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0821272 上传时间:2023-12-16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教学设计《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教学设计《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教学设计《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教学设计《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教学设计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教学设计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教学设计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马山子镇大梁王小学 王希成教学目标1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知道我们的先人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2学生感受四大发明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爱祖国、振兴祖国的热情。3培养学生自主搜集资料、通过

2、分析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感受四大发明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2.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振兴祖国的热情。教学方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上网搜集或向家人了解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并能以各种方式表达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准备师生课前利用各种手段(杂志、书籍、网络等)共同搜集一些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图片、文字资料。教学用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师: 同学们,社会的发展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源于人类的创造。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科技推动社会发展2、师: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辉煌的文明

3、,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课前同学们都做了调查,通过调查你知道我国古代有哪些伟大的发明吗?(学生简单说一说)3.我们的先人真是了不起!下面咱们就详细地来了解一下我们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吧!请同学们看课本第51页彩图。(板书: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让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拿出来,和同学进行交流。并将有关火药发明的资料整理后填写于课本空白处。二、分组探究合作交流1、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爱好与研究,自由组合成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四个小组,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展示研究情况,并对个人的研究进行综合,确定在班内介绍的内容。(教师巡视、指导并参与交流。)2、请各小组推选两名代表上台介绍本组的研究

4、结果。(如:该发明的历史背景,为人类发展带来哪些作用等。)其他小组可以在他们介绍完毕之后,或向汇报小组提出问题,请求帮助解决在这个过程中,要根据引导学生交流的内容提出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设想一下:“假如没有这些科技,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我们的社会是什么样?”说出自己的感受。从而让学生进一步明白,科技给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的社会带来的好处。3、请每个人用一句话总结,科技给我们带来了。 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加以指导,尽量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汇报,为班级高质量的交流打下基础。4、师结合资料库中的内容讲讲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6、教师出示:有关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课件并作简要说明。三、体验内

5、化加深认识1、教师课件出示:传播推广路线表格。中国欧洲相差时间造纸术公元2世纪公元12世纪100年活字印刷公元11世纪公元15世纪400年4、教师:中国火药的发明和应用都在欧洲人之前,它对我国和世界的社会进步、经济和科学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特别在武器方面,为以后的火箭、导弹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所以英国的唯物主义者和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培根(1214年至1294年)看到我国的印刷术、火药与指南针在世界上所起的作用时,情不自禁地称颂这三大发明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事物的状况。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中,第三种在航海上。从那里接着产生了无数的变化,变化是这样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

6、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颗星星能比这三种机械的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可见我国的四大发明在世界上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2、谈感悟:(我们的祖先真是了不起。我们要热爱祖国。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四大发明太伟大了。四大发明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我们要发扬先人的创新精神。)3、升华体验:是啊!四大发明为我们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如此大的进步,加快了人类文明的进程,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更应当为此而自豪。希望同学们从小就要学科学,爱科学,爱祖国,用科技造福人类(板书:学科学,爱祖国)。四、课后延伸激励导行1、同学们,行动起来吧!用我们智慧的大脑,灵巧的双手,做生活的有心人,进行创造与发明,

7、争取为人类的文明发展写下精彩的一页!2、课后将有关火药发明的资料整理后填写在课本第52页空白处。1 、根据课前的观察,引导学生谈生活中的一种物品,寻找其不足,提出改进良策。2、讨论升华:通过交流,比一比,看哪位同学的发明最好,评选出班里的发明之星。3、总结活动的收获,使学生体验发明的乐趣。4、升华体验:四大发明为我们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如此大的进步,加快了人类文明的进程,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更应当为此而自豪。希望同学们也能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用科技造福人类。五、板书设计: 造纸术 火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学科学,爱祖国。 印刷术 指南针六、教学反思:在教学中,我努力将品德教育与其它各种教育

8、内容有机融合,而不是刻意、机械地安排环节去特别强调品德教育。从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来看,孩子们在逐步深入地了解四大发明的同时,也从心底里激起了比较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中国古代重要的发明创造春秋战国时代鲁国的鲁班,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建筑师。鲁班他有很多发明创造,如木工用的 锯子、曲尺、墨斗、刨子、铲子、铺首、钻、凿等,攻城用的可活动的云梯。相传,锁也是鲁班发明的。中国古代重要的发明创造南朝的祖冲之利用刘微的割图术提出了 的更精确的圆周率上下界。 即3.14159263.1415927。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张衡。对在宇宙结构的认识上,张衡是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天像个鸡蛋壳,地像鸡蛋黄,天

9、大地小,他认为天壳之外还有无限的宇宙。张衡设计和制造了漏水转浑天仪、候风地动仪,并对日月星辰做了许多观测和分析。国际天文学会为了纪念张衡对天文学的突出贡献,将月球上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李春桥梁设师,首创了在主拱图上设小腹拱的敞肩式拱桥。有名的赵州桥就是他设计的。沈括 科学家 宋朝 石油命名最早由他提出 沈括- 10311095 年,宋朝科学家,石油命名最早由他提出。沈括发现用细线系在磁针的中央(指南针),并将其悬挂起来。经过观察、发现,写进了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以后人们把用磁铁制作的针成为指南针,还有指南桌。 13世纪到东方玩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见到了指南针,并把它传到了欧洲。马

10、钧机械设计 三国时代龙骨水车(又叫翻车) 马钧-魏国人,杰出机械设计和创造家。三国时代创制了龙骨水车(又叫翻车),他能连续提水,灌溉用的水机具-桔槔。结构非常巧妙,有天下之名巧之称。瓷器中国是世界上率先发明瓷器的国家,为人类历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瓷器的发明,堪称我国的“第五大发明”。我国最古老的记时仪器壶漏。钟表,也是由中国人在900多年前的北宋时期发明的。另外还有算盘苏颂-中国宋代天文学家。和韩公廉合作制成了天象仪及水运仪象台,是中国古代第一架天象仪。中国古代重要发明创造八十八项目录1 干支 2 阴阳合历 3 圭表 4 十进位值制与算筹记数法 5 小孔成像 6 杂种优势利用 7 盈不足术 8

11、 二十四节气 9 经脉学说 10 四诊法 11 马王堆地图 12 勾股容圆 13 线性方程组及解法 14 本草学 15 天象记录16 方剂学 17 制图六体 18 律管管口校正 19 敦煌星图 20 潮汐表 21 中国珠算 22 增乘开方法 23 垛积术 24 天元术 25 一次同余方程组解法26 法医学体系 27 四元术 28 十二等程律 29 本草纲目分类体系 30 系统的岩溶地貌考察 31 水稻栽培 32 猪的驯化 33 含酒精饮料的酿造 34 髹漆 35 粟的栽培 36 琢玉 37 养蚕 38 缫丝 39 大豆栽培 40 块范法 41 竹子栽培 42 茶树栽培 43 柑橘栽培44 以生

12、铁为本的钢铁冶炼技术45 分行栽培(垄作法)46 青铜弩机 47 叠铸法 48 多熟种植 49 针灸 50 造纸术 51 胸带式系驾法 52 温室栽培 53 提花机 54 指南车 55 水碓 56 新莽铜卡尺 57 扇车 58 地动仪 59 翻车(龙骨车) 60 水排 61 瓷器 62 马镫 63 雕版印刷术 64 转轴舵 65 水密舱壁 66 火药 67 罗盘(指南针) 68 顿钻(井盐深钻汲制技艺) 69 活字印刷术 70 水运仪象台 71 双作用活塞式风箱 72 大风车 73 火箭 74 火铳(管形火器) 75 人痘接种术76 曾侯乙编钟 77 都江堰 78 长城 79 灵渠 80 秦陵铜车马 81 安济桥(敞肩式石拱桥) 82 大运河 83 布达拉宫 84 苏州园林 85 沧州铁狮 86 应县木塔 87 紫禁城 88 郑和航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