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必修二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教案合集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0842342 上传时间:2022-08-1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必修二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教案合集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苏教版必修二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教案合集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必修二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教案合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必修二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教案合集(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必修二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教案合集 苏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必修二 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 ?六国论教案 【课前导学】 本文是一篇史学论文史论,主要论述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年“七雄中除秦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国灭亡的原因在于“赂秦,从而得出必须团结抗敌的历史教训,借题发挥,以古讽今,以批评北宋朝廷屈辱求和的外交路线。 北宋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积弱的王朝,经常受到契丹、西夏的威胁与侵略,朝廷不敢坚定抵制,采取妥协的方法,以财赂敌,求得苟安。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朝廷容许每年给契丹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契丹要求割地,结果每年又增加白银十万两、绢十万

2、匹。庆历三年1043年,宋朝同意每年赠给西夏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叶三万斤。这种做法增加了敌方的财富,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和平并未换来,终不免于灭亡。这同六国的“赂秦而亡,本质上是一样的。苏洵主张坚定抗敌,反对妥协投降,因而写下这篇?六国论。 1、正音: 六国互丧 ,率 赂秦耶 暴 霜露 暴 秦之欲无厌 洎 牧以镵 诛 胜负之数 数 吕师孟叔侄 从 六国破亡之故事 从 散约败 2、在下面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以辨析形似字: 与 而不助五国也 粮而景从 悉使 兵负草填之 革灭 尽之标 然自得 笑大方?风景谈 3、有些文言词或短语与现代汉语常用的意义不同,翻译时要注意其区别。看课文注释,做课文后“

3、思考和练习四和下列的补充练习提示:其现代汉语常用的意义可查?现代汉语词典: 六国互丧 思厥先祖父 始速祸焉 至于颠覆 4、文言句中假设有一些省略成分,在翻译时常需要补出。试补出下面文言句中的省略成分补在括号中,然后翻译。 较秦之 所得 ,与战胜 而得者, 其实 百倍。 奉之弥繁, 侵之愈急。 至丹以荆卿 为 计 5、翻译全文 【课堂讲学】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怀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击强暴的思想。 2、结合单元知识短文,学习有关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知识。 3、了解课文中局部文言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4、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比照办法逐层论证的办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品味文本语言,进而把握文章主旨。 难点:文言知识点 三、教学办法:ppt演示、问题导入、点拨法。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过程: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