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自然增长率范文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0820012 上传时间:2023-02-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口自然增长率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口自然增长率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口自然增长率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口自然增长率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口自然增长率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口自然增长率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口自然增长率范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 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用千分比来表示,计算公式为:年内出生人数年内死亡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 X1000%o年平均人口数=人口出生率一人口死亡率“番”与“倍”增加一倍,就是增加 100; 翻一番,也是增加100。除了一倍与一番相当外,两 倍与两番以上的数字含义就不同了。而且数字越大,差距越大。如增加两倍,就指增加 200;翻两番,就是 400(一番是二,二番是四,三番就是八),所以说翻两番就是增加 了 300,翻三番就是增加了 700。“番”是按几何级数计算的,“倍”是按算术级数 计算的。计算翻

2、番公式为:n= lg(报告期数十基数)Flg2n 表示翻番数 lg 是常用对数符号统计与估计摘自国家统计局信息办有些人不了解统计,甚至轻视统计,认为统计就是估计:估计就是随意计量。社 会上曾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会计差一分,急得头发昏;统计差一万,还在街上转”, 认为统计可有可无。这些想法和观点是对统计的轻视,对估计的误解。统计不是估计 估计也不是随意计量,统计需要科学的估计,我们应正确理解统计和估计及其相互之 间的关系。统计是一种计量活动,估计是一种计量方法统计是对社会经济现象数量方面的调查研究,主要从数量方面来描述社会经济现 象。统计的涵义包括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三个方面。统计部门作为

3、政府的一 个职能部门,通过统计人员的辛勤工作,收集整理出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方面的数据资 料,为党和政府的宏观决策提供信息、咨询和参考意见。统计工作是一种生产活动, 而且是一种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数量方面的计量活动。而估计是根据已知数字,采用科 学的方法来推算未知数字。显然,估计是一种计量方法,我们可以通过估计的方法, 用已知数字来推算出我们想了解的未知数字。虽然统计和估计都离不开数字,具有数 量性,但统计不是估计,统计的数字绝大多数是通过统计调查收集、整理得到,而不 是靠估计推算取得的。统计要显示其重要地位和作用,使其得到社会的承认和重视,最关键的就是要提统计贵在准确,估计重在科学这正确一估点,计的

4、除前了提可靠。既的然已知如条此,件外估,计也关就键不要是采随用意科学凭的空推捏算造数方法据。推算方法是否科学是供准确的数据。否则,人们仍然会说“统计就是估计”。离开了准确性,统计的确可有 可无,所以统计上有“数据的准确性是统计的生命”这样的说法。统计就应该而且必 须坚持事实求是的精神,客观地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计量,而不能为某种目的随意凭 空捏造数据。估计虽然是推算数字的一种方法,但推算的结果也要力求准确。要做到是要建统计需要估计,估计服务统计MW统计主要是通过统计调查获取统计数字。我国统计调查体系的改革模式就 立以周期性的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的抽样调查为主体,多种调查方法相结合的调查 体系。在

5、如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能事事都采用普查的方法,抽样调查 应得到充分重视,如今也正在得到广泛运用。而抽样调查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要用样 本来推算总体。用样本来推算总体也是估计,统计学中称之为参数估计,参数估计又 可分点估计和区间估计。目前,我国的统计制度还不够完善和健全,统计调查数字还 不能满足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需要,国民经济核算的有些数据只能靠估计推算出来。 可见,在实际工作中,统计需要估计,当然是科学的估计,科学的估计是统计的一种 有效方法。既然估计是一种有效的计量方法,我们就应该科学地应用估计,使之能更 好地为我们的统计服务。正确对待统计偏差和估计误差定的偏差。估计 论上来讲,估

6、计 算的,但可以计是一种计数的方法,以科学方法为前提。但不管估计如何科学,从理 误差。总会存在。在数理统计中,我们知道估计的实际误差是无法计 算平均误差,同时还可以控制平均误差。既然实际中统计存在偏差,际工统作计中从,数由量于方各面种反主映观社和会客经观济的现原象因,以使数统计据数不据能达的到准确百分性为之百自己的准的确生命,统。但计有在实一 理论上估计存在误差,我们就不应该否认这种偏差和误差,而应正确地对待和正视它 们。在统计工作中,我们应克服各种困难,尽可能地减少偏差和缩小误差,最起码要 做到统计数据应体现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基尼系数的含义是什么20 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

7、据洛伦茨曲线找出了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 指标,设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和收入分配绝对平等曲线之间的面积为A,实际收入分配 曲线右下方的面积为B。并以A除以A+B的商表示不平等程度。这个数值被称为基尼 系数或称洛伦茨系数。如果A为零,基尼系数为零,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等;如果B 为零则系数为 1,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该系数可在零和1之间取任何值。收入分配 越是趋向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小,基尼系数也越小,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 不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大,那么基尼系数也越大。如果个人所得税能使收入均 等化,那么,基尼系数即会变小。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若低于0.2 表示收入绝对平 均; 0.2-0.3

8、表示比较平均; 0.3-0.4 表示相对合理; 0.4-0.5 表示收入差距较大; 0.6 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什么是就业统计新概念?2002-06-13 13:44:19 答:弹性就业:是指不限时间、不限收入、不限场所的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它是相 对于全日制就业形式而言的。弹性就业包括非全日制就业、临时就业、(如短期就业、 季节就业、承包就业、传呼就业、独立就业)、派遣就业(雇佣型派遣就业和登记型派 遣就业)、钟点工等。目前我国城镇已广泛存在着弹性就业现象。阶段性就业:是指在劳动者的职业生涯中,自愿退出社会劳动一个阶段后,再参加社会劳动的 一种就业形式。它是与终生就业相对应的。我国目前存在

9、的在职人员脱产上学、实际上就是阶段性 就业的一种形式。近年来,一些专家学者提出,妇女在生育期和幼儿成长期,可以在家承担哺育子 女的职责而暂时退出社会劳动,待子女上幼儿园或上学后再去社会上就业,这也是阶段性就业的重 要形式之一。非正规就业(全称是“非正规部门就业”:这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国际劳工组织正式提出 的概念。非正规部门主要是指规模很小的从事商品生产、流通、和服务的单位。主要包括微型企业、 家庭的生产服务单位及独立的个体劳动者。国际劳工组织在19 9 1年局长报告:非正规部门的 困境中,进一步将非正规部门定义为“发展中国家城市地区那些低收入、低报酬、无组织、无结 构的很小的生产规模的生产

10、或服务单位”。在非正规部门就业的劳动者则称为非正规就业(有的学 者把非正规就业称为分散性就业“)。从这个定义出发可以看出,我国城乡大量存在的私营和个 体劳动者都属非正规就业。而且随着经济进一步搞活,非正规就业人员还会大量增加,从而成为我 国就业大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充分就业(又称就业不足):我国在1 9 9 5年就确定了不充分就业的统计定 义。不充分就业是指非个人原因,在调查周内工作时间不到标准工作时间的一半(即 20小时),并愿意从事更多工作的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判断不充分就业人员的标 准有三条:一是调查周内工作时间不到标准时间的一半,即不到20小时;二是工作 时间短是非个人原因;三是:愿

11、意从事更多的工作。这三条必须同时具备才能统计为 不充分就业人员。目前,国内外也有学者认为只要“愿意从事更多的工作”,这种就 业应视为不充分就业人员,笔者认为这样定义涉及面太宽,需要慎重。弹性就业、阶段性就业、非正规就业和不充分就业是相互交叉的,它们是从不同角度对就业人员所进行的观察。如一个家庭小时工,从就业地点上 看可能是弹性就业人员;从就业时间上看可能是阶段性就业人员;从就业 单位上看可能是非正规就业人员;从工作量和收入上看又可能是不充分就 业人员。在统计分析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需要对就业人员进行不同角度的 分析,从而使劳动力分析更具广度和深度。(摘自中国统计2002.为什么要用“社会发展动量

12、指数”对社会发展进行评价 ?2002-06-03 13:44:47答: 进行地区间社会发展的比较与评价,需要将速度和水平指标结合起来综合考察。 为了使社会发展速度和水平兼顾起来进行综合评价,可以用“社会发展动量指数”来 反映。它是发展速度乘以社会发展综合水平的得分,用以综合反映各地区社会发展的 能量和实力。它既反映了增量,也反映了存量,是相对稳定的量。根据2000 年我国各 地区社会发展水平与22 年的发展速度相乘进行试算,社会发展动量指数全国平均为 183%,居前十位的地区是:浙江、广东、江苏、福建、上海、山东、天津、海南、内 蒙古,在“345%218%之间;1120位的是河北、安徽、湖北、

13、吉林、新疆、辽宁、 黑龙江、河南、山西、江西,在209%157%之间;2129位是云南、湖南、四川、广 西、陕西、甘肃、贵州、宁夏、青海,在 153%115%之间。绿色 GDP人类的经济活动包括两方面的活动。一方面在为社会创造着财富,即所谓“正面效 应”,但另一方面又在以种种形式和手段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即所谓“负 面效应”。这种负面效应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无休止地向生态环境索取资源,使 生态资源从绝对量上逐年减少;其二是人类通过各种生产活动向生态环境排泄废弃物或砍 伐资源使生态环境从质量上日益恶化。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只反映了经济活动的正面 效应,而没有反映负面效应的影响

14、,因此是不完整的,是有局限性的,是不符合可持续发 展战略的。改革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环境资源进行核算,从现行 GDP 中扣除环境资源 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其计算结果可称之为“绿色GDP”。绿色GDP这个指 标,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 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反之亦然。根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九五”重点 课题“以EPD为核心指标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研究”中对北京市1997年绿色GDP进行 核算的结果表明,按生产法计算的绿色GDP占GDP的74.94%,按支出法计算的绿色GDP 占 GDP 的 75.75。恩格尔定律

15、与恩格尔系数19 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 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 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则会下降。推而广之,一个国 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 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恩格尔定律的公式: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食物支出对总支出的比率(R1)=总支出变动百分比或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食物支出对收入的比率(R2)=收入变动百分比R2 又称为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恩格尔定律是根据经验数据提出的,它是在假定其他一切变量都是常数的前提下才适 用的,因此在考察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例的变动问题时,还应当考虑城市化程度、食 品加工、饮食业和食物本身结构变化等因素都会影响家庭的食物支出增加。只有达到相当 高的平均食物消费水平时,收入的进一步增加才不对食物支出发生重要的影响。恩格尔系数是根据恩格尔定律得出的比例数,是表示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指标。 其 计算公式如下:食物支出金额恩格尔系数=总支出金额除食物支出外,衣着、住房、日用必需品等的支出,也同样在不断增长的家庭收入或 总支出中,所占比重上升一段时期后,呈递减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