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红桥区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0864865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红桥区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天津市红桥区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天津市红桥区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天津市红桥区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天津市红桥区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津市红桥区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红桥区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津市红桥区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本试卷共8页,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一、(本大题共9小题,计41分)(一)读王勃滕王阁序的片段,完成13题。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茕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璎,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

2、,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1. 文中加点字的读音或字形,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多舛 B. 茕且益坚 C. 无路请璎 D. 簪笏2. 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东隅,指日出的地方,表示早。个人有“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说法。B. 猖狂,这里指阮籍狂放、不拘礼法的行为,以宣泄不满现实的苦闷心情。C. 弱冠,指20岁,古代以20岁为弱年,行冠礼,表示青年男性进入成年。D. 趋庭,意快步跑过庭院,来到长辈面前。这是古人面见长者的普遍做法。3

3、. 文中“岂效穷途之哭”一句后,在不同版本中所用点号不尽相同。你认为用哪一种好些?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春,二月,曹操攻黎阳,与袁谭、袁尚战于城下,谭、尚败走,还邺。诸将欲乘胜攻之,郭嘉曰:“袁绍爱此二子,莫适立也。今权力相侔,各有党与,急之则相保,缓之则争心生。不如南向荆州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操曰:“善!”五月,操还许,留其将贾信屯黎阳。后袁尚果自将攻袁谭,大破之。谭奔平原,遣辛毗诣曹操请救。辛毗至西平见曹操,致谭意,群下多以为刘表强,宜先平之,谭、尚不足忧也。荀攸曰:“天下方有事,而刘表坐保江、汉之间,其无四方之志可知矣。袁氏据四州之

4、地,带甲数十万,绍以宽厚得众心;使二子和睦以守其成业,则天下之难未息也。今兄弟遘恶,其势不两全,若有所并则力专,力专则难图也。及其乱而取之,天下定矣,此时不可失也。”操从之。后数日,操更欲先平荆州,使谭、尚自相敝,辛毗望操色,知有变,以语郭嘉。嘉白操,操谓毗曰:“谭必可信,尚必可克不?”毗对曰:“明公无问信与诈也,直当论其势耳。今一旦求救于明公,此可知也。尚见谭困而不能取,此力竭也。兵革败于外,谋臣诛于内;兄弟谗阋,国分为二。连年战伐介胄生虮虱加以旱蝗饥馑并臻天灾应于上人事困于下民无愚智皆知土崩瓦解。此乃天亡尚之时也。以明公之威,应穷敌,击敝寇,无异迅风之振秋叶矣。天以尚与明公,明公不取而伐荆

5、州,荆州丰乐,国无亡衅。今因其请救而抚之,利莫大焉。且四方之寇,莫大于河北,河北平,则六军盛而天下震矣。”操曰:“善!”乃许谭。冬,十月,操至黎阳。尚闻操渡河,乃释平原还邺。尚将吕旷、高翔叛归曹操,谭复阴刻将军印以假旷、翔。操知谭诈,乃为子曹整娉谭女以安之,引军还。(节选自资治通鉴?卷第六十四,有删改)【注】:辛毗(P),字佐治,颍川阳翟人。辛毗先事袁谭,后归附曹操,官至卫尉。谥号肃侯。衅:征兆。4.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辛毗至西平见曹操,致谭意 致:转告B. 力专则难图也 图:谋取C. 谭必可信,尚必可克不 克:克服D. 谭复阴刻将军印以假旷、翔 阴:暗中5.

6、 下列句子全部是劝说曹操攻打袁尚的理由的一组是(3分) 急之则相保,缓之则争心生 及其乱而取之,天下定矣 使谭、尚自相敝 尚见谭困而不能取,此力竭也 河北平,则六军盛而天下震矣 尚将吕旷、高翔叛归曹操A B C D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A. 曹操把袁谭、袁尚打得逃到邺城,但曹操听了郭嘉的建议后就没有乘胜追击。B. 袁氏兄弟内讧时,曹军将领都认为此时不须进攻,只有辛毗力主要抓住机遇。C. 曹操不愿援助袁谭的原因是认为袁谭不可信任,并且对袁尚的实力心存戒备。D. 曹操通过袁谭送印的事,明白了袁谭并非真心归降,就用联姻计稳住了袁谭。7. 断句和翻译。(7分)(1

7、)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3分) 连 年 战 伐 介 胄 生 虮 虱加 以 旱 蝗 饥 馑 并 臻 天 灾 应 于 上 人 事 困 于 下 民 无 愚 智 皆 知 土 崩 瓦 解(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以明公之威,应穷敌,击敝寇,无异迅风之振秋叶矣。(三)8.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8分)蝶恋花 赵令畤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恨清明雨。尽日沉烟香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飞燕又将归信误,小屏风上西江路。【注】 止:通“只”。 沉烟:点燃的沉香的烟气。 宿酒:昨晚所饮的酒。 恼破:恼煞,极尽烦恼。恼:撩惹。 西江:古诗词中常泛称江河为西江。(

8、1)词中上片的“寒”字与下片中的“又”字有什么深刻的含义?请简要分析。(3分)(2)请对词的最后两句作简要赏析。(8分)9.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1)_ , _。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陶渊明归去来兮辞)(2)云销雨霁,彩彻区明。_ , _。(王勃滕王阁序)(3)臣密言:_ , _。(李密陈情表)(4)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_ , _。(贾岛题李凝幽居)二、(本大题共3小题,计1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012小题。铁牛和病鸭 老舍王明远的乳名叫“铁柱子”。在学校里他是“铁牛”。好象他总离不开铁。一年到头,他老笑着。两排牙,齐整洁白,象个小孩儿的。自从留学回来,

9、他就在一个官办的农场作选种的研究与试验。这个农场的经费永远没有一定的着落。场长呢,是照例每七八个月换一位,好象场长的来去与气候有关系似的。所以农场虽成立多年,农场试验可并没有作过。要是有的话,就是铁牛自己那点事儿。为他,这个农场在用人上开了个官界所不许的例子场长到任,照例不撤换铁牛。可有一回,他几乎落了泪。场长无论如何非撤他不可。可是头天免了职,第二天他照常去作试验,并且拉着场长去看他的工作:“场长,这是我的命!再有些日子,我必能得到好成绩;这不是一天半天能作成的。请准我上这里作试验好了,什么我也不要。到别处去,我得从头另作,前功尽弃。况且我和这个地方有了感情,这里的一切是我的手,我的脚。我永

10、不对它们发脾气,它们也老爱我。这些标本,这些仪器,都是我的好朋友!”他笑着,眼角里有个泪珠。从此以后,他的地位稳固多了,虽然每次减薪,他还是跑不了。“你就是把钱都减了去,反正你减不去铁牛!”他对知己的朋友总这样说。铁牛的同学李文也是个学农的。李文的腿很短,嘴很长,脸很瘦,心眼很多。被同学们封为“病鸭”。他很热心的研究农学,而且深信改良农事是最要紧的。可是他始终没有成绩。正赶上开农业学会年会。堂中坐满了农业专家。台上正当中坐着病鸭,头发挺长,脸色灰绿,长嘴放在胸前,眼睛时开时闭,活象个半睡的鸭子。他自己当然不承认是个鸭子;时开时闭的眼,大有不屑于多看台下那群人的意思。他明知道他们的学问比他强,可

11、是他坐在台上,他们坐在台下;无论怎说,他是个人物,学问不学问的,他们不过是些小兵小将。他是主席,到底他是主人。他不能不觉着得意,可是还要露出有涵养,所以眼睛不能老睁着,好象天下最不要紧的事就是作主席。可是,眼睛也不能老闭着,也得留神下边有斜眼看他的人没有。假如有的话,得设法收拾他。就是在这么一睁眼的工夫,他看见了铁牛。铁牛仿佛不是来赴会,而是料理自家的丧事或喜事呢。出来进去,好似世上就忙了他一个人了。有人在台上宣读论文。病鸭的眼闭死了,每隔一分多钟点一次头,他表示对论文的欣赏,其实他是琢磨铁牛呢。直到年会开完,他们俩没再坐在一块谈什么。新场长到任后派他办理油饰椅子,因这是李先生视为最重要的事,

12、所以选派铁牛,以表示合作的精神。铁牛既没那个工夫,又看不出漆刷椅子的重要,所以不管。过了一个星期,铁牛被撤了差。他以为这一定不能是病鸭的主意,因此他并不着慌。他计划好:援据前例,第二天还照常来工作;场长真禁止他进去呢,再找老李老李当然要维持老同学的。可是,他临出来的时候,有人来告诉他:“场长交派下来,你要是明天再来的话,可别说用巡警抓你。”他要求见场长,不见。他又回到试验室,呆呆的坐了半天,几年的心血不能,不能是老李的主意,老李也是学农的,还能不明白我的工作的重要?他必定能原谅咱铁牛,即使真得罪了他。什么地方得罪了他呢?想不出来。除非他真是精神病。不能,他那天不是还请我吃饭来着?不论怎着吧,找

13、老李去,他必定能原谅我。铁牛越这样想越心宽,一见到病鸭,必能回职继续工作。他看着试验室内东西,心中想象着将来的成功再有一二年,把试验的结果拿到农村去实地应用,该收一个粮的便收两个和和平平的作了件大事!他到农场去绕了一圈,地里的每一棵谷每一个小木牌,都是他的儿女。回到屋内,给老李写了封顶知己的信,告诉他在某天去见他。把信发了,他觉得已经是一天云雾散。按着信上规定的时间去见病鸭,病鸭没在家。可是铁牛不肯走,等一等好了。等到第四个钟头上,来了个仆人:“请不用等我们老爷了,刚才来了电话,中途上暴病,入了医院。”铁牛顾不得去吃饭,一直跑到医院去。“什么病呢?”铁牛和门上的人打听。“没病,我们这儿的病人都

14、没病。”门上的人倒还和气。“没病干吗住院?”“那咱们就不晓得了,也别说,他们也多少有点病。”铁牛托那个人送进张名片。待了一会,那个人把名片拿起来,上面有几个铅笔写的字:“不用再来,咱们不合作。”“和和平平的作件大事!”铁牛一边走一面低声的念道。(节选自老舍短片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0. 农场为何每次换人照例不换铁牛?请简要概括。(4分)11. 文中两处划线句子分别展现了铁牛什么样的心理活动?请简要分析。(4分)12. 文中多处写“和和平平地做件大事”一句话,请说明该细节在文中的主要作用。(4分)三、(本大题共3小题,计47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5小题。杨柳青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是中国

15、最具盛名的“年画四大家”之一,得名于天津千年古镇杨柳青。在中国众多年画中,杨柳青年画以其细腻的笔法、秀丽丰满的人物造型、明艳的色彩、丰富多姿的形式内容而著名,极具装饰性。杨柳青年画为中国著名的民间木板年画。他继承了宋、元绘画的传统,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画、工艺美术、戏剧舞台的形式,创立了鲜明活泼、喜气吉祥、富有感人题材的独特风格。在中国版画史上,杨柳青年画与南方著名的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南桃北柳”。杨柳青年画始于明代崇祯年间,清代光绪以前是年画发展的鼎盛时期。那时,天津杨柳青镇及其附近村庄,大都从事年画作坊生产,有“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之称,年画因以产地得名。自明代崇祯年间(公元16271644年)产生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