略图及长沙市气候资料图。 材料三 L湖与长江干流相互连通,该湖对长江中下游具有显著的削峰蓄洪功能,同时受长江主汛期的影响也非常明显。下图为1990-xx年间L湖2月水体面积统计图(虚线为23年同期平均值:590平方千米)。 (1)据材料描述长沙市的降水特征。(6分) (2)简述导致L湖面积变化的人为原因,并分析该湖泊面积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8分) (3)分析长株潭城市群建设具有的优势社会经济条件,并列举该城市群的形成可能产生的影响。(8分) 【选考部分

9、】 请考生在第42、43二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道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42.(10分)【地理一自然灾害与防治】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形示意图,该区域是我国地质灾害的多发区。 说明该区域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原因及为防御地质灾害应采取的措施。 43.(10分)【地理一环境保护】 材料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使“美丽中国”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新词。但城市垃圾使“美丽中国”成为尴尬的场景。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量大,处理方式主要有填埋、焚烧、堆肥及其它方式,目前处理能力约占总量的80. 3%。 (1)我国城市生活

10、垃圾处理方法采用填埋场会在哪些方面影响中国的“美丽”?(4分) (2)许多人对垃圾焚烧处理方式持反对意见,请说明其理由。(6分)文科综合试题参考答案 xx.4第I卷 (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 40分) 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A 2.B 3.A 4.C 5.C 6.B 7.B 8.C 9.D 10.D 11.A 第卷(必考1 35分十选考25分,共1 60分)36.(24分)(1)该地在地质历史上为古地中海,经沉积作用形成了厚厚的石灰岩(2分);由于 地处(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板块消亡边界,岩浆活动剧烈,石灰岩在高温高压环境变质 为

11、大理岩(2分);内力作用使地层隆起(2分);长期受外力侵蚀,使大理岩出露地表或接 近地表(2分)。 (2)经济落后,资金不足(2分);人才缺乏,技术落后(2分);工业基础较差,设备陈旧,加 T能力有限(1分),大理石成品市场的竞争力不强,导致其出口多为荒料。 (3)突尼斯大理石资源丰富(1分);经济形势好,社会稳定,投资风险小(1分);国际市场 需求量大(1分),中国大理石开发的技术水平高(1分),两国政府政策支持(1分)。 (4)赞同。理由:资源丰富;大规模工业化开发,可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将资源优势变为 经济优势;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促进了城市化、工业化发展;增加出口创汇。 (每点2

12、分,共6分) 不赞同。理由:加速了大理石的枯竭(2分);加剧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地质灾害增多(2 分);造成环境污染(2分)。37(22分)(1)年降水量丰富(2分);春夏季降水多,秋冬季降水相对少(或降水季节变化大) (2分);雨季长(2分)。 (2)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河流携带泥沙增多,人湖泥沙大量沉积(2分);围湖造田, 使得湖泊面积减小(2分)。 调蓄洪水功能减弱,湖泊以下河段易出现旱涝灾害;湖区生物多样性减少;调节气候的功 能减弱;降解污染物的功能下降;影响湖区水产养殖业发展;供水能力下降。(每点1分, 共4分) (3)优势社会经济条件:地理位置优越;三个核心城市相互靠近,联系紧

13、密,且发展空间 大;水陆交通便利;科技发达,人才众多;工农业基础好。(每点1分,共4分) 影响:促进城市间的经济合作与分工,有利于形成湖南省的经济增长极;增强核心城市的 经济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城市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城市建设 挤占耕地,影响农业生产;环境污染加剧。(每点1分,共4分)42.(10分)【地理一自然灾害与防治】 地震的成因:位于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震带,构造运动强烈,多地震。(2分) 滑坡、泥石流的成因:图示区域部分地区山高、坡陡、谷深,地势起伏大,且多发地震,岩石 破碎(2分);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且多暴雨(2分);人类乱砍滥伐,不合理的开垦、 开矿等

14、(1分)。 防御措施: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 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防灾意 识;实施一些预防措施,如加固稳定变形土体、岩体,植树造林等。(每点1分,共3分)43(10分)【地理一环境保护】 (1)垃圾填埋会造成大气污染、地下水污染(2分);会占用城郊宝贵有限的土地资源(2 分)。 (2)垃圾焚烧发电技术要求高(2分);如果技术与管理跟不上,会导致二次污染大气,严 重影响居民身体健康(2分);要垃圾焚烧必须先实行垃圾分类管理,目前我国绝大部分 的城市没有实行垃圾分类,居民也没有垃圾分类的习惯(每点2分,共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