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丰台区中考一《语文》模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0818963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丰台区中考一《语文》模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1年丰台区中考一《语文》模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1年丰台区中考一《语文》模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1年丰台区中考一《语文》模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丰台区中考一《语文》模试题及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年丰台区中考一语文模试题及答案20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共12分,每小题2分)(一)三 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译文:在三峡的七百里中,两岸山连着山,几乎没有半点空隙。层层叠叠的山岩峰峦,遮蔽了天空,挡住了日光。假如不是正午和半

2、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到了夏季,大水漫上两岸的丘陵,上行、下行的水路都断绝了。有时皇帝有诏命必须火速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动身,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的路程,即使骑上奔驰的骏马,驾着长风飞翔,也没有如此迅速。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倒映着两岸山色。极为陡峭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姿态奇特的柏树,大小瀑布,在那里飞射冲刷,江水清澈,树木繁盛,群山峻峭,绿草丰茂,确实很有趣味。每逢雨后初晴或霜天清晨,树林山涧冷落而萧索,常有猿猴在高处长声鸣叫,声音连续不断,异常凄厉。回响在空旷的山谷中,很长时间才消失。所以打鱼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22.解释下面

3、加横线的词。沿溯阻绝(逆流而上)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快)23.翻译下面句子。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答:(声音)回响在空旷的山谷中,很长时间才消失。24.阅读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简析】诗是写景的。唐肃宗乾元二年(759),诗人流放夜郎,行至白帝遇赦,乘舟东还江陵时而作此诗。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首句写白帝城之高;二句写江陵路遥,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声烘托行舟飞进;四句写行舟轻如无物,点明水势如泻。全诗锋棱挺拔,一泻直下,快船快意,令人神远。难怪乎明人杨慎赞曰:“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文章的第段与

4、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湍急)的特点;文章第段与诗中(两岸猿声啼不住)一句相对应。(二)赵襄主学御 赵襄主学御于王于期,俄而与于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韩非子喻老)翻译:赵襄子(晋国国卿)跟王于期学习驾御马车,不久和王于期比赛,三次换马但是三次都落后。赵襄子说:“您没有将您的技术全部教给我。”回答说:“技术是全教了,使用就出错了。凡是驾御所应该重视的,是马的

5、身体与车统一,(驾御的)人心和马协调,这样才可以跑得快跑得远。今天您落在后面的时候想追上我,在我前面的时候怕被我追上。凡是驾着马车抢道比拼,不是先就是后。但是您领先或落后时心里想到的都是我,您哪能和马协调呢?这就是您为什么会落后啊。”25.解释下面加横线的词。三易马而三后(换,更换) 先则恐逮于臣(被)26.翻译下面的句子。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答:技术是全教了,使用就出错了。27.读了这则短文后,你得到什么启示?答:示例:做事要专心致志,不能患得患失,否则做事不能取得预期效果。(一)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6、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

7、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6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B 叩:请教)(2分) A录毕,走送之 走:跑 B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叩:敲门 C媵人持汤沃灌 汤:热水 D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通“披”,穿7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 A)(2分) A或遇其叱咄 B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或王命急宣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C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D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8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译文:我住在客金里,每天只吃两顿饭(或主人每天只提两顿饭),没有新鲜

8、肥美的东西可以享受。(等分点:“逆旅”1分;“日”或“再”1分;语意连冠1分)9思索整理的求学经历,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所获得的启示。(3分) 答:围绕勤学苦学,览群书,尊师好学,家贫嗜学,乐以忘优等,言之有理即可。符合文意,观点明确1分,了解实际且表述清2ffo(二)东施效颦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选自庄子天运)【注释】东施:越国的丑女。西施:越国的美女。病心:心口疼。颦:皱眉。里:乡里。【相关链接】 邯郸学步 寿陵馀子学行于邯郸,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9、选自庄子秋水)选文大意:有个寿陵人,听说邯郸人走路的样子很好看,就赶去邯郸学习人家的步法。可是,他不仅没有学到邯郸人走路的技巧,反而连自己原来走路的方法也忘记了,结果只好爬着回家。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1)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美:认为美(1分) (2)挈妻子而毒之走去:离开(1分)11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译文:她(丑女)只知道(西)邹眉很美,却不知道(西)邹眉显得美的原因。12阅读上文及链接材料,请针对东施和寿陵人失败的原因,给其中一位提一点建议。(3分),我想对你说:建议对方从实际出发,取人之长(1分),不可盲目效仿(1分)(如有其他建议:言之有理也可);语言中肯(1分)恶搞或嘲讽酌情扣分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