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鲁教版地理选修二海洋地理 2.3海洋生物资源及其开发原创教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0821280 上传时间:2023-12-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鲁教版地理选修二海洋地理 2.3海洋生物资源及其开发原创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二鲁教版地理选修二海洋地理 2.3海洋生物资源及其开发原创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二鲁教版地理选修二海洋地理 2.3海洋生物资源及其开发原创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二鲁教版地理选修二海洋地理 2.3海洋生物资源及其开发原创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二鲁教版地理选修二海洋地理 2.3海洋生物资源及其开发原创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鲁教版地理选修二海洋地理 2.3海洋生物资源及其开发原创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鲁教版地理选修二海洋地理 2.3海洋生物资源及其开发原创教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精品地理学习资料 2019.4第二单元开发海洋资源第三节海洋生物资源及其开发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 陈军【课程标准要求】标 准活 动 建 议l 运用资料,说明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l 观看介绍海洋的影像资料或参观海洋科普场馆,以“21世纪是海洋世纪”为主题,举办一次演讲会。l 收集资料,展示海洋空间开发的成果,并以诗歌、绘画、科幻小品等形式畅想未来的海洋空间开发。【设计思路】本课最主要的任务是让学生认识到海洋生物资源的种类及其对人类未来发展的意义,重点分析海洋渔业资源的分布与形成的原因,以及人类在开发海洋生物资源面临的问题及有关解决的措施,以有关的数据与图标说明海

2、洋生物对人类发展的意义课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未来人类如何在开发海洋的同时保护海洋,实现海洋生物可持续为人类提供资源。【知识构建】本课主要包含三大模块,一是介绍海洋生物资源的数量、用途与特点;二是保护传统渔场,开拓捕捞空间,介绍世界传统渔场的形成、分布规律、形成原因,指出在开发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三是海水养殖增殖与海洋药品与保健品的开发,及让学生了解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不仅是初级产品,而且要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其框架结构图如图1。海洋生物资源及其开发主要 类型海洋鱼类、虾蟹类、贝类、藻类开发利用传统渔场形成条件出现问题原因分析解决措施海水养殖增殖与海洋药品与保健品的开发图1【教学目标】

3、 1掌握海洋生物资源的主要类型。2了解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途径和方式。3运用资料,说明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重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依据课程标准,可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海洋生物资源的类型,世界渔场的分布及形成原因,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2教学难点本课的知识内容比较抽象,难点在于运用有关资料的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分析、表达能力要求学生不仅能从文字和图像中提取有用信息,还要能将知识进行有效的迁移和整合,并在此基础上,尽量用书面语言简洁、完整地作出表达。【课前准备】提前布置学生搜集海洋生物资源的相关照片、文字介绍、视频等材料,用于课前交流。课

4、前做好学习小组的组建与分工工作。建议每个小组以46人为宜,每个小组成员在教室中的座位邻近,可以随时集中起来围坐在一起。每个小组确定1名小组长,1名记录员,1名发言人,1名纪检员。提前为每个小组打印好“小组合作学习研讨过程记录表”(如表2所示),以便在讨论过程中及时记录学习情况。表1小组合作学习研讨过程记录姓名在小组中的职责发言次数个人观点【课堂活动设计】第一部分:新课导入设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学情诊断课前先整理好学生搜集的材料,组织好课堂5分钟展示活动。学生回答。用事实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课堂探究的愿望,有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教师提出怎么办?向海洋进军。学习目标展示

5、投影学习目标,要求说出关键词。朗读学习目标;迅速说出关键词明确目标,提高学生的有意注意。第二部分:新授内容设计探究活动1:读课本相关内容,了解海洋生物资源的主要类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海洋生物资源课件展示学生收集的有关资料,给学生阅读课本的时间,结合课本了解还有生物资源的的种类、特点与用用途。倾听学生回答,引导同学们对回答者的观点作出正确评判。阅读课本,思考导学问题。组织语言,回答问题。这里是本课了解内容,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与问题导学的方式,目的是让学生对抽象内容有直观印象,简化问题。探究活动2: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研讨海洋生物资源开发的主要方式与出现问题及其解决的措施。教学内容教

6、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投影如下图所示展示导学问题:据图分析2保护传统渔场、开拓捕捞空间的必要性?读世界主要渔场分布图(图3),回忆分析世界主要传统渔场形成的原因?结合海底地形鱼类鱼类主演分布在什么样的海底地形上?试分析原因?传统渔场开发利用中的问题与解决的措施?结合表1 分析说明。对学生的学习进程进行及时指导。对交流的成果组织评议,最后给予准确评价。小组内每一位成员先自主学习,思考教师提出的导学问题。小组内交流,讨论,提出新的疑问。讨论过程中记录员及时填写“小组合作学习研讨过程记录表”,如表1所示。小组组长整合每个成员的个人观点,填写如表3所示的比较表(表3中的具体内容预先

7、留空)。23个小组分别投影已经完成的比较表,并让发言人交流小组成果,其他组可提出补充意见,发言人回答其他组成员的质疑。教学内容可分小组自由选择研讨内容(但小组内必须统一),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建构本课的重点知识,并培养协作能力。 图2 图3图4表1材料:有媒体报道说,舟山已经“无鱼可捕”。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徐所长解释:“这个说法不科学,至于无鱼可捕的说法,只不过传统的四大经济鱼类(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墨鱼)目前产量奇低。”徐所长非常痛心地说:“舟山渔场渔业资源陷入危机恰恰是人为的过度捕捞造成的,超强的捕捞压力使一些原已经被破坏的资源(如大黄鱼、墨鱼等)无法得到恢复,出现种群退化迹象。” 一

8、位老渔民告诉记者,上世纪50-60年代,大黄鱼渔汛就在“家门口”;70年代从“家门口”退到了近海;80年代,又从近海移向外海;如今,东海大黄鱼几乎绝迹。而市场上一条野生大黄鱼可卖二三百元,转几手可以攀升到千元一斤,无奈有价无市。今年9月7日至9日,舟山有两艘渔船非常幸运地捕到近一吨的野生大黄鱼,成交价共计48万元人民币,成为当地一大新闻。思考题:1、材料反映出人类开发海洋渔业资源出现了哪些问题?2、这种做法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3、人类可以采取哪些保护措施?这些措施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是什么?内容解析随着地球人口的急剧增加,水荒已成为世界性问题,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虽然地球上的淡水总

9、量很丰富,但绝大部分是冰川和深层地下水,人类目前难以利用,加之地球上淡水资源和人口的分布不协调,对水体的污染和浪费严重,因而陆地上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已难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大量利用海水成为未来解决淡水短缺危机的重要途径。海洋渔业主要集中在大陆架海域。大陆架海水浅,阳光集中,生物的光合作用强,有利于海洋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沿岸陆地径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盛,饵料充足;海水上泛强烈冬季底部海水上泛或寒暖流交汇致海水搅动上泛。由于人口不断增长人类捕捞量超出了资源的承载能力;渔业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出现了衰退。我们需要加强资源保护,限制渔船数量及捕捞量;采取休渔、禁渔等措施;发展海水养殖增值等。探究

10、活动3:阅读课本相关内容,探讨海水养殖增值与海洋药品、保健品的的开发。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海水养殖增殖给学生阅读课本的时间。展示材料表3:展示导学问题:为了实现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人类通过哪些方式增加产量?这些方式之间有何不同?海洋生物资源具有哪些药用价值?组织评议活动,让不同观点者发表看法,教师进行评价。阅读图,进行思考与判断,可以与旁边的同学小声讨论。在自己的学案填写。让学生自己首先理解其运动的过程,教师补充并要充分的把每一个过程展示在学生面前,以加深学生对其理解,同组自主讨论,可以提高效率。表2材料一:近年来,我国近海海域捕捞强度过大,污染加剧,河北省一些地区的自然渔业

11、资源严重衰退,目前,全省已有40以上的捕捞渔船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14万渔民待业,出海作业的渔船经济效益也大为降低。今年7月,河北省拿出专项资金,在近海海域和内陆跨界水域开展了渔业资源人工增殖放流活动,将300万尾梭鱼苗、80万只梭子蟹苗投向大海。这项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改善近海海域和内陆水域渔业资源现状。今年的增殖放流活动,按照鱼苗1020的回捕率估算,当年可实现经济效益2300多万元。材料二:美国癌症学院自然产品实验室收藏了两万多件海洋生物的样本。其中4000件属于藻类,其他都是无脊椎动物。研究人员认为,海洋中丰富多样的生物物种,无论大小、软硬、速度快慢,都能生存下来,这说明它们有天然自卫、

12、抵抗疾病的能力。特别是身上充满生物活性分子、利用化学方式保护自己的海洋物种,很可能含有丰富的药物资源。实际观察和解剖表明:鲨鱼很少有患癌症的,即使是将癌细胞活体用人工接种的方法直接移植到某些鲨鱼身上,结果也是劳而无功、白费心计。这是因为,鲨鱼身上能够分泌出一种抑制癌细胞的化学物质。这样,就从另一方面诱发人们去尝试着从它们身上提取抗癌物质。1、通过材料一可以看出,为了实现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人类通过哪些方式增加产量?这些方式之间有何不同?2、材料二说明了海洋生物又具有哪些价值?内容解析海水养殖是在滩涂开挖池塘或在浅海海域设置网箱等,通过人工孵化、饲养及人工管理的方法,养殖鱼、虾、贝、藻类。

13、海水增殖是人工孵化育苗后,在人工控制的温室等环境中进行中间培养,幼鱼长到一定大小后,再放入鱼塘或网箱中养殖,待其长大后进行捕捞。海洋牧场是为恢复渔场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鱼产量,采取科学的人工管理方法,在选定海区通过人工放流、人工鱼礁、人工驯养等方法,大面积养殖经济鱼类、虾类、贝类或海藻类等。人工放流是用人工的方法孵化幼苗,待幼苗具备较强生存能力后,再直接投放到自然水域中去,以增加渔业资源量,提高海洋生产力。人工驯养是采用电击、音响诱惑、恐吓和气泡阻拦等方法驯化、管理鱼类。螺旋藻是一种碱性营养食品,含有丰富的天然蛋白质及矿物质,可以增强DNA的修复及合成能力,抗辐射、抗癌;改进体内脂质代谢,防止

14、血栓形成;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有辅助治疗作用;增强胰岛素功能;调节人体摄入需要的营养,具有减肥的功效,是世界上营养最丰富的保健补品之一。1公克的螺旋藻营养价值等于1000克的各种蔬果总合第三部分:课堂总结设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堂总结设问:同学们回顾一下,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总结:重点分析渔场分布及原因分析?如何实现海水的养殖与增值?两位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师生点评了解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系统地梳理知识体系。【典型例题】北京时间2014年4月2日智利北部海域发生8.3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0千米。图19为“世界主要渔场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0分)图19(1)世界渔场集中分布海域的海底地形是_,因为这里_。(3分)(2)从洋流角度分析西北太平洋渔场与南半球大洋渔场成因上的差异_。(3分)(3)试比较图19中A、B两海域海水性质的差异_。(2分)(4)智利地震最有可能引发的海洋灾害是_。防御此海洋灾害的主要措施有_。(3分)答案:(1) 大陆架(1分) 阳光充足,生物光合作用强(1分);有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