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省十二五水利发展专项规划概述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0843736 上传时间:2022-11-13 格式:DOCX 页数:78 大小:389.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省十二五水利发展专项规划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某省十二五水利发展专项规划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某省十二五水利发展专项规划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某省十二五水利发展专项规划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某省十二五水利发展专项规划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省十二五水利发展专项规划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省十二五水利发展专项规划概述(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贵州省“十二五”水利发展专项规划前 言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历来重视水利工作,特别在“十一五”时期更加注重水利与国民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实现了一系列重大跨越,有力地促进了我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以往的五年规划相比,“十一五”时期是水利投入最大、规划目标实现最好、人民群众直接受益最多、行业能力提升最快的五年,是水利全面快速发展最好的一个时期。“十一五”时期水利发展的成就,为我省“十二五”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二五”时期,是我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关键五年,也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期,“十

2、二五”我省投资力度大,产业发展将更加迅猛。中共贵州省委十届十次全会通过的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制定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贵州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把以交通和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对水利建设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把“切实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加快民生水利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现代水利体系建设”。贵州省“十二五”水利发展专项规划是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展改革委关于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黔府办发2009146号)明确要求编制的重点专项规划之一

3、,规划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制定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为根本依据,紧紧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大力发展民生水利,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水资源管理、深化水利改革,提高水利对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的保障能力,确保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09年10月,水利部全面启动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2009年12月,省人民政府办公

4、厅印发了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发展改革委关于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黔府办发2009146号),要求编制贵州省“十二五”水利发展专项规划,我厅高度重视,于2010年1月4日下发了关于成立贵州省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黔水计20102号),领导小组由水利厅主要领导和相关处(室、局)负责人组成。省水利厅、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于2009年11月启动贵州省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于2010年2月、5月分别编制完成贵州省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贵州省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思路报告。2010年7月编制完成规划报告初稿,规划编制

5、领导小组分别于2010年8月、11月两次召开会议,对规划报告进行审查,规划编制组根据审查意见修改完善规划报告。2011年4月,水利厅召开党组会议审议并通过规划报告。按照关于做好省级“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衔接、论证和报批工作的通知(黔发改规划2011270号)要求,2011年5月,贵州省“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对规划报告与相关规划的衔接情况进行了复核,并要求进一步完善规划报告,尽快上报省政府审批。“十二五”期间,水利发展规划总投资1033.32亿元。规划建成黔中水利枢纽一期工程等一批骨干水源工程,在建、新建水利工程分别新增供水量6.8、28.3亿立方米,到2015年供水量达到12

6、7.1亿立方米,人均供水量可达到321立方米/年;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数1299.8万人,完成病险库除险加固829座,新增有效灌溉面积777万亩,农村人口人均基本口粮田灌溉面积达到0.5亩,新增中小水电装机100万千瓦;治理大江大河支流10条、重点中小河流348条和山洪沟108条,治理河长2082公里,保护人口734万人,保护耕地176万亩;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0000平方公里,新增河湖生态修复面积55平方公里。1 概 况1.1 自然概况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国土面积17.6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61.7,丘陵占30.8,山间坝子占7.5,是全国唯一没有

7、平原支撑的内陆山区省份。全省岩溶分布广泛、发育强烈,岩溶出露面积1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62%,是世界岩溶地貌最典型的地区之一。特殊的地形地貌,造成贵州石多土少,易受侵蚀,水土流失严重。2010年贵州省总人口3820万人,耕地面积6657万亩,但土层瘠薄,高产稳产农田少,单产较低。贵州省属中亚热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丰沛、雨热同季,多阴雨、少日照,多年平均气温15左右,多年平均降水量1179毫米。受大气环流及地形等影响,气候地域性差异很大,具有明显的山地垂直气候特征,灾害性天气较多,干旱、洪涝、秋风、凌冻、冰雹等自然灾害频发。贵州省内河流分属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以中部偏南的苗岭为分水

8、岭。北部属长江流域,包括乌江水系、洞庭湖(沅江)水系、牛栏江和横江水系、赤水河和綦江水系。主要河流有乌江、赤水河、清水江、舞阳河、锦江、松桃河、松坎河、牛栏江、横江、洪州河等。南部属珠江流域,包括南盘江水系、北盘江水系、红水河水系和都柳江水系。主要河流有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都柳江、打帮河、蒙江、打狗河等。全省河流顺地势由西部、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分流。1.2 社会经济概况“十一五”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年均经济增长12.6%,财政总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翻番,全省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但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发展速度慢仍是我省的基本省情。2010年,全省国民生产总值459

9、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30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80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164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2051元(1820美元),财政总收入969.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8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82亿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1%、41%、40%、3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8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00元,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4%和57%,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仅57%,比全国低18个百分点。省内城乡差距也十分明显,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比高达4.21,远大于全国3.2:1的平均差距。农村人口人均

10、收入在国家贫困标准线以下的人口之多、发生率之高列全国首位。总体上看,贵州省是全国最贫困、实现小康社会目标难度最大的地区。1.3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1.3.1 水资源概况贵州省位于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上游,是长江、珠江重要生态屏障。境内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多年平均径流量1062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2780立方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水资源时空分布很不均衡,加之喀斯特地貌分布广,山高坡陡,地形破碎,保水能力差,有水留不住,工程性缺水问题十分突出。水资源主要特点如下:(1)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分布年际变化大,境内河流多年平均径流量1062亿立方米,极端干旱条件下水资源量仅为768亿立

11、方米,仅为多年平均径流量的70%;径流年内分配极不均匀,枯水期出现在11月至次年4月,夏旱年分的78月在中小河流也出现过短期最小流量,丰水期出现在510月,丰水期水量占全年总水量7580%;水资源区域分布不平衡,一般是南部多于北部、西部少于东部,山区多于河谷。(2)易涝易旱,灾害频繁。山区河流比降大,河床比降大,降水汇流快,洪水陡涨陡落,峰高量小,历时不长,洪枯水量倍比可达数百到数千倍,极易造成洪涝灾害,并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而岩溶地貌发育,地表渗漏严重,土层薄,保水能力差,极易造成旱灾。1991年至2009年,累计洪涝灾害灾损失约412亿元,年均洪涝灾害损失率1.6%;2009年7月

12、至2010年5月,贵州省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全省88个县(市、区)有85个不同程度受灾,受灾总人口1868.9万人,695.2万人、503.5万头大牲畜因旱出现饮水困难,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32.3亿元,旱灾损失率3.4%。(3)对骨干水利工程依赖程度高。贵州山地和丘陵占国土面积的92.5%,山高坡陡,河流深切,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水土流失面广,局部地区石漠化严重,保水蓄水能力差,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汛期水多水浑,枯期水少水脏,耕地、人口及主要城镇大多位于河源地带,水资源分布与生产力不相匹配,工程性缺水问题突出,只有依靠修建具有良好调蓄能力的水库工程,特别是中型以上骨干水库工程,才能更

13、好地抵御洪涝旱灾,保障城乡用水安全。1.3.2 开发利用现状(1)水利工程建设基本情况。贵州省共建成各类蓄、引、提工程45585处,水井工程7298处,其中小(2)型以上蓄水工程1896处;此外还建成一批集雨工程。2010年,现有水利工程解决1793万亩耕地灌溉;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81万平方公里;全省已有43个县城的主城区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建成堤防1598公里,保护人口385万人、保护耕地351.3万亩;中小水电装机280万千瓦,治理病险水库765座。 “十一五”以来,新增解决106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新增有效灌溉面积725万亩,农村人口人均灌溉面积达0.64亩,比2005年

14、增加0.27亩;新增治理病险水库646座。贵州水利工程在抵御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2009至2010年特大干旱灾害中,水利工程覆盖的地方所受影响较小,基本保障了群众有水喝。(2)现状供用水情况。根据贵州省水资源公报(2009年)统计,贵州省现状总供水量100.38亿立方米(含人工载运水量),其中蓄水工程、引水工程、提水工程、人工载运、地下水、其它水源供水量分别为36.22亿立方米、32.25亿立方米、15.60亿立方米、9.11亿立方米、6.98亿立方米、0.22亿立方米,分别占总供水量的36.09%、32.12%、15.54%、9.08%、6.95%、0.22%;现状

15、总用水量100.38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城镇生活用水、农村生活用水、生态环境用水分别为53.43亿立方米、34.15亿立方米、6.38亿立方米、5.87亿立方米和0.55亿立方米,分别占总用水量的53.23%、34.02%、6.35%、5.85%和0.55%。现有水利工程供水量92亿立方米(不含人工载运水量9亿立方米),人均供水量240立方米。(3)“十一五”水利建设投资情况。“十一五”期间,全省水利投入达到233.56亿元,比规划投资227.87亿元增加5.69亿元,是建国以来到“十五”末投入的1.6倍。2010年投入达到102.01亿元,创历史新高。“十一五”总投资中,中央投

16、入94.2亿元,占40%,省内地方投入91.76亿元,占39%;烟水配套工程投入47.6亿元,占21%。2 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2.1 “十一五”水利发展成就“十一五”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级水利部门深入贯彻科落实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水利得到了快速发展,在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先后遭遇百年不遇的雪凝灾害、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和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情况下,仍然取得了抗灾救灾胜利,水利基础设施在抵御自然灾害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十一五”是我省水利投资规模最大、规划目标实现最好、人民群众受益最多、行业能力提升最快的时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进一步丰富。坚持以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