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学校教育基地建设商业项目计划书(DOC 41页)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0845104 上传时间:2024-02-14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1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工学校教育基地建设商业项目计划书(DOC 41页)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技工学校教育基地建设商业项目计划书(DOC 41页)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技工学校教育基地建设商业项目计划书(DOC 41页)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技工学校教育基地建设商业项目计划书(DOC 41页)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技工学校教育基地建设商业项目计划书(DOC 41页)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技工学校教育基地建设商业项目计划书(DOC 41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工学校教育基地建设商业项目计划书(DOC 41页)(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技工学校教育基地建设商业项目计划书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你可任意修改编辑)第一章 总 论1.1项目名称与建设单位1.1.1项目名称 技工学校职业技术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1.2项目承办单位及法人代表 项目承办单位:郸城县技工学校 法 人 代 表 :王振芳1.1.3项目主管单位 项目主管单位:郸城县劳动局1.1.4项目拟建设地点 1.1.5可行性研究编制单位 编制单位:某省工程咨询公司 资格证书:工咨甲1.2研究的依据与范围1.2.1研究依据 1、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委托书; 2、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 3、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2、2005); 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5、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412号); 6、中共某省委、某省人民政府关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实施意见(豫发199928号); 7、某省十一五教育发展计划; 8、某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实施意见; 9、中共某省委、某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某市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豫发200714号); 10、中等专业学校设置标准(试行); 11、项目承建单位提供的有关本项目的基础资料、技术资料等。1.2.2研究的范围 根据国家对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工作范围和深度规定

3、,本报告在对项目的建设条件进行了实地查勘,对项目概况及建设的必要性、建设场地与条件、内容与规模、总平面布置及建筑结构方案、公用工程、环境保护、消防安全及节能、组织机构与定员、项目组织与实施进度安排、项目招投标方案、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重点研究和论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内容及方案、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为项目的决策和建设提供可靠依据。1.3工程方案与研究结论1.3.1建设必要性 郸城县现有人口128万人,全县高中教育中等教育仅占10%,与发达地区50%的比例相差太大,每年仅初三毕业1.2万人,普通高中录取6000人,还有6000名初三毕业生无任何技术就加入了农民工队伍之中,随

4、着社会在不断发展,对劳动力的素质也在不断的提高,每年全县就有1万多名青年走向社会,这些人大多没有一技之长,根本无法适应经济建设的城要,他们急需科学技术知识,故参加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已势在必行,而现有的培训学校设备简陋,功能和规模远远无法满足农民工渴望学习技能需求。据预测,今后三年将是当地初中毕业徨高峰期,培训基础面临较大压力。为缓解目前教学用房的紧张局面,为基地提高必要的硬件条件、加快基地发展、促进农民就业质量、让他们尽可能接受职业技术培训,掌握致富的金钥匙,新建创造良好的培训环境,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项目建成后,短训班每年三期可培训3900人,长训班三年制可培训3000人,开设18

5、个专业,在校生可达到5500人。1.3.2建设内容与规模本次建设项目为郸城县技工学校职业技术教育基地建设项目,根据目前学校实际情况,拟新建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宿舍楼和餐厅。 参照中等专业学校设置标准(试行)等相关规范和标准,结合郸城县技工学校的实际情况:新建教学楼一幢,为五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2600m2;新建办公楼一幢,主体为两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1600m2;学生宿舍楼两幢,每幢建筑面积2500m2,主体建筑5层,框架结构;学院餐厅主体建筑2层,建筑面积2000m2;总建筑面积:11200m2。1.3.3项目管理与实施本项目承办单位为郸城县技工学校。为做好职业技术教育基地项目建设的各项工作

6、,学校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各项手续的办理、设计、报批与实施等工作。项目建设期11个月。1.4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为1200万元。融资方案:拟申请某省某市专项资金及地方配套解决。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新增学生规模学生人数1000新增2建筑面积m2112003动力3.1电kw.h 25.7104年均3.2水t1.21104年均4总投资万元12005资金筹措(总投资)5.1申请省财政专项资金、财政配套及学校自筹万元12001.6结论与建议 项目实施后,将大幅度改善教学条件,加快郸城县职业的教育发展。不仅可以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技能型人才;也可以更

7、好地实施阳光工程,完善和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进一步为郸城县以及某市的经济腾飞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人力资源保障。项目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良好,项目可行。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2.1项目建设背景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关键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许多重大而艰巨的任务。综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二十一世纪,我国既需要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也仍然需要发展各种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的国情和所处的历史阶段决定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是多样化的,不仅需要高层次创新人才,而且需要在各行各业进行技术传播和技术应用、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

8、力的高素质劳动者。职业教育就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这艰巨的历史重任,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 近几年来,我国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支持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办出特点、办出水平,各地区和许多企业进行了积极探索,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但从总体上看,职业教育的发展仍然是薄弱环节,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大计。 目前国家已经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办有中国特

9、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并决定“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对职业教育投入100亿元,重点用于支持实训基地建设,充实教学设备,资助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进一步理顺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到2010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计划招生规模达到800万人,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教育部吴启迪副部长强调:“十一五”期间,国家要在职业教育重点专业领域建成2000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并通过这些基地的示范作用,引导全国15000多所职业院校,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带动近20余万个专业点为2000余万名在校生提供实训条件。目前,中央财政已投入8.5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了8个技能型紧缺人才

10、专业,支持了全国各省份的442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 加快某市发展,是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时代要求。十六大以来,胡锦涛总书记先后三次来我省视察,充分肯定了中原崛起的发展思路,站在新世纪新阶段现代化建设的时代高度,站在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勉励并明确指示我们,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努力走在中部地区崛起的前列。某市是中原崛起大局中的薄弱环节,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中部地区崛起的宝贵机遇,促使某市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才能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把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真正落到实处。加快某市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不仅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关系

11、到社会大局稳定,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只有更加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手抓中原城市群发展,一手抓某市等沿边城市的开放开发,才能逐步形成各地竞相发展的格局。加快某市发展,是构建和谐中原的必然要求;加快某市发展,也是某市3500多万人民的迫切要求。只有顺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不断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才能夯实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才能把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力量凝聚起来、创造性激发出来,形成齐心协力、共创伟业的生动景象。 因此可见,职业教育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中等职业教育将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实现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的新发展,对于加快我国社会主

12、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2.2项目建设必要性郸城县现有人口128万人,全县高中教育中等教育仅占10%,与发达地区50%的比例相差太大,随着社会在不断发展,对劳动力的素质也在不断的提高,每年全县就有1万多名青年走向社会,他们在社会上不能发挥很好的作用,有时也起到反面作用,如果把这一批青年组织起来,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让他们有一技这长,到社会上有用武之地,人们也一样有美好未来,造福于社会。 根据全国、省、市的要求,结合郸城县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本次项目拟新建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宿舍楼和餐厅。具体理由如下: 1、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推进城镇化进

13、程的需要 在未来的20年里,如果没有基于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源的大力开发,我国的能源和资源将难以支撑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翻的目标,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走到尽头,我国未来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一要领先科学技术进步,二要开发我国最大的潜在源?人力资源。新型工业化需要大量各类技能型人才,但我国技能型人才出现严重短缺,其原因之一就是职业教育发展滞后,因此,大力发展职教,培养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客观需要。 2、是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需要 我国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兴农”,即运用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特别是

14、郸城县作为一个农业大县,农民要能真正掌握现代农业技术就必须接受各种农业科技教育和培训,而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和生产技术水平,对实现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都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3、是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增强产业竞争力的需要 一个国家产业竞争力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是否拥有先进的技术装备,还取决于是否拥有能够熟练操作和使用先进技术装备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级技工。高技能人才的短缺,已明显制约先进工艺设备的广泛应用。但是大量技能型人才短缺的问题,只能依靠“本土化”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来解决。在选择教育发展战略时,我们必须特别注重发展职业教育。 4、是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需要

15、当前我们面临着新增劳动力就业和下岗人员再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同时并存的局面,新增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需要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同时,农村富余劳动力需接受职业教育、培训,向二、三产业转移。 职业教育和培训作为劳动者转岗,再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经环节,在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就业能力,推进劳动力结构调整,解决就业问题方面意义重大。因此,发展职业教育与培训,是一项积极而稳定的就业支持政策。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就必须依靠职业教育和培训,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也是我国今后职业教育发展的最大动力。 5、是发展当地县域经济的需要 郸城县全县每年新增劳动力主要是初中、高中毕业生,只有少量毕业生能入高校,这部分升入高校的人员绝大多数不能回到郸城,不能直接为郸城的各行各业服务,而大量的初、高中毕业生都要留下来,扎根郸城,在郸城创业、立业为郸城经济建设服务,如大量的初、高中毕业生没有接受职业技术培训和教育,将会直接影响郸城各行业劳动者的素质,郸城经济的发展必然要阻碍。 6、是增强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