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 尿液的形成说课稿 济南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0842038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下册 尿液的形成说课稿 济南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尿液的形成说课稿 济南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尿液的形成说课稿 济南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下册 尿液的形成说课稿 济南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下册 尿液的形成说课稿 济南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生物下册 尿液的形成说课稿 济南版一、 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是冀教版,第三章第二节的第二部分,在学生学习了人体的营养、消化、物质的运输之后,针对人体内废物如何排出而安排的。前面已经学过了肾脏的具体结构,本节重点就介绍尿液的形成的排出过程。它在本册书中是一个教学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紧密,因此解决好尿的形成,有利于将前面所学的知识贯穿起来,并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所以本节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2)培养学生利用小组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

2、过资料分析,培养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测的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问题的创设联系实际,使学生能学有所用(2)形成人体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 学生能概述尿液的形成过程。教学难点(1) 肾单位的结构与尿液形成的关系:(2) 尿液形成过程中的物质变化。二、说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有了一定的生物基础与探究交流、合作学习的能力。从思维发展特点上看,已具备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能够通过分析资料,进行想象,推理,阐述观点。具备了初步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能独立看书读图并思考一些问题。而且,通过前面内容的学

3、习,学生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规律和知识量;有一定的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由于经常进行合作学习的训练学生已经具备了合作学习的意识,并能在小组中根据自己的任务分工合作完成。三、 说教法学法1、说教学方法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本节内容,我在教学中淡化了有关肾脏形态结构方面的生理名词和概念,主要通过带领学生分析观察动画,图片,数据资料等,加上思考、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尿液形成的大致过程,并形成人体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2、说学生学法 学习需要重复,但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变换多种形式的重复。同一个知识经过学生的个体思考、小组交流、组间交流、教师引领,实际上相当于重复了四遍,而且后一遍的重复都是在前一

4、遍提升的基础上的重复,所以采取小组讨论小组汇报的“生本”学习形式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记忆四 说教学过程1. 前置性作业设计a 分析68页探究竟表格,完成探究竟的1题;b分析68页探究竟表格,完成探究竟的2题;c 分析69页图,思考尿液是怎样排出体外的。设计意图:帮助学生预习新课;锻炼学生自学能力;为生本课堂做准备。2. 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 田世国为母亲捐肾的图片 设计意图:用身边的感人事例导入话题,激发学生情感,创设课堂气氛,引出课题。 3讲授新课a 制作动画“进入肾脏的三管液体的流动”及图片“肾的结构”,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过的与肾脏相关的知识。由此作出推想:肾脏是形成尿的器官尿液的形成与

5、血液循环有关系(5)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b 将课本中的资料分析分解为三分资料,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去分析问题、发现问题、作出假想、得出结论等。在其中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抽象思维的能力等。这是突破本节难点的策略之一。(15)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引导,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对所给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和推理的能力。c 制作flash动画演示尿液形成的两个过程“过滤与重吸收”,由此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这是突本节难点的策略之二。(5)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明确的问题中自己学会尿液排出的这一知识点,培养自学能力。4. 拓展视野 展示透析设备及透析

6、原理示意图设计意图:结合实际应用,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同时增强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5. 师生小结通过问题“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在激烈的讨论和互帮互学等学习方式中你有何体会?”先由学生小结,质疑,小组讨论,再由教师归纳总结,回顾本课学生学到的知识。设计意图:将本节课所学知识系统化,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6. 巩固练习下面是某医院提供的几个样本的原尿和尿液的化验数据,请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注:表中“-”表示很少或无,“+”表示较多,“+”表示很多)葡萄糖蛋白质无机盐 尿素 尿酸红细胞白细胞样本A 0 0 11 2.0 0.05 - -样本B 0.1 0 7.5 0.3 0.

7、04 - -样本C 0 + 11 1.5 0.03 + +(1)原尿是样本 ,因为其中含有 。(2)正常的尿液是样本 ,因为其中只含有 。(3)肾小球发炎形成的不正常尿液是样本 ,因为其中含有 。 设计意图:通过习题,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本节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尿液的形成尿液的形成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尿液的排出 肾脏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体外泌尿系统的卫生保健教学反思人体结构和生理的知识对学生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关系,理解人的各种生命活动,自觉养成卫生习惯有重要作用而且人体的结构和生理又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涉及的,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所以这部分知识较易激发学生学

8、习的积极性。但是日常积累的知识并不一定都是正确的、科学的,例如学生常把排尿和排粪便同视为排泄,认为尿液是在排泄系统中形成的等,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纠正不科学的认识。肾脏的过滤作用,以实验模拟,便于理解,也为后面讲解肾小球、肾小囊壁的作用打下基础。尿的形成过程距离生活常识较远,因此教师不急于阐述尿液形成的完整过程,而是以点连线,先以资料分析使学生比较出血液、原尿、尿液成分的不同,归纳肾单位各部分的作用,学生在掌握知识点的基础上,以视频材料为线,连起各知识点,学生自己表述出尿液形成的过程,避免了教师全盘托出,学生全盘接受的模式。尿的排出过程这一知识点较简单,让学生自己描述,教师补充。最后,教师提示注意泌尿系统的卫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