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21秋《侵权责任法》复习考核试题库答案参考套卷39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0863618 上传时间:2024-01-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2.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开大学21秋《侵权责任法》复习考核试题库答案参考套卷39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南开大学21秋《侵权责任法》复习考核试题库答案参考套卷39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南开大学21秋《侵权责任法》复习考核试题库答案参考套卷39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南开大学21秋《侵权责任法》复习考核试题库答案参考套卷39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南开大学21秋《侵权责任法》复习考核试题库答案参考套卷39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开大学21秋《侵权责任法》复习考核试题库答案参考套卷3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开大学21秋《侵权责任法》复习考核试题库答案参考套卷39(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开大学21秋侵权责任法复习考核试题库答案参考1. 甲、乙均为完全行为能力人。甲为报复丙,唆使乙将丙打伤。这一损害赔偿责任应由( )。A.甲全部承担B.乙全部承担C.甲、乙承担连带责任D.甲、乙按过错大小分担责任参考答案:C2. 简述南极条约对南极地位的规定。简述南极条约对南极地位的规定。法律上的南极地区是指南纬60度以南的地区,包括南极洲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海域。南极条约关于南极地位的规定有如下几方面: (1) 南极专用于和平目的。南极条约明文规定,“南极应只用于和平目的”,禁止采取一切具有军事性质的措施,如建立军事基地、建筑要塞、进行军事演习以及任何类型的武器试验等;禁止在南极进行任何核爆炸

2、。 (2) 科研自由和国际合作。南极条约规定,在南极实行科学考察的自由并促进为此而进行的国际合作。在一切实际可行的范围内,缔约各国应交换南极科学规划的情报;交换科学人员;交换南极的科学考察报告和成果并公开这些报告和成果;鼓励与国际组织的合作。 (3) 冻结领土主权要求。南极条约第4条规定,该条约的任何规定不得解释为缔约任何一方放弃在南极原来所主张的领土主权权利或领土要求,或放弃由于它或其国民的活动或其他原因而构成的对南极领土主权要求的任何根据,或损害缔约任何一方关于它承认或否认任何其他国家在南极的领土主权的要求或要求的根据的立场。但在该条约有效期内所发生的一切行为或活动,不得构成主张、支持或否

3、定对南极的领土主权的要求的基础,也不得创立在南极的任何主权权利。在该条约有效期内,不得对南极提出新的领土主权要求或扩大现有的要求。 3. 关于法与道德的共同点,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法律和道德都是一种社会规范,都具有规范性 B法律和关于法与道德的共同点,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法律和道德都是一种社会规范,都具有规范性B法律和道德都具有强制性,都是人们应该遵循的规范C法律和道德都是历史的产物,都是不断变化的D法律和道德都是建立在一定物质生产方式之上的ABCD本题考查的是法与道德的共同点。 法律与道德为法理学比较重要的知识点。道德是关于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善恶、美丑、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

4、偏私、诚实与虚伪、荣誉与耻辱等观念、规范、原则和标准的总和。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法律和道德都是建立在一定物质生产方式之上的,作为重要的两种社会规范,法律与道德在形式归属、内容、功能等方面表现出共同性。人类社会早期,法与道德曾浑然一体。在二者高度分化后,法与道德依然在如下方面表现出共同性:在发生学上,都由原始习惯脱胎而来,且在发生发展中相互转化;在形式归属上,都属社会规范,具有社会规范应有的规范性、概括性、连续性、稳定性、效率性等属性 (程度上存在差别);在内容上,都蕴含和体现一定的社会价值,总体精神和内容相互重叠渗透;在功能上,都是社会调控手段,以维护和实现一定社会秩序和正义为使命;在发展

5、水平上,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尺,且在发展水平上互为标志和说明。同时,法律与道德生成方式上的建构性与非建构性、行为标准上的确定性与模糊性、存在形态上的一元性与多元性、调整方式上的外在侧重与内在关注、运作机制上的程序性与非程序性、强制方式上的外在强制与内在约束、解决方式上的可诉性与不可诉性等方面存在区别。本题中,A项“法律和道德都是一种社会规范,都具有规范性”的表述没有问题;B项“法律和道德都具有强制性,都是人们应该遵循的规范”的表述可以成立,道德具有强制性,但是不具有法律那样的国家强制性,道德与法律的强制性的性质不同; C项“法律和道德都是历史的产物,都是不断变化的”的表述可以成立,道德随着社会

6、的发展是不断变化的;D项“法律和道德都是建立在一定物质生产方式之上的”的表述可以成立。因此,A、B、C、D四项都符合题目要求。 4. 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适用的归责原则是( )。A.过错责任原则B.无过错责任原则C.过错推定原则D.公平责任原则参考答案:B5. 外国人进入一国境内( )。 A一般要持有护照并经过签证手续 B一般要持有护照但无须签证手续 C在互惠基外国人进入一国境内()。A一般要持有护照并经过签证手续B一般要持有护照但无须签证手续C在互惠基础上达成协议可互免签证D国家有权准许或拒绝ACD按照国际习惯法,一国没有允许外国人入境的义务。目前在国际交往中,国家之间一般依据互惠

7、原则允许外国人为合法目的进入本国,外国人入境一般需要所进入国家的入境签证,但如有国际协议规定可以免除的除外,并须在入境口岸接受安全、卫生及其他有关的检查。6. 甲、乙各牵一头牛于一桥头相遇。甲见状即对乙叫道:让我先过,我的牛性子暴,牵你的牛躲一躲。乙说不怕,继续牵牛过桥,甲也牵牛上桥。结果两头牛在桥上打架,乙的牛跌入桥下摔死。乙的损失应由谁承担?( )A.甲应负全部赔偿责任B.应由乙自负责任C.双方按各自的过错程度承担责任D.双方均无过错,按公平责任处理参考答案:C7. 在我国,人民法院审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时: ( ) A都应当进行调解 B都应当进行和解 C调解达成协议在我国,人民法院审理

8、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时: ()A都应当进行调解B都应当进行和解C调解达成协议即发生法律效力D有的可以不制作调解书D本题考查的是人民法院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处理方式。最高人民法院解释第 96条规定:“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除人民检察院提起的以外,可以调解。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发生法律效力。调解达成协议并当庭执行完毕的,可以不制作调解书,但应当记入笔录,经双方当事人、审判人员、书记员签名或者盖章即发生法律效力。”据此,A项不正确,因为人民检察院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不能调解。C项不正确,因为调解达成协议还要经过双方当事人签收才发生法律效力。D项符合上述规定,正确。B项不正确,因为即使是民事诉

9、讼案件,也不是“应当”和解,而是“可以”和解,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更是如此。8. 纳税主体的分类有( )。 A法人、非法人组织、自然人 B法人、自然人 C无限纳税人、有限纳税人 D纳税纳税主体的分类有()。A法人、非法人组织、自然人B法人、自然人C无限纳税人、有限纳税人D纳税人、纳税担保人ACD纳税主体 纳税主体是税收法律关系中负有纳税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按照身份不同,可以分为法人、非法人组织和自然人;按承担义务的程度不同,可以分为无限纳税义务人和有限纳税义务人。此外,纳税主体除了纳税人,还应当包括纳税担保人。 9. 简述未成年人案件诉讼程序的特点。简述未成年人案件诉讼程序的特点。未成年人案件诉

10、讼程序的特点,是由未成年人心理和生理特点决定的。因此,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诉讼程序应同成年人的有所区别。现行未成年人案件诉讼程序的特点主要有: 第一,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要更加突出教育改造的方针,寓教育、感化、挽救于各个诉讼阶段之中。 第二,国家立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不仅赋予未成年被告人更多的诉讼权利,而且还有更多的保证实施的措施。 第三,对证据的运用,要有较高的证明要求,不仅要求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而且还要证明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的家庭、社会、教育等方面的原因。 第四,从侦查、起诉、审判到执行,均采取适合未成年人特点的诉讼制度和程序,诉讼程序的设计表现得更为灵活多样和缓和宽松。 10.

11、简述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的主要内容。简述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的主要内容。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人类对环境问题共同达成的7个方面的深刻认识。这7个方面的共同认识为:对人与环境的关系的认识,对有关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以及人类对保护和改善环境的重要性和责任的共同认识,对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力的认识,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不同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和对策的认识,对人口与环境的关系的认识,对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这一人类共同的任务和目标的认识,对国际环境合作的必要性的认识等。 第二部分是关于自然保护、生态平衡、污染防治、城市化等一系列范围广泛的环境保护方面的共同原则,共26个。共同原则1声明了人

12、类环境基本权利和责任;共同原则27是斯德哥尔摩大会成果的核心,它们声明了人类应保护地球上的一切自然资源,包括空气、水、土地、动植物,特别是自然生态类中具有代表性的标本;共同原则820是关于环境保护的实施,其中有对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宣示、关于人口政策的原则、对国家的环境管理职责的宣示及对科技作用、环境教育、科学研究、信息交流的宣示等。共同原则2126是关于国际合作、国际环境关系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及消除核军备的规定等。 11. 请求赔偿精神损害必须是造成他人( )。A.严重精神损害B.一般精神损害C.精神损害D.身体残疾参考答案:A12. 清末公布的宪法性文件有( )。A资政院院章B谘议

13、局章程C钦定宪法大纲D十九信条清末公布的宪法性文件有( )。A资政院院章B谘议局章程C钦定宪法大纲D十九信条正确答案:ABCD1908年,清政府陆续公布了资政院院章、谘议局章程和钦定宪法大纲三部宪法性文件,1911年,清政府于武昌起义爆发后又抛出了一个应付时局的宪法文件即十九信条。13. 按照关税形式和程度,关税可分为哪几类?按照关税形式和程度,关税可分为哪几类?按照关税形式和程度分类,关税可分为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两类。关税壁垒是贸易壁垒的主要形式。 (1)关税壁垒,是指运用关税手段来限制进口,通过征收高额进口关税、进口附加税、差价税等对进口商品的成本和价格产生直接影响,限制外国商品在本国的

14、竞争力,用以保护本国商品的竞争优势,垄断国内市场。通常用关税水平比较不同国家之间关税高低,衡量关税壁垒的强弱程度。 (2)非关税壁垒,是指除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的措施,其措施有政府果购、海关估价、进口许可制度、进口配额制、外汇管制、技术标准、资格认证等。一些发达国家利用其自身的技术优势提高对来自其他国家产品的质量标准认证要求,极大地阻碍了欠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制成品的出口,加剧了发达与不发达国家间的经济及贸易发展差距,也是非关税壁垒措施之一。 14. 下列关于姓名权的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姓名决定权B.姓名变更权C.姓名转让权D.姓名使用权参考答案:C15. 被侵权人因其他人格利益、死者人格利益、胎儿人格利益、身份利益受到侵害的,可以请求被侵权人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6. 某甲(21岁)伙同其弟(15岁)共同实施诈骗行为,骗得钱财共计3万余元,并一起强奸了一妇女。对于本案的处理正确的某甲(21岁)伙同其弟(15岁)共同实施诈骗行为,骗得钱财共计3万余元,并一起强奸了一妇女。对于本案的处理正确的有()。A二人构成强奸罪和诈骗罪的共犯B某甲单独构成诈骗罪C某甲的弟弟不构成犯罪D某甲与其弟弟构成强奸罪的共犯BD共同犯罪人必须具有刑事责任能力。某甲的弟弟属于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只对所实施的强奸罪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对诈骗罪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