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范文宽严相济赏罚并举是实用的治班技巧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0844230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主任工作范文宽严相济赏罚并举是实用的治班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班主任工作范文宽严相济赏罚并举是实用的治班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班主任工作范文宽严相济赏罚并举是实用的治班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班主任工作范文宽严相济赏罚并举是实用的治班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班主任工作范文宽严相济赏罚并举是实用的治班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班主任工作范文宽严相济赏罚并举是实用的治班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主任工作范文宽严相济赏罚并举是实用的治班技巧(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班主任工作范文之“宽严相济”、“赏罚并举”是有用的治班技巧 宽与严是班主任治班的风格,赏与罚是班主任治班的手段。班主任在班级治理的过程中,只有科学、能动地展示宽与严的风格,合理、有效地运用赏与罚的手段,才能到达最正确的治班效果。 一、宽严相济,宽严有度 宽是班主任的一种风度,一种雅量,班主任对学生不可无宽,无宽则不亲和,不亲和就会堕入孤立,四面楚歌。严是一种威仪,一种力量,班主任对学生不可不严,不严则不能立威,不能立威则政令不行,班级治理就不能成功。宽严的运用必须把握好火候与尺度,做到宽严相济、宽严有度。 1.先严后宽菜根谭中讲到,“先严后宽者,人感其恩;先宽后严者,人怨其酷”。初接触学生时,

2、班主任一定要示学生以威严。无威不能立望,学生假如不把班主任放在眼里,学校的规章制度便难以严格落实,难以构成良好的班级风气,而班级的初始班风一旦偏斜,今后再想改变,估计非一日之功可就。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带班之初构成良好的班风可为今后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根底。 班级的一切工作走上正轨之后,班主任应逐步亲善学生,针对详细情况适当调整宽严的尺度。要擅长容学生之短,宥学生之错。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错误,班主任以宽松的方式处理为佳。由于学生的非常多错误都是成长中的错误,是阶段性的产物,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也会逐步认识到以往的幼稚可笑之处,回想到往常不明白事时犯的错误,班主任宽以待之,他们必会心存感谢

3、,而以奉献于班级作为对班主任的报答。 2.整体严,个体宽 面对班级整体,班主任应明确宣布规章制度、布置工作任务,严格落实班主任的各项要求。关于班级出现的不良事件,要面向全体学生讲明咨询题的严峻性,深化挖掘,指出厉害,强调指出事件对班级造成的恶劣妨碍。针对详细情况,可点名或不点名地对犯错学生加以呵斥,以对全班学生起到警示作用。面对学生个体,班主任可私下与之交流,可多站在学生角度为之分析违纪的危害,讲明班主任为了维护集体利益而批判处分他的缘故,相信他今后能够改正缺点,也希望教师和学生之间互相理解。如此既能让学生认识到错误,也会让学生理解教师的意图,让犯错学生在明理中标准行为,防止因班主任的批判处理

4、严峻而导致师生关系的疏远。.严后必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任何场合,学校的规章制度、班主任的“师道尊严”都必须维护,关于违规、违纪学生,班主任为到达教育警诫全班学生的目的,必须对其严肃处理,即便学生当时不认可班主任的处理方式,甚至痛恨班主任,从大局考虑出发,班主任也必须“有法必依”,否则缺乏以正班风、树正气。对咨询题学生进展纪律处理只是第一步,后面的第二步工作是万万不可少的,即对被处理学生的安抚工作。菜根谭中说“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太高,当使其可从。”学生的思想境地毕竟还未到达“依理不依情”的地步,不管班主任如何正确,学生只要失了颜面,心中总会有郁结之气。存有郁结之气,早晚会寻

5、机与班主任对立。因而,班主任事后一定要找被处理的学生谈心,做好善后工作。如今班主任应以和缓的语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挖掘学生日常行为中的闪光点,鼓舞他改正错误,并让他理解班主任怒其不争的心情。在班级治理中,不管宽与严都应饱含着爱的深情,以教育好学生为根本目的。严是责任,严而不酷;宽是智慧,宽而不乱,只有如此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赏罚并举,赏罚清楚 孙子兵法计篇中讲:“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出“假设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从古至今,不管是治国依

6、然治军,都把合理赏罚看作是鼓舞士气、惩诫不法、获得成功的重要手段。治班亦是如此,没有赏罚缺乏以明制度、立规矩,没有赏罚缺乏以励士气、扬正气。班级治理必得有赏罚,赏罚必得有根据、讲方法。 1.赏罚有据所谓“赏罚有据”,是指“赏罚”必须有事实和规章的根据。“赏”,一定要给予有功之人;“罚”,一定要给予主观上有过之人,不能随心所欲。不管是赏依然罚,班主任一定要在全体学生面前充分讲清赏罚的理由。假设赏罚无据,赏罚不当,不但班主任的威信会下降,而且会使受赏的学生会遭到其他学生的排挤,受罚的学生会赢得其它学生的同情。如此校纪班规就不能正常推行了。 要使赏罚公正,班主任一定要事先多理解情况,弄清事实原委,要

7、多倾听学生的意见,只要做到客观公正,一般就不会出咨询题。 2.赏罚有信所谓“赏罚有信”,是指该赏则赏,该罚必罚,全班学生概莫能外。在赏罚中班主任必须一视同仁,绝不能将个人的感情要素掺杂在赏罚之中。 关于班级的优秀学生犯错误,班主任要给学生讲明,尽管他是优秀班干,犯了错误同样也要接受处分。但同时要说明,只要是人,都会犯错误,希望大家能够看人以长,今后还要支持这位班干的工作,绝不能拿他这次受罚作为不服从他治理的理由。关于不喜爱的学生班主任也要做到该赏则赏,如此反而能增加全体学生对班主任的信任感,也会化解该生对班主任往常的抵触情绪。 3.赏罚有度 不管是赏依然罚,都要把握好一定的尺度,所谓“过犹不及

8、”是也。 赏过头,会造就受赏学生的傲慢心理,同时也会激起其它学生的忌妒心理;赏缺乏,会导致当事学生的失落心理,会挫伤他的积极性,同时丧失了一次在全班树立典型教育形象的时机。罚过量,会导致受罚者对班主任的愤怒及全班学生对班主任的疏远;罚缺乏,今后就仍会有效尤者。因而,赏罚适度是班主任必需要慎加考虑的。 尤其是关于同一类型事件的初次赏罚,班主任一定要慎重对待,由于这将成为日后每次遇到这一事件时学生心中的处理参照,假如以后的赏罚与此差距较大,学生必会拿第一次的处理方式与班主任论争,那么班主任将处于极其被动的地位。 4.赏罚有方 赏罚一定要讲究方法与策略,方法掌握不好往往会妨碍赏罚的效果,甚至会适得其

9、反。 ()赏罚并举 战国军事家吴起曾说:“进有重赏,退有重刑”。有罚必要有赏,重罚必有重赏。赏与罚都不应单独存在。只罚不赏非常容易激起学生的逆反情绪、抗拒心理,即便最终到达了目的,隐患也定然埋伏了下来。只赏不罚,会降低班主任的威力,受赏的没有深化感遭到特别的礼遇,未受罚的也仍然会我行我素。 赏罚并举,甚至是同时进展,对学生将会起到最好的触动作用。在处分犯错学生之后,最好立即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行赏。罚之前一定要明确说明班主任对此事件的态度,并强调今后累犯者将从重处分。赏之前一定要讲明赏的缘故,并大肆表扬受赏学生。这一冷一热的瞬间变化到达的效果有二:第一,教育中间学生去恶趋善,找准本人的方向。第二,

10、赏罚同时进展,互相印衬,使学生印象更为深化,加强了教育效果。 (2)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并重,身体处分与精神处分并行“赏”分为物质的与精神的。物质奖励一定要有,由于实物是直观的,效果是直截了当的,学生拿在手里,内心是满足的。兵法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指的确实是物质奖励。 但比物质奖励更有价值的当是精神奖励。士为知己者死,虽赴汤蹈火而在所不辞的例子古往今来大有所在。长征路上红军战士缺吃少穿,贫病交加,但仍愿跟着共产党走,确实是最好的例子。它的前提是正确的价值观必须树立起来,物质的作用是一时的,而精神信念的作用是长久的。因而班主任对学生长期而有效的正确价值观的教育是鼓舞学生不断进步的前提。关于咨

11、询题学生,批判教育、纪律处分尽管是必要的,也是有效果的,但身体处分也是必不可少的。咨询题学生之因而会犯错误,确实是由于思想上有偏向,认识上还未到达高层次,纯“理”的说教往往还难以让他遭到触动,这时辅以身体的处分就非常有必要了。 关于身体的处分,最有效、最可靠的做法确实是令犯错学生罚站。罚站算不算体罚呢?留意了,这里有个前提和度的把握。前提是:一、该生确实有错。二、该生屡犯此错。三、该生错而态度不好。度的把握是:一、该生身体健康、四肢健全,无精神性疾病,能够长时站立。二、该生当天无身体不适病症。三、罚站时间一次不宜过长,以半小时内为宜。四、罚站时未剥夺该生听课的权利。五、罚站后学生身体无不良反响

12、。符合以上前提和度的把握,确实是对违纪学生的正常惩诫而非体罚。 ()表扬的作用永远大于批判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确信。”现代心理学研究说明,当人们认识到本人的行为遭到别人注重,本人的行为被认为有特别的严重意义时,人的主观能动性便能够被充分被激发,潜在的能量才能够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和运用。研究还说明,对学生而言,表扬的作用大于批判,批判的作用大于漠视。 班主任对学生的表扬可遵照以下几个原则:一、及时表扬与阶段总结性表扬结合。二、当众表扬与私下表扬结合。三、实事求是性表扬与适当夸张性表扬结合。四、物质表扬与精神表扬结合。 学生获得了成绩或进步,通过表扬加以

13、稳固,可促使学生向更高的目的迈进。 ()罚点赏面 既然赏的作用大于罚,班主任就应坚持“罚点赏面”的原则。缩小罚的面,扩大赏的面。当部分学生同时犯错误时,找出“首犯”重点处理,即所谓“擒贼擒王”,毕竟法不责众,打击面不可过广。关于“赏”,则应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受益。普遍的“赏”不一定级别非常高,一句表扬的话,一颗荣耀榜上的红五星,一个小奖品都可令学生心满意足。(5)赏不逾时,罚不过夜不管是赏依然罚,都要及时处理。司马法天子之义第二:“赏不逾时,欲民速得为善之利也。”逾期赏罚,赏罚所到达的效果会打折扣。尤其是“罚”,假如拖得太久,会使学生疑心班主任处置的公正性,至少会阶段性地造成“军心”不稳。 ()

14、先赏后罚与先罚后赏 赏罚宜并举,这里就存在一个赏罚先后顺序的咨询题。 对学生个体而言,宜先赏后罚。当学生犯了错误,班主任不能一味地批判,一味地批判会引起学生的对立情绪。班主任应看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在批判之前先确信其优点,用表扬与确信作为铺垫,如此学生对批判也就容易接受了。 对学生整体而言,宜先罚后赏。罚在前,以突出校纪班规的严肃性。赏在后,作为缓冲,让全体学生明辨识是非,看到希望,有利于学生去恶趋善,寻求进步。5.罚之禁忌 “罚”尽管是学生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但“罚”不当将产生严峻后果,会造成学生与班主任的直截了当对立,让班主任今后的工作陷于被动。以下几种惩处方式是应该严峻禁止的。

15、(1)挖苦贬损:即对学生挖苦挖苦,用语言贬损学生的人格,尤其是当众挖苦挖苦学生。 (2)打骂:不管什么缘故,只要打骂学生,再有理的班主任也会变成无理。 (3)体罚:如让违纪学生头上顶椅子罚站,蹲马步等。 (4)凌辱性惩处:如给学生嘴上粘封条,让学生学狗叫等。(5)公布隐私:如将学生的日记、信件、情书、两性行为等公之于众,此种情况的严峻后果甚至会导致学生轻生。 ()孤立犯错者:令全班学生不许和犯错学生说话。 (7)剥夺参与权:令犯错学生不得参与运动会、春游等集体活动。 ()剥夺求知权:如不给犯错学生修改作业,不解答犯错学生学习上的疑咨询。(9)学生“连坐”: 一个学生犯错,全小组甚至全班学生受罚。如一人未清扫卫生,要求全组罚扫。不知教室玻璃是被谁打碎的,要求全班学生赔钱。 (0)家长“连坐”:学生有错,殃及家长。如挖苦贬损家长,让家长在全班当众检讨等。 (11)无关联惩处:学生在此事上犯了错误,在彼事上受惩处。如学生顶撞教师,教师将学生的学习成绩打低。 “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引以为戒,改正错误,再行进步,班主任切不能够不当的惩处方法使学生走向教育目的的反面。综上所述,“宽严相济”可有效地树立班主任的声威,“赏罚并举”可令班级迅速走上制度化、标准化的开展道路,二者是班主任搞好班级治理的重要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