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0864341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论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摘 要: 随着人们对居住区品质要求的提高,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通过对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现状进行了阐述,并对居住区景观设计的要素以及当下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生态化、多元化、紧凑化、立体化等居住区景观设计发展趋势。关键词: 居住区 景观设计 1.城市居住区及其景观设计现状1.1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内涵城市居住区,顾名思义,是城市内人类工作之余,用于休息、交流的休闲场所,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升华聚集地和特指被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

2、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是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通过景观构成的基本元素的有机组合,营造一个利于工作、方便生活、清洁优美、舒适的居住环境。它包含了两个含义:一是景观是人与自然资源、历史人文资源的关系;二是为人与人交往创造一个合理舒适的场所。1.2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发展概况对人类而言,居住空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居住空间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人类的身心健康和文明程度的发展。改革开放后,经济的迅猛发展使住宅成为一种特殊商品,而城市居住区问题也上升为社会稳定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成为人民生活日益改善的风向标。随着社会

3、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生活的日益提高,居住者对居住区需求的内涵也在不断地变化、充实、提高。人们对居住区环境的追求已从关注住宅内部环境转向外部更为广阔的生活空间,从基本生理需求的满足逐步向心理和文化领域的更高层次推进。随着商业居住楼盘竞争的不断加剧,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以从原先的“配角”发展为居住区整体形象以及环境品质好坏的重要“代言人”。1.3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1.3.1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是指从整体上确定居住景观的特色。这种特色来自于当地的气候、环境、自然条件、历史、文化、艺术的尊重与发掘。特色,不是靠人随意断想与臆造的而是通过对居住生活功能、规律的综合分析,对地理、自然条件的系统研

4、究,对现代生产技术的科学把握,进而提炼、升华创造出来的一种与居住活动紧密交融的景观特征。作为现代化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主题景观定位是一体化的,正是其确立的整体性原则决定了居住景观的特色,并有效地保证了景观的真实性和白然特点,从而满足了居民的心理寄托与感情归宿。1.3.2舒适性原则城市居住区景观的舒适性是指功能实用和视觉上的感受,让居民体验轻松、安逸的居住生活,避免受到怪异形式、行为障碍、眩光、气候等的侵害。优秀的最观设计不仅停留在安静、空气、绿化等表象上,更是从人与建筑协调的关系中孕有出精神和情感。决定居住区景观舒适性的关键因素是它的规划布局。以确定的特色为构思发点,应用场地知识规划出结构清晰

5、、空间层次分明的总体布局,将直接决定居住区景现的舒适性。景观的丰富依赖于规划景观所创造的功能合理、内容多样的外部空间。这个虚无的空间不易被人感知,却是居民活动的场所,是人观赏景观的位置所在。合理的规划布局不仅满足采光通风等基本的生理标准,还给景观设计创造了良好的条件。1.3.3生态性原则景观的生态设计本质上说是一种系统认识和重新安排人与环境关系的人类生态规划设计,它以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景观设计的生态性具体表现为:设计过程的多学科综合性;尊重设计区域内十地和环境及栖息者的自然属性;全面考虑设计区域内部及其外部的各种关系;强调人类活动与地域环境的不可分割性等方面。依据循环再生、和

6、谐共生、持续自生等生态原则,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生态设计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实现资源永久利用和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桥梁。1.3.4人文性原则居住区景观是其所在城市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创造城市的景观形象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居住景观本身又反映了一定的地方文化和审美趋向,离开文化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与美学去淡景观,就降低了景观的品位和格调。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住物质条件日趋改善,人们对居住的需求,已经从“有房住”、“住得宽”这些基本生理需求,向具有良好居住环境和社会环境过渡。重视居住景观设计的人文原则,正是从精神文化的角度去把握景观的内涵特征。居

7、住景观提炼和演绎了自然环境、建筑风格、社会风尚、生活方式、文化心理、审美情趣、民俗传统、宗教信仰等要素,主要通过具体的方式表现出来,能够给人以直观的视觉感受。因此在居住景观设计中,除了选景、造景、移景、借景等自然景现之外,还应将人文景观吸收进来,从空间形态、界面尺度、建筑色彩、细部构造等方面来寻找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1.4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基本特点1.4.1土地的合理利用作为城市居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住区景观的打造,最重要的元素就是土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土地的稀缺性日益显现,加之房地产开发企业对利用的追求,景观设计中,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打造良好的居住环境成为居住区房产开发中的

8、重要课题。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根本问题就是对场地的合理规划,有前瞻性与指导性,让自然的外貌、条件和覆盖物决定住宅和景观区域的营造形式、形态特征。城市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应做到:根据土地的自然属性决定其利用方式,通过规划、利用和管理,让每一处景观发挥它的特性和潜力;因地制宜,减少景观干扰,减少土木工程花费,防止表土流失,合理控制植被、绿化,避免土壤侵蚀,充分利用现有的排水道;合理利用自然地形,设计出自然和谐的社区景观。1.4.2自然生态环境的打造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不仅仅是绿化,更多的是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再创造。人、社会、自然是密不可分的整体,景观设计就是通过对区域景观的打造,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

9、居住景观环境中利用大自然中的阳光、空气、水、树木、花草、虫鸟等自然因素,不仅能改善居住区的微观小气候,而且能让居民感受到大自然的生命力,从心理上酝酿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情感。现在,不少国家都十分重视居住区对自然景物的利用,对建设地段上的水面、小丘、草木等都尽力保留,并精心地将其纳入到统一的居住空间中,而且还尽可能多种植树木花草,开凿湖池,尽量扩大绿化面积,创造生态景观特色。1.4.3环境功能的体现居住区景观设计,在考虑美化环境的同时,更应考虑其环境功能的体现。作为居住的配套建设,居住区环境应提供给居住者休闲、舒适的良好体验。好的景观设计,应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空间,赋予居住区更多的功能,如散步绿

10、廊,亭阁,儿童游戏空间,健身空间,水景等造景空间以及良好的观景空间等。1.4.4区域风格的打造居住区景观风格是其环境要素整体形象的外在表现,它应作为构思主线自设计之初始终贯穿于全过程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并在从建筑物到任何一项环境设施小品的设计中加以体现。从整体角度出发,居住区景观的设计风格应与居住区的建筑风格相统一,打造出具有统一性、和谐性的区域风格。影响环境风格特点的因素有很多,基本分为两类:自然因素和人工因素。自然因素包括当时当地气候条件、基地的地理环境等等,如地域生态系统是扎根于土地之上的,地域性因素直接影响到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对策和方法。地域的气候、水文、地理

11、、土壤、植被、动物、微生物等地域性自然条件是因地制宜设计的基础,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特色,都将是我们设计的依据和灵感之源。人工因素包括城市环境构架的基本特征,环境使用者的宗教信仰、风土人情、审美习惯、生活习俗、以及设计师对环境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趋势的研究与探索。2.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要素分析 2.1住宅景观设计住宅景观应充分体现居住区整体风格,通过景观表现出住宅轻巧、活泼、高雅、华贵等多种性格,并能把单幢的住宅与住宅组群以及居住区的总体环境绿化、庭院小品以及广场、儿童游戏场等生活福利设施紧密联系起来,从整体上把握景观特色。2.1.1住宅组群的布局住宅组群的平面布局形式,对空间的构成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12、当住宅完全围合时,空间出现最强的封闭感。住宅景观更多地关注住宅与周围物体所构成的外部空间。有时虽然两个住宅之间存在空隙但若围绕空间的住宅重叠,或者利用地形、植物材料及其他阻挡视线的屏障等,就可消除减小封闭空间的缝隙。2.1.2住宅组群景观空间的构成住宅组群构成的空间虽然千变万化,但基本上是实体围合和实体占领两种方式构成。以多层住宅为主的居住区,其空间大都由围合所形成。此类空间使人产生内向、内聚的心理感受。点式高层住宅一般采用实体占领形成的空间,使人产生扩散、外射的心理感受。无论是何种空间构成方式,都要结合具体地理环境作景观上的调控。总的来说,住宅组群景观空间分为开敞空间、定向开放空间、直线型空

13、间及组合型空间几种。不同的空间形式,给居住区带来不同的空间体验,也为景观的设计奠定了基本的空间基调。2.1.3住宅空间的细节景观住宅与人的活动有着最紧密的空间联系,住宅的设计不同于大型公共建筑设计,更注重丰富的细节性,如墙面与玻璃的虚实对比、阳台与墙面的凹凸对比、体量对比产生的光影造型等,这些细节都将对住宅的整体景观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住宅空间的景观设计中,注重细节设计是十分重要的。适当的阳台造型能给整体空间带来极好的表现力;人性化的单元入口处理方式能给人以温馨的感觉;合适的材料质感及颜色能带给人亲切、愉悦的视觉感受。图2:成都首座项目波浪形玻璃阳台景观设计图1:成都华润翡翠城的住宅组群的围合

14、式空间布局示意图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2.2道路景观设计2.2.1道路的空间布局居住区道路不仅仅是一处通往另一处的通道,而且是整个居住区景观环境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道路的空间布局直接影响着居住区的景观分布。造园讲“路从景出,景随路生”,道路的曲折编号引起视野范围内的不断编号,形成一系列联系的道路空间;道路宽窄变化、转折处景观则会给人以视觉的吸引;道路空间序列的连续,有效地组织着沿街住宅的景观。从居住区的交通组织规划来看,可分为“人车分流”和“人车合流”两种。“人车分流”体系能保持居住区内部的安全和宁静,保证区内各项生活与交往活动正常舒适地进行。汽车和行人分开,车行道分级明确

15、,多设在居住区住宅群周围,且以枝状或环状尽端道路伸入居住区内部,并设置停车场、步行道等将绿地、户外活动场地、住宅等联系起来,形成具有亲切感的生活空间,也为景观环境的观赏提供有利的条件。“人车合流”的交通组织体系,多采用在私人汽车比例较低的地方。在人车合流的同时,将道路按功能划分主次,在道路断面上对车行道和人行道的宽度、高度、铺地材料、小品等进行处理,使其符合交通流量和生活活动的要求。2.2.2道路尺度控制道路尺度感来自于人的视线所及元素的比例关系。在居住区内,道路尺度的适当缩小有助于找回亲切的居住氛围。一是对临街建筑物的高度和退后距离的调节。建筑物相对靠近道路一些,会使人感觉道路变窄;临街建筑局部处理得相对低矮,则不会给人压迫感。二是利用绿化压缩空间。居住区道路两旁的行道树可削弱道路横向扩展的整体感,延伸的路边绿化可减小道路的独立性。三是对路边小品及设施尺寸进行控制。如设立道旁路灯、电话亭、雕塑、座椅等,应以人体尺度为参考,注重与自然环境相协调。2.2.3道路绿化道路绿化是居住区绿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连接、导向、分割、围合等作用。道路绿化设计可使人产生观赏的动感,还能为居住区与庭院疏导气流,改善居住区微气候。居住区的道路绿化,主路两旁行道树一般选择树龄长、树干直、树形美的乔木树种,并配以姿态各异的灌木或草地、花卉等,形成高低错落、层次丰富、疏密相间的观景效果。此外,居住区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